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6节

于淳心里轻叹一口气,小跑过去。

小宫女则留在原地把风。

“拜见太子妃!”

吕氏一把扶住欲行礼的于淳。

“免礼!”

“于公公在父皇身边尽职尽责这么多年,可谓替我们尽了孝心,我不过一介妇人,难能受您的礼!”

“太子妃言重了,小的就是个替皇上传话的奴婢罢了,受不得您这般抬举!”

两人象征性的客套两句,随后直奔主题。

“于公公,我找您是为了了解一件事。”

“皇上在诏书上盖印了吗?打算何时布告天下?”

心想就知道要问这个,可于淳自己也正委屈呢。

从袖子里掏出银子,高高举起与太子妃视线平齐。

“小的对不住您!”

“您交代的事情,小的没办成,这银子还请您收回去!”

吕氏听罢脸色一变,“怎么回事,难道诏书一事要生出什么事端?”

“这小的上哪知道啊!”

“自从皇爷回来之后就怪怪的,小的方才只是提醒皇爷为诏书盖印,就险些被皇爷赐了死罪!”

“生气的怒骂小的是上赶着找新主子,不把他放在眼里,小的被吓得魂飞魄散现在还心悸呢!”

“怎么会……”

吕氏也被于淳的话吓得脸色苍白,但很快回过神镇静下来。

如今是夺嫡的紧要关头,作为朱允的母妃,她不能自乱阵脚。

“于公公说的哪里话,本宫赏你银子是因为公公这么多年在父皇身边兢兢业业,不论谁,都说不到公公半点错。”

于淳这才满心欢喜的把银子收了回来。

要不是事关性命,他可也舍不得把这银子还回去呀!

皇上对待文武百官严苛,对待身边的太监更是苛刻。

他们每个月拿到手的例银少得可怜。

前几日来家信说大哥计划娶亲,正是缺钱的当口。

有了这笔钱,家里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小的才是,多谢太子妃的奖赏!”

“今天皇爷是去看了太子爷,难免触及伤心事,心情不佳倒也正常。”

“等过几日,皇爷心情好了,定会把诏书布告天下。”

“谁人不知如今的皇太孙格外孝顺,太子妃的贤良更是出名,这皇太孙的名头,怎么可能落到别人头上呢。”

第7章咱可怜的孙儿,必须补偿

于淳这几句话给吕氏听得心情大好。

但是她也知道,不到最好诏书公布的时刻,这种事绝不可掉以轻心。

“承公公吉言!”

“允这孩子若真能成为皇太孙,我定会告诉允,这其中也有公公的功劳。”

于淳听着话立刻惊喜的连磕了三个响头。

这句话可比太子妃给他的银子要值钱的多。

如果未来朱允上位,伴于君侧的还是他于淳,那可是天大的福分。

否则,像他们这种贴身太监,未来都是要给先皇守灵的!

“小的在此谢过太子妃!”

“您放心!”

“小的从皇上嘴里听闻的任何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告知太子妃!”

吕氏满意的看着于淳的反应。

能在宫廷之中走到现在,她可是个聪明人。

什么话语可以笼络人心,什么筹码更贵,她都一清二楚。

她最大的依仗,就是朱允几乎板上钉钉的皇太孙之位。

虽然尚未确定,但是不妨碍她先借着名头的便利。

朱元璋,把于淳赶出去之后,看着圣旨目光迟疑。

手指摩挲到圣旨边上的龙纹,代表着国家大事才配使用的图案。

最高规格的圣旨。

朱元璋按着太阳穴陷入迷茫。

朱允是他自小看着长大的,良善孝顺,除了性格过于温吞都很好。

朱雄英……是他十年未曾见过的嫡长孙。

感情上的空缺还有弥补的余地。

但是两人教育的差别不是可以简单跨越的。

虽然听闻朱瑜轻易拿到了小三元,他也打心眼里高兴。

但是朱允的先生,少说也是二甲进士,更有在朝堂上执政的贤才。

这种起点线的差距,不是可以轻松抹平的。

更何况,如今朱元璋还没确定朱瑜就是他失踪了十年的嫡长孙。

而万一确定了,朱瑜又会认他这个爷爷,愿意回到大明皇宫吗?

朱元璋轻叹一口气。

皇帝的位置可不好坐,他的一纸诏书,要传得不止是那一把交椅,更是整个国家的未来!

如今朱元璋宁愿用一个性情良善心无大志的孩子继承皇位。

也不想要一个有才学但喜欢折腾的孩子继承皇位。

心无大志也可做到无功无过。

但折腾起来,大明的未来就不好说了。

朱元璋一边思索一边批阅奏折。

越想越是心烦意燥,最后干脆回到床上睡觉。

直到太阳的余晖落到地面,他才悠悠醒来。

时间接近傍晚,朱元璋正要喊人用膳,便听到门外护卫首领求见的喊声。

朱元璋立刻来了精神,也不想着用膳的了,直接开口道。

“传令让他进来!”

护卫首领走进殿内正要行礼被朱元璋拦住了。

“打探到消息了?”

“是的!”

“快说!”

“回圣上,我派人打听到,朱瑜确实在十年前出现在马家庄,身负重伤被马家庄村长救下。”

“当时的朱瑜只有八九岁,浑身是血的在紫金山山脚下,从伤口看确实是从紫金山上滚落。”

朱元璋听着只觉得鼻头一酸。

“他受苦了!”

“继续说!这孩子到马家庄之后,又都发生了什么!”

“回圣上!朱瑜在马家庄,把户籍挂在了村长名下。”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是个好村长,把我的孙儿教养的不错,以后是要谢谢他。”

“朱瑜伤好之后,便开始上山砍柴自己养活自己。”

“什么?!”

朱元璋一拍桌子愤然起身。

“咱看那马家庄条件也不错,怎也不缺咱孙儿的一张嘴吧!”

“皇爷,据马家庄的人说,不是村长不养他,而是朱瑜自小要强,说什么也不肯吃白饭。”

“但碍于年纪小,砍不动树,便捡捡枯柴卖钱。”

朱元璋听到这只觉得热泪盈眶。

“我可怜的孙儿!”

“他才八岁就要自己养活自己,那得有多苦啊!”

“马家庄的那个村长,看着道貌岸然,实际上也是个黑心的!竟然让一个八岁的孩子自己上山干活!”

“咱必定要整治他一番!”

护卫首领心里无语片刻,心想这可不是他乱打小报告,是圣上自己迁怒的。

朱元璋无力的坐回去,继续问道。

“那这孩子拿着那点钱,怎么开的酒楼?”

“皇爷,当时朱瑜砍柴没挣到多少钱,都买糖给当时马家庄的孩子们吃了。”

“他做生意的本钱,是卖了一个铁皮玩具赚的十两银子。”

“铁皮玩具?”

护卫首领上前把护在怀里的包裹递给朱元璋。

因为年代久远,这个铁皮玩具的颜色已经金属脱落,只有光秃秃的铁色,看上去也不是很雅观。

“皇爷,这就是当初朱瑜卖出的玩具,我从应天府的一位富商家中赎回来了。”

“朱瑜就是拿此物卖了十两银子。”

朱元璋拿起铁皮玩具翻来覆去也看不出个一二来,毕竟那时可没有特摄片和小怪兽。

首节上一节6/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