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第126节

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孙坚与孙策顿时都是一怔。

孙策在庐江住了几年,倒也还好。

可孙坚却是在外地漂泊了十几年,陡然听到这四个字,不由就是一愣道:

“公瑾啊,何为吴中四姓啊?”

周瑜一听这话,便知孙坚还是懵的,忙拱手道:

“伯父离江东日久,可能对江东之变化不太熟悉!”

“这吴中四姓,指的便是顾、陆、朱、张四家!”

“这四家本是吴中本土士族,四家之中,除了陆家与顾家世代为宦之外,朱家与张家都是近十几年~才刚刚兴起!”

“这四家之中陆家为最,家族子弟数百人,家中奴仆上千,又因那陆康为庐江郡守近十载,在这吴郡之中隐隐-已成第一大家族。”

“在第一大家的陆家之后,四姓之中,最为显赫的便是顾家!”

“说起来到也巧,那顾家如今的家主顾雍顾元叹,便是蔡中郎的弟子。”

“此人弱冠之时,得蔡公所赞,及冠之后,便被家中老小推举为顾家家主。”

“履任合肥长、娄县令,每到一地,政绩斐然。”

“倒也使得这顾家越壮越大!”

“如今家族子弟也有数百,良田万顷,仆从无数!”

“最后的便是这朱、张两家,虽然比不上前两家,但自黄巾贼乱之后,随着家族子弟不断出仕,也开始四处开枝散叶!”

“今日迎接伯父的那张疑,便是现任张家家主!”

说到这里,周瑜便沉声道:

“而除了这四家的家世之外,这些年随着几家不断联姻,互通有无,至今已是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故而在这江东,方才有了吴中四姓的称谓!”

“原来如此!”

孙坚听得周瑜之言,已是眉头紧皱道:

“没想到我在外面才这么些年,吴中竟然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说着,他便问百里鸣道:

“军师所言的世家之患,是不是便是这吴中四姓之患?”

“是,但也不是!”

百里鸣听此,摇头笑道:

“吴中四姓虽大,不过如今尚未成气候,不足为惧!“

虽然周瑜说的话完全没有问题,但他知道,如今只是这吴中四姓的萌芽阶段。

要说历史上,真正让吴中四姓崛起的,实际上还是东吴时期。

因为孙权麾下无人可用,唯一的依靠,便只有这些世家,导致这四家一次性壮大,家族子弟遍布整个江东。

等到东吴灭亡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唐宋之后,方才慢慢衰弱下去。

不过,虽然四姓有隐患,现在却还是有限制办法的!

这么想着,他对孙坚道:

“主公,鸣所虑之事,并非是针对这四姓,而是针对这些地处边缘之地的大世家!”

“这些大世家,方才是我军的隐患啊!”

“而这些大世家之中,吴中四姓只是一个代表!”

“地处边缘之地的大世家?”

听着百里鸣的论断,孙坚父子与周瑜不由又是一愣。

孙坚忙道:

“若钟这话怎讲?”

“为何这些边缘之地的大世家便是隐患?”

“难道今日之事,主公还没发现么?”

百里鸣沉声道:

“相比中原之地的世家来说,这偏远之地的世家可谓是根深蒂固,对百姓的影响更为显著啊!”

“诸位且想想,但凡天下偏远之地,必然民风彪悍,因为这些地方不是穷山恶水,便是贼乱四处!”

“而在这样的地方,往往朝廷为了防止官员做大,便时常轮换!”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官不爱民,民不识官,官员对于百姓来说,远不及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要来的有威望!”

“一旦有什么大事不决,或是请三老出面,或是请德高望重之人,请来请去,在百姓眼中,这些人反倒比朝廷来得更有权威了!”

“这些世家越是有权威,便越是能壮大,越是壮大,便越是有权威。”

“久而久之,边陲之民只知世家之名,而不知朝廷之名,朝廷任命的官员反而不及一个世家大族的威望。”

“这样,若是有一天这些世家想要造反,那岂不是振臂一呼,一呼百应?”

“先有之前那巢湖郑宝,后来又是这吴郡的严白虎,那个不是世家豪族出身?”

