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98节

第230章 大明远洋巡航舰队

应天,皇宫!

武英殿内,老爷子指着脚下的两筐奏疏,吩咐云成全部拿去烧了。

这些都是之前凤阳,徽州地方士绅和一些勋贵上奏的奏疏,几乎都是劝谏朝廷停止改革,罢停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的推行。

老爷子是看一本扔一本,身为皇帝,说出去的话就是圣旨,岂能说改就改,说停就停。

而且改革之事对百姓,对朝廷都是好事,老爷子岂会分不清利弊。

但如果继续推行下去,太孙朱雄英将彻底得罪天下的士绅,老爷子哪里能让大孙子受委屈,只得自己承受所有的压力。

可最让老爷子头疼的还不是改革之事,而是如今的大明水师。

大孙子要去打倭寇,而且是铁了心,谁也拦不住的那种,要是去闽浙打着玩玩也就算了,可这位太孙要的是踏平倭国,这可难坏老爷子了。

既然要远征倭国,那就要跨海作战,别的先不说,首先战船就是大问题,大明水师不缺战船,足足有一千三百多艘,但这些战船只能在内地湖泊或沿海地区作战,若是放在大海之上是经不起风浪的。

其实,从洪武十六年开始,洪武爷就开始打造海军了,原因是当年出了一个外交事故。

洪武十三年,远在南洋的三佛齐遣使来华,请求大明派使臣前去册封他们的新国王。

洪武爷欣然应允,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派去册封三佛齐王印绶的明朝使臣全部被爪哇诱而杀之!

由于路途遥远,几年以后洪武爷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使者都被爪哇人杀了,一时龙颜大怒,可生气也没什么用,由于爪哇远在万里之外,而大明也没有强大的海军和战舰,所以也拿爪哇国没有办法,最终只能骂几句。

这个时候,洪武爷已经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没有强大的海军就无法对海外诸国造成威慑,所以立马开始打造远洋巡航舰队。

并一手构造远洋,近海,岸基的三层海军防御体系。

可遗憾的是,直到洪武三十一年老爷子去世,都没有完成对舰队的建设。

朱允登基后,立马停下远洋巡航舰队的打造,把精力都放在削藩上,靖难打了四年,直到朱棣登基后花了六年时间才完成了打造。

应天府新江口有一支水师营,不仅负责打造战舰,还负责沿江诸郡以及部分海防。

老爷子在前两日召见了水师营负责打造战船的指挥佥事华跃,询问远洋巡航战舰的进展。

华跃说可以海上远行,作战的战舰已经打造好了十五艘,其中包括一艘主舰,可载千人,其他每艘战舰可载五百人,可配备火铳,弩箭,水雷,神龙出水等海上远程打击火器,主舰还可以架设洪武大炮。

十五艘战舰,也就意味着,朱雄英要想攻打倭国,只能带八千人前往,甚至还不到这个数,因为每艘舰上还要配备许多工匠等后勤人员。

区区八千人就去跨海远征倭国,老爷子心里实在没底,有些不敢让大孙子去冒险。

可造船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何况还是这种海上作战的战舰……

而且这些舰上所配备的各种火器也不是小数目,都是要大价钱才能造出来,国库那点钱,留着应急用的,不可能全都拿去造火器,万一哪地方要有个天灾,朝廷拿不出钱可就麻烦了。

想起这一件件,一桩桩十分棘手的事,老爷子是头疼不已。

“他奶奶的……这个狗东西,真会给咱找事干!”烦躁至极的老爷子一脚将大殿内的椅子踹倒,身边伺候的太监立马跪了下来。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朱雄英的声音。

“老爷子,我回来了,有没有想我!”

“想了,想揍你了!”

老爷子听到是大孙子的声音,顿时有些惊喜,到转念一想这狗东西给自己添的麻烦,神情又变得冷峻起来,厉声喊道:“赶紧滚进来让咱抽一顿!”

“您要这么说,那我可走了!”

朱雄英嬉皮笑脸的走了进来,说道:“皇爷爷,谁又惹你生气了,我去揍他!”

