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60节

一定还有其他隐情。

只是太子死后,他翻遍了太子府的角落,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但是向来杀伐决断的朱元璋,从来都不依靠什么证据。

他杀人,还需要理由吗?

他只有一个衡量标准。

那就是太子的死对谁最有利。

现在很明显,太子死后,身为老二的秦王就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

仅此一条就让朱元璋不得不怀疑他。

因此当他看到朱爽骑着高头大马,洋洋得意的样子,朱元璋就气得牙疼。

他早晚要除了这个逆子,让他去地底下给他的儿子赔罪。

排在秦王后面的就是晋王朱,也就是那个死皮赖脸要和朱瑜称兄道弟的老不羞。

朱元璋看到他的这个傻儿子脸上才微微露出一点笑容。

在他众多儿子中,还是比较喜欢这个老三的。

毕竟这个儿子也是有能力的,虽然他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性子让人喜欢。

他也算可以戍守好边关。偶尔还能给草原上的人一个教训,耀我国威。

同时老三这个人知进退,懂分寸,唯独在吃的方面比较讲究。

但是边关条件也就那样,他再讲究吃,能有多讲究?

再加上老三自小在马皇后身边长大,跟太子关系最是亲近,对皇后也非常孝顺。

因此朱元璋对朱一直都另眼相看,甚至比较纵容他。

朱元璋这人就是偏心眼儿。

两个皇子,走下城楼下,接受检阅,一样的招手。

他看朱爽就觉得对方居心叵测,拉拢人心

但是他看朱,只觉得对方性格敦厚,大方有礼。

排在朱身后的是,燕王朱棣。

虽然朱棣心里有一万个不甘心,但是他在内心斗争了千百万遍之后,还是听从了姚广孝原先的建议,保持低调。

朱棣率领的卫队从墙门楼前经过的时候,朱棣目视前方,表情严肃,没有一丝别的动作。

手底下的兵也大多如此。

对此,朱元璋内心满是疑惑。

他这个儿子不是最能打的吗,也最爱表现,今天怎么一反常态?

不仅武器装备是旧的,一看就使用了很长时间。

就连参加检阅的士兵都表现平平,不算出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边朱元璋还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态度一直随意的浩海达裕,表情却突然严肃起来

这可是浩海达裕第一次出现这种表情。

哪怕是刚刚大明配备最精良的队伍过去,他都没有这样过。

耿轩回过头来看了看朱元璋的表情,然后转头问浩海达裕。

“浩海达裕,你对待燕王的队伍,为什么会这么认真?”

浩海达裕毕竟在草原长大,草原人以强者为尊。

哪怕这个强者刻意隐藏自己的实力,他们也不敢丝毫不敬。

“燕王跟其他藩王不一样,未来我们草原人命运,可能跟这个人有很大关系。”

“虽然燕王军队的武器不是最先进的,铠甲不是最新的,但是他带给我们草原人的威胁是不可忽略的。”

朱元璋听到这样的反馈,对他之前的坚持产生了一丝动摇。

如果皇孙中没有合适的人选,好像朱棣也不错。

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在朱元璋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没有持续太久。

首先就是朱元璋对太子感情深厚,再一个就是朱元璋坚持嫡长继承制不动摇。

他也知道嫡长制对其他皇子不公平,而且不能保证选出来的储君是最优秀的,

但是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兄弟阋墙。

朱元璋是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他考虑的是世世代代的传承问题。

他现在可以立一个有能力有德行的皇子为太子。

但是等他百年之后呢?

大明以后的继承人要用什么标准来选拔?

要知道为了可以继承大统,他们可以掩盖自己的本性,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所以这些衡量标准都不准确。

但是嫡长制不需要有这方面的纠结。

谁是第一个孩子那皇位就是谁的。

其他人也不用惦记。

而且这样的孩子可以从出生之时就开始培养,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守住江山就好。

在燕王朱棣进场之后,天气更加阴沉。

乌云看起来也更加厚重,大雨随时都可能下下来。

所有的藩王都出场之后,积蓄已久的雨点砸了下来,这雨来势汹汹,

砸的人挣不开眼睛,视线也瞬间模糊,同时雨水带走人身上的温度,被淋的人都瑟瑟发抖。

此时所有藩王的军队都暴露在这突如其来的暴雨之中。

城墙上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城墙上,所有官员纷纷逃离之前的位置,开始找地方躲雨。

下方暴露在暴雨之下的藩王队伍也失去了方向。

他们此时也不再管是不是在检阅,都往城墙根儿跑,尽量避免自己被淋到。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城墙上的孟元使节浩海达裕静静的坐在椅子上,不动如山。

看着藩王军队,一团乱麻,开始尽情嘲笑。

“这大明的军队现在都是这个样子的吗?”

“这可比不上当年拉,想当年,大明武将都是在箭雨中穿梭过的,可是一点都不胆怯。”

“现在就是一阵暴雨,居然就他们搞得如此狼狈。”

“真的是,太丢人了。”

听到浩海达裕的嘲讽,城墙上的大臣虽然都很愤怒,但是无从辩驳。

因为浩海达裕说的都是真的,不管是正在接受检阅的,还是检阅完毕的,或者是在等待接受检阅的,都乱了套。

他们有高举盾牌 ,有几个人挤作一团的,还有四处逃窜的。

可真是让大明颜面尽失,声明扫地。

特别是蓝玉一众武将,看到大明军队这种表现。

一个个都羞红了脸,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想想他当年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场景,

在看看如今东逃西窜的军人,只觉得这些人就应该直接斩杀。

朱元璋此时的脸色也异彩纷呈。

这就是他的大明军队吗?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堪了。

就这一点点暴雨,就让他们如此狼狈了?

那如果是敌人的炮火呢?

他们还敢冲锋向前吗?

就在城墙上,众人觉得丢人丢到家的时候,一声声嘹亮的口号传来:

“一二一”

“一二一”

“敬礼!”

“龙鳞铁卫,卫我大明。”

“大明神勇,称霸九州。”

“不服来战,战则必胜。”

“一二三四。”

第64章朱元璋的激动,还得是咱的大孙啊

一支队伍从正阳门东边缓缓而来。

卫兵都是些十七八岁的少年,他们排着整齐队伍,喊着鼓舞士气的口号,

朝着观展台走来。

他们的到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之前躲在各处的潘王军队,看到年龄比他们小很多的卫兵顶着瓢泼大雨继续军演,纷纷红了脸,于是他们重整旗鼓出现在了军演场上。

原本坐的端端正正的浩海达裕看到这群少年顶着暴雨出来的时候,惊得站了起来。

这是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军队。

就算之前交过手的燕王朱棣的军队出现时,他也只是稍显认真。

丝毫没有站起来意思。

但是这群少年的出现让他坐不住了。

他已经预感到这群少年兵前途不可限量,而且会给草原带来巨大的威胁。

首节上一节60/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