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 第229节

“爷爷,龙椅……我可坐不习惯,要不孙儿还是搬一把椅子坐您身边吧。”

朱元璋故意摆出一副不开心的模样,道:

“以前你不就坐过?这椅子,除了咱和你爹,也就你坐过了,怎么,现在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雄英道:

“可那时孙儿年纪毕竟还小啊。”

“孙儿已然成年,又不是国之储君,该知道分寸的。”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这还不简单,明日咱就昭告天下,公布你皇嫡长孙的身份,再立你为皇太孙。”

“这位置,你不就坐得了?”

“甭废话了,快坐下。”

“咱还有事情跟你说。”

朱雄英只得道:

“先别。”

“孙儿现在公布身份,对我有害无益。”

“太子新薨,我就出来公布身份,然后被立皇太孙……如此一来,显得孙儿实在寡情,会有人觉得那么多年不回来,父亲刚去我就回来,定是为了争储位。”

“这样的话,天下人会觉得孙儿不孝……不但原本支持朱允的臣子们会反对,就连原本倾向我父亲的朝臣,也不会支持的。”

“只有到时机成熟,孙儿方能公开身份。”

“您要孙儿坐下,孙儿坐便是了。”

说完。

坐在了龙椅上。

“行行行,都听你的。”

朱元璋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看看你……现在也是个大男子汉了,如此英姿,咱,甚是欣慰啊……”

“不过,你回来这件事,瞒谁都行,就是不要再瞒着你祖母了。”

“你祖母啊,这几日每日都是以泪洗面,咱实在是看不得她如此伤心……本来咱也是这样心碎,但知道你回来之后缓和了不少。”

“若不是你回来见咱了,咱真的怕撑不过去啊……”

朱雄英知道朱元璋的意思,连连点头道:

“孙儿知道。”

“孙儿今日就去祖母寝宫,给祖母请安。”

“只是……孙儿直接去,会不会让祖母惊吓到?”

朱元璋连忙摇头:

“怎么会?”

“你祖母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去,只能是惊喜!不会是惊吓。”

朱雄英道:

“好,那孙儿这就去给皇祖母请安。”

说着,准备起身。

朱元璋阻止道:

“别急啊,你这孩子,还是这么急性子。”

“你祖母那边,你可以迟点过去,等晚上她回寝宫再说。”

“现在她那边杂人太多,你既然不想公布你的身份,就等晚上再去。”

“咱还有另外一件事要跟你说。”

“什么事?”朱雄英好奇道。

“对于朱允,你是怎么想的?”朱元璋看了看殿门口,确认整个殿内说的话不会被外人听到,“你这次查太子的事情,为何没有干系到朱允?”

朱雄英想了想,道:

“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朱允与此事有关。”

“吕家虽然依旧逃不了干系,但朱允毕竟是皇孙,身份贵重,若无真凭实据,孙儿也不能向皇爷爷告发他。”

朱元璋点了点头:

“允这孩子,从小心思就狠毒。”

“之前他和他母亲想要算计你的时候,咱就觉得他品行不端。”

“这一次,不管太子的死跟他有没有直接关系,咱都不准备轻易饶过他的。”

“太子一死,你又未归,获益最大的人是谁?”

“这吕家,若无朱允的同意,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谋害储君?”

“先看吕家三兄弟怎么说吧……若是他们能够招供,将事情原委完完整整地说出来……那就最好。”

“至于到时候怎么发落朱允……”

“爷爷我都听你的。”

朱雄英有些意外:

“听我的?”

“对啊,爷爷我又没糊涂,还看不出来这事和他的关系吗?他谋害亲长,罪无可恕,这事你说怎么处理,爷爷就怎么处理。”

朱元璋一脸认真地说道:

“放心吧,就算你要咱赐他一死,咱也不会对外说是你决定的……今后这世上恶事,都由爷爷来做,恶名,爷爷来担,你日后的前程,爷爷来帮你披荆斩棘!”

“你只要做好为大明储君的准备,便好了!”

第220章 拼死一搏!宫廷政变?

东宫。

朱允的寝殿内。

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在姚二的带领下,急匆匆地赶到了这里。

他们前脚刚跨进门槛,姚二后脚就将殿门紧闭,生怕被人注意到这两位朝廷命官潜入到了朱允的寝殿内。

“殿下。”

黄子澄见到朱允之后连忙拱手道:

“老臣在宫外得知,吕家全府上下,都被锦衣卫给控制起来了!”

“宫中到底发生了何事?”

朱允听到这话,一脸绝望地呆坐在椅子上。

“吕家完蛋了。”

他嘴里喃喃说出这句话。

“我今日在宫中面圣,皇爷爷竟然只听一老锦衣卫所说,而根本不在意我这个亲孙子的话……”

“他拿出证据,证明是吕家谋害的太子,我爷爷也已经全都相信了。”

黄子澄的眼珠转了转,道:

“锦衣卫乃陛下亲设新卫,地位特殊,位高权重……陛下信任他们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殿下刚刚所说,陛下似乎已经并不信任您了?”

“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殿下唯一成为储君的希望,便是受到陛下的重视。”

“若陛下已然不信任你,那这一次,就算牺牲了吕家办了大事,也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用处!”

齐泰也赶忙道:

“殿下,吕家已经不得不舍弃。”

“现在我们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朱允被他这句话说得双眼发直。

“齐先生所说是什么意思?”

黄子澄看了齐泰一眼。

二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默契。

黄子澄抱拳道:

“为今之计……”

“唯有破釜沉舟了!”

“此时太子已薨,皇帝陛下心慌意乱,遇事必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若要成就大业,只在今朝!”

黄子澄说完。

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朱允。

而朱允。

此时浑身已被汗湿,脸色的神情阴晴不定。

一想到那威严无比的帝王,朱允就不禁寒毛倒竖。

“你的意思是……造……造反?”

齐泰连忙打断了朱允的话,道:

“殿下,慎言!不是造反,是清君侧!”

“这些锦衣卫,祸乱朝堂,多少大臣早就对他们深恶痛绝了,如今更是蛊惑陛下清算忠臣良卿……有他们在,大明永无宁日!”

“殿下,此事吕家谋划已久,皇宫禁卫军已经被收买了好几个重要位置的统领,若在吕家被定罪之前不行大业,这些好不容易收买的统领定会疏远殿下,则今后再无机会!”

“今日之后,吕家大逆不道之名一旦坐实,殿下您也再无机会被立储君,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分封为一个清闲王爷。”

“但如此一来,未来无论是何人登基,殿下必然会遭受清算!”

“今日行动,一是出其不意,二是吕家之事尚无定论,我们还有很多人可以利用。是殿下唯一的机会了!”

黄子澄也怂恿道:

首节上一节229/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