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32节

卫汲趁机偷袭,本以为万无一失的一剑依旧没有刺透朱雄英的身躯,顿时惊愕道:“这世上就没有刀枪不入的功夫,就算硬功也挡不住我这一剑,你到底用了什么妖术?”

“妖术?”

朱雄英忍不住大笑,解开身上的道袍,露出内衬的护身宝甲说道:“来,你过来,我再让你刺一剑!”

卫汲倒是一点都不客气,扬起宝剑准备再刺,可回头一看,朱柏率领的骑兵已经冲到眼前,无奈之下只得收剑逃跑!

“瞿陶,瞿郁!”

朱雄英指着树林里的卫汲吩咐道:“射死他!”

“遵命!”

别看这老头一把年纪了,这逃跑的速度可是一点都不慢,瞿家兄弟竟然空了好几箭,最终只有后背和屁股中了两箭。

“殿下,我们去追!”

“别追了!”朱雄英拦住了想去追赶的瞿家兄弟。

远程射手可不能随便去追残血的刺客,不然要吃大亏的。

“英哥儿!”

转眼之间,湘王朱柏已经走到眼前,翻身下马后立马跑到朱雄英面前,一把抱住了他,眼中闪烁着泪花,激动的说道:“能再看到你真好啊,真好!”

湘王朱柏和皇长孙朱雄英年纪相仿,从小一起在皇宫玩耍,读书,虽是叔侄关系,但处的比亲兄弟还亲,二人的感情极深。

“回来了,回来了!”

朱雄英拍打着朱柏的后背安慰道:“十二叔,好久不见!”

朱柏神情动容的说道:“早听说你回来了,我写了好几次信给父皇,想去京城看你,但每一次父皇都不同意!”

“这一次来荆州一定要多留几日,咱们叔侄要好好叙叙旧!”

“十二叔,这一次恐怕不行,我还要赶回京城!”

随后朱雄英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对于朱柏,他没有隐瞒,朱柏深知此事的重要,也没有继续挽留,只是邀请朱雄英前往府中歇息。

路上,叔侄二人并马骑行,朱雄英趁机问道:“十二叔,你怎么知道我在荆州的?”

朱柏说道:“昨日前我收到了父皇派人飞鹤传书送来的密函,父皇说近几日你会从成都前往应天,让我在湖广之地保护好的安全,算着日子,今天应该会到荆州,这才带着并马去迎你,没想到真让我遇上了!”

“对了,英哥儿,拦你的那些人是些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刺杀皇长孙!”

朱雄英眉头紧皱,说道:“一伙江湖武人,至于身份我也不知道,回到京城一定让锦衣卫去查查!”

“英哥儿,你放心,我已经派人去追杀这些贼子,要是逮到了就给你送回京城,由你发落!”

“谢谢十二叔!”

朱柏笑了笑,说道:“怎们叔侄俩还谈什么谢不谢的!”

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朱雄英的二十多个皇叔中,大多都是秦,晋,燕这中军功卓著的马上塞王,也有残暴不仁,恶贯满盈的恶王,如鲁王朱檀,代王朱桂,伊王朱。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贤王,如喜欢研究医术,治病救人的楚王朱,喜欢读书,博学多识的蜀王朱椿,还有个性极强的湘王朱柏。

洪武十八年,朱柏就藩荆州府,到了封地后,他早晚读书,建了一座景元阁,并招揽荆州大儒,将一些残缺和错误的典籍修正后传于后世。

朱柏不仅在文治方面多有建树,他天生力大无穷,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种兵器,尤其擅长骑射,后来亲自带兵平定常德叛乱,在击溃叛军后,并没有收兵,而是对叛军首领穷住猛打,一直从荆州追到西安,最终将叛军首领活捉才算罢休。

