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160节

从她嫁进太子府,她就心有不甘。

常氏哪里比得上她,论相貌,论学识,她都能轻轻松松把常氏甩到八百里开外。

但是就这样两个人,一同嫁进太子府,她就不能穿正红,也不能走正门,只能从侧门过。

什么狗屁侧妃,到最后不还是一个小妾。

她不服。

所以她要为自己谋算,也要为她未来的孩子谋算。

哪怕手上沾血,她也在所不惜。

后来,她的谋划都成功了。

不知道是常氏命数如此,还是巫蛊之术起效了。

在她毒死朱雄英之后,常氏也驾鹤而去。

而她,也如愿被扶正,成了太子妃,再没有人压在她前面了。

之前她一直觉得她儿子是老爷子的唯一选择。

就等老爷子驾崩之后,她儿子可以继承大统。

而她也算是苦尽甘来。

但是刚刚莫礼送来的消息,直接让她从美梦里拉了出来。

现在,她也反应过来为什么皇上要重用开平王常氏一脉,同时打压吕氏了。

老爷子很是好算计啊。

所以她心里充满了委屈。

钟山那么大,怎么就容不下自己父亲了。

就是因为他们是元朝旧臣,没有跟着朱元璋一起打江山吗?

为什么就是融入不了呢?

太子妃在寝宫狠狠哭了一场,直到把心里的委屈全都发泄出来,才平复心情。

换了衣服,洗了脸,然后才出来。

然后她直接去了厨房,让人做了几个小菜,又吩咐做了几样点心。

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吕氏带着侍女,以及准备好的吃食,就往文华殿走去。

大明看重规矩,既然被罚禁足,哪怕她是太子妃,也不能违背。

但是,她身为母亲,记挂儿子,前往探望也能说得过去。

但是她这次可不单单是要探望儿子,最重要的是想亲眼看一下这个孩子。

虽然有莫礼的报信,加上老爷子近期的表现,她心里已经有了判断。

但是这死而复生太过诡异,她不亲自确认,实在是不放心。

就在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文华殿门口的时候,她表情瞬间凝结。

只见朱元璋那老家伙,正从文华殿走出来,两人刚好打个照面。

吕氏虽然心里不停诅咒老爷子快点死,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愈加恭敬。

一见老爷子出来,吕氏直接跪在地上,道万福金安。

按照规矩,她见到老爷子只需要半蹲就可以。

但是她这次出来是违抗禁令的,所以只能将姿态放到最低。

以期待老爷子不要趁机发难。

总之,吕氏把老爷子的脾气秉性摸得透透的。

不说可以获得什么好处,最起码可以保证她不会被过多责罚。

果然,待老爷子看清来人是太子妃,就想要发火,他可是记得他禁了太子妃的足。

但是他火还没发出来,就见太子妃,规规矩矩行了一个大礼,立马就把他的毛给捋顺了。

看到恨不得跪到地底下的太子妃,老爷子的火气也消了一半。

即使是想要责难吕氏,语气也没有那么冲了:

“你怎么在这里,咱不是不让你出门么?怎么咱的禁令对你无效是吧!”

吕氏老老实实的伏在地上,一点没有要抬起头的打算:

“回父皇,我不是想故意违抗您的禁令的,实在是担心允和允这两个孩子。”

“所以特意让厨房准备了饭菜和点心,并且亲自送过来。”

“也是担心下面的人手脚不干净,所以才不让餐食经他人之手。”

“不过,我也确实是违抗了你的禁令,实属大逆不道,任父皇责罚。”

吕氏说话的时候,特意在不干净三个字上做了强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下毒之类的事情。

吕氏就是想着借着这个理由,能换来老爷子的共鸣,以此逃脱责罚。

毕竟老爷子在这方面一向很看重。

第166章朱允被一巴掌扇蒙了

早年,三皇子朱因为厨子做的饭菜不合胃口,狠狠教训了那个厨子一场。

老爷子知道后,把朱叫到跟前,引经据典,就是想告诉朱厨子不能太严苛。

毕竟厨子管的都是入口的东西,稍微严重一些,直接下个毒,生命就受到威胁。

即使不下毒,心生怨恨的厨子往饭菜里吐口唾沫,也可以把把人给恶心死。

所以,听到吕氏这样说,老爷子也赞同的点点头。

“太子妃心细如发,照顾孩子也很周到,有劳你了,咱也记得你的好。”

“前些日子,咱将老吕迁出钟山,也确实是欠妥当。”

朱元璋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说,毕竟向儿媳承认错误,有点有失威仪。

于是转了话头。

“咱意思说说,吕本去世多年,坟墓老旧,不如拆了重新修缮一番。”

朱元璋急中生智,竟想出这样一个自觉不错的理由。

甚至他自己都差点信了。

“对,当时咱就是这样打算的。”

“咱就是想重新修一些吕本的墓,后来转念一想,干脆,等哪天咱驾崩了,就让你父亲陪葬皇陵。”

吕氏见老爷子说的情真意切,没有打断老爷子的表演,甚至开始配合演出。

下一秒,就看到吕氏泪如雨下,哽咽道:

“父亲去世多年,能得父皇惦念是他的福气。”

“也不负他对大明的一片赤诚。”

以她对老家伙的了解,刚刚这番说辞一定是他刚刚想出来的。

朱元璋见吕氏哭得梨花带雨,之前的怒气也全都不见了,甚至伸手就想要扶起她。

但是刚伸出手,他就又收了回去,转而向身边的太监使了眼色。

“眼瞎啊,还不快点把你们主子扶起来。”

朱元璋不曾委屈自己,他看上的眼的美人都被他收到了后宫,甚至不乏异域美人。

但是他这人也重礼仪,讲规矩。

刚刚一时感慨,想要扶起吕氏。

但是吕氏毕竟是自己儿媳,而且现在寡居,实在不合适有太多接触。

于是直接放弃,而是让其他人把她扶起来。

吕氏被自己身边的人扶了起来,但是整个身子全都靠在宫女身上。

好像依靠自己,完全不能站直的样子。

这做戏就要做全套了,这时候表现不真一些,那老爷子还以为她有意见呢。

果然,朱元璋见吕氏如此可怜,心里竟然有了愧疚。

无论怎样,吕氏陪了标儿多年,而且还生养了三个孩子。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就冲这个,咱就不能那样对吕本。

咱前几天冲动之下,挪了老吕的坟,这个决定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就算是对吕氏之前的行为再生气,也要为吕氏名下的那几个孩子考虑。

“从今以后,你行动自由,咱就不禁你足了。”

“不过你以后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

“当将来允就藩,咱可以允许你跟着去。”

吕氏闻言,脑子一片空白,也顾不上装哭了。

朱元璋自然看到吕氏这一瞬间的转变,也不禁变了脸色。

难道这女人还是在惦记储君之位?

好在吕氏没有完全失了分寸,在朱元璋发火之前,立即跪谢,脸上更是露出高兴的表情:

“谢过父皇。”

“允那孩子知道后,也一定会高兴的。”

朱元璋这次露出满意的模样。

这才是他想要的儿媳妇,懂规矩。

不像是其他女人,惦记不是自己的东西,活该活得可怜。

“起来吧!”

“这事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外传。”

“是,儿臣谨遵圣命。”

“哪怕是允,我也不会透露半分。”

吕氏说完,转身对身后的人下了类似的命令。

朱元璋见吕氏这么懂事,也算对她彻底放了心:

首节上一节160/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