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88节

“行了,没你的事了!”

老爷子抖了抖肩膀,挥手道:“九江啊,你可以滚了!”

“遵命!”李景隆眼珠子一转,拿着酒去找徐允恭了。

“哎……”老爷子忍不住叹息一声:“可惜了!”

“皇爷为何叹气啊?”

郭惠妃问道:“刚才曹国公的话妾身可是都听到了,别人提不成亲那是别人,咱们可是皇家啊,皇爷真要满意徐家的闺女,您直接下旨赐婚,徐家还能拒了不成?”

“妇道人家,你懂什么……”

老爷子无奈的说道:“天德要是还活着,我们老哥俩直接商量就成,现在天德不在了,咱要逼着人家嫁闺女,那是欺负徐家的晚辈啊,咱干不出这种事……”

郭惠妃却笑道:“皇爷,这有没有枣打两杆子不就知道了吗,要不您给那闺女赐杯酒,让雄英也过来看看,真看中咱们再想办法呗!”

老爷子听后白了她一眼,低声道:“咱无缘无故给人家闺女赐酒算怎么回事,你让别人如何看咱?”

“不成!”

郭惠妃犹豫了一下,又说道:“让太子爷和魏国公谈谈?”

老爷子两眼一瞪:“你刚才没听见吗,徐允恭当不了那闺女的家!”

郭惠妃低声道:“妾身的意思是,您把魏国公一家都叫过来,让太子爷和魏国公等人谈着,妾身问问那闺女的意思!”

朱元璋仔细想了想,感觉不错,立马喊来太子朱标,把徐妙锦的事情说了一遍。

朱标大吃一惊,支支吾吾的说道:“父皇,这……儿臣认为此事欠妥!”

“有什么欠妥的,标儿,咱为的谁,为的可是你儿子啊!”

朱元璋霸气的说道:“听咱的没错!”说完立马让云成去叫徐允恭一家人了。

朱标心中暗想着:“您啊,不是为了我儿子,您是想多要几个重孙子!”

徐允恭听说圣上和太子要叫魏国公府的人,顿时受宠若惊,立马带着弟弟妹妹们来到老爷子面前恭敬的行礼。

徐允恭身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是二代勋贵中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一直深的老爷子喜爱。

老爷子点点头,说道:“不必拘束,太子与你许久未见,有要事相谈……”

说罢,看了一眼徐妙锦,故意问道:“这闺女是?”

徐允恭连忙说道:“这是舍妹徐妙锦!”

“妙锦见过圣上,太子殿下,惠妃娘娘!”徐妙锦微微一笑,举止有度,落落大方。

老爷子咳了两声,太子朱标无奈的将徐家三兄弟带到一旁,郭惠妃立马笑道:“不愧是中山王的闺女,就是懂事,闺女,来本宫这里坐!”

徐妙锦没有客气,也没有拒绝,谢过后直接坐了过去。

“来,闺女,随便吃!”郭惠妃将御案上的瓜果零嘴都拿了过来。

按道理说,就算是勋贵之女见到一国之君和后宫之主,都会很是拘谨,更何况是人人害怕的洪武爷……

但徐妙锦没有一丝的紧张,让她坐她就坐,给她东西吃人家就接着,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这份气定神闲的气度让一旁的老爷子都有些佩服,比那些还没开口就跪在地上发抖的官员强太多了。

郭惠妃嘘寒问暖半天,终于步入了正题:“闺女啊,本宫听说你还没有许配人家,本宫做主给你寻个好夫君,如何?”

徐妙锦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多些娘娘好意,只是妙锦还不想嫁人!”

老爷子听到此话,顿时坐不住了,说道:“闺女,惠妃的意思也是咱的意思,咱给你赐婚,咋样?”

徐妙锦听后连忙站了起来,很平静的说道:“圣上,请看在家父的份上,还是别为难妙锦了!”

好家伙,此话一出,老两口顿时傻眼了,惠妃娘娘亲自说媒,洪武爷当场赐婚,这都敢直接拒绝。

第58章 庄周梦蝶

老爷子喝了口茶,不再说话了,人家把已故的父亲徐达都搬出来了,为的就是拒婚,要是再逼迫人家,那就太欺负人了。

郭惠妃仍不死心,对于朱雄英的事情,她比老爷子还要上心。

“闺女啊,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女子哪有不嫁人的道理,这不是让别人笑话吗……”

郭惠妃一步步引导着,如同洗脑一样,继续劝道:“而且啊,本宫给你找的夫君可不是一般人!”

徐妙锦笑了笑没有说话。

曾经在启蒙之时,她也向往才子佳人的爱情,但随着读书越来越多,徐妙锦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间的男子追求的无非就是“王侯将相”四个字,所谓的四书五经,寒窗苦读,最终皆化为功名利禄,实在无趣。

凡夫俗子也好,帝王之家也罢,终究逃不过世俗的束缚。

徐妙锦内心是平静的,同样也是孤傲的,红尘虽无趣,但她希望遇上一个特别的人,一个人间值得的人,如果遇不上她宁愿孤独一生。

对于大姐,他是羡慕的,大姐徐妙云嫁给燕王后,那是伉俪情深,虽然有操不完的心,那也是值得的。

这个时候的徐妙锦只是单纯觉得属于自己的“奇男子”还没有出现,真正改变她青灯古佛,相伴一生的还是她的二姐。

徐达本人不好女色,不贪权贵,是明初开国勋贵中难得的一股清流,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长子徐允恭忠君爱国,一代忠臣良将,长女徐妙云孝敬仁厚,一代贤后典范。

但其他子女就差点意思了,四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变的时候当了叛徒加间谍,被建文直接刺死。

对徐妙锦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的二姐,洪武二四年,朱元璋做主,徐家二小姐嫁给了第十三子豫王朱桂。

次年三月朱桂改封代王,徐氏也改封为代王妃。当年八月,代王夫妇前往封国山西大同就藩。

朱桂脾气火爆,没想到徐王妃比他脾气还爆,二人婚后矛盾重重,争吵不断。

朱桂伙同自己的爱妾徐氏(不是徐达的女儿)故意折腾徐王妃,徐王妃无力反抗自己的丈夫。

朱棣称帝后,朱桂还算收敛,徐皇后去世之后,朱桂将王妃和世子一起赶出王府居住。

后来世子朱逊为母亲出头,和父王之间闹得势如水火,甚至经常发生口角冲突,还差点跟朱桂打起来!

