革清 第88节

如果士绅们还有脑子的话,一旦这份东西出来,他们就应该明白,霍崇的理念是一个空前的土地国有化理念。在那样的大汉朝廷下,再没有地主的容身之地。

战争,还是更惨烈的战争一定会爆发。真不知道雷虎为啥会这么高兴。

钱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去了她负责的兵部,见到人事处的就问:“到现在有多少人新报名从军,多少人申请离开?”

“大姐,现在咱们维持不住四千人了。”处长樊三源立刻把一个简单的表格给钱清看。

钱清一看,眉头就皱起。最近前来申请当兵的人数好歹有几百号。然而各地政府从部队里面抽调的人数则大增,硬是有千余号人被划到了其他部门。

这还不算完,有更多报告在要人。从工、农、商、学、医。霍崇说过,想建成一个能运行,有一定效率的政权,需要大量人才。所以大汉军队,种福平台要成为一所学校,一个宣传队,让更多人进来,让更多人能走上承担责任的岗位。

现在钱清突然就想起这话,也明白了霍崇做这样的发言,绝非是一时悲春伤秋的文人情怀爆发的感悟。

与以前相同。霍崇是一种冷酷无情的态度去直视未来,预先看到了问题,并且尝试解决即将来到的问题。

人事处长樊三源着急的说道:“大姐,这样下去,咱们能拉出去打仗的人只怕会不够两千。那样还怎么打仗?”

“三源,不急。原本我觉得先生下令在济南大破清军,是为了拿下济南城。先生竟然放过了济南,我当时很不满意。现在我倒是觉得先生那么做是对的。”

“为何?”樊三源不明白了。

“咱们能在济南城外大破清军,清军就不敢用小队找事。这样咱们就有时间来招兵买马。到明年四月份,咱们也许就能征召到一万人了。”

樊三源思索起来,而兵部其他人见到钱清和樊三源说工作,也纷纷围拢过来。

“大姐,你为啥说咱们到明年四月就能征召到一万人?”

“先生不是说满清能打仗的铁杆有三百万人么。八旗和绿营加起来都有快八十万人。他们可以立刻把人派来和咱们打仗。”

……

有提出问题的,当然也有反对的。情报部门负责审问俘虏,这次济南战役之后,所有俘虏里面的军官都被部队抓回来了。

“俺们审问了俘虏,清军除了骑兵之外,步兵调动起码也得两个月。稍微浪费点时间,就得三个月。他们跑不了那么快。”

“现在十一月,清军三个月就能到,那也不过是二月!”

“天寒地冻的,行军更慢。”

争论也在自己人这边发生了。

然而大伙不过是打了两次大仗,还都是在山东。这下争论立刻就变得没啥结果。

不过要是众人知道北京的消息,大概就不会这么悲观。

雍正动手了。

……又圣祖临御乾清门曾传谕,允之妻甚属不妇,允亦甚惧其妻。今允之妻暴戾不仁,仍然侮辱其夫,又因将母家治罪,不曾颁示,唆使其夫,以致恶乱已极。近将其伊逐回母家,伊毫无畏惧,忿然而去,甚属可恶,亦不可容于盛世……令庶人允妻自尽,仍散骨以伏其辜。

……散骨谓扬灰也,一云以庶人殡殓,非邸抄之讹,则宗人府议罪如是耳。

第一百七十七章 山东税银大劫案(三)

十二月初一,霍崇接到了一份由丁举人送来的情报。读了片刻,霍崇就放下这份不算薄的东西,“丁兄,不知你想要什么报酬?”

“霍兄以为我冒着杀头的风险做这个,是为了荣华富贵么?”

“当然不会。”霍崇摇摇头,“不过若是有朝一日丁兄如愿以偿。在那之后还有些荣华富贵来锦上添花,也不是坏事。”

“霍兄,我现在不想这些。若是可以,不知霍崇可否救出八爷。皇上已经下手杀了八爷的福晋,眼看就要对八爷动手。若是霍兄能救出八爷,我等在山东拥立八爷为主。诛杀暴君,恢复清明天下。到时候霍兄才是荣华富贵,公侯万代。”

霍崇被这话逗得冷笑一声。不过看着丁举人被如此反应刺激的脸色难看,霍崇觉得还是别让丁举人失望。也不去改变表情,霍崇带着点嘲讽的语气问:“丁兄,若是我等此时打出拥立八爷的旗号,你觉得这消息传到京城,八爷还能活几天?”

丁举人立刻明白了霍崇的意思,连忙摆手,“我绝无此意。只是有些心急!唉……”

长叹一声,丁举人将雍正弄死八爷福晋的事情讲给了霍崇。

近将其伊逐回母家,伊毫无畏惧,忿然而去,甚属可恶,亦不可容于盛世……令庶人允妻自尽,仍散骨以伏其辜。

听了这段,霍崇都觉得有些惊了。就霍崇知道的历史,雍正整肃官员的手段极为酷烈。不过当时新中国也受困于有点类似的局面,加上这还是源自于文学作品,所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然而身处雍正这个时代,霍崇才明白了文人为何如此痛恨雍正。如果只是痛下杀手对付贪官,倒也罢了。有些事情完全被个人情绪主导,成了“我就想杀人”。大家不能接受也就在情理之中。

摇摇头,霍崇叹道:“不该如此啊。不该如此。而且八爷的福晋真是个女中豪杰,佩服啊!佩服!”