“那你先抽自己几下!”老爷子似笑非笑的说着。

朱雄英当然不会自己抽自己,上前揽着老爷子的肩膀,笑呵呵道:“皇爷爷,孙儿不在这段时间,辛苦您老人家了,晚上孙儿亲自下厨,给您老人家炒盘腰子补补!”

“少他娘给咱来这一套,咱就这么想你做的饭啊!”

老爷子甩开大孙子,问道:“事都办完了?”

“差不多!”

朱雄英坐在一旁,随手拿着梨子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道:“凤阳的事,您都安排好了,哪里还需要我操心啊,我去带人祭祖了,列祖列宗都挺好的,让您安心,,,”

“对了,昨晚咱家的祖宗给我托梦了,让您全力支持我去平倭,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什么给什么,不然饶不了您,,,”

“滚你娘,,,”老爷子憋了半天最终还是没骂出来。

骂归骂,该疼还是疼,说道:“水师的事咱先告诉你,只有十五艘能在海上作战的战舰,你要跨海作战只能带八千人!”

朱雄英听后眉头一皱,坦然说道:“八千人虽说少了些,想来也够了,只要能登岸,凭借这八千人站稳脚跟绝对是没问题的,到时候把战舰开回去继续运兵,三万精锐将士配以火器绝对可以踏平整个倭国!”

“大明水师反正已经交给你了,你自己折腾去吧,咱不管了!”

“别啊!”

朱雄英站起来赶紧说道:“光有水师还不行啊,武器,盔甲,粮草,这些都要花钱啊,您不能不管啊,要不您把户部也给我吧,省的您整天操心!”

“滚一边去吧!”

老爷子骂骂咧咧的说道:“要真把户部也给你,不到一年这家底就得让你败光,别打户部的注意,没门!”

户部掌管整个大明的财政,是王朝的命脉,老爷子绝对要握在自己手上,至少现在还不是给的时候。

朱雄英听后却玩笑道:“又没几个钱,整天扣扣搜搜的,皇爷爷,您放心,等把倭国打下来,把那地方的白银全部拉到大明来,到时候就怕国库放不下!”

老爷子听到白银两个字,顿时两眼放光,心里乐得不行,但还是掩住笑意,一本正经的说道:“白银不白银的都不重要,为什么远征倭国,那是倭寇先侵犯我们大明,打他们只是让他们长长记性,顺便讲讲道理,,,”

“再说了,给人家打工,那东家还得给钱呢,咱不辞辛劳的过去教他们做人,那不得交点军费,他们要不给,那就是他们不讲道理了,对于不讲道理的人,只能好好教训一顿!”

“大孙啊,咱可告诉你,远征倭国可不是咱图他们那点白银,那是宣扬国威!”

打仗就要师出有名,老爷子这是堵文官的嘴呢,不然又是穷兵黩武,,,吵的人心烦。

老爷子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神情严肃的说道:“大孙啊,爷爷给你说句实话,国库什么情况,你心里明白,咱把这十五艘战舰的武器给你配齐已经是咱能尽的最大力,剩下的事,只能靠你自己解决了!”

“谢谢爷爷!”朱雄英呲着牙笑道。

“滚,做饭去,晚上咱爷孙俩喝点!”老爷子笑了笑。

“得嘞!”朱雄英屁颠屁颠的走了。

第231章 老爷子的红包

转眼之间,一年已过,新年将至,各地大小官员问候皇帝,太子,太孙,甚至皇重孙新年好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飞入皇宫。

此时,朱雄英和朱高炽正在尚书房拼命的回复各地官员送来的问候。

这一下午,二人手中的御笔几乎没有停下,那是一本又一本的批复,一旁伺候的朴不了和大宝不停的端茶倒水,来回搬运奏疏,一筐又一筐的奏疏宛如流水线一般,在二人手中飞过。

“累死个人,回头让皇爷爷下旨,以后过年不要再让地方官府送这些问候的奏疏,没啥意义!”朱雄英有些抱怨的嘟囔着,这手都快抽筋了。

朱高炽低着头,认真的批着奏疏,说道:“君臣父子,此乃纲常礼法,平常百姓家过年,晚辈都要向长辈问候,咱们是皇家,而皇爷爷又是君父,作为臣子哪里有不问候君父的道理!”

