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22节

随后,殿内又走进一位文官,兵部尚书茹嫦。

“叩见圣上,万岁万万岁!”六人齐刷刷的跪在地上叩首。

“平身!”

老爷子满脸凝重的说道:“坐吧!”

一声“平身”让几人心中一紧,看来今天有大事要发生。

老爷子站起身来,沉声道:“你们都是咱最信任之人,咱今天把你们叫过来是想问你们一个事!”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没有说话,老爷子冷眼扫过五人,问道:“你们忠于谁?”

六人愣了一下,迅速跪在地上,齐声抱拳道:“臣等忠于圣上,忠于殿下殿下,忠于大明,忠心无二!”

老爷子听后背过身去,没有说话,很明显他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

李景隆眼珠子一转,心中不断斟酌,最终说道:“臣还忠于吴王殿下!”

剩下四人闻听此言立马反应过来,纷纷附和。

老爷子这才满意的回过头来,说道:“你们记住了,这皇位,咱能坐,太子能坐,吴王能坐,其他任何人都坐不了,哪怕他姓朱也不行,只要有人想坐这个位子,你们六人就把他拉下来,直接斩于奉天殿外!”

“如果咱和太子有什么意外,你们倾全力把吴王迎回来坐上这皇位!”

李景隆趁机说道:“大明国祚绵延,万岁和太子千岁都是天命之人,定能与国同岁,福寿延年!”

曹国公是不会放过一点拍马屁,表忠心的机会。

老爷子听后苦笑一声,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千岁,万岁之人,就算那英明神武的秦皇汉武也终免不了一死啊!”

“好了,记住咱给你们说的话,这皇位只有吴王能坐!”

“臣等一定誓死效忠吴王殿下!”六人跪在地上严肃的说道。

五军都督府调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二者属于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中午,老爷子叫来了信国公汤和在内花园喝茶,烤红薯。

汤和来到京城已经三个月了,其中多次提到继续回乡归养,但老爷子每次都以叙旧为由,没有应准。

汤和心里明白,老爷子把自己留在京城一定有要紧之事,要么与太子有关,要么与皇长孙有关,时间一长也就不再提回乡的事了。

二人坐在田间吃着烤红薯,相谈甚欢,老爷子突然问道:“鼎臣,可还有为官之心?”

汤和听到此话一愣,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花甲之年,恐怕连刀都拿不动了,也没那个心了,废人一个,回老家养老才是臣的归宿!”

老爷子有感而发道:“咱也想回老家归养,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汤和紧接着说道:“圣上若真想回去,不妨回凤阳住几天,就住在臣的府上!”

老爷子苦闷的摇摇头:“还不是回去的时候,咱儿子病了,孙子还没回来,现在还不是放手的时候!”

“等咱孙子回来了,儿子病好了,咱就不管朝政之事了,专心带重孙子玩喽!”

“吴王殿下还没有消息吗?”汤和问道。

“没有”

老爷子叹息道:“这孩子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三个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连一封信都没给咱送来……这个狗东西!”

汤和劝道:“圣上勿忧,吴王殿下是位仁善的孩子,想来一定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哎……”

老爷子叹息一声,说道:“标儿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御医虽然没告诉咱实话,但咱明白,标儿大限将至了!”

“兄弟啊,咱给你说句掏心窝的话,咱想让你重掌兵权!”

汤和大惊,连忙说道:“圣上,臣……”

“你听咱说完!”

老爷子打断他的话,继续说道:“标儿病重,雄英未归,咱这心一直悬着,咱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一旦咱也不行了,咱要确保大明江山安稳!”

“老兄弟,你是咱最信任的人,这兵权交给你咱放心!”

“咱知道你已经无心朝政,只想安稳归养,看在咱们兄弟半辈子的情分上,你就帮咱最后一次吧!”

汤和听后,斟酌半天,最终无奈的说道:“圣上,您说吧,臣听着!”

老爷子放下手中的红薯,正色道:“咱想让你统领京城十二卫的兵权!”

此话一出,汤和惊愕不已,连忙说道:“圣上,臣何德何能,何以能统领十万兵马啊!”

京城十二卫的十万兵马是拱卫京城最后的力量,一旦有变,顷刻之间就能颠覆皇权,改朝换代,所以老爷子才把这十万兵马分成十二卫,由十二位指挥使掌管。

如今老爷子要把这十二卫的军权全部交给汤和,足见对他的信任。

“鼎臣,咱不是试探你什么,咱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你我相识与幼年,天德,伯仁都不在了,咱最信任的人只有你了,老伙计,你就帮帮咱吧!”

老爷子说的情深意切,眼神之中尽是无奈和哀伤。

老爷子招招手,远处的太监送来一道黄色圣旨,老爷子没让读,直接接过塞在汤和手上。

“老伙计,拜托了!”

汤和看了一眼,连忙跪在地上,恭敬道:“臣一定不会辜负圣上重托!”

,,,

近几日,老爷子总有一种风雨欲来的不安,作为一国之君,他始终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全面,确保江山稳固。

深夜,京城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随时都有一场暴雨而下。

“轰,,,”

一声炸雷响彻整个皇宫,老爷子猛然惊醒,捂着狂跳不止的胸口,一股不好的预感让他再也无法入睡。

皇宫上空,暴雨倾盆而下,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雨中不断狂奔,从东宫一口气冲到了乾清宫。

“我是朱允,我要见皇爷爷!”

