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304节

“也来一盘,要洗干净点,上次你做的都没洗,别他娘的以为咱不知道!”

“得嘞,您就瞧好吧!”

朱允愣在原地,看着有说有笑的皇爷爷和大哥,在冷风中独自凌乱,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

次日,朱雄英穿着朝服,缓缓走进奉天大殿,云成扯着尖锐的嗓子喊道:“圣上龙体欠安,由太孙殿下监国辅政!”

群臣拱手,齐声高呼道:“臣等参见太孙殿下,千岁千千岁!”

“平身!”

朱雄英望着群臣淡淡说道:“有本即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要奏!”御史赵勉站了出来第一个开炮。

朱雄英也没打算走,该面对早晚都要面对,坐在龙椅上说道:“说吧!”

赵勉说道:“殿下作为太孙储君,理应站于一侧理政,如此端坐于龙椅之上,不符合礼法规制,此乃大不敬治罪!”

按理说,作为太孙储君,就算监国,也不能坐在龙椅上理政,但对于朱雄英的这种行为,文官之前说了好几次,老爷子压根不搭理这茬,后来文官也懒得再说了,今天又拿这个说事了。

“什么罪,谁治孤的罪,圣上都没说什么,你操这个心作甚,要不让你赵勉来坐这,行吗?”

朱雄英直接怼道:“不然孤跪着听你上奏吧,赵御史,你看成吗?”

赵勉被怼的哑口无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本来是没事找事,就算找到老爷子,也只会换来一顿臭骂。

一旁一位同僚低声说道:“赵御史,说正事,挑这些小毛病作甚!”

赵勉拱手,说道:“臣不敢!”

“臣听闻殿下为匠籍设立爵位,并赐予军监局工匠胡涂伯爵之位,臣敢问殿下可有此事?”

“有!”

朱雄英坦然道:“不仅如此,孤还要设立科技院,授予胡涂正六品院长之职,与京城国子监同级,为朝廷培养科技人才!”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并私下交头接耳谈论起来,整个大殿被吵的乱糟糟的,云成高呼一声:“肃静!”

群臣立马停了下来,赵勉继续说道:“殿下,臣认为此事万万不可!”

“大明开国之初,当今洪武圣上就定下无军功不封爵的礼法规制,如今殿下公然打破礼度,赐匠人爵位,实在有违礼法,臣恳请殿下收回皇命!”

朱雄英早就想好了对词,说道:“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对于不好的礼法规制自然要修正,大明要想兴国,就必须设立科技院,大力发展科技!”

听到此话,御史周观正站了出来,说道:“殿下此言差矣,殿下所谓的科技其实就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之术罢了,自古以来都是以武强国,以文治国,从来没有什么科技兴国的道理,此乃取乱之道!”

这大明第一喷子的名号果然不是白叫的,周喷子说话挺冲啊,朱雄英心中暗骂一句。

“胡涂研制出了洪武铳,洪武雷,改良了洪武大炮,威力你们也看到了,如此国之利器难道还不值一个爵位?”

“而且这个神机伯没有食禄,没有实权,也不世袭,只是表彰性的虚衔而已,实在不明白你们眼红什么!”

朱雄英这话无疑戳破了双方的窗户纸,而文官们也不在避讳,正式向太孙储君开炮。

“殿下,臣不否认胡涂之功劳,封赏也无可厚非,但赐予爵位确实不符合礼法,臣请殿下遵从礼法规制,罢建科技院!”说罢,周观正直接跪了下来。

“殿下,周御史言之有理,请殿下三思!”赵勉也跪了下来。

“请殿下三思,遵从礼法规制,罢建科技院!”

后面一大群臣工跪倒一片。

没等朱雄英开口,周观正带头嚎道:“臣死谏!”

“臣死谏!”许多臣子纷纷效仿。

看来这是提前商量好的啊!

朱雄英看到这幅场面只是微微一笑,问道:“周御史,赵御史,孤问你们,你们当官为了什么?”

赵勉张口就来:“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

“那不给你俸禄,你还愿意当官吗?”

朱雄英说道:“你要敢说愿意,孤立马让户部停了你的俸禄,你可要想清楚了!”

“这……”

赵勉一时语塞,他还真不敢说出这样的话,作为清官,一家人就靠着那点微薄的俸禄生活呢,真要停了,那简直是要命。

清官……

清官也要活着啊!

朱雄英继续说道:“为官者,固然有为君分忧,为百姓谋福的义务,但谁又敢说不是为了死后得一个美谥,在史书上记一笔呢!”

“孤不喜欢绕圈子,孤也希望诸位臣工做一个敞亮人!”

“你们读你们的书,人家打人家的铁,你们教化民众,人家锻造武器,于国于民都有功劳!”

“孔圣人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圣人让你们要宽容,包容,要像君子一样胸怀宽广,不要计较得失!”

“而你们呢,非要去跟工匠争长短,还动不动就死谏,孤要不依着你们,你们下一步是不是还要拿头撞柱子啊?”

“再说了,这礼法规制已经破了,对于你们文官是不是也有好处,你们以后封爵是不是也容易了!”

“你们当中就没有一个聪明人,这点道理还要孤明着说啊!”

“一会退朝后没吃饭的都去御膳房领两个包子,猪肉大葱馅的,还有粥,香的很,算是孤请你们吃个早饭!”

