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58节

  可对于孔闻韶来说,孔闻梁就跟自己一条狗一样,狗想脱离主人,只有死的份。

  孔闻梁早就想弄孔闻韶了,他只是缺个机会!

  秦邵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陛下,这县衙的茅房确实……确实条件太差,臣也早就想修缮,方便人使用,只是……只是跟衍圣公申请了几次,衍圣公觉得没有必要,臣……臣也是没有办法……”

  “县衙修个茅房都是跟衍圣公请示,我记得衍圣公并没有担任这县令指职,这县令之职应该属于你,为何修个茅房还要向他请示?”

  秦邵看向孔闻梁。

  他出去这段时间,王应该是劝这厮了,这会儿腿好像不抖了,应该是想清楚问题了,真是个蠢货!

  “陛下……臣有罪!”

  “噗通”一声,孔闻韶直接又跪下了!

  “额?你有什么罪?朕也不是苛刻的君主,有什么事情一一道来,如果不是你的问题,自然会划分责任,如果是你一人的责任,神仙也救不了你!有话就快说!”

  秦邵冷声说道。

  “陛下,臣……臣要参奏衍圣公孔闻韶!”

  孔闻梁大声说道。

  “孔闻韶可是衍圣公,是孔圣人的宗之,身份尊贵,天下儒生尊儒家,你确定你要举报孔闻韶?你如果有证据,朕一定为你和曲阜百姓主持公道,孔闻韶虽然身份特别,但天子犯法于庶人同罪,孔闻韶只是孔圣人的宗支,如果知法犯法,影响孔圣人的声誉,定然不饶!但如果你随意污蔑,朕定然也不轻饶,你可知道?”

  “陛下!臣知道!臣官位卑微,仅仅为这曲阜六品县令,不能跟衍圣公孔闻韶尊贵的身份相比,且臣这县令之职还是孔闻韶推荐,本应该感恩听从孔闻韶,但臣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为苍生谋福.利!臣不愿意因为恩情和一己之利,就包庇那无德的孔闻韶,臣要参奏孔闻韶!”

  “好!好一个读书人!你说,你要参奏衍圣公孔闻韶什么?”

第506章 硕鼠

  “臣一要参奏孔闻韶窃占朝廷耕地为孔家私田!洪武元年,太.祖赐给孔家祭田2000大顷,之后的各地又陆续赐祭田611大顷,孔府祭田的数量本为2600大顷左右,可如今上报造册在案的就有4000大顷。

  从曲阜旧城被毁,新城建立,几年的时间内,孔府就侵占朝廷土地1000余顷,实为朝廷蛀虫!这些证据不用臣提供,只要从朝廷拨给孔府的祭田案书就可以找到,臣能力卑微,家人在曲阜,为家庭所累,自己也胆小,实在是丢读书人骨气,今日陛下前来,臣愿意冒身死也要参上孔府一本!”

  “臣二要参奏孔闻韶骄奢淫.靡,私德败坏,圈养娈童,示人命如草芥,害死数十位男童,其行为让人发指!孔圣人主张仁爱养德,孔闻韶作为衍圣公不仅不能提到表率作用,甚至败坏孔家盛名,堪为罪人!”

  “臣三要参奏孔闻韶好男根本不喜女,他身子空虚多年,大公子臣不能保证,这二公子生得蹊跷,臣怀疑孔闻韶不能生育,故意用外子混淆孔氏子嗣,请陛下正查,以正孔氏正统血脉!”

  孔闻梁毕竟是读书人,这年头即使考上秀才,一般都也是有几分文采和口才的,且他也算孔氏子弟中的佼佼者,既然已经看清了形势,跟孔闻韶对着干,自然也不留余地。

  本本参奏直击要害,任何一项都可以将孔闻韶压倒翻不了身。

  秦邵纵然心里已经有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小小孔家竟然占用那么多地,更没想到孔家竟然那样骄奢淫逸,纵然先前已经听说孔闻韶好男风。

  秦邵对这个不稀奇,任何朝代都有,但还是没有想到孔闻韶为了自己的爱好,竟然如此恶劣!

