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48节

朱元璋听到这话直接语塞。

第51章老元,这次你可不能出卖我

那本书好是好,但是和大明的制度完全不契合。

要是真的按照书上的方法改革,那就要推翻已有的制度,全部重建。

可以这样理解,要想进行改革,相当于要推翻大明王朝。

如果朱元璋还年轻,哪怕年轻个十岁,他都想尝试一下。

可是他现在已经老了,已经没有那个心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乖孙啊。”

“你那套理论涉及的范围太广,真要整改也不是说整就可以整的。”

朱瑜不甚在意地笑笑,他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

就算老元把书给朱元璋看,朱元璋可不会有什么想法。

任何改革,都是新旧势力的对抗。

如果朱元璋都没有能力整改,那他的子孙后代也就都动不了了。

朱瑜此时有些落寞,但是也无能为力。

“所以说,你就算杀了这些人也没有用。”

“这些人你杀了,后面还有更多这样的人,直到拖垮整个大明。”

朱元璋看到朱瑜眼里的落寞,心疼得无以复加。

“乖孙啊!”

“你觉得朝廷要怎么做,情况才会好一些?!”

朱瑜听朱元璋这样问,也有些头大。

贪污腐败之事,别说是在大明,就是放在后世,都是要一再防治的重点。

而且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彻底解决。

“老元,你这不是在难为我嘛。”

“我可以这样说,贪污腐败的问题,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

朱元璋一听这话,眉头皱得老高,心里涌起一阵阵失望。

他不喜欢口若悬河的人,更不喜欢只会挑毛病的人。

就在刚才朱瑜说起大明制度,那是哪哪都看不上,

现在问他怎么办,他一句解决不了就把自己打发了??

突然,朱瑜话锋突转,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尽量避免。”

“首先,我们要学会看人,哪些已经无可救药,哪些可以给予机会,哪些是可以委以重任,负责监察。”

“只有先对这些官吏进行分类,才能发现更多问题,进而逐个击破。”

“其次,我们还要了解他们是因为什么贪。”

“是俸禄不够,又或是人性本贪。”

“如果是人性贪婪,那这样的人不能放在重要位置。”

“至于要怎么发现这样的人,就要靠完善的制度,互相监督,对权力进行约束。”

“如果是因为俸禄不够,那就提高俸禄,确保官员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

“这个方法可以叫做高薪养廉。”

“虽然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贪污问题,但是可以让一些有良知的官员,遵纪守法。”

“当然,想要官场清明,那就要从上到下刮起一场廉洁之风。”

“你总不能呼吁官员不要追求口腹之欲,勤政爱民,却让他们看着王孙贵族花天酒地,铺张浪费吧。”

“毕竟有一个词叫做上行下效。”

朱瑜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带着一些情绪在的。

大明朝覆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室繁衍过多。

而这一切,只因朱元璋爱子心切。

从心理学角度说,幼年不如意的人,更容易溺爱自己的孩子。

朱元璋真是把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在坐稳皇位后,实行分封制,即使遭到大臣的强烈反对,也要一意孤行。

他给他每一个儿子都封了王。

更可气的是,他制定了完备的宗室制度。

从亲王到奉国中尉一共分8挡。

这些都不要紧,要命的是奉国中尉这个爵位。

打个比方一个奉国中尉生十个孩子,那么这十个孩子都是奉国中尉,然后以此循环。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拿各个爵位的俸禄来说。

亲王最高每年一万石,以此递减,到奉国中尉每年二百石。

别看亲王俸禄高,但是亲王数量少啊,最让国库难以承受的是奉国中尉这个爵位的人,他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就做一个比较,明朝一个县令的俸禄也才一百石。

也就是说只要是他朱元璋的后代,只要明朝不灭亡,哪怕传了八百代,最差也是一个县令两倍的俸禄。

这才叫真正的会投胎呢。

到了大明后期,宗室人数超十万,哪怕这十万众都按照奉国中尉来发俸禄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所以后期大明一年下来的财政收入,大约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用于供养皇室。

这时候如果还提什么反腐倡廉,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朱元璋小心思被说破有点不好意思,他的确对自己的子孙比较溺爱,生怕他们受委屈。

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偏向宗室。

“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的问题,还是要皇上做好表率才行啊。”

“特别是他的那些子孙后代,不能随意封赏。”

“他现在想封,顶多几十个嘛。”

“但是耐不住他子子孙孙开枝散叶啊。”

“你想啊,到时候大明有十万朱姓子孙,就按奉国中尉领取俸禄,你觉得大明国库可以撑的住吗?”

朱元璋也被这假设惊呆了,呆愣着摇摇头。

“不能吧。”

“对吧,大明一年下来能收两千多万石税粮……”

朱瑜继续说自己的理解,却没有看到,朱元璋的脸色已经红的快要滴出血了。

“要知道,大明是属于大明人的,而不是朱姓人的。”

“当大明宗室让百姓不堪重负时,注定被抛弃。”

朱元璋听到最后的时候,惊骇不已,大脑里一片空白。

嘴里喃喃重复到:

“大明是属于大明人,而不是朱姓人”

不多时,朱元璋身上已是生了一身的冷汗。

这孩子的觉悟太高了。

他看起来年纪轻轻,怎么有这么高的觉悟。

就在朱元璋沉浸在最后两句话带给他的冲击之时。

朱瑜却突然反应过来一样,急急说道:

“老元,我就是在你面前吐槽一次,你可要为我保密。”

“你之前就不讲义气了。”

“但是也就多交了点钱,或者变成了军户。”

“虽然有点难受,但是后果我还能接受。”

“卫指挥使也算个从三品的官。”

“就算我走科举之路,要达到从三品的位置,也要奋斗几十年。”

“这次不一样,我这话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我小命不保。”

“你也不想再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吧。”

朱元璋一听,真是哭笑不得。

他是没想到,朱瑜对自己竟然误解如此之深。

另外也是感叹这孩子的才能比起已故的太子,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或者这是上天安排好的,让有如此才能的孩子来到他的身边好继承自己。

“爷爷有分寸,不会给你找麻烦的。”

“你放一百二十个心。”

“不过,你自己也要注意,今天说的话直接烂肚子里。”

“特别是关于宗室的,否则咱也保不了你。”

朱瑜嘿嘿一笑:

“你当我傻啊。”

“这话我肯定不会再说,只要您老不给我说出去就行。”

这话一说到这里,两个人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气氛开始诡异起来。

朱元璋这时兴高采烈地拿出一个金灿灿的青蛙出来。

“乖孙。”

“你看这是什么?这是咱给你带的生日礼物。”

首节上一节48/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