“都别闹了,去吃饭,听话!”

“退朝!”

第240章 高手风范

“退朝!”

随着云成一声洪亮且尖锐的声音,朱雄英走出奉天殿,把群臣晾在原地不知所措。

原本他们做足了和太孙吵架的准备,甚至也有脱官帽撞柱子的打算,势必要让太孙收回成命,维护读书人的尊严。

他们憋足了劲打算打一套组合拳,没想到却打了个寂寞,还没刚出招,太孙直接将他们的招式路数说了出来,轻而易举给破解了。

之后太孙不仅没有出招反打,反而还请所有的对手吃饭,尽显高手风范!

这让在场的文臣心中竟有些愧疚,感觉自己再闹下去真的就过分了,真的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了!

“老冯,咱走吧,和咱们又没什么关系!”

傅友德催促着冯胜,说道:“太孙殿下说的没错,一群读过圣贤书的人和工匠争长短,真他娘的有出息!”

“走!”

冯胜转身离开,说道:“和咱们有啥关系,吃包子去,太孙请客,不吃白不吃!”

两位老国公带头,徐允恭,梅殷,李坚等武将纷纷跟了出去。

凌汉把手中的笏板插在腰间,背着手第一个离开了。

“凌大人,您怎么走了?”赵勉回头喊了一声。

“太孙都说了,早饭他请了,当然是去吃饭了,老夫都半个月没见荤腥了!”凌汉背着手,悠哉的走了。

虽然凌汉也是文官,别人给太孙顶着干也就算了,他要是也跟着唱反调那就过分了。

文官之所以反对,那是心里不平衡,但凌汉不仅是文官,也是太孙的老师,只要自己不给太孙添麻烦,以太孙重情重义的性格,将来一定不会亏待自己。

三孤,三公,谥号,自不必多说,说不定还能进太庙!

凌老头心里明白着呢!

刘三吾也跟了出去,原本他也打算劝劝太孙,他并不是心里不平衡,也没有和这些御史提前商量,只是想劝劝太孙储君遵从礼法规制,真要有不合适的地方要和群臣商议后再改动。

可没等他开口,太孙一顿包子把所有人打发走了。

大殿内,不断有臣子离开,有的直接走了,有的真去御膳房门口领包子去了。

最后周观正,赵勉一群御史也跟着走了,太孙都走了,还撞给谁看啊!

……

御膳房门口,文臣武将已经排成了长龙,都是来领包子领粥的,只是他们还不知道,煮粥用来烧火的柴火就是他们阻拦太孙的奏疏。

凌汉拿起两个包子端着一碗粥并没有离开,而是对发包子的御厨说道:“老夫饭量大,还请再给老夫两个!”

徐兴祖笑道:“凌大人,太孙殿下说了,每人只有两个包子,多了没有!”

凌汉却说道:“老夫是太孙殿下的老师,多领两个太孙也不会说什么!”

徐兴祖无奈了,只得又多给他两个。

凌汉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后面排队的许多官员纷纷吵着同样多要两个,其中多是文官,包括刚才和太孙吵架的周观正。

对于凌汉,周观正这样的清官,贪是不会贪,但对于这种储君的赏赐,那是能占点便宜就绝不会委屈自己,毕竟俸禄实在太少了,吃饱饭没问题,但想吃顿肉却很难。

御膳房外的石阶上坐满了正在吃包子和粥的官员。

凌汉要了一张油纸,将三个包子包起来揣进怀里,随后找到一处没人的台阶坐了下来。

冯胜走了过来,坐在凌汉身边,递来一个包子,说道:“年纪大了,吃不了,帮着吃点!”

凌汉没有接,笑道:“宋国公这是作甚,这么多人看着呢,你这可是公然贿赂啊!”

冯胜笑了笑,说道:“怪不得都讨厌你们这些读书人,真他娘的酸!”

“老夫家大业大,又不靠俸禄吃饭,拿着就是!”

“不要!”

凌汉果断拒绝,喝着自己的粥,说道:“老夫吃的包子喝的粥那是太孙殿下赏赐的,老夫吃的心安理得,谁都挑不出什么理,你这……不成!”

“在老夫看来,你这如同施舍一般,老夫自命清高,受不了你这!”

“不吃拉到!”冯胜自己吃了起来。

说话间,赵勉端着粥,拿着包子走了过来。

“宋国公,凌大人!”赵勉尴尬的打着招呼。

“凌大人,来一个!”赵勉拿着包子假客气一下。

凌汉微微摇头,吃着自己的包子。

赵勉没有继续客气,生怕凌汉当真了。

“凌大人,您说太孙殿下最后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下官有些糊涂了?”

“还能有什么意思,请你吃包子,就是把你的嘴堵住,让你别再说了!”说着,凌汉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

赵勉咬了一口包子,继续问道:“那我们是说还是不说?”

冯胜坐在一旁说道:“赵御史,太孙已经给你们留面子了,你们要再接着闹下去,可就真过分了!”

“太孙已经补偿你们文官了,别不知足,真要把咱们这位小洪武惹恼了,真能把你们都察院的御史全部换一遍!”

小洪武,是官员私下对太孙的称呼!

赵勉却不信这话,说道:“太孙毕竟还只是储君,圣上不会让他胡来的!”

首节上一节304/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