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53节

“娘……”

想起之前的一幕幕朱允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跪在地上,将头深埋在地上痛哭不已。

突然,一只大手搭在他的肩膀之上。

朱允回过头来,惊讶的无与伦比。

“皇……皇爷爷……您怎么来了!”

“咱来看看你!”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朱允这副鬼样子,心中是又气又心疼。

要说对这个大孙子没点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当年老大走后,是这个大孙子代替老大陪了自己八年。

“孙儿叩见皇爷爷!”朱允深深的叩头,他害怕,他担心,害怕自己这个样子会让皇爷爷失望,担心刚才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被皇爷爷听见。

“哎……起来吧!”朱元璋叹息道。

“皇爷爷……”朱允跪在地上,他不敢抬头去看皇爷爷那一双能看穿人心的虎目。

“咱让你起来,你听不懂吗?”

朱元璋有些微微动怒,说道:“你还打算让咱一个老头子去扶你吗?”

听到此话,朱允这才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

“披头散发,衣冠不整,你这成何体统!”朱元璋训斥道。

“孙儿……孙儿……”

“罢了,罢了!”

朱元璋摆摆手,继续说道:“你坐下吧!”

朱允坐了下来,屁股也只是刚挨着凳子边缘。

看着满地的狼藉,看着挂满泪痕的朱允,朱元璋不动声色的问道:“你恨咱不?”

朱允一愣,立马说道:“孙儿……孙儿不恨皇爷爷!”

“呵……”

朱元璋冷笑一声,好似听到了笑话一般,神情自若的说道:“恨不恨咱,咱不知道,但你一定恨老大,对吧?”

朱允沉默了,把头低了下去,又像是点头一般。

“其实,你不该恨老大!”朱元璋神情黯然的说道:“你娘做了什么,想必你也知道,就算不知道,也该听说了!”

朱允依旧没有说话,朱元璋继续说道:“按道理来说,你娘做的那些事情,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看在太子,看在你的份上,这样的死法,已经留够情面了!”

“有些道理,不用咱说,你都明白!”

朱元璋黯然道:“之所以不让你祭拜你娘,那是他不配,你要恨咱,咱也拦不着你!”

“孙儿不敢!”朱允擦着眼泪,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哎……”

朱元璋长叹一声,说道:“其实,你娘做的那些事,老大早就知道了,但他谁也没说,就连咱也一直瞒着呢,咱问你,这是为啥?”

朱允踌躇片刻,说道:“是……是老大不想让父亲为难!”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站起身来,缓缓说道:“你能明白这一点就证明没白读这么多年书!”

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苦口婆心的说道:“你娘有罪,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但你还是咱的孙子,这一点无法改变!”

“皇爷爷,可是……”

朱允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朱元璋直接打断,说道:“没有什么可是,你娘做的那些事不会载入史册,当然,你娘也是暴病而亡,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孙儿……知道了!”朱允嘴上说的好,心里仍然不服气。

“咱说句心里话,咱从小放牛为生,没读过什么书,但咱也知道读书的好处,咱朱家的皇孙中,就你和高炽书读的最好,这一点,老大也比不过你!”

“那为何大哥回来后,皇爷爷突然之间就冷落了孙儿?”这句话,朱允早就想问了,今天终于借着心中的憋屈说了出来。

朱元璋听到此话,眼神之中流露出失望之色,叹息道:“允啊,看来咱上次给你说的话,你是一句都没听进去!”

朱允跪在地上,认真的问道:“皇爷爷,孙儿明白,孙儿想问皇爷爷一句,若大哥也不是嫡出,皇爷爷可会考虑孙儿?”

朱元璋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孙子会问出这样的话,但还是给了他非常准确的答复:“不会!”

“皇爷爷,这是为何啊?”

朱允失望的问道:“皇爷爷刚才也说了大哥读书不如孙儿!”

朱元璋盯着朱允看了许久,看他眼神之中充满了憋屈个不甘,索性直接把话明白了。

“允,看一个的好与不好,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老大是没有你读的书多,那是因为老大流落民间整整八年,这八年他在为吃上一口饭而劳累,你呢,如果把你现在扔出皇宫,不靠任何人,你能活下来吗?”

“咱是穷苦出身,咱也没读过什么书,现在不也当皇上了,哎……书什么时候读都不晚,咱看中的还是老大的品行!”

“大哥能做到的,孙儿也能做到!”朱允感觉自己除了打不过老大,其他的方便并不比他差多少。

朱元璋听后笑了两声,问道:“允,咱问你,你要是一个平民百姓,你敢不敢替别人出头……”

“老大流落民间还是一个杂役的时候,他就敢带着素不相识的难民顶大诰,告御状,你敢吗?”

“洪水淹城,生死存亡之际,他敢孤身去救城外的百姓,亲自带着人去堵城门,你敢吗?”