“我是朱允,有要紧之事要见皇爷爷!”

老爷子恍惚听见殿外有人呼喊,问道:“殿外何人?”

云成回答道:“是东宫三爷,说有要紧之事要见皇爷!”

“东宫?”

“允?”

老爷子顿时慌了,连忙说道:“快让他进来!”

朱允全身都被大雨浇透,跑进大殿时,一个没留神被门槛绊倒,趴在地上哭着说道:“皇爷爷,父亲,,,父亲要见您!”

第111章 临终遗言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昏暗不明,乾清宫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老爷子看到趴在地上流着眼泪,堪堪爬起的朱允,听到刚才的话,顿时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你爹怎么样了?”老爷子迅速站了起来。

朱允爬起来又跪在地上,声音哽咽的说道:“皇爷爷,父亲说自己大限将至,他现在想见您!”

老爷子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呆若木鸡,不受控制般的倒在椅子上,浑身颤抖的想要站起来,但两条老腿却压根不听使唤。

“皇爷爷!”朱允大喊一声。

“允,别声张,过来扶咱一把!”

老爷子脸色煞白,努力让自己平复下来,可颤抖的双手压根撑不起来让整个身体站起来。

“快,扶咱去东宫!”朱允上前扶着老爷子走出殿外,云成拿着衣服和雨伞在后面快速的跟着。

“标儿,标儿,,,爹来了!”一路之上,老爷子神情恍惚,不断念叨着朱标,任凭狂风暴雨吹打在脸上。

东宫,朱标躺在病榻之上,脸色死灰,整个人极其消瘦,寒毒之症已经折磨了他半年之久,要不是那根人参吊着,恐怕早就归天了。

“雄英,,,雄英,,,”意识恍惚的朱标紧握着朱允的手,嘴上却是不断念叨着朱雄英的名字。

“父亲,孩儿是允,大哥已经走了,可能,,,可能再也不回来了!”朱允一副神情悲痛的样子,跪在床前哭诉着。

“雄英会回来的,会回来的!”朱标盯着上空,喃喃自语着。

看到父亲临死还挂念着大哥,朱允再也哭不出来了,取而代之的是油然而生的恨意。

他心中明白,父亲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如今只是在等皇爷爷来交代后事而已,其中必然有立储之事,一旦立皇太孙,必然是大哥。

他不甘心,不甘心一辈子始终活在大哥的阴影之上,他也想要那个储君的位子,不仅为了心中的执念,也想为母亲报仇。

都说有所失才能有所悟,自从吕氏死后,朱允在黄子澄的教导下成熟了许多,心中也越发有城府,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书呆子了。

皇太孙,我也要当皇太孙!

一旦父亲让皇爷爷立大哥为皇太孙,自己想再无机会,如今大哥不在,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如果不想让父亲在皇爷爷面前提到大哥,那么只有一个办法。

想到此处,朱允眼神变得如刀子一般凌厉,望着虚弱无力,面如死灰的朱标,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

外面的暴雨噼里啪啦落在地上,伴随着一道闪电划过,朱允的神情变得狰狞起来。

环顾四周,身后只有两位妹妹低着头小声的抽泣,御医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抬头,身边只有两名太监伺候。

“你们快去看看皇爷爷来了没有!”朱允很果断的吩咐床前的太监。

“是,二爷!”两名太监赶忙走了出去。

朱允故意装出一副悲痛的样子,将被子向上拉了拉,盖到了朱标的脖颈之处,心中暗道:“父亲,您再也见不到大哥了,母亲在天上甚是孤独,您去陪陪母亲吧!”

朱标并没有在意朱允的变化,仍然在不断念叨着朱雄英。

“父亲,走好!”

朱允心中默念,紧闭双眼,颤抖着双手,正要下手之际,殿外的门被推开,惊慌之下,朱允反应很快,立马抓紧被子,一副要给父亲盖被子的动作,就连眼神也变得温顺起来,一副身心欲绝的神情。

“皇爷爷!”朱允跪在地上痛苦不已,不只是紧张,还是做贼心虚,全身忍不住都在颤抖。

老爷子一心担忧朱标,并没有发现朱允的异常。

“标儿,标儿!”

老爷子连忙跑了过去,急切的问道:“标儿,父皇来了,爹来了!”

听到老爷子的声音,朱标原本死灰无神的眼神突然多了一丝神采,他紧紧握住老爷子的手,苍白的脸色挤出一丝笑容,说道:“父皇,儿臣怕是不行了!”

“别胡说!”

老爷子高呼道:“御医,快叫御医救太子!”

太医院的御医连忙跪了过来,惶恐道:“圣上,太子全身衰竭,臣等无能,实在没有办法!”

“放屁!”

老爷子暴怒道:“一群庸医,救不了太子,你们全都得死!”

“父皇!”

病榻上的朱标喊了一声,说道:“他们已经尽力了,儿臣的身体儿臣清楚,不用责怪太医,别再杀人了!”

首节上一节222/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