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时代:帝国超壕大军阀 第43节

“姚帅!”伍建同立即义正言辞道:“您这不是不忠不义,恰恰相反应该说是大仁大义!”

“您这么做是为了整个大恒国,是为了大恒国几亿苍生黎民可以重新站起来!”

“现如今的大恒国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也只有姚帅可以站出来收拾这个不堪的残局.............”

伍建同随即起身抱拳,一副为民请命的做派:“为黎民苍生计,为大恒未来计!还请姚帅不计个人之得失挺身而出挽大厦之将倾,复我大恒之辉煌!”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立即会意。

纷纷起身而立,齐声而言:“恳请姚帅不计个人之得失挺身而出挽大厦之将倾,复我大恒之辉煌!”

“你们.............”姚光年看着眼前的众人,眉毛一皱,然后赫然起身:“罢了!罢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姚光年要是再推辞反倒是矫情了。”

“既然是为了我大恒之未来以及天下之黎民苍生,我姚光年又何惧背此骂名?”

“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姚光年叹了口气,随即安排道:“建同,这主意是你出的,那宫里就由你去跑一趟吧。”

“但有一点君臣之礼还是要讲的,千万不能对陛下动粗。”

“是!”伍建同立即领命:“请姚帅放心,此事我一定办的稳稳妥妥。”

“好!”姚光年环视众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诸位都是国之栋梁,大恒的未来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待一切尘埃落定,本帅自不会亏待你们这些有功之臣.................”

-------------------------------------

姚光年此举说白了就是典型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了这么些年的总领大臣,姚光年觉得也是时候为子孙后代想一想了。

这总领大臣总不能搞个父传子子传孙吧?

就算是这么传了那也没什么意义。

你说一千道一万终究在名分上站不住脚。

只要这大恒国的皇帝还姓周,他们姚家这个总领大臣在名义上就终归是个臣子。

而且,还是一个挟天子令诸侯的逆臣贼子!

要真有人较这个真首先在法理上就踏马站不住脚。

现在他姚光年还活着倒是没人敢对他们姚家龇牙咧嘴的。

就算是对姚家万般不满,那也只能是憋着。

可一旦姚光年不在了,这个雷肯定得爆!

所以,为了他们姚家的子子孙孙也为了让自己在有生之年过一把真正的皇帝瘾,姚光年觉得这个事已经不能再拖了。

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说不定哪天就得嗝。

可要是让他就这么嗝了,他姚光年心里肯定不甘心。

姚光年的野心已经不满足于总领大臣这个身份了。

他想要做的是名副其实的大恒皇帝!

在姚光年看来以恒国的自身条件而言,只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一统,大恒就会逐渐步入复苏之路,今日所受的所有委屈都可以在以后让洋人加倍偿还。

恒国地大物博,想要发展还是非常可观的。

简单举个例子:恒国不是没有能力发展自己的重工业,而是连年的军阀混战根本就没有安心搞重工业的环境和条件。

姚光年心中有没有大义?

你要说一点也没有,这也不客观他的观点是:以今日的忍辱负重来谋求国家统一,以恒国的体量建立一支强大而团结的军队便可行改革促繁荣,让那些洋人不敢轻视。

这个观点不能说错,还真就是那么回事!

大恒国一旦团结起来一致对外,那些个洋人敢像现在这样横行霸道吗?

可私心那自然不用说谁不想当皇帝?

姚光年更是不例外,他这个总领大臣已经做了几十年了。

还是那句话:表面上他们姚家风光无限。

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要自己不在了,还有多少人会买他们姚家的账?

这个不好说,就算让他儿子继续做这个总领大臣也未必能维系他们姚家的辉煌。

只有当了皇帝把姚家的位置彻彻底底坐实并让恒国发展壮大有足够威慑诸国的军队,他们姚家才能真正稳得住!

第73章 翻天覆地的改变

昌隆九年三月。

正当姚光年这边紧锣密鼓的秘密筹备要进行大动作的同时。

被所有人遗忘在角落里的漠州行省在陈见深的带领下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一心一意搞事业整天琢磨着如何刷积分的陈见深一点都没觉得时间飞逝。

转眼间自己来到漠州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不过,忙是忙了点,可亲眼看着漠州在自己的规划下一点点成为理想中的模样,陈见深的心里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陈见深主抓的漠州三大工程已经竣工了两项机场营建工程与通讯线路铺设工程如期完成。

举全省之力修建的漠州境内铁路线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还是应了那句话人心齐泰山移!

