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381节

人没了,魂得带回来!

……

平倭篇结束了,本来想说两句,怕被骂,还是不说了……

仔细一想,被骂也得说两句,大家说我水……呃……听我接下来狡辩……

这个副本,本来预计写五六十章,结果越写越上头,一下写过百了……

失误~大伙骂我吧……

明天开启新篇章,接下来的剧情还是以老朱,小朱为主,对了,还有大朱,且看这祖孙三人如何大治天下,相互拌嘴!

第1章 令人琢磨不透的封赏

老爷子站在群臣之前,自从那个一身金甲,威风凛凛的少年映入眼帘后,眼神就始终没有离开。

他来了,他来了,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

朱老头日思夜想,茶饭不思,盼星星,盼月亮,盼天盼地的大孙子终于回来了。

朱雄英走了一年,老爷子却感觉过了十年一样,看到大孙子那越发成熟的样子,老爷子既心疼又欣慰。

老爷子离不开大孙子,可朱雄英又哪里能离开爷爷啊,征战一年,他梦到过老爷子多次,每次醒来都会沉浸在思念之中,久久无法入睡。

此时的朱雄英真想立马冲过去跪下给老爷子磕头,说一句,爷爷,孙儿回来了!

可是他不能,他是大明的太孙储君,现场有文武百官,道路两侧有围观的百姓,他身后还有上万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他不能让人看到他柔软脆弱的一面。

朱雄英下马,朝着老爷子缓缓走来,近前时立马行礼,沉声道:“孙臣朱雄英率领大军,代天讨倭,今得胜班师,将倭国神器,献于圣上!”

说罢,一名锦衣卫将三神器呈了过来,老爷子点头,礼部的官员接了过来。

“好!”

老爷子很是高兴,夸赞道:“好太孙,好大孙,好圣孙!”

这明摆着就是炫耀,好像在告诉所有人,这是咱朱元璋的孙子,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回来,大伙都来看看,我家孙子出息了。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殿下文韬武略兼备,定能兴盛大明,千秋万代!”臣子顺势拍起了马屁。

不得不说,这马屁拍的老爷子很是舒服!

老爷子笑着点点头,对着云成说道:“念吧,让抱着骨灰的士兵不用跪了!”

“遵命!”

云成立即拿出圣旨走到前面,朗声道:“有旨!”

“圣上特赐抱有骨灰者免跪!”

一瞬间,至少有上万的士兵站在原地,打海战的时候阵亡最多,有些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云成继续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孙朱雄英亲率大军,平定东南倭患,剿灭东吴余孽,后不辞辛劳,航行千里,转战倭国,浴血奋战,斩杀蛮夷敌首,于伪倭圣地,代天封禅,壮大明国威……”

“皇太孙消除国家之患,免于朕之忧虑,于国有大功,特降皇恩,为太孙选一妾室入东宫……”

“什么鬼?”听到此处,朱雄英整个人都懵了,这圣旨什么意思。

这都什么跟什么,老爷子真是莫名其妙,这又唱的哪一出啊。

可云成接下来的话差点让朱雄英当场社死!

“无论官宦之家,亦或种地农家,只要家世清白,凡有十六至十八岁相貌端正,品德良好,还未出嫁的女子于年后前往礼部报名,由皇太孙亲自挑选!”

“钦此!”

此话一出,周围的百姓和文武百官纷纷小声的议论起来。

老爷子竟然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海选媳妇,这也太丢人了,此时的朱雄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和打相亲广告有什么区别,丢死人了!

朱雄英瞪着老爷子,好像在说,朱老头,你搞什么鬼,信不信我离家出走,让你再也见不到我,我不稀罕你给我找媳妇。

“殿下,念完了,您该接旨了!”云成小声提醒道。

“孙臣朱雄英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句话朱雄英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云成拿起另一份圣旨继续念道:“其余众将,辅佐皇太孙建立功勋,荡灭倭寇,各有封赏!”

“左军大都督,太子少傅,曹国公李景隆,平倭以来,多次替太孙于为难之中,忠心可嘉,当为皇亲之楷模,今改封右军大都督,掌管茶马互市!”

此话一出,全场哑然,就连朱雄英也没想到老爷子竟然会把茶马交给李景隆掌管,这可太出乎意料了。

这可是整个大明最肥的肥差,没有之一,能肥到什么程度。

原本的历史中,驸马欧阳伦看中茶马的巨大利润,竟然派人私贩茶马,最后直接被老爷子砍了。

大明西番各族常年以青稞,肉类,奶酪品为食,虽能果腹却无法消化,需要服用茶叶中和,但高原地区种不了茶叶。

中原王朝盛产茶叶,但因为缺少天然牧场而缺乏马匹,而西番之地正好特产良马,因此双方进行茶马贸易,用茶叶交换马匹,各取所需。

大明开国后,老爷子设置了官方的茶马司,茶课司专门负责茶马互市,而且对茶马管控的极为严格。

为了让李景隆管理茶马方便,还把他原本左军大都督换成了掌管陕甘之地的右军大都督。

怪不得老李整天说,舅爷对我最好了,这他娘的简直好到没话说,好到让人羡慕嫉妒恨。

“臣李景隆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李使出了平生最大的嗓门用来谢恩,就连三米外的朱雄英都感觉震的耳膜疼。

“前军大都督,太子太师,魏国公徐允恭,辅佐太孙平定倭国有功,改封左军大都督,赐金一百两,银千两,赐其妹徐氏妙锦入后宫担任女官,陪伴于惠妃身边!”