  如果他是宗室权贵,骄奢淫逸还可以理解,他们可是打住孔圣人仁爱的名声恰饭,如今竟然要将饭碗摔了,好!那很好!

  “王,派人去查,桩桩查清楚!”

  “江彬,人数不够,去就近的卫所调人,将孔家全部给我围起来!”

  秦邵冷声说道。

  一个孔府,竟然敢国中之国,跟蛀虫一样蚕食朝廷,这样的家庭竟然被标榜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尊敬对象,天理何在!

  “是!”

  “是!”

  ……

  一夜之间,曲阜城不少家庭大门紧闭,街上只有少许一些商户,犹犹豫豫地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大批巡街兵士。

  “李老板,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药材铺的王老板开了一扇门板,偷偷地同临近的糕点铺的李老板低声说道。

  “也不清楚呀!昨日晚间开始,这街上就出现了大批兵士,好像是卫所那边过来了。能调动卫所的人过来,绝对不是小事!这曲阜城定然是要发生大事了!”

  李老板虽然做的只是糕点铺,但他弟弟在衙门做事,属于朝里有人的人,对官府的事情比较关注,也算是有政治嗅觉之人。

  “咱们曲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衍圣公府的府邸所在地,有孔家在,还有什么人能来这里找事?别说山东巡抚,就是朝中大员过来,见到咱们衍圣公定然也是毕恭毕敬的,附近的卫所更不用说,那些习武之人怎们敢到咱们这个地方?这事太奇怪了!”

  王老板经营药材铺,跟孔家也有不少交际,也算是场面上的人,对朝廷的事情也了解不少。

  要知道,在这曲阜城孔家的地盘能做生意,没点关系和门路,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

  孔府。

  江彬带着卫所一众兵士将孔府各个门房保卫的时候,那些孔府的护卫还没明白状况,在管事孔荣的领导些竟然要跟跟卫所的人拼斗。

  江彬骑马上前,一刀将那护卫长直接劈倒在地。

  剩下的那些护卫吓得哆嗦,纷纷后退。

  “大胆!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带人在衍圣公府杀人?”

  一个女声的叱责声传来。

  一个中年妇人在一群人护卫下走到门口。

  “夫人!”

  众护卫迅速退到那妇人身边。

  这人显然就是当今衍圣公夫人李氏。

  李氏看着面前的人,正准备要怒斥,看到站在前方的江彬和王寅,顿时噤了言惊呆在当场。

  李氏毕竟是出生于曾经首辅李东阳李家,是大家女。

  虽然嫁给孔闻韶,这些年被磋磨得苍老憔悴很多,但见识还是有的。

  看到江彬身上的衣着吃惊了一下,再看王锦衣卫的衣着更是明白了什么!

  她虽然不认识这几人,但锦衣卫来人,那……那就是皇上的意思……

  这锦衣卫带卫所的人保卫衍圣公府,还直接砍杀护卫长,这……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几位……几位大人,我们是衍圣公府,虽然衍圣公没有实职,但也算是二品大员,如今衍圣公刚好不在家,你们却突然重兵保卫衍圣公府,总……总要给个理由吧……”

  李氏虽然知道这情况不一般,但还是想着仗着自己有诰命的身份和孔家的特殊身份,做最后的挣扎,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孔夫人,朝廷之事自然不会跟你一个妇人来说,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带着你婢女好好待在你的宅院里不要出来,如果官兵有什么需要搜查的或者需要你来配合说明情况的,就好好说,只要你跟事情无关,自然无事,但如果有牵连,别怪我们不讲情面!”

  江彬冷声说道。

  李氏听了他的话,脸色苍白,跟身边的婢女交代了几句,众人讪讪地退了回去。

  江彬冷声笑了笑,这李氏不愧是李家的人,有一点胆识,且人不算蠢!

  ……

  秦邵拿着江彬他们调查来的资料,狠.狠地摔在地上。

  他奶奶的!

