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105节

  但他还是不怎么敢出门。

  因为京山出了个小三元,且还是五必居的东家,不少人去店里借买东西的名义看热闹。

  都想看看这个小三元秀才东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还有人打听他到底有没有娶妻,听说已经19岁,还未娶亲,只是有定亲对象,很是失望。

  让秦邵惊异的是兴王府也送来了贺礼。

  送礼的是朱宸,还是趁着天黑来送的,这是为了避免招人耳目。

  送的贺礼也是相当奢华高档上档次:人参、鹿茸、虫草之类的。

  这估计也是那兴王觉得自己吃不了。

  秦邵有些怀疑,先前那些人参虫草自己让韩瑾蓉卖了的情况,兴王是不是知道了。

  反正在他眼里自己就是个见钱眼开的。

  “秦公子,先前你们送的节礼月饼,王爷吃着味道很不错,不知道还有没有了,王爷喜欢吃那五仁的。”

  秦邵想着朱宸送完贺礼该走了,这人总是来无影去无踪的。

  不想他站了片刻不动,原来这是同自己讨吃的来了。

  秦邵匆忙叫来韩瑾蓉,吃食是她做的,家里是否还有,他还真不知道。

  “有,刚好有,本来过节做的吃完了,这两天一直开客,我想着家里总要置办些糕点,就又做了些,都给道长带去吧!”

  韩瑾蓉有些诚惶诚恐地说道,然后去包那些糕点。

  “秦公子,你最近是不是在家没什么大事?”

  朱宸又问道。

  这问题有些莫名其妙。

  “也……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杂七杂八的,家里比较吵!”

  “王爷也说了,你们家一定很吵,说如果你要清净些,可以去玄妙观住上几天,那里比较安静!王爷……也没人陪王爷下棋!”

  朱宸犹豫片刻说道。

  “那我明天就去玄妙观!”

  想想八月玄妙观景色甚美,且家里如今吵闹,他正发愁没个清净的地方。

  本来他也想可先去盐地那边。

  但又听说考上的秀才还要到县衙造册,必须本人到场,去盐地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了。

  “那月饼我就不拿了,秦公子如明天去玄妙观自己带给王爷吧!”

  朱宸说完就离开了。

  韩瑾蓉包完糕点出来,发现人已经不见了,很是疑惑。

  秦邵跟她说了明日去玄妙观的事情。

  “爷去玄妙观也好,家里太吵闹了!去那也可以好好歇歇。”

  韩瑾蓉说道。

  ……

  秦县丞府。

  “老爷,那……那秦公子考上秀才了,连…连中小三元!”

  刘管事看着坐在椅子里一脸抑郁的秦文斌回禀道。

  “我……我也听说了!”

  秦文斌停了片刻说道。

  “老爷,您不是在县衙看到他户口造册吗?他真的就是您在镶阳老河口的孩子吗?”

  刘管事有些不确定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他已经有答案了。

  早先那个秦邵来找亲爹的时,他们已经查过他的资料,那秦邵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就是他家老爷的儿子。

  刘忠是秦文斌考上秀才后,老家南漳族人帮他找的小厮,如今已经成他们家里的管事。

  刘忠纵然不熟悉秦卢氏,但自家老爷原名秦铭远,后改名秦文斌他还是清楚的。

  “应该是那秦卢氏生的孩子,当年我离开家时,我真不知道那秦卢氏会怀孕。后来他老家人族人来找我,说她怀了孩子。”

  “只是我刚跟那胡氏结婚,怎么能认?如今我为县丞,虽不算混得多好,但也是有头有脸的之人,先前没认如今怎好再去……”

  秦文斌很是苦恼,双手抱头。

  “老爷,你此言差矣,小的觉得越是这样,你更应该去认那个秦案首!”

  刘忠直接说道。

第121章 天下无不是之老爹?

  “你……你让我去认他?”

  秦文斌有些不确信地问道。

  “老爷,你心里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刘忠看着自家老爷说道。

  他从十几岁跟着自己家老爷,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家老爷心里想什么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可是……可是我不确定他会,他会愿意认我吗?”

  秦文斌很是发愁,有些后悔当时没有顶住压力认那小子了,但谁知道他会有真么出息呢!

