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平阳公主,非我不嫁 第15节

李秀宁正色道:“我知道你对父皇不满,但不许你跑到我大哥二哥面前出馊主意,坑父皇。”

陈长风不屑的道:“我明白。就你老子那样不用我出手,你大哥二哥迟早把你老子从皇位上揪下来。”

李秀宁皱眉道:“那可如何是好,父皇待我不薄,如今更是委我护卫重任;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父皇被大哥二哥逼宫。”

陈长风冷笑道:“那就是你的事了,不想眼睁睁的看着,闭上眼睛就是。反正休想让我给你老子出一谋。”

“不行,你得帮我和父皇。”李秀宁说完抓住陈长风的胳膊使劲摇。

嗲声嗲气的道:“长风小哥哥,你就帮帮奴家嘛!”

陈长风一脸淫笑:“再多叫几声小哥哥听听,就用刚才那种嗲嗲的语气。长风小哥哥很喜欢。”

“嗯~~~长风小哥哥就答应人家嘛。”

陈长风浑身酥软,笑道:“好好好,我答应你便是,不过你老子听不听我的计谋就不关我事了。”

“来,再叫几声小哥哥听听。”

“哼,想得美。”李秀宁听到陈长风答应了,立马甩开陈长风的胳膊。翻脸不认人,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陈长风正色道:“我还是得劝你一句,为了大唐万年计,你最好帮你二哥坐那个位子。”

“我还是先尽我女儿和臣子的本分,其他的看看再说吧。”李秀宁忧心忡忡的道。

第21章 走咯,吃软饭去咯

又过了十余日,青霉素已实验成功。李秀宁服用后,肺炎也慢慢好转。

让周大夫看过后说已能痊愈。陈长风又把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告诉了他,也不收他因此得利的分红。陈长风相信他的医者仁心,让他把钱给那些看不起病的贫苦百姓抓药。

娘子军已经入关中,就驻扎在蓝田大营。

李渊数次下旨让李秀宁回长安。

李秀宁与陈长风商量决定,陈长风带全家老小一起进长安,住在李秀宁的燕王府上。

陈长风找到老爹,说了两人的决定。

却不想陈季安不干,怒骂陈长风道:“你个逆子不要脸,老子还要脸。老子可拉不下脸去吃儿媳妇。”

陈长风苦笑道:“什么吃她的,孩儿也有工坊收入。够我们一家老小的花销。我们一家去了燕王府,也不用看她脸色。再说了秀宁也不是那样的人。”

陈季安一脸顽固:“反正要去你们去。老子就留在两河村种地。你们享你们的荣华富贵去,老子种多少粮食就吃多少。自己劳动来的,吃了心里也踏实。”

王氏道:“死老头子说啥呢,你都不去,我还能去不成。”

“老大啊,你就带着三个小鬼去燕王府,我得留下来陪这个老顽固。”

陈长风又是一阵苦笑:“您二老是要让孩儿被天下人骂不孝么。”

陈季安也知道他的孝心,语气放缓对陈长风说道:“老大啊,爹知道你和燕王现在谁也离不开谁,爹也不拦你跟她去。但爹也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万一你哪天惹了燕王嫌恶,被赶了出来。回到家里也还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爹留在家里,是给你备一条后路呢。”

陈长风也被老爹朴实的想法感动,动情说道:“就算如此,爹爹和娘亲也不要太劳累。工坊您二老不愿打理,我就让人把工坊的收入都交给您二老花用。您二老别想着省钱,该吃吃该喝喝。”

“哼!逆子,又教你老子做事!败家子,要是照你说的做,金山银山都被败光。”

两河村口,陈长风和李秀宁带着三个小鬼和三百亲卫,与陈季安王氏依依惜别。

陈季安突然大哭着拉住陈长风的手说道:“老大啊,为父是真的舍不得你啊。”

陈长风不禁热泪盈眶,心中感动。别看老爹动不动就骂自己,可他心里终究还是最疼爱自己的。

陈长风正感动间,又听老爹撕心裂肺的嚎道:“老大啊,你说你走了。老子找谁骂去啊?谁又有你这么欠骂,让老子骂了心情畅快啊。”

陈长风一听,挣开被老爹抓住的手。欢呼雀跃的道:“走咯,吃软饭去咯。”

陈季安等了半天,可算是逮住机会了。眼泪一抹,大嘴一张:“逆子,你去吃软饭很光荣是不?咱老陈家的脸都让你给丢光了。老子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没出息的玩意儿。陈季安愧对列祖列宗啊!”