从丁举人带来的消息看,老八的福晋还真是个硬骨头。被雍正强行“休妻”,老八的福晋不哭不闹,昂然而去。一般人真做不到。

霍崇也杀敌对一方,但杀了之后还是要给敌对者一个公正的评价。理由很简单,既然对方已经刀剑相向,霍崇当然不可能束手待毙。

通过杀敌与宣传,霍崇是要告诉敌对者,若是不想死,那就别出来逞英雄。

对一个女子赶尽杀绝,还挫骨扬灰。这是什么意思?欺负弱者,很威风么?

除了证明雍正气急败坏之外,只会加深敌对者们的敌对态度。

这不,即便老八被抓,反对雍正的人照样把老八搞起来的情报网继续运营起来了。

丁举人看霍崇这般模样,也跟着再次叹口气,“霍兄,我还是想救出八爷。”

“那得看雍正会不会对八爷明正典刑。若是雍正敢列举罪状,公开杀八爷。咱们也好有个准备。”

“嗯。我会注意打听。若真的如此,还望霍兄能出手。这天下能救八爷的只剩下霍兄。”

送走了丁举人,霍崇赶紧叫来人,把这份文件誊写一下。同时召集了骨干人员开会。

第三天,所有骨干才到齐。凑几堆看着提纲,同时听着情报部讲述雍正最新的剿灭计划。

这是满清兵部制定的计划。算上前两次,这都是第三次围剿霍崇。

满清兵部决定从河南、俺会、江苏、浙江,北直隶调动人马。一共动员十万人,九万绿营,一万八旗。步兵九万六千,骑兵四千。分两路发动进攻。

光听这个数字,骨干们都是大惊。连钱清的脸色都变得非常难看。霍崇看了一圈部下,发现只有不到两成的人陷入了沉思状态,在开动脑筋考虑他们面对的现状。

也不给恐惧发酵的机会,等书记员讲完了清军准备在明年,也就是雍正五年四月发动进攻。之所以如此推迟,一大原因是因为这次讨伐军不再是由各镇总兵带领人马各自作战。雍正任命了一位名叫岳钟琪的主将来统御全军。

霍崇先和大家开了个玩笑,“应该有人记得,上次咱们说起满清三百万可以打的人,按照去年的歼灭速度,咱们得打250年。到现在,咱们打掉了三万敌人。这次十万敌人,就算打掉九万。两年十二万,一年六万。五十年就能打完300万人。不过是50年,我们大伙都能看到那一天。”

只有几个情商比较高的为了凑趣,才给这毫无笑点的笑话报以几声不负责任的干笑。霍崇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大家都参加过几次战斗。我军比清军有一个巨大的优势,这个优势是什么?”

“同等兵力下,清军必败无疑。”雷虎立刻答道。

“说得对。”霍崇表达了赞同,“我不是反对你,雷虎。我稍微补充一点点,同等数量的步兵。骑兵咱们还没打过,不知道什么情况。”

雷虎咧咧嘴,表示自己知道了。

“若是十万清军现在就打过来,我们能战的只有四千。一对二十五,差距太大。但是,我们还有四个多月时间。如果刨除练兵的二到三个月,我们还有两个月。如果我们能动员起三万人,那十万清军不禁打。”

骨干们都来了精神,即便现在前途不明,好歹霍崇指出了一个方向。虽然这个方向通往的道路依旧模糊,还是看不到具体怎么做。但是有个方向总是比没方向强。

情报处长万茜问:“先生,咱们从哪里找来这三万人。”

“问得好!”霍崇很开心,“咱们要找好人来当兵。所以怎么才能让好人信得过咱们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现在我请来一位佃户,给我们讲一下当佃户到底要付出多少。咱们大家欢迎。”

很快,一位瘦骨嶙峋的中年人被请了进来。看着他晒得绛紫色的皮肤,满脸的皱纹,粗暴的皮肤,就知道这位是受苦的。

这位佃户有些不安的说道:“俺也不懂啥。霍爷叫俺来给大伙说说咋从地主家佃地。俺就给大伙说说。俺不着其他地方啥样,俺那边,想佃地,得先给地主交压佃钱。没钱,就得问地主借……”

第一百七十八章 山东税银大劫案(四)

“各村都要有咱们的人主持。让各村的佃地的时候,不能收这个压佃钱!其次,决不能让地主们把交税的钱转移到百姓身上,所以咱们告诉百姓,若是地主们地租超过5成,让他们到咱们这边的地里种地。咱们还要开办些饲养场……”霍崇布置着工作。

干部们神色各异,都记着笔记。布置完,霍崇问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咱们在针对地主?”