  其实从那小子成为县案首的时候,他就有些后悔了。

  只是自己当时做的有些骑虎难下。

  如今他连中小三元,开的店还那么赚钱,这样的儿子傻子才会不认呢!

  至于那个胡氏,还有他那粗俗的老丈人一家,都是些什么东西。

  如果不是这些年生活开销还需要那胡屠户一家,他怎么会忍受跟那样粗俗的人来往做亲戚。

  还有胡氏那个女人,仗着他那卖猪肉的爹有些钱,自己经常从那手里拿钱,对自己颐指气使的,他早就受够了!

  别说他这样的地位,就是做个秀才老爷,家里谁没个妾室。

  自己就是牵了牵那小丫鬟的手,那胡氏个泼妇就又哭又闹的。

  虽然胡氏给他生的孩子秦敏元还算不错。

  从小读书,虽然不拔尖,但考中了增生,其实是附生,后来增补上去的。

  不过他这点能力比着那秦邵着实差了些!

  他这些年真是受够了胡氏!

  秦文斌知道衙门里的那些人,很多人背后都笑话自己,自己妻管严的名声也早就传出去了。

  可是他没有办法,谁让他一清二白呢!

  小时候家里就穷得叮当响。

  自己放羊的时候经常到村里私塾偷偷停课,凭他聪明才智,比那些整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学的都好。

  夫子怜惜他让他跟着读书,父母却担心他读书耽误放养。

  他保证了不耽误放羊且夫子不收学费,才获得读书的机会。

  只是科举考试不仅仅是学习难,更多是经济上的难。

  家里兄弟姐妹多,根本容不得他去考试。

  爹娘只想把他当作免费劳力使用。

  没有办法,到了一定年纪后,他干脆自己找了村里的媒婆说了自己愿意做上门女婿的打算。

  只是对方家里必须不能太穷,能供自己读书。

  媒婆找了临县张沟村的卢二郎一家。

  家里父母是后来才得知他要跟卢家做上门女婿的,刚开始不同意,觉得自己家少了劳力。

  后来想想还要给他张罗娶媳妇,那样花太多的钱,且他的弟弟们也渐渐长大,家里不缺他这劳力。

  且他从小一副书呆子气,除了会放羊,重活做的不利落,吃饭却不少,爹娘早就有些嫌弃,干脆就随了他意。

  秦文斌到了卢家,卢二夫妻都还可以,家里条件也算不多,他们有个在北地做生意的兄长,还时不时寄些银两接济他们。

  只是他那妻子秦卢氏腿脚不便,一只脚有些跛,说是山上干活不小摔倒,歪了脚,医治不及时残了。

  秦文斌刚开始很是失望,自己娶了个跛脚的媳妇。

  不过秦卢氏对他很温柔,还说服自己爹娘让秦文斌读书。

  卢二夫妻其实内心不是太愿意秦文斌读书的。

  不完全是因为花钱,主要是担心秦文斌万一读好了,发达了,抛弃自己的女儿。

  秦卢氏苦求,且秦文斌嫁进来一年多,看着也老实。

  想想家里连个识字的都没有,让他多读点书也成。

  不想那秦文斌读书真是有天赋,连过了县试、府试。

  卢二毕竟是男人,有一定的见识,一看女婿这样有潜力,感觉到有些害怕。

  他感觉这秦铭远渐渐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因为通过了两试,村子里的人现在有什么事都先问自己家女婿,女婿似乎成为这个家的掌控者。

  卢二并不是不愿意女婿当家,他们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以后定然是女婿当家。

  只是这女婿有能力了之后,对自己女儿不是太上心了。

  以前出去的时候还带着自己女儿,如今在外人面前似乎都不愿意跟自己女儿在一起。

  卢二很是担心,他下了一个决定,不让女婿继续往上考了。

  这个决定对于秦文斌那就是晴天霹雳,他不可能半途而废的。

  纵然他也承认自己现在有能力了,不带秦卢氏出去,就是因为秦卢氏跛脚影响自己的面子。

  他直接跟卢二说,如果不同意,他就直接回自己老家南漳村。

  并且真的直接卷了东西走了。

  卢二身体不好,经此一气,一病不起。

  后来虽然族人将秦文斌劝了回来,卢二还是不久后去世。

  卢二去世后,秦文斌彻底成为这个家的主人。

首节上一节105/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