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 第296节

朱嘲讽道:

“亏你有自知之明,不过跟年龄还是有关系的,老四,你已经老了!”

朱棣回怼道:“那也比你强。”

“两位大哥。”低调的老五吴王朱道:“储君已定,再争下去也没有意思,不如咱们今后同心协力,辅佐雄英,开创万世之基业如何?”

朱棣和朱同时望着朱道:

“你还有脸说?”

一众藩王哈哈大笑,顿时馆驿内充满了欢快的空气。

朱擦了擦冷汗。

有老三和老四镇着,想来今后藩王们还是老实点为妙。

……

次日。

朱雄英正式享受和他父亲朱标生前相同的待遇,拥有监国理政之权。

只不过,目前朱雄英还未在朝堂上发力。

因为想要驾驭住其父留下的班底,实际上是困难重重的。

朱雄英相当清楚,自己与朱标的政治理念截然不同,所以原来朱标的心腹未必能成为自己的心腹。

现在的他想要在朝堂之上有所作为,除了要制衡百官之外,便是扶植起自己的心腹。

朱元璋亦十分清楚这一点。

其实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亦一直在对朝堂百官做减法,就是希望不要出现能臣把持朝政的情况。

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帮助朱雄英培养起一套班子。

至于朱雄英的治国理念和方针与朱元璋自己相违背这件事情,老朱可是一点都不在乎。

他只在乎朱雄英是一个勤劳,正直,爱民的有为之人,那便已经足够了。

所以朱元璋很快就给了朱雄英一个重要的机会。

距离殿试还有一日。

武英殿内。

“雄英啊,殿试在即,不如你猜一猜,谁能拿到状元?”

朱元璋道。

朱雄英想都没想地说道:

“我猜池州许观会是新科状元。”

然而朱元璋只是笑了笑,说道:

“会试解元,确实大有希望,而且你们关系很好。”

朱雄英暗想,为何皇爷爷要对自己说这些?

其中……莫非有什么深意不成?

只听朱元璋道:“我调查过此人,若他此次成为状元,便将连中三元,可谓前无古人了,若是此人能尽心辅佐你,我也是很看好他的……”

“这样吧,今年的状元就由你来钦定……”

“能不能选到他,就看你的本事了。”

朱雄英顿时领悟了朱元璋的意图。

要知道,状元可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对于朱元璋来说,那就是最重要的宝贝。

而朱元璋将钦定状元的权利交给朱雄英,就是将最重要的宝贝送给了朱雄英。

也就是说。

“皇爷爷要借着这次殿试,正式让我组建班底了吗……”朱雄英想。

不过,要在进士的试卷中找到许观的卷子,也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咳咳……”朱元璋咳嗽了一下,说道:“你还有半天的时间准备,自己看着办吧。”

一股浓浓的暗示感,让朱雄英顿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莫非……?

第288章 靠作弊取得状元?

利用这半天的时间,可以确保许观夺得状元吗?

确实可以。

只要动用皇室的资源和权力,要“任命”一个状元有什么难的呢?

这么做只是为了让忠于自己的许观能够成为状元,从而帮助自己,在朝中的竞争中取得更多的资源罢了。

朱雄英细想了一下。

现在,许观在系统中已经成为自己的【帝业大臣】。

虽然好处是许观绝对忠诚于朱雄英。

但是坏处则是他的未来,会因为朱雄英的选择而发生改变。

朱元璋出于好意的决定,此时却让朱雄英站到了决定许观命运的选择时刻!

但是朱雄英没有思考太久。

实际上,许观的才华是不需要质疑的,会试解元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

但是,殿试考察的不仅仅是才华,而是他作为一个臣子的能力。

成为一个好臣子,那是他该做的事情。

至于他能不能考中状元,跟我朱雄英有什么关系?

朱雄英仔细想了想朱元璋对自己所说的话。

“能不能选到他,就看你的本事了。”

这一句,才是朱元璋的本意。

朱雄英豁然开朗,笑道:

“请皇爷爷放心,只要看见许观的答卷,我定能认出来!”

不错,这就是朱元璋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那就是君臣一心,充分信任臣子和正确使用臣子,而不是把一切责任都抛给臣子。

“好。”朱元璋心想朱雄英果然没令自己失望,便接着说道:“不过咱只让你钦点状元而已,至于榜眼探花,还是由咱说了算……”

他笑道:

“到时候可以看看,是爷爷看人准,还是你看人准。”

朱雄英隐约觉得,朱元璋还是另有打算?

但他只是哄着老朱说道:

“那肯定是爷爷看人准。”

朱元璋龙颜大悦。

……

次日,隆重的殿试终于开始。

三百考生在奉天殿外的考场中低着头,等待皇帝出题。

朱元璋亲策于廷,朱雄英被特许与他一同。

而朱元璋所出的题目,乃是如何加强边疆的防御。

经过一阵漫长的等待,进士们的答卷纷纷交付。

朱元璋和朱雄英则在读卷官的帮助下快速阅卷。

过了一段时间,一张字体工整古拙的试卷出现在朱雄英的面前,而上面的内容让朱雄英眼前一亮。

因为这张试卷上出现了科学二字。

虽然,听过“科学”这两个字的考生或许不只许观一个,但是一手工整古拙的字体再加上科学两个字,朱雄英便足以相信,这就是许观的试卷!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朱雄英还是耐下性子看了一遍,读到这么一段话:

“广集民智,构建科学,研发农机,解放劳力为战力,民富国强,边境无虞。”

不会错的。

这正是自己和许观所构思过的,只不过为了符合朱元璋出的策论而只说了科学发展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朱雄英道:

“今年殿试的状元,我已经有人选了。”

朱元璋仍然认真审阅试卷,点了点头道:

“好,那你就先去休息,咱还得仔细看看这榜眼郎选谁。”

朱雄英见时候尚早,便换上便装,骑着乌骓到皇宫外放松心情。

不过,他并不是漫无目的地乱走,而是有意地往藩王所在馆驿的方向走去。

距离藩王离京的时候已经越来越短了。

现在是时候跟他们打声招呼了。

刚到馆驿,便看见晋王朱坐在馆驿外头休息。

朱雄英主动上去打了个招呼道:“晋王叔。”

朱忙起身拱手道:“皇太孙……你为何会来此地?”

“我有一些话想要对你说。”

朱只觉受宠若惊。“请讲。”

“待王叔你回到封地后,请替我向堂兄妹们问好。”

“殿下有心了。”朱微微一笑。

“另外,我打心眼里信任你,你绝对是忠于大明的贤王,只不过……”

朱雄英卖了个关子,见朱升起耳朵,才往下说道:

“燕王叔亦是值得信赖的藩王,请你日后不要再敌视他,多多与他合作,共同辅佐我,震慑北疆。”

话音刚落,朱的表情有些复杂。

“怎么了?”

朱雄英问道,这件事情,自己一样要得到他的亲口承诺。

首节上一节296/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