有人摇头,有人点头。

“咱们不是针对地主,咱们是要帮助穷苦百姓。只要帮了穷苦百姓,就会让地主们感觉很难受,感觉被咱们冒犯。在牟平县,那帮士绅们可是对咱们动过手。这次地主们怕咱们,不过一旦他们觉得咱们弱,他们就会动手,进行武装袭击。”

干部们脸色中的凶恶成份暴增。

霍崇敲了敲桌子,“问题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我们并不针对地主,因为现在针对地主没多大用。咱们当下最优先的事情是什么?大伙回答一下。”

在众人迟疑之时,钱清率先答道:“尽快增加咱们部队的数量。”

“对!要增加部队数量,又要找好人家的人,当然是要和种地的在一起。咱们去了之后就直接对地主动手,大伙觉得地方上怎么看咱们?”

好不容易安排完。霍崇立刻跑去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部门,机械设计局。

进门就见里面正在摆弄一个大家伙,这是霍崇完成反射炉之后制作出来的灰口铁10斤炮。清代的10斤大概就是12磅。中间那些许差距,霍崇也不在意了。反正霍崇本来对所谓英制计量单位毫无兴趣。

一众人等看到霍崇进来,看到救星般冲上来,拿着各种小本本开始询问。

霍崇也自在的与众人回答交谈。

“先生,十二磅炮的轴承,怎么增加受力?”

“行军的时候使用轴承,作战前换成使用战场使用的滑动件。既然做不到,咱们就面对现实吧。”

“先生,玻璃烧制时候的搅拌设备……”

“先生,如何做温度测量……”

“先生……”

“先生……”

即便这么多人各种询问,霍崇也没有不耐烦。这些人才是霍崇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好不容易回答完,霍崇到了当下技术最先进,而且将使用很久的两件武器上。分别是三斤炮与十斤炮。

三斤炮已经定型,由最新完成的反射炉制作灰口铁铸造,并且经过800度退火工艺。

这玩意射程大概350米,十分轻便。能够在山地搬运行动,对付没有火炮的敌人,实在是绝佳的武器。

十斤炮就是适合大规模野战使用,同样是灰口铁铸造,以及退火工艺。不仅火力生猛,火炮的重量大大降低的同时,坚固程度反倒提升了许多。

现在遇到的问题不在火炮上,而在火炮的炮车上。为这个两千多斤重的玩意设计炮车,是非常艰难的工作。

真的是非常艰难,尤其是炮车的轴承部分。如果进行长距离的行动,轴承部分很容易出出问题。所以满清才会采用很传统的炮车。或者说就是民用车辆上加一个方便安放火炮的东西。

然而霍崇要大伙设计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火炮优势的炮架型炮车,也就是说,炮车本身未必是火炮的附属部件,而是火炮本身的一部分。这个设计思路在满清并不存在,这帮人员连借鉴都没处借鉴。

大家谈了一阵,觉得方向明白了,但是思路还没有。只能转而谈论起关于炮镜的设计。毕竟当下霍崇这里有了玻璃,也搞了好几年的眼镜加工,熟练掌握凸透镜凹透镜的制作方法。

这就是霍崇的日常,与一众人们艰难向前的日常。

然而好消息非常多,譬如西班牙舰队司令白思文又来了。所谓舰队司令真的不是开玩笑,白思文与霍崇几年的贸易搞下来,硬是买了五条新船,组成了一支舰队。

由于霍崇占据了海岸线,白思文的舰队靠到了以前根本不可能抵达的海边。

小船往来其间,将船上的商品运下来,又将陆地上的商品运上船。

一身指挥官制服的白思文与霍崇握手,然后又给霍崇一个大大的拥抱,“亲爱的霍阁下,你终于自立门户了。听闻你以弱宣称权,宣称自己是大汉政权的继承人。真了不起,没想到您有如此高贵的血统。”

霍崇干笑几声。若非自己玩过几天P社游戏的话,就真的以为这白思文是瞎扯淡呢。

然而这时代,宣称权在欧洲的确是个能拿上桌面的东西。尤其是在贵族圈子里。

当然,最令霍崇满清的和这些屁话毫无关系,白思文这边一气弄来了几千张牛皮,还弄来了霍崇非常想要的剑麻。看来远超这时代的单宁糅革制成的皮革在海外销量很不错么。

看完了清单,白思文低声问道:“霍阁下,您需要雇佣兵么?”

“我不……不……我需要。你们的炮术教官,给我来几打。”霍崇语气很是轻松,但心里面却非常激动。

白思文脸上露出了非常得意的神色,这拉丁鬼子掩藏不住他的得意了。“阁下,我们西班牙帝国的炮兵可是最好的!什么荷兰人,法国人,都和我们没办法比!”

霍崇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戳穿这家伙的骗局。

看着霍崇的神色,白思文以为霍崇被骗到了,便继续吹嘘起来。

最后霍崇实在是忍不住,就慢慢悠悠的开口讲述起一件欧洲的往事。一百多年前的往事。

首节上一节88/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