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07节

  “父王,你想皇上没子嗣,如今皇上驾崩,按照《皇明祖训》谁最适合当皇上?”

  秦邵看着朱佑说道。

  “《皇明祖训》:兄终弟及!兄终弟及!兄终弟及!熙儿!熙儿……还真是你最合适!最合适!益王,益王不行,他们太枝叶繁茂,朱槟还活着,不会弄个太上皇在!如今兴王府只有你一个,最简单不过,哈哈哈哈!哈哈哈!想不到我离开还为我儿捡到一皇位!哈哈哈!别说离开,就是我真的死了也值了!值了!”

  朱佑毕竟是老江湖,片刻就想通了其中的弯弯道道,忍不住大笑出声。

  “这么说,这么说,大公子要当皇帝了?”

  张佐也激动得忍不住颤抖起来。

  “熙儿,京城那边有确定的消息吗?”

  朱佑平静下来沉声问道。

  “基本确定,我们的线报可是在杨慎身边的,杨廷和已经跟那些人拟旨了!他们也考虑过朱槟六岁的孙子,但毕竟有《皇明祖训》在,不敢冒险,最主要是他们听说我从小寄住在道观,脑子有些不是很清楚,自然对我很是满意!”

  秦邵低笑出声。

  “嗯!既然他们觉得我儿脑子不是很好用,我们得好好谋划谋划,毕竟旨意下达后,可是有人来接驾的,都有哪些人来接驾,父王我还是有些清楚的!你虽然聪慧,毕竟还年轻,那些老家伙会有什么手段。怎么应对他们,我还是有些经验的!”

第360章 山中无老虎

  正德十六年三月二十日正德帝朱厚照驾崩。

  三月二十一日,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司礼监的谷大用一行作为迎驾新君的班底前往安陆州。

  大学士蒋冕本来也是班底之一,只是国无主容易不安,这次任务重,时间紧,主要抓紧赶路。

  前去之人都是骑马好手,蒋冕刚上马就差点被摔个大马趴,众人一看这种情况,直接劝蒋冕放弃。

  想想自己这一路如果赶过去,说不定小命就没了,蒋冕只好选择放弃了。

  一种群臣在浩浩荡荡前往安陆州的路上。

  这边杨廷和也没有闲着。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代王。

  朱厚照驾崩,新帝未到,朝廷的话语权如今掌握在杨廷和手中。

  先前虽然朱厚照很多事情也不能做主,朝廷大事主要由内阁决定。

  但只要朱厚照在一天,很多事情都要经过朱厚照这个流程。

  杨廷和他们都想着如何应对这个难缠的皇上。

  如今朱厚照没了,一些都可以假借朱厚照的遗旨就行,反正皇上没了,死无对证。

  当然不想麻烦,直接搬出皇太后张皇后就行,那个女人,只要保证她和她娘家的荣华富贵,说几句奉承的话,一切她都同意。

  就这次决定兴王爷朱厚熙当皇上,那女人屁都没反对一个!

  想想也是,一介只关注后宫鸡毛蒜皮的皇太后能有甚么想法。

  她的想法只是朱厚熙来了之后,她依旧是这大明后宫的皇太后,她的两个弟弟还是国舅爷。

  她所说的话也不过是她的丈夫和儿子似乎都很后代兴王府,兴王府也是跟她们走得比较近的藩王。

  皇太后那里没有任何问题,杨廷和现在要做的是平息朝堂一些不和谐的反对声音。

  虽然整个朝堂几乎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但是还是有个别不和谐反对的声音的。

  比如如今的礼部尚书王琼。

  王琼现在揪住皇上驾崩,杨廷和他们专权,不跟所有的官员商量新皇登基的问题。

  杨廷和看着王琼这位61岁的老小子还一副精神矍铄、大骂不止的模样,脑袋有些疼,当然更多是不屑。

  王琼这厮如果不是擅于谄媚朱厚照,被朱厚照强行塞到吏部做尚书,杨廷和真想将这货踢到边关,一辈子别回来。

  王琼,这位成化二十年(1484年)的进士,本是读书人出身,这些年来的带兵让他变成粗鲁的武夫暴躁模样,杨廷和真是越看越讨厌。

  在他的内心,现在根本不屑于王琼为伍。

  想想当初朱厚照一直想厚脸皮死硬着想把王琼弄进内阁,被他们强烈拒绝了。

  这应该是他们当初最正确的决定了,如果要这老小子进内阁,如今还不知道惹出什么祸端!

  对于王琼这种强弩之末的闹腾,杨廷和如今对付起来,轻松有余。

  他对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置之不理!

  那些朝臣如今都围在杨廷和他们周围,对王琼的闹腾置之不理。

  王琼发了一通脾气后,看众人不理自己,也只能神情落寞地离开。

  马上要过62岁的王琼,在落日的余晖中牵马离开的背影,有些佝偻,几尽落寞。

  “尚书大人,您的马辔上的铃铛掉了!”

  王琼牵马走回家的路上,一个人小跑着走上来,递上一个铃铛。

  自从知道皇上驾崩后,王琼就有些崩溃,他知道自己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估计就要完结了。

  早上出来的时候,家仆想跟着,被他不耐烦地撵了回去。

  “你是哪位?”

  王琼看来人穿着官服,不过职位显然不是和高。

  “大人,下官是翰林院的编修严嵩。”

  “嗯!”