闲暇之中的朱柏,会带着妻子湘王妃吴氏纵情山水,骑马赋诗,很是逍遥。

洪武末年,朱元璋去世,朱柏伤心不已,想要回京奔丧,不被朱允所准,悲痛之下的朱柏甚至有自尽弃世的想法。

后来建文削藩,先从势力最小的几个藩王开始,湘王朱柏就在其中,朱允以朱柏私造假币的罪名将其废为庶人。

朱允命令军队扮成商人,趁夜包围了湘王府,当朝廷官员拿出圣旨宣读伪造的罪状时,朱柏宁死不屈,含泪与妻子告别,随后放火烧掉整个湘王府,自己则骑着白马,挽着长弓纵入火海之中,湘王妃吴氏紧跟着一同赴死。

一代贤王就此陨落。

朱柏无子,死后封国被撤除,定为畏罪自尽,还给了一个“戾”的恶谥。

湘王的死让各地藩王彻底看清了朱允的嘴脸,这也导致了朱棣靖难时没有一个王叔愿意帮他。

第126章 铁甲战车

一路之上,朱雄英看到街上路过的行人,看到朱柏都会拱拱手尊一声“千岁”,而朱柏也不怕麻烦都会一一回礼,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哪怕是街边卖东西的小贩都是一视同仁。

甚至还有许多百姓将卖的东西拿出来送到朱柏驾前,朱柏也不让随从阻拦,吩咐手下将百姓送的东西全部收下,并留下钱财以示感谢。

“皇爷爷常说,诸王之中,唯蜀,湘二王最贤,皇爷爷要是看到荆州百姓如此拥戴十二叔一定会很高兴的!”朱雄英感叹不已,看的出来,这些百姓是真心的拥戴这位湘王。

“受之有愧啊!”

朱柏感慨道:“天下之事唯百姓之事最大,这是父皇常说的一句话,和父皇每日辛勤国事比起来,我做的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

“十二叔,你做的很好了,至少比二叔,三叔,四叔做得好,更是强过其他王叔!”

朱柏笑了笑,说道:“我可比不过二哥他们,他们都是扬威塞边,军功卓著的塞王,没有他们镇守边疆,也没有我这个闲散内王的山水之乐啊!”

这就是湘王朱柏,一位不贪权,不贪财,抚政安民,喜欢逍遥自在的大明藩王。

“十二叔,话不是这么说的,至少你没有伸手问皇爷爷要过钱啊!”

朱雄英低声道:“去年十三叔问皇爷爷要钱建府邸,被皇爷爷派人去赏了几鞋底!”

“哈哈,该!”朱柏听后大笑不止。

说话间,二人已经来到了湘王府,朱柏立马安排手下道:“去买些刚打上来的新鲜江鱼,本王要好好款待吴王!”

朱雄英立马拦了下来,说道:“多谢十二叔的好意,但我实在不能留下太多时辰!”

“十二叔,我连续几日的赶路实在疲惫,随口吃些东西,睡上一两个时辰就要赶路,实在耽搁不得!”

朱柏连连点头,随即安排人速去弄些吃食拿来。

走进府中正殿,温婉贤淑,相貌端庄的湘王妃吴氏走了进来,她是水师大将海国公吴桢的女儿,吴桢是入了太庙的功臣,后来追论胡党,除爵。

朱柏将朱雄英带到自己与湘王妃居住的房间休息,朱雄英连忙拒绝,自己在人家夫妻的床上睡觉,这很明显不合适。

朱柏却说道:“英哥儿,你还和我见外,你忘了咱们小时候经常在一张床上睡了!”

“小时候是小时候,现在是现在!”

朱雄英严肃的说道:“十二叔,你要不依,我现在就走了!”

朱柏无奈,只得安排朱雄英睡在了偏房。

两个时辰后,睡得晕头转向的朱雄英被叫了起来,洗漱一番后果然缓解许多疲惫。

朱柏让人端来了一盘盘点心和茶水,朱雄英也不客气,抓起就吃了起来。

朱柏说道:“英哥儿,你吃着听我说,此去京城路途遥远,说不定还有什么危险,我实在不放心,但我又不能出封地去送你,所以给你准备了一件东西送给你!”

“什么东西?”朱雄英吃着点心,含糊不清的问道。

“一件可以保护你安全,又不耽误你赶路的宝贝!”

湘王朱柏笑道:“英哥儿,随我来!”

朱雄英好奇的跟了出去,临走还不忘抓起两块点心放在手里啃着。

“就是这件宝贝!”