“老大看咱为钱犯愁,不惜背负骂名,得罪皇亲勋贵,只为搞出银子充入国库,你能不能做到?”

一连串的问题让朱允不知如何回答。

“允,你要明白,咱喜欢老大,并不完全因为他是嫡出,咱从老大身上看到了责任,担当,特别是那股永远不服输的劲……”

“他肯为百姓做主,他敢杀贪官污吏,他敢得罪身边人,他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勇敢,不屈,杀伐果断,心怀百姓,这些都是你所不具备的!”

“而这些必须是一位好君王必须要具备的!”

“当皇上不是当老好人,不是臣子说啥皇上就得听啥!”

“允,别和老大争了,就算没有咱,你也争不过他,爷爷答应你的话依旧算数,过两年爷爷给你找块好的封地,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去吧!”

“听爷爷的话!”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自己好好想想吧,从明天开始,要去读书,照顾好自己……”

朱元璋叹息一声,随后离开。

朱允望着朱元璋离开的背影,怨恨的说道:“假仁假义!”

“就是你们害死了我娘,我恨你们!”

朱允心中咒骂道:“你们不得好死,全都不得好死!”

“我要你们全部为我母亲陪葬!”

从此,一颗仇恨的种子在朱允心中深深的埋下。

第5章 一喜一惊

西安!

太子朱标一行人自从来到西安后,没有住进秦王府,带着随行的护卫和士兵住在府衙之中,期间几乎没做任何停留,不断明里暗里调查秦王朱之事。

最后调查的结果让这位宽宏大度的太子爷实在无法接受,秦王朱所犯下的恶行简直令人发指,远比报上去的还要多。

就连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朱标都忍不住骂了一句畜生。

得知真相后,朱标踌躇不已,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替二弟辩解,几日都在苦恼之中。

所幸,此时京城来人送来了信,朱标看到后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孤当祖父了,孤当祖父了!”

朱标拿着信放在李景隆和常茂面前,开心道:“雄英亲自写的信,吴王妃生了,一男一女,那是孤的孙子,孙女……”

二人看了一眼,连忙跪在地上,笑道:“恭喜殿下喜得龙孙!”

“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常茂你也当舅爷了!”

常茂大笑道:“那臣就高攀了。”

朱标又笑道:“九江,你也当大伯了!”

“那臣回去后可要为大侄子备一份大礼!”李景隆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表忠心的机会,属于给个竹竿就往上爬的那种。

“这么久了,孤终于听到一个好消息啊……”朱标兴奋的说道。

“殿下,依臣之见,秦王之事已经查清,倒不如及早回京,不仅可以见到刚出生的孩子,还能赶上过年!”

李景隆认真的说道:“皇上他老人家也一定想让您回去!”

“再等等吧!”朱标无奈的说道。

他也想回去,比任何人都想,但事情没办完他现在还不能回去,除了调查秦王朱之事,还有老爷子暗中交代的迁都之事,这才是重中之重。

“年前就别想回去了,你们就陪孤留在西安过年吧,正好看看这千年古都的风情!”

“遵命!”

常茂无所谓,没什么意见,李景隆虽然想回去,但他不敢说,他要真提出来回去,朱标也不会为难,但回到京城,就算老爷子不要找他麻烦,蓝玉也能抽死他。

看得出来,朱标很是高兴,这一高兴又开始咳了起来,而且咳的挺严重。

“殿下,臣看您已经咳了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吃的药难道没用吗?”常茂有些担心的问道:“殿下,臣再去给您去找个郎中瞧瞧吧!”

“算了!”

朱标一边咳,下边摆手道:“老毛病了,一到冬天就咳的厉害,宫里的御医也束手无策,无碍的!”

“殿下!”

李景隆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您这样臣实在心疼啊,臣恨不得代替殿下承受这肺咳之苦!”说着开始抹起了眼泪。

“李九江,你他娘的有病是吧!”

常茂一将他踹倒,斥责道:“太子爷好好的,你哭什么哭,要哭回家哭你爹去!”

“大过年的,真他娘的晦气!”

李景隆从地上爬起来,瞪着常茂说道:“我这是心疼殿下,你踹我干啥?”

“我说李九江,你现在都敢这个态度给我说话了,不知道咱俩差着辈吗!”

朱标看着这对欢喜冤家,笑了笑,说道:“好了,孤没事,你们下去吧!”

“臣告退!”二人双双退了出去。

刚离开朱标的视线,李景隆的脖子就被常茂锁住了,只听见李景隆杀猪般的叫声响起。

“救命啊,太子殿下救命啊,茂太爷要杀人了……”

朱标摇着头笑了笑,随手打开第二封信,当看到信上的内容后,瞬间愣在原地。

“这……这……”

东宫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朱标有些难以接受。

原来自己不仅有孙子了,还多个儿子,这本来是天大的喜事,但后面的话却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首节上一节153/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