“同样的,我军现在虽然取得了江东,可一旦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日我军也必被这些世家所制啊!”

说到这里,他还有一部分话没说。

那就是在他看来,这汉末的所有世家,其实都是祸患。

凡各朝各代以来,国家均是因为末代国势衰微而亡,唯独汉朝,却是以强而亡,为什么?

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大族!

可以说,汉朝灭亡的根源,甚至黄巾之乱的根源,都是源于世家大族四处兼并土地,导致农民流离失所。

而且,也因此,导致了一代又一代的循环。

如果这个世家的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即便他帮孙坚夺取了天下,之后也只会和晋朝一样,被世家豪族带入灭亡之中!

某种意义上来说,晋朝虽然统一了,却不过只是汉朝的延续罢了。

只要制度不改,世家不治,那么他们所创造的王朝,也不过就是下一个晋朝。

五胡乱华,还是很有可能发生。

不过,这种话他不能说。

至少现在不能说!

因为不管是时机,还是条件,都不太成熟!

毕竟,要治世家,就要只能治麾下的世家,如果不在麾下,那便是你有通天的能力,都只是给自己增加敌人罢了。

而凭借他们现在的实力,要想对天下世家宣战,恐怕是有些不自量力。

同理,对中原世家当然要治理,只不过他们现在与中原世家的矛盾还没到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而现在这些边陲世家,才是他们能治理,而且迫切治理的对象。

唯有从局部开始,逐步扩大到全局,才有可能实现最透彻的革新。

而随着百里鸣的这一番话说出,不论是孙坚,还是孙策周瑜,瞬间都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知道,为什么百里鸣这一次会选择私下里说,并且如此正式!

因为这一次他们所面对的敌人,远远不是一个两个郡守那么简单!

而是涉及了包括吴郡在内的会稽、豫章,三个大郡的所有世家!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百里鸣这话在大庭广众之下传出去,那么接下来他就会面临无数人的指责谩骂,甚至是无休止的刺杀!

直觉告诉孙坚,百里鸣接下来要说的一定是一些改革治国之策。

想到此处,他当即再度起身,朝着百里鸣遥遥一拜道:

“要如何解决此事,还请先生教我!”

孙策与周瑜看着此状,也是一脸郑重的朝百里鸣看来。

若是之前百里鸣显示都是军略能力的话,那么现在就凭这番话,就能看出其远超常人的大局观!

显然,先生对于治国之道,也十分精通啊!

对于百里鸣的政策,他们拭目以待!

但看到孙坚如此郑重的行礼,百里鸣却不能坐受,急忙上前搀扶道:

“主公无需如此!”

说着,他微微一笑道:

“主公难道忘了?”

“鸣除了身为军师之外,还是扬州别驾!”

“如今我军大势已成,那王朗与华歆等,都是冢中枯骨,不成气候了。”

“等我军取了扬州,鸣自然也得考虑如何治扬州了!”

这话一出,孙坚不由摇头一笑道:

“若钟啊若钟,你叫我如何说你是好!”

“你可真是天降与我之王佐之才啊!”

“也罢,既然若钟不受,且先将你的策略说来!”

“依你之见,这些世家应当如何治理为好?”

百里鸣听着这话,便沉吟着开始踱步道:

“若要治理这些世家,便要知道这些世家对我军的危害之处!”

“全部一一数出,便可以相应的办法制之!”

“而依鸣之见,这些世家的第一大患,便在其私心之上!”

“孔子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

“如今汉室以孔学为尊,这些世家借以此为至理名言,凡是做官,不论好坏,若是不为家中考虑,便是家族罪人!”

“以此为由,凡以世家子弟为官者,其在任上,关于自己家的事,必然徇私枉法!”

“如今我军人才缺乏,难免要征召这些士人为官,这就会给这些世家可趁之机!”

“可若是不然世家子弟为官,一则于我军名声不好,二则我军人才储备同样不够!”

“这便是这些世家对我军的第一大患!”

“若钟这话说得对!”

孙坚一听这话,便沉声道:

首节上一节126/3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