徐允恭也懵了,李景隆赏了一座金山,而他却只有仨瓜俩枣,但人家毕竟是皇亲,而且在倭国多次替太孙冒险,这无可厚非。

真正让他懵的是后面的内容,让徐妙锦进宫担任女官,这是什么意思?

老爷子以前朝宦官弄权为鉴,禁止宦官识字读书,也不允许宦官讨论朝廷之事,这就导致一群文盲无法掌管书籍等文化之事,也无法记录甚至管理后宫。

而这些事情就需要女官去做!

女官的选择德行和才能最为看重,所选的女官必须是知书达理,品行优异之人,其次才是面容姣好。

女官不是宫女,她们是官,是臣子,相当于后宫的臣子,也相对比较自由。

朱棣的燕王妃徐妙云就曾当过马皇后的女官,聆听三年教诲,三年后嫁给朱棣,最后成为一代贤后。

让徐妙锦去陪伴郭惠妃就是帮着处理一些后宫的事物。

徐允恭有些不明白,但朱雄英却好像明白过来了,心中忍不住笑道,老爷子还是疼我啊!

徐允恭带着疑惑叩首谢恩!

“后军大都督平安,辅佐太孙平定倭国有功,改封前军大都督,赐封奉天讨倭……平倭伯!”

爵位,竟然是爵位……

平保儿感动的一塌糊涂,他终于混上爵位了。

“水师副将吴忠,擒获怀良伪王,辅佐太孙平定倭国有功,免去其父吴桢勾结胡党之罪,恢复海国公爵位,恢复谥号,封其奉天讨倭……靖海伯!”

吴忠早已泪流满面,他终于为吴家正了名,多次出生入死去冒险为的就是这一刻,而且他的爵位和平安的一样,带有奉天讨倭,这就证明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挣来的!

第2章 封赏不公

圣旨还没读完,云成继续朗声道:“荡倭卫千户朱高煦,孤身擒拿东吴余孽,辅佐皇太孙平倭有功,赐重入族谱,重归皇族,留与五军都督府听用!”

朱高煦“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谢恩,心想终于能回家了,总算没有辜负九死一生的付出。

“李芳,辅佐皇太孙平倭有功,入五军都督府,授予右军都督府佥事!”

李芳的功劳实在太小,就算把一些军功加在他身上也不足以封爵,哪怕是一个伯爵都没达到,更别说封公爵了,不过这小子以后恐怕要跟着李景隆混了,也不知道老爷子咋想的,也不怕给带坏了,跟着老李学不到什么好。

“荡倭卫指挥使铁铉,辅佐皇太孙平倭有功,改任浙江兵马指挥使,加封东宫詹事府少詹事!”

这个封赏中规中矩,不过江南之地的三司就另当别论了,如今倭患已除,把铁铉调浙江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要么享清福,要么另有重用。

“航海侯张赫,辅佐皇太孙平倭有功,不幸为国捐躯,追封奉天讨倭,,,恩国公,谥号庄简,赐葬钟山,入功臣庙,其子张荣世袭爵位!”

张赫追封了国公,给了谥号,陪葬皇陵,还入了功臣庙,子孙世袭爵位,可谓皇恩浩荡,张老侯爷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

“其余有功将士依军功大小各有封赏!”

“所有阵亡将士一律抚恤,有父母者,由当地官府赡养终身,子女由朝廷抚养成人,无论娶亲出嫁,由当地县衙主官出面置办,骨灰由兵部运送回乡归葬!”

“凡为国捐躯之士,由礼部刻制灵位,供奉于英灵殿,享受皇家祭祀,受万世香火!”

此话一出,所有平倭将士激动万分,跪在地上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廷调拨的二百万军费全部赏赐完了,缴获的财物在祭天封禅后也全部分给了将士。

平心而论,此次平倭的赏赐有些略高,朱雄英也明白,这是老爷子帮他收拢军心呢!

仗打完了,该封的也封了,该赏的也赏了,所有人高呼万岁,皆大欢喜。

“所有人都散了,咱要和大孙回去吃饭!”

云成嚎了一嗓子,百姓一哄而散,百官纷纷拱手告辞。

仗打完了,也该回家了!

等到人散的差不多了,朱雄英快步走了过去,拿掉头盔,跪在老爷子面前,眼含泪水,声音哽咽的说道:“皇爷爷,孙儿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爷子摸着大孙子的后脑,眼神之中透着疼爱。

“快起来大孙,先不说其他的,饿了吧?”

朱雄英郑重的点头,说道:“饿了!”

“走,跟爷爷回家吃饭,都是你爱吃的东西!”

“有猪头肉吗?”

朱雄英笑道:“想这一口都快想一年了!”

“这个必须有!”

老爷子跟在朱雄英后面,笑呵呵的说道:“知道你今天要来,咱让人提前做好了,现在还在锅里卤着呢!”

“那谁……让御膳房上菜,送到坤宁宫,把太子一家人也叫上,咱要给太孙接风洗尘!”

云成带着几个太监,立马麻溜的跑去了。

走到奉天门,朱雄英忍不住问道:“皇爷爷,跟随孙儿去平倭的将士都得到了封赏,为何不赏蓝玉等人?”

朱雄英听的真切,圣旨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蓝玉四人的封赏,这绝对不是忘了,一定有其他原因。

老爷子背着手,随口说道:“先吃饭,这事回头再说!”

朱雄英眉头一皱,立马停了下来,喊道:“来个人!”

一旁的侍卫廖铭快步走了过来,拱手道:“殿下,请吩咐!”

朱雄英把他叫到一旁,小声说了几句话,廖铭听后立马去办了。

老爷子好奇的问道:“你让他去干啥了?”

首节上一节381/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