朱雄英定睛一看,只见院子里多了一辆马车,但这辆马车已经超过了平常马车的范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辆战车。

这辆“战车”大概长四米,宽两米多,高一米多,整个车身都用铁器覆盖,就连透气用的窗户都是鱼鳞状的铁片打磨而成。

“十二叔,这是什么玩意?”朱雄英将点心塞进嘴里,走到车前不断的摸索研究着。

朱柏笑道:“这是我闲着没事和湘王妃一同参照战国古籍,让本地的工匠打造出来的铁甲战车!”

“我去!”

朱雄英惊愕的玩笑道:“我那十二婶婶还会造战车?”

朱柏解释道:“她大伯是江阴侯吴良,最擅长潜水侦查,父亲是靖海侯吴桢,乃我大明最擅长水战的将军,后来负责为水军督造战船,她从小跟着父亲耳熏目然,也懂些铸造之术,于是我们夫妻二人一起鼓捣了这辆铁甲战车!”

说着,又继续介绍了起来:“这辆战车里面是硬木铸造,外附一寸厚的铁皮,两侧各有六个圆孔,一为透气,二为弓弩,火铳射击所用!”

说着又打开战车前面的一个铁盒子,里面竟然叠放着整齐的刀刃。

“这是十六把刀刃,可以装在两侧轮子上,战车跑起来后,会带动刀刃旋转,如风叶一般,只要碰到必然会被刀刃绞杀!”

“还有这车顶,是由两块盾牌合成,车内有机关,可打开,可关闭,可拆卸!”

朱雄英望着这辆大号的“甲壳虫”问道:“十二叔,这玩意如何行进?”

朱柏一招手,府中的护卫立马牵来四匹良马,说道:“用马拉,我试过,用四匹良马最为合适,这四匹马载着这铁甲战车跑起来的速度不比平常骑马慢多少,甚至还要快一些!”

“英哥儿,这辆铁甲战车刀剑砍不动,弓弩也射不穿,就连火铳都奈何不了,你坐上它回京一定可以万无一失!”

“好东西!”

朱雄英称赞道:“十二叔,你可帮了大侄子大忙了!”

有这铁甲战车在,朱雄英再也不用一路之上提心吊胆防着偷袭了。

什么剑道高手,明枪暗箭,在这铁家伙面前统统不好使!

再遇到卫汲那样拦道的直接冲过去撞死他个狗日的!

朱雄英将最后一口点心塞进嘴里,说道:“十二叔,时辰不早了,我已经在荆州耽误太长时间了,要出发了!”

“哎……”

朱柏满是不舍得说道:“英哥儿,咱们好不容易相见,这又要分别,十二叔真的舍不得你走啊!”

朱雄英拍了拍朱柏的肩膀,说道:“没关系,十二叔,等我回到京城,把事情忙完,我给皇爷爷说,让你来京城,我们叔侄二人再把酒言欢!”

“此话当真?”

朱柏一喜,随后又黯然摇头,无奈的说道:“父皇是不会同意的!”

朱雄英却说道:“十二叔放心,老头子听我的,他要不同意,我就带着他重孙子离宫出走,到时候来荆州找你!”

“哈哈!”

朱柏大笑道:“那老头子会疯的!”

玩笑过后,朱柏命人将战车套在四匹马上,带着湘王妃一起将朱雄英送出门外。

朱雄英走上铁甲车,与这对神仙眷侣告别。

……

太子头七当日深夜,老爷子坐在东宫门口,身边站着信国公汤和!

“圣上,蓝玉策反了三十多名十二卫的佥事,千户准备动了!”

“呵……咱随手抛了块鱼饵,这群小鱼小虾就要咬钩,还真是贪嘴啊!”

老爷子冷笑一声:“汤和,今晚子时一过,你带着秦,晋,燕三王,以及五军都督府的武将立刻诛杀蓝玉一党,一个不留!”

“臣遵旨!”

汤和走后,老爷子自语道:“大孙啊,你爹走了,在你回来之前,咱要帮你把这些刺都拔掉,咱要给你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大明!”

第127章 皇长孙回来了

首节上一节232/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