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86节

只见他们在放火铳的时候,整体开始往前移动。

这个变化让傅友德和冯胜有点傻眼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远程攻击的火器都是边打边撤退。

他们现在看到的怎么还前进了呢?

不过仔细一想,也有道理。

像火铳现在的发射方式,火力密集且持续时间长。

不管是碰到什么敌人,对方应该只有逃跑的份吧。

所以这种边射击边前进的方式,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调整。

接连打出十几轮之后,朱瑜才下了结束的命令。

“报告指挥使,射击完毕,请指示。”

“全体都有,解散。”

“是!”

朱瑜命令一下,演示的这十六个士兵并不是直接散去,而是一排排依次离场,后来整体排成一列,然后在两位国公爷目不转睛的注视下走向休息的地方。

直到所有的士兵都离开,两位爷还沉浸在震撼中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白天军演的时候,虽然参演人数众多,但是他们在城门楼上看着。

虽然场面宏大,但是很多细节都被忽略掉了。

现在有机会这么近距离观察龙鳞卫士兵的演示。

他们都有了新的收获,

它强大的火力输出自不用说,士兵中那种严格的纪律感是在其他军营里看不到的,其次就是所有士兵行动时的步幅,间距,都是有标准的。

那个四行四列的队形一出现,就好像是在一个不规则图像里放入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让人赏心悦目,视线也忍不住跟着它走。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他们震撼。

而且此时他们还有点羞愧。

刚刚他们还让朱瑜叫他们爷爷,实际上在练兵上,他这年龄不大的卫指挥使都可以当他们师父了。

第88章国公请教练兵之法

傅友德想到此处,内心久久不能安宁,然后站起身来朝朱瑜行了一礼:

“老头子我自诩在这军营之中,下至士兵上至将军,没有我干不好的事情!”

“经此一事,我才发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今天老头子我豁出去一张老脸,请求你一件事情。”

“孩子,可否教我这个老头子练兵之法?”

冯胜结识傅友德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见他把自己的姿态放这么低,本来还想打趣他一番,但是一想到军中规矩,立马反应过来。

然后冯胜也照猫画虎,躬身请求道:

“老夫冯胜,可否教我这个老头子练兵之法?”

大明有名的将军不胜枚举,单拉出去个顶个优秀,也是有原因的。

真要说起来,还真有朱元璋一份功劳在。

朱元璋出身不好,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他就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不断在学习,可以接受其他人的意见。

所以他能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后来他一人带领十八骑,脱离郭子兴,去江湖闯荡时,就立下规矩。

大概意思就是说要学会虚心接受,不知下问。

一句话概括就是谁有能力听谁的,不拘年龄出身。

正是因为这个规矩,所以军中一直有虚心学习的风气。

有些人即使身居高位,也有随时被替换的风险,

这种危机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而不是故步自封,原地踏步。

而且因为有这个风气在,

所以不会以不耻下问为耻,反以为荣。

于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一步步成为一代名将。

此时大明军队,朱元璋还没有清洗,所以这种风气还是很浓重的。

而冯傅二人不过是做事习惯使然,

这次在看到这场士兵的演练,他们真正意识到朱瑜在练兵方面的过人之处。

所以在这方面放低自己的姿态自然是理所当然。

但是朱瑜不知道个中缘由,见两位国公爷对自己行如此大礼,内心有点惶恐。

“两位国公爷!”

“这不是折煞我也!”

“有事您说话,我当不起这样的大礼。”

“朱指挥使,这是我军中规矩!”

“你不必有这方面的担心。”

“练兵方面,你确实有过人之处,可以当我们的先生。”

朱瑜一听这解释,内心了然,但是也着实有些意外。

“没想到我军中还有这样的规矩。”

“这练兵的事,好说,你们要是真的感兴趣。”

“可以到我龙鳞卫驻地,离京城不远。”

“之前还是梁国公蓝玉的龙鳞庄呢。”

冯傅二人一听这话,愣住了,随即,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

蓝玉这家伙肯定知道点什么。

他居然这么早就下手了,把庄子就这么给朱瑜用。

不过这也说明蓝玉和朱瑜肯定有点关系。

要不然这龙鳞庄这么重要的地方,蓝玉那家伙怎么忍心让出来。

“你居然在龙鳞庄?”

“怪不得会取名龙鳞卫。”

“难怪……”

朱瑜听到这话不明白了,

“龙鳞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冯胜没想到朱瑜有此一问,连忙摇头,

“没什么。”

“它就是一个庄子,能有什么特别的?”

“对了,我俩也算拜师成功,能不能现在传授一些经验。”

“给我们讲一下怎么练兵。”

“这个嘛……”

朱瑜在脑子里整理了一下,然后娓娓道来:

“这个没什么特别的。”

“主要是要规定好对他们的要求,然后制定出对应的奖惩措施。”

“然后让他们牢记,并严格执行。”

“最重要的是,最为主将本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榜样的力量。”

“其实,一个纯粹的人更容易当好一个兵!”

“心思复杂的人当不好。”

“在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花花肠子太多,容易把自己搞死。”

“所以在挑选士兵的时候,对方的品性很重要。”

“最好是老实稳重的,也可以灵活多变,但是绝不能偷奸耍滑。”

“另外士兵的行走坐卧都要有规矩,让他们无论在任何突发条件下都有章可循。”

“另外之所以这样要求不是真的让他们成为一板一眼的人。”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心性。”

“让他们在战场上不能只顾自己,而是顾全大局。”

“总是要练好兵,要从挑选士兵开始。”

“然后在训练过程中打磨他们的心性,再根据他们表现出的特质因材施教”

“所以他是一个相对完备的一套体系。”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主将 的行事方法也很重要。”

“制定出来规则之后,他们本身也要严格执行。”

“同时不能凭借自己的好恶区别对待士兵,要足够尊重他们。”

“……”

刚开始,冯傅二人只是抱着好奇的态度听的。

但是随着朱瑜深入浅出的讲解,两人不知不觉听进入了。

还越来越入迷。

朱瑜讲的这套理论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他们两人在军中沉浸多年,也算熟读兵书,《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司马法》等都是从不同层面去分析战争。

但是他们也真的没有看过哪本书讲的是挑兵挑将的。

他们可以预见如果可以把今天朱瑜给他们讲的东西全都整理成册,那必然会成为流芳百世的著作。

首节上一节86/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