永乐十六年,朱逊去世,徐氏带着两个孙子艰难度日。朱桂对她们不闻不问,祖孙三人靠着种地才勉强过活。

徐妙锦看到二姐的遭遇,加上四哥被杀,大哥被囚禁至死,心灰意冷之下这才决定终身不嫁。

郭惠妃所说的不是一般人在徐妙锦看来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哪个皇子或者勋贵子弟亦或是沾亲带故的亲属。

没等徐妙锦回答,郭惠妃小声让随身的宫女去叫吴王殿下。

朱雄英和那群淮西勋贵喝了不少,这个时候酒虽然没有后世的白酒度数高,但喝多了同样上头。

徐妙锦看到走来的朱雄英,顿时惊讶不已,心中暗道:“难道是他?”

“老爷子,你找我?”朱雄英虽然有些昏沉,但意识还是清醒的。

“谁他娘的让你喝这么多酒的!”

朱元璋先是没好气的骂了两句,随后又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不是咱找你,惠妃找你!”

“雄英啊,来这边坐!”

郭惠妃很客气的把他拉到了一旁,笑道:“快给吴王倒杯热茶!”

朱雄英挠着头,一屁股坐了下来,恍惚之间看到坐在对面的徐妙锦时顿时愣住了。

“见过吴王殿下!”徐妙锦虽然也处在惊讶之中,但仍然没忘记行礼。

整个大明,徐妙锦对眼前这个皇长孙,吴王还是挺感兴趣,谈不上什么喜欢,就是单纯的好奇,他的经历太匪夷所思,他的想法和所作所为让人无法理解。

“不必多礼。”朱雄英笑了笑。

“咱有些累了,先回去休息了!”老爷子说完还向郭惠妃使个眼色,他实在不好意思呆下去了,两个人加起来一百多岁了,在这忽悠人家一个十几岁的闺女嫁给自己的孙子,这老脸算是丢尽了。

“皇爷,妾身也告退了……”郭惠妃也走了。

朱雄英傻眼了,把自己叫来啥也不说,直接走人了,这是啥意思?

“我们是不是见过?”朱雄英主动问道。

“是!”

徐妙锦嫣然一笑:“一年前,殿下和郑国公一起……”

朱雄英笑了笑,大概前年年底,徐家老四徐增寿在集市上耀武扬威,结果被常茂狠狠的收拾了一顿,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朱雄英见到了徐妙锦。

“那个时候我还是刚从教坊司出来的朱英……”

朱雄英感慨道:“谁也没想到我竟然是大明的皇孙,后来老爷子把我带进宫……造化弄人!”

徐妙锦听后微微一笑:“殿下可是后悔进宫了?”

“也没什么后悔不后悔的……”

朱雄英笑道:“就算在民间,我的人生也一定挺精彩的!”

徐妙锦连连点头,说道:“殿下当年顶大诰,告御状,打擂台,斩倭寇,真豪杰也!”

“都是往事了……”

朱雄英拿起一把零嘴吃了起来,悠哉说道:“遇上了哪有不帮的道理!”

“殿下难道不怕吗?”徐妙锦问道。

“我是死过一次的人!”

朱雄英脑袋有些昏沉,苦笑一声:“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已经占了大便宜,既然上天让我再活一次,那就不能对这些黑暗视而不见!”

“殿下当年之事,妙锦也有所耳闻!”

朱雄英笑了笑,他说的死过一次和徐妙锦所知的当然不是一件事。

“对了,刚才老朱头叫我干啥的?”

朱雄英问道:“你知不知道?”

徐妙锦小脸一红,低着头,朱雄英见她不说话,一时上头,扯着嗓子喊道:“皇爷爷呢,老朱头,皇上,你人呢!”

不远处黑暗的角落中,老爷子背着手,眯着眼睛,看着二人的一举一动。

“皇爷,吴王殿下在叫您!”云成小声呢提醒道。

“听见了,咱又不聋!”

老爷子皱着眉头问郭惠妃:“咱怎么觉得有些不太合适呢?”

郭惠妃连忙说道:“皇爷,这两个孩子这不谈的挺好吗,你看有说有笑的!”

“咱说的不是这个……”

老爷子低声说道:“你看啊,徐家的大闺女嫁给老四了,二闺女嫁给老十三了,这三闺女要是嫁给咱大孙,这他娘的差辈了啊!”

郭惠妃听后“扑哧”一笑:“皇爷,何必拘泥于这些规矩啊,至少年纪差不多,你看徐家那闺女,多好的孙媳妇啊!”

老爷子仔细一想,斟酌再三的说道:“不成,这个事咱得再好好考虑考虑!”

“殿下,您喝多了!”徐妙锦小声的说道。

这宫廷御酒虽然不醉人,但后劲十足,人一喝多就喜欢胡思乱想,朱雄英喃喃自语道:“想家了!”

徐妙锦一愣,疑惑道:“这里就是殿下的家啊!”

朱雄英闭着眼睛,连连摇头,坦然说道:“庄周梦蝶,我也分不清楚哪里才是我的家!”

首节上一节188/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