“逆子你跑那么快干嘛,不孝子!有了婆娘,就忘了爹娘啊!老子要是早知你今天这样,当初就该把你丢进西河里喂鱼。”

王氏在一旁看得是又哭又笑。

陈季安又追着陈长风骂了三里地,方才尽兴而回。

陈长风在陈季安的追骂下狼奔鼠窜,终于是带着一行人来到了燕王府门前。

李秀宁看着正门上“燕王府”这三字牌匾,皱了皱眉吩咐道:“来人,把这把这燕王府的牌匾摘了,换成“陈府”。”

吕胜男上前道:“燕王,恐怕不妥。”

李秀宁怒道:“有何不妥!夫为妻纲,孤为陈长风之妻,孤的府邸自然就该挂陈府的匾额!”

继而说道:“都跟孤在外面等着,什么时候把牌匾换好了,什么时候再进去。”

等牌匾换好,陈长风和李秀宁一干人等进去后,就开始闭门谢客。

本来李秀宁封王升官,又乔迁新居。以前在两河村就不说了,现在回了长安。不管怎么说都要宴请一帮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大吃大喝几天的。

但陈长风李秀宁回来就闭门谢客,可把一帮子高官显贵给搞懵了。

可李秀宁身份尊贵,又位高权重。她可以不理其他人,但其他人不能不巴结拉拢她啊。

于是这几天送礼的人络绎不绝,陈长风和李秀宁也是一一回绝。

连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人都吃了闭门羹。

秦王府内

李世民见送去的礼物被退了回来,不禁皱眉:“三娘这是什么意思?”

房玄龄回道:“燕王此举,说明她没有别的心思,只是想做陛下的孤臣。”

杜如晦道:“陛下和太子已隐隐有联手的迹象,陛下如今又让燕王来分殿下的权。殿下不可坐以待毙,当想方设法拉拢燕王才是。”

李世民思索片刻道:“孤亲自去拜访三娘,如果三娘不见。孤就借口找陈长风喝酒,看看能不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房玄龄和杜如晦道:“我二人和殿下同去,顺便也想见识一下那个陈长风。”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说起来最近大家都忙于公事,好长时间没有一起喝酒了。这样吧,孤再叫上无忌,叔宝,敬德,知节他们一起去三娘府上吃顿好的。”

第22章 李二骂街

李世民身着便服带着一众爪牙来到陈府外面,就被李秀宁的亲卫拦着不让进。

李世民大怒:“你等连通报一声都没有,就敢阻拦本王,谁给你们的胆子!给孤退下!”

那女亲卫寸步不退,不卑不亢的道:“燕王有令,陈公子说了,陈府风能进,雨能进,秦王不能进。”

李世民更怒:“难道孤见自己的亲妹妹,还要守那小儿的狗屁规矩不成?”

“我等只是奉命行事,还请秦王莫要为难我等这些女子。”那女亲卫面无表情的道。

李世民怒极反笑:“好!好!好!你等现在是燕王帐下亲卫了,可以不把孤这个秦王放在眼里了。”

“我等不敢。”一众女亲卫依旧面无表情。

李世民知道李秀宁是铁了心的不想和自己有私下往来。眼珠子转了转,笑道:“以前也没见你等如此骄横,牙尖嘴利。定是陈长风那小贼教你们的。”

说完他不再理那些亲卫,而是扯着嗓子喊道:“陈长风可敢与我李世民斗酒。”

陈长风正和李秀宁在下棋,听到李世民的喊声。李秀宁摇了摇头对陈长风道:“别去。”

陈长风笑着点了点头。

李二的声音又传来:“陈长风,你当日在两河村不是很厉害吗,怎么到了长安就做起缩头乌龟了?”