朱雄英白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就你理多,要是皇爷爷说这些话,你早就老老实实拱手,拍一句皇祖父圣明了!”

朱高炽没有理会,也没有心情争论这些,这都过年了自己回不了家也就算了,还要在这累死累活的干活,真他妈的受够了。

“还有多少?”朱雄英放下御笔,喝了口茶。

朴不了看了一眼,说道:“回殿下,还有一筐!”

“都拿来,赶紧改完去吃饭!”

眼看天都快黑了,朱雄英赶紧加快速度,又开始了流水线作业。

过了一会儿,朱雄英冷不防的问道:“高炽,你想家吗?”

朱高炽听后手中的御笔停了下来,眉头一皱,怒视一眼朱雄英,心中骂道:“狗太孙,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难道你不想家……忘了,这里就是你家……狗太孙,去你丫的吧!”

“往年都是在北平陪着父王,娘亲,还有二弟三弟一起过年,臣独自一人在京城过年,还真有些不习惯!”朱高炽心情有些低落,真有些想家了。

他也是老爷子的亲孙子,虽说也不是外人,但朱高炽住在这里总觉得很别扭,不如在家里舒服。

“第一次在外面过年都想家!”

朱雄英笑道:“没事,多在京城过几次就适应了!”

朱高炽:“……”

“殿下,臣听说过完年,殿下就要去打仗了,臣想过两日去荡倭卫看看高煦……”

朱高炽继续言道:“高煦虽说已经不是皇室中人,但说到底还是臣的弟弟,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兄弟之情不亚于殿下和允……”

朱雄英听后立马点头,说道:“人之常情,明后天放你两天假,回头给你备些礼物,也去你舅舅家看看!”

“臣谢殿下!”

“狗太孙,你可算干件人事了!”这一句是在心里说的。

“殿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朱雄英改完了最后一本,伸个懒腰,说道:“你说吧!”

朱高炽坦然说道:“臣的弟弟……臣不说看在父王的面子,希望殿下能看在臣夜以继日批改奏疏帮殿下办事的情分上,莫要置臣弟于危险之中!”

朱高炽的言外之意,我天天累死累活帮你干活,还帮你背锅,你可能不能公报私仇,故意把我弟弟坑死在倭寇手里。

朱雄英笑了笑,问道:“高炽,在你心中孤就是这种狭隘之人吗?”

“臣没有此意!”朱高炽站起身拱手。

“好了,孤答应你!”

朱雄英招招手:“走,吃饭去了!”

……

除夕之夜,工部送来的烟花已经整齐摆放在奉天大殿前的广场上。

老爷子穿着一身黑色的棉袄,脚踏步棉鞋,把重孙子放在脖子上,握着他的小手走出大殿,身后跟着后宫嫔妃,皇子皇孙,以及公主和驸马,太子朱标也在其中。

“大孙!”

老爷子嗷了一嗓子,可等喊了半天也没人应声,身后的孙子是不少,但谁都不敢答应,因为所有皇孙都知道,这个称呼只属于嫡长孙朱雄英。

“太孙呢,怎么还没来?”老爷子回头问了一声,也不知道问的谁。

云成上前两步,小声说道:“回皇爷,太孙殿下和燕王孙刚刚批改完各地官员的奏疏,现在正在谨身殿换衣服!”

“自家人吃顿饭换什么衣服,咱不是也没穿龙袍!”

老爷子催促道:“赶紧去叫,他不来还过个屁的年!”

“父皇,儿臣想去放烟花!”谷王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郭惠妃在后面拉都没拉住。

要看朱跑了过去,宁王朱权唯恐他出风头,立马挣脱母妃的看管,同样跑到老爷子面前,说道:“父皇,还是让儿臣去吧!”

有人带头了,后面一大群皇子都跑了过来,争先恐后要去放烟花。

“急什么?太孙还没来……”

话还没有说完,看到儿子们激动又渴望的眼神,随即摆摆手,说道:“去吧,去吧,都去放吧!”

“谢父皇……”话还没说完,朱第一个冲了出去。

“来个人,赶紧把咱重孙子的耳朵捂上!”

首节上一节298/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