  “大人,听说您酒量不错,下官听说前面有个不错的小酒楼,最近好像来了些好的汾酒,下官准备跟一故交一起喝些,大人可曾有兴致一块喝几杯?”

  “嗯?你?请我喝酒?”

  王琼看看身边那相貌不错、长身玉立之人,有些惊异地问道。

  ……

  王琼那边现在不足为患,他虽然现在在吏部,没少搞小动作,但他没进内阁,如今王琼依仗的朱厚照没了,他起不了多大的风浪,杨廷和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朱厚照先前的宠臣江彬和许泰这些人。

  先前这几人没少在朱厚照身边出幺蛾子,给自己制造了不少麻烦。

  如今朱厚照驾崩了,也是开收拾这些人的时候了。

  收拾这些人除了一泄当初的怒气,还有就是这些人根本不跟自己一心,他担心这人的势力在,会对自己以后有影响。

  表面上他当然先稳固这些人,特别是许泰,出身于武职世家。曾祖父许成被封为永新伯;祖父许贵,承袭武职,为羽林军左卫指挥使。

  正德八年,武宗命许泰领敢勇营,江彬领神威营。

  后许泰被提升为都督佥事,应州之战后,许泰更因为战功被封为安边伯。

  相比较,江彬只是边军的小军官,傍上朱厚照后,虽然一溜小火箭似的直升平虏伯,但相比较许泰,他的根据根本不够厚。

  且江彬虽然受宠幸,但在许泰这种根基稳的武后代面前还是一直客气有礼。

  当然,许泰对江彬也是很照顾的。

  这次皇上驾崩,全城戒严,许泰被派上阵,他就跟杨廷和他们提议让江彬也带神威营帮忙,毕竟他对京城防务也很熟悉,那些边军很多是他带出来的,也听他的。

  杨廷和虽然口头上答应,背后被没有任何表示。

  京城要害部位、守城的重要工作还是由武定侯郭勋把守,许泰只是做配合。

  “姓杨的这是想瓦解我们的力量,豹坊的很多人已经被杨廷和解散,听说他还想重资遣散那边军,神威营的人已经被他解散了不少!说不定下一步就是我们,别忘了,我们跟江彬都是一体的,那些人早就看我们不顺眼,这皇上刚驾崩,就想着除掉我们了,我们得小心些应对!”

  许泰有些担忧地对属下说道。

  “那姓杨的真的敢对伯爷您下手吗?要不要跟江都督通一声,让他防着姓杨的?有江都督在前面顶着,我们也可以缓上几日,如果江都督被打倒了,确实可能会累及到我们。”

  属下知道许泰跟江彬关系很不错,两人虽然都受宠于朱厚照,但两人直接关系密切,并不曾有嫉妒之类的隔阂。

  “说一声也好,不过我担心作用也不会太大,姓杨的有假借皇上的遗旨,我们知道也没有证据,无计可施!另外,我担心他借助太后懿旨,到时候收拾我们,恐怕我们……”

  许泰毕竟算是功勋子弟,在这方面还是有些政治敏感性的。

第361章 到达安陆州

  许泰的担忧并非多余的,杨廷和确实是在想着怎么整治江彬。

  至于罪名,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信手而来:

  蛊惑皇上下江南,扰乱朝廷,造成皇上重伤毙命,罪责极大,死不足惜!

  只是直接去抓江彬,在这种时刻,很容易引起祸乱。

  且江彬身边还有一些兵力,如果他狗急跳墙,直接反了,那就坏大事了!

  最好的方式就是诱江彬回宫,然后抓住他。

  他假借皇太后的名义,说招江彬进京共商皇上安葬大事!

  毕竟江彬是皇上朱厚照的宠臣,如今皇上没了,按道理他自然应该回宫治丧。

  只是皇太后的旨意还没下达,江彬因得知皇上驾崩吐血晕倒的事情就传到了上京。

  为了表达对皇上驾崩的哀思,江彬的属下李宗让人代表江彬治丧。

  杨廷和当然是不相信的,直接将皇太后的旨意下达,说江彬是重臣,不行就用人或者车拉回来。

  结果旨意下去之后,江彬所在的驻军部突然爆发了瘟病,不少人脸上长了痘子被隔离起来,听说江彬也中招了!

  那些送旨的内官吓得直接带人回来,告柄了太后。

  让江彬回来的旨意,张太后当然也知道,杨廷和借助她的旨意,当然会例行通知她一下,对于她来说,这些事情根本就不关心,直接就通过了。

  现在听说那边人得了病,这病还传染,那可不得了!

  张太后直接找到杨廷和,说一个江彬回不回来都无所谓,没必要跟他较劲。

  且等新皇登基后再处理他的事情也不迟。

  张太后发话了!

  杨廷和纵然觉得这个女人就是头发上见识少的货色,不过这次这张皇后说得他还觉得有些道理。

  神威营现在不少边军已经被他分散,江彬在通州也就那样。

  以他的目前的能力应该也不敢有反意!

  还是等新皇登基后,他们再好好收拾那江彬。

  收拾不了江彬,也自然不好收拾许泰,毕竟他们是一伙的。

  杨廷和本来就想借助收拾江彬,说许泰跟他一伙,两人一起包圆!

  如今江彬不回来,还是先稳住许泰,到时候再一个个收拾不迟。

  ……

  时间紧,任务重。

  迎驾队伍一路疾奔南行。

首节上一节307/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