  说藩王宗室是大明的蛀虫,这孔家其实才是最大的蛀虫!

  江彬他们在调查的时候,还有人汇报说衍圣公孔闻韶喝醉的时候甚至狂言,大明天下有两大家,一家是曲阜孔,另一家就是大明朱!

  那意思就是他们孔家跟朱家一起治理天下。

  朱家之所以能做这天下,可是铁马冰河、鲜血换来的。

  他们孔家倒是好,各个朝代,只凭孔圣人宗支的名义,就优哉游哉地享受这天下富贵。

  而朱家名义上是统治这大明,可是作为皇上的他们殚精竭虑工作,还要跟那些大臣勾心斗角,辛辛苦苦到头来,似乎给孔家做了花衣服!

  真是可笑!可笑至极!

  根据调查来的资料,大明先前各个帝王赐给孔府的祭田总共2600余顷,如今已经达到4500多顷。

  基本上谎报了将近一半!

  近两千多顷的私田被孔府谎报做祭田!

  另外,孔府还上报了学田的数目一年年增加,如今学田已经多大1000顷!

  什么是祭田?

  历朝历代都很有带曲阜孔氏,曲阜孔氏修建了孔庙,每年二、五、八、十一月上旬的丁日都要举行大祭,称为“四.大丁”,开销比较大。

  早期的时候,不仅很多大员会参加,还有皇上参加的。

  孔府的申请,加上前朝皇帝为了标明自己仁爱和尊孔,就赏赐给孔府很多祭田。

  一句话就是朝廷给孔府祭祀补助的田地财产,用来补助孔家祭祀费用和维持衍圣公一家的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学田!

  毕竟独尊儒学,作为孔子老家曲阜自然要有学堂。朝廷拨付学田,其收入用来维持孔氏的春秋书院、石门书院、尼山书院、洙泗书院、中庸书院、圣泽书院以及曲阜孟氏、曾氏、颜氏书院的开支。

  刚开始的朝代也只有50顷,如今竟然达到了千顷!

  这么多田地!

  这么多田地既然是朝廷赏赐用作正当途径收入的,自然是免粮免税的,不用向官府或孔府缴纳任何赋税。

  至于孔府的私田自然是要按照朝廷赋税标准来征税的!

  孔府为了少交税,竟然一步步将那些私田请为祭田,真够胆大包天的!

  即使是私田,因为朝廷的照顾和那孔闻韶的请求,也是收的轻粮地(轻粮地的税银只相当于普通田地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本就已经很照顾了,没想到孔家竟然那么贪婪!

  除此之外,历代衍圣公夫人嫁入孔府时,也都带来一些“胭粉地”,其收入归衍圣公夫人自行支配,这些田地也不用交税的,历代累计下来,也有200顷之多。

  这孔府可谓脑满肠肥!

  江彬他们调查的资料,还有京城送来了更为详细造册在案的材料,一一记述了孔府这些年的贪婪。

  秦邵了解孔府情况的时候,那上面记载其他朝代都相当厚待孔府,大明对于孔府是最冷待的。

  但秦邵看到手中的资料却发现,这些朝代中,其实大明是经济上最优待孔府的。

  就连一向抠唆著名的太祖朱元璋,对于孔府那也是相当的大方。

  号称最优待孔府的宋朝,也只有记载宋朝元元年,宋哲宗赐给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瀚祭田一百大顷,之后宋朝又赐祭田一百顷。

  也仅仅尔尔而已!

  金朝皇统五年、明昌元年各赐二百大顷,元成宗大德元年赐五十顷。

  元说是笼络孔府,甚至还下跪孔圣人,也不过是表演秀而已!

  看看大明王朝各位皇帝的大手笔!

  明朝洪武元年赐孔给府祭田2000大顷,之后明朝各帝又陆续赐祭田611大顷。到明末,孔府的祭田基本上维持在2600顷左右的水平上。

  都说太.祖抠唆,结果是最大方不过!

  可是这孔氏怎么做?

  硕鼠,养不熟的硕鼠!

首节上一节458/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