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12节

恐怕早就当初偏向朱标的时候就想好未来偏心的重点了。

朱元璋不知道詹徽脑袋里的弯弯绕绕,只是这时候听着詹徽对自己孙儿的夸奖,觉得还是不够。

“爱卿,你接着说,咱的孙儿其他方面能否从文章窥见一二?”

一提到文章詹徽又不慌了,看着文章略沉吟后开口。

“字如其人,文也随主。”

“字体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文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县试的文章可以看出此人才华和底蕴都深不可测,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儒道文学都了解颇深,字里行间都是文化的韵味。”

“府试的文章更是精妙绝伦,就算是放在殿试也无人能及。”

“而陛下第一篇展示的文章……”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妙!妙哉!所描绘的场景近在眼前,所表达的想法尽在字里行间。”

“就算是臣也能从这位殿下的文章有所启发!”

“整篇文章读下来,颇有股豪气缭绕在心间。”

“在臣看来,这位殿下对孔孟之道必定有深刻理解,并且在此之上也有自己的想法融入文章之中!”

“殿下未来可期啊!”

“就算是开山立派,成为孔孟齐名的圣、祖也不为过!”

这一番话下来,朱元璋是被哄得张大了嘴的。

他确实是想听詹徽夸奖朱瑜,但是与孔孟齐名未免太夸张了些。

毕竟就算是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未来也不过是作为‘明太祖’流传千古。

一个小辈如今却被编排的和他同等的高度。

这再怎么想也吹过了!

“詹尚书,你这话编排的也太过了吧?”

“不会是因为咱说这是咱的孙儿,你就只顾着拍马屁了吧?”

朱元璋虽说客客气气的叫着詹尚书,目光中的冷芒也没有丝毫掩饰。

詹徽心下一惊,但是话已经说出去了,再收回那不更是触霉头!

他一咬牙跪下脑袋咣的一声撞到地面。

“陛下!”

“臣所说的每一句都是发自内心,就算您邀其他文臣来,也必定和臣一样!”

“则有意中无形之规矩,何取乎手中有形之规矩?这不正是对大明律的肯定和期待啊!”

“臣断言,就算孔孟之辈活在今日,也必定对这篇文章大加称赞!”

朱瑜若是在现场,都会为詹徽这番解释鼓起掌了。

这篇文章可是被载入清代八股文史册的范文。

这詹徽的推崇也算是情有可原。

朱元璋也在听到詹徽这番诚恳的话之后,沉默了下来。

心里不由得泛起嘀咕。

难道咱家也能出一个能和孔孟齐名的圣、祖?

“爱卿,时间不早了,咱不多留你了,有件事咱再找你。”

“是陛下,臣这便离开!”

詹徽颤颤巍巍小跑着离开之后,朱元璋立刻叫来了护卫首领大虎。

“大虎!”

“带几个人,咱要出宫一趟!”

“是!”

不到一刻,已经换上便装的朱元璋就从皇宫的校门离开了。

朱瑜的案件开堂在即,他怎么说也得去给他孙儿撑个场子!

朱瑜毕竟是穿越而来的,他看来只要收集了铁证这件事就能解决。

但是朱元璋可是见识过官场黑暗的人,自然不相信真的收集了证据就能解决这件事。

权贵、权贵,那就是在古代高人一等的人在,规矩偶尔也会为他们绕路。

虽然一个区区蓝玉的义子,在朱元璋看来不过是千万尘埃中的一粒沙。

但是若是用这个身份去压一个刚考取功名的小秀才,那可是绰绰有余。

而且是读书甚少的武将,到时候翻脸不认人,直接抽刀从源头上解决祸根都是有可能的!

第14章 我有一个主意

朱瑜此时还在应天府衙门的后堂和李翎推杯换盏。

大明酒桌上的常客还是黄酒,和朱瑜穿越前的啤酒类似。

总之是喝不醉的,所以两人也是一杯接一杯。

喝的正上头,借着酒劲儿两人越聊越是兴趣相投。

但是不多时,被派出去的班头灰溜溜的回来了。

“李大人!”

“李来现在是蓝河将军的手下,在蓝河将军的府上做干事。”

“小的还没来得及说情情况,就被李来叫人揍了出来!”

“得亏小的们跑得快,否则,现在就不能带着胳膊腿来找您了!”

班头委屈巴巴的跑进来说道。

李翎之前还信誓旦旦的和朱瑜保证,一定把李来这无赖逮住流放到边疆。

此时听闻这话,酒都醒了一半,这李来打的哪是他这几个衙役,那打的是他李翎的脸!

“废物!”

“你们可是衙门的衙役!竟然打不过给别人看门的狗!”

“大人,真不是小的们偷懒,是真的打不过啊!”

“那几个护院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都是些见过血杀过人的胚子,咱不过是应天府的衙役,确实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李翎听了之后火气直冲眉心,正要训斥却被朱瑜拦了下来。

“李大人,班头没说错。”

“李来投靠的蓝河府上都是沙场征战的老兵,不是衙门可以轻松制服的。”

李翎的怒火堵在胸口,仍愤懑开口。

“那贤侄你说怎么办?”

“堂堂应天府的衙役连一个泼皮无赖都解决不了,难道要上书皇上,请锦衣卫来抓人?”

“你们一个个都不要脸,本官还要脸呢!”

“今天,你们如果不能把这李来带来,本官明日就去皇宫门口敲鼓,请皇上亲自解决此时,到时候,你们几个的脑袋就别想好好呆着脖子上了!”

朱瑜听了李翎的话,更觉得李翎这人值得结交。

但是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去找朱元璋……说不定到时候连同李翎的脑袋也保不住了。

不过朱瑜毕竟是穿越来的人,鬼点子多的是。

“李大人,学生有个办法,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啊。”

“贤侄!在我这没什么不当讲的,说罢!”

“李大人,学生若是带几位亲戚扮作官差协助抓人,不会触犯大明律法吧?”

李翎闻言,看向朱瑜的目光带上不易察觉的审视。

“不算,在大明律的规定中,只要是面对贼子,就算百姓出手砍死人都不算触犯律法。”

朱瑜听后信心满满道。

“那此事就很好解决了!”

“学生的家人身体硬朗,常年在地里工作,可以协助几位衙役一起抓人。”

“哦?”

李翎看向朱瑜的目光带着疑惑。

“我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只是……贤侄你的家人真的能行吗?”

“再怎么说,他们都是上过沙场的老兵!”

“李大人放心,学生才不会拿家人的安全开玩笑。”

李翎听朱瑜的语气满是信任,那股子酒劲又上头了。

“好!”

“贤侄没问题,本官自然要答应!”

“你,去找几套衙役的衣服,新旧无所谓,能穿就行!”

“还有,把库房打开,把所有能用的武器都翻出来,为我贤侄的家人准备好!”

“是!”

班头匆匆离开后,朱瑜起身行了一礼恭敬道。

“李大人,其实学生还有一不情之请。”

“贤侄,你有何事直说便好,我一定尽我所能!”

“李大人,学生的家人并非应天府本地人,亦没什么功名,出门不便,还请李大人为他们开具凭证。”

李翎哈哈一笑。

“自然是可以!一个路引本官还是能给的!”

“贤侄是需要几张路引?”

朱瑜还保持着行礼的姿势,躬身道。

“几张……有点少,学生的家人人口繁多,怎么说也得,三百张。”

“咳咳咳!”

首节上一节12/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