陈长风一扔棋子笑道:“你二哥倒是个妙人。”

李秀宁平静的道:“他这是激将法,别上当。”

李二的声音更大了:“陈长风,孤好心告知你,这长安可是龙潭虎穴。只把头缩起来可不安全,你还得躲在我妹妹的裙子下面。毕竟我妹妹现在贵为燕王,权势滔天、目空一切!眼里早就没有我们这些当哥哥的了,但却喜欢养些个缩头缩脑的宠物,她必会护你周全。”

李秀宁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一拍桌子:“他李二安敢如此!”

“去,给我灌醉他。”

“冷静冷静,他这是激将法。”

“不出这口恶气,难消我心头之恨!”李秀宁又拍了下桌子。

于是陈长风便哈哈大笑喊道:“想不到当初横扫天下无敌手的秦王,如今只会学那泼妇骂街了。”

“孤这是在叫阵,怎么,终于敢露头了?”

陈长风走出府门,对李世民一抱拳道:“秦王可敢与我醉仙楼一战?”

李世民见只骂出来一个陈长风,心中微微有些失望,说道:“就你一人?”

陈长风笑道:“灌醉你们这些水囊茶罐,何须燕王大驾。”

程咬金一听这话,跳出来道:“小子狂妄,俺老程今天就让你站着出来,躺着回去。”

陈长风记恨他当初对李秀宁起了杀心,当下笑嘻嘻的讽刺道:“听说程将军本领稀疏,这酒量倒是还行。秦王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连这等酒囊饭袋都给予高官厚禄。”

程咬金正要上前发作,被李世民摆手制止。

李世民笑道:“听说你拒内,部/群:9.8/0'2?0"5:8'5,6绝了父皇封给你的附凤侯,现在还是个白身。孤能给知节一个将军,你才胜知节百倍。若肯来孤帐下,孤必以诸葛孔明事之。”

他此时倒不是真觉得陈长风有诸葛亮之才,不过是想拉拢而已。

陈长风意味深长的看了李世民一眼,也不搭话。

打了个呼哨,黑风马从院内冲出。

陈长风翻身上马,笑着对李世民道:“秦王现在临阵脱逃还来得及。”

说完打马向醉仙楼而去。

李世民哈哈一笑,翻身上马,带着爪牙跟上陈长风,一路行去。

李秀宁一直在院中听他们对话,听见众人往醉仙楼去了。

她怕陈长风和李二勾搭在一起,又怕李二把陈长风给害了。

连忙招来吕胜男道:“带人追上陈公子,寸步不离的保护他。”

陈长风和李世民一行人前呼后拥,穿街过市。

路上陈长风见不少乞丐沿街乞讨,也有不少百姓卖儿卖女。

陈长风停马问李世民:“秦王身为尚书令,不知对眼前的这一幕如何看?”

李世民看了看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

房玄龄出马道:“陈公子有所不知,这些乞丐和百姓,都是被世家巧取豪夺了土地的农民。他们失了土地没了活路,不得不来城中乞讨和卖儿卖女。”

“秦王府和朝廷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世家根深蒂固,实在难以撼动啊。”

陈长风叹气道:“大唐才开国六年啊!土地就兼并到这种程度了吗?”

李世民狠狠的一甩马鞭,咬牙切齿的道:“世家该死!”

陈长风笑眯眯的对李世民道:“我有一法,可解当下之患。就是不知道秦王敢不敢上奏陛下?”

李世民道:“说来听听,只要于国于民有利,孤有何不敢。”

陈长风笑眯眯的道:“摊丁入亩。”

房玄龄和杜如晦听了闭目沉思半天,然后你一言我一语的道:“此政策妙啊!历朝历代都收人头税,致使很多没有土地交不起税的百姓托庇于世家大族名下逃税。而世家大族又经常隐瞒人口逃税,朝廷收的税至少漏掉了四成。”

首节上一节15/1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