在陈见深吃喝管够、薪酬翻倍、工钱日结的实在举措激励下,漠州全省无分男女老幼都一窝蜂的投入到了建设工程中来。

几百万人轰轰烈烈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基建狂魔。

这铁路通了,机场有了,通讯也方便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快速发展着。

由各地保安团整编而来的八个预备步兵师经过这两年的专业化训练,也算得上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化部队了。

除了缺乏些实战经验外,这八个预备步兵师的人员训练以及武器装备绝对不比姚光年手里的皇家三军差。

虽然总体人数上没办法和皇家三军比,可要论这兵员的单兵战素和武器装备,那绝对不虚。

尤其是这纪律方面,陈见深可是严格按照教员的那一套标准来搞的。

并且着重在忠诚度和纪律性上下了大功夫!

部队的第一条铁律就是永远忠于陈见深司令!

陈司令的命令绝不可违抗,这是必须刻在每一位官兵心底里的信条。

根据陈见深制定的规定所有乙类部队必不可少的就是政工单位。

连级设宣导员,营级设督导员,团级设督导主任,师级设督导长。

而且,各级部队除了严格进行日常军事训练外,每周都要进行固定时长的政工学习。

除此之外,军队中还发行刊印了《陈见深有话说》作为部队的内部学习读物。

大集训以后,又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严格训练,陈见深手底下的这八个预备步兵师的思想觉悟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由浅入深的阶段。

继续保持下去,加大灌输力度加强树立军人的荣誉感,以后这就是一支忠诚、有信仰、有荣誉感且纪律严明的精锐之师!

这八个预备步兵师就是陈见深为以后所有的乙类部队树立的模范典型。

这就是标准,这就是标杆!

-------------------------------------

荣城漠州剿匪司令部。

陈见深正在聚精会神的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最新播报。

今天新闻播报的内容使一旁正在整理着资料准备一会向陈见深汇报工作的孔远山与吴文轩也不由停下了手头上的动作。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讶的神情。

此时,收音机里播放的正是从即位起就没公开露过面的大恒皇帝昌隆帝的讲话...............

第74章 得玩砸

“这是咱们大恒皇帝讲的话?”

“广播里是这么说的.............”孔远山看了看旁边的吴文轩。

看得出来,两人的表情都有点小懵圈。

这都多少年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大恒皇帝今天竟然破天荒的来了个公开讲话?

从大恒嘉顺皇帝开始到现在的昌隆皇帝,两人加在一起被关在宫里当“吉祥物”的时间都踏马快五十年了。

这猛不丁的突然来这么一出,别说孔远山和吴文轩了,换谁都得有些小懵!

待广播里的讲话正式结束后,陈见深顺手将收音机给关了。

“师爷,刚才咱们皇帝陛下在广播里提到的这个融川铁路和云蒲铁路是怎么个情况?”

“这两条铁路线肯定不简单吧?”

“司令英明!”听到陈见深的问话,孔远山这才从刚刚亲耳聆听圣音的惊讶中反应了过来:“这融川铁路和云蒲铁路是咱们大恒国最重要的两大经济铁路线。”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融川铁路应该是嘉顺元年开始动工的,一直到嘉顺十六年才正式竣工。”

“这云蒲铁路可能比融川铁路晚两年,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动工的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但是竣工时间应该是在嘉顺十八年年底。”

“这两条铁路当年可是轰动一时,也是咱们大恒倾举国之力重点建设的两大铁路线。”

“融川铁路与云蒲铁路贯穿大恒十一个行省,妥妥的经济命脉!”

“洋人眼馋融川铁路和云蒲铁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这两条铁路线牵扯的利益太大,直接关乎着上亿人的营生,就连姚光年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打融川铁路和云蒲铁路的主意。”

“这不就打了吗?”

陈见深摸着下巴仔细思索着:“刚刚的广播你们都听到了吧?”

“朝廷要把融川铁路和云蒲铁路抵押给洋人的九国财团。”

“没错!陛下亲口说的,是这么个事...........”吴文轩挠了挠头,也在思考着这其中的事:“这事倒是新鲜!”

“洋人觊觎融川铁路与云蒲铁路那么多年,连姚光年都不敢开这个口子,这多少年都没露过面的皇帝直接就把这事给办了?”

“这么霸气的吗?”

“老吴,这你还想不明白吗?”孔远山随即分析道:“这踏马哪是他一个连宫都出不了的皇帝做得了主的事!”

“背后一准还是姚光年这老小子的意思。”

“这里面肯定有事!”

首节上一节43/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