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400节

而且国子监还有这么多藩属国的学子,这要传出去,天朝将颜面无存!

有些急躁的老爷子的决定亲自带着皇太孙朱雄英来到鸡鸣山下国子监,来安抚所有的太学生。

这是国子监第二次发生动乱了,第一次是宋讷担任祭酒之时。

宋讷治学比宋濂还要严格,甚至可以说苛刻,苛刻到能把学子逼死,饿死的地步,很快引来许多学子和教员的不满。

学录金文征找到吏部尚书余,让他以吏部的名义让年过七十的宋讷致仕,不过这事最后被老爷子发现了,将这二人连同牵扯到的官员全给杀了。

那一次老爷子就亲自来到国子监安抚学子。

此时的国子监早已被锦衣卫控制起来,所有太学生全部被看管在房舍之内盘查审问。

“臣国子监祭酒胡季安率领所有官员恭迎陛下,万岁万万岁!”

“恭迎太孙殿下,千岁千千岁!”

国子监祭酒胡季安,司业杨淞,监丞宋麟,助教张显宗率领国子监所有官员和站在门口迎接。

“胡季安,你可知罪?”老爷子冷声问道。

“臣知罪!”

胡季安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声音颤抖道:“国子监出事,臣为祭酒自然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臣愿一力承担,请陛下责罚!”

胡季安虽老实认罪,却没换来老爷子的原谅,斥责道:“你看看之前宋讷当祭酒的这国子监是什么风气,你当了祭酒又是啥样……”

“哼!”

“这些秀才们觉得监规严,读书苦,这咱理解,可现在竟然嫌弃起饭菜难吃了,可见国子监的风气已经歪到什么程度了,咱不知道你这个祭酒是干什么吃的!”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胡季安也说不了什么,只能低头认罪。

老爷子继续没好气地说道:“治学就是一个一个严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夫子治学如此,将军治军如此,咱这个皇帝治国亦是如此!”

“咱让你当这个祭酒是让你秉承宋讷治学严谨的风格,为大明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而不是让你当好先生,惯他们一身臭毛病!”

骂了一顿,老爷子心里舒坦多了,看胡季安几人也没这么大火气了,便让所有人都起来了。

走进国子监,老爷子让宋忠把那个带头闹事的赵麟带过来亲自审问,朱雄英对这些没兴趣,既然说饭菜难吃,他要去看看能有难吃……

要是能勉强吃下去,赵麟就属于故意找事,那就不可饶恕了,要是实在难以下咽或者压根没法吃,倒是可以理解。

此时,已经到了中午的饭点,虽说太学生已经被看管起来,但饭还是要吃的,后厨依旧冒着炊烟。

朱雄英走进厨房,由于白眼缭绕,厨师并没有在意皇太孙来了,还在各忙各的。

只见几个厨师将蒸好的米饭和做熟的菜连同菜汤又重新倒回大锅里,并手持木棍开始搅拌,让饭菜完全混合在一起。

“这是何意?”

朱雄英十分疑惑,指着灶台,询问跟随而来的宋麟,说道:“这好好的饭菜为何做成猪食?”

宋麟是前任祭酒宋讷之子,听到此话,连忙解释道:“回殿下,这是国子监故意让厨房做难吃的饭菜,以此来消磨生员的傲气,让他们能沉下心苦读!”

第31章 不知对错

唯恐皇太孙怪罪,宋麟又解释道:“殿下,这样做也是让国子监的太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而不是浪费在吃饭上!”

听到之后,朱雄英一时无言,这让他想起了后世之事,和这个时候的教育方式何等的相似。

“这些饭菜是专供太学生吗?”朱雄英眉头一皱,直接走了进去。

宋麟有些惊慌,立马跟着走了进去,说道:“回殿下,整个国子监,上到祭酒下到太学生吃的都是一种饭菜,没有区别对待!”

听到此话,朱雄英却摇摇头,说道:“孤不是这个意思,你们是官员,而他们只是准官,说到底还是平头百姓,就算伙食上有区别也没什么,只要不是克扣生员而肥了自己倒是可以理解!”

“孤认为身处什么位置就干什么事,就要吃什么饭,孤是皇太孙,你要让孤天天去吃这样的饭菜也不现实……”

这也是老洪武和小洪武最大的区别,小洪武最起码还能理解官员的难处,虽然是没有任何行动的嘴上理解,但听着至少心里舒服。

老洪武就不一样了,童年的苦难给他留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在他心里,官员必须吃糠咽菜,必须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必须过的穷困潦倒,不然都对不起百姓的供养!

小洪武认为官员也是人,至少要让人家能养活一家人!

老洪武却认为是人……也可以不是人,给那些俸禄就已经不少了,饿不死就行,给多了就容易造成奢靡之风。

国子监的这种管理教育方式和老爷子的思想如出一辙。

宋麟拱手道:“臣听闻殿下和陛下在宫中每日所食也不过粗茶淡饭,相比较历朝历代的帝王和储君,陛下和殿下已经是勤俭之最!”

这话说的确实没错,朱雄英被老爷子带进宫后,几乎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老爷子吃啥他就跟着吃啥,几乎都是一些普通的饭菜,还没有以前在教坊司吃的好,最起码都是精致的小灶。

这种皇家的家常便饭和百姓一比还是奢侈的,但和勋贵,藩王的生活实在没法比,放在皇家还是十分难得的。

走到灶台前,朱雄英伸头朝着锅里看了一眼,只见里面是白花花的米饭混合着菜叶和一些看不出来的菜,隐约还能看到肉末。

“你什么人,这里有规定,不让外人进来,赶紧出去,不然又要罚你!”

那些木棍正在搅饭的厨子对着朱雄英呵斥着,这一次出宫,朱雄英没有穿蟒袍,而是一件绸衣。

这可把宋麟吓坏了,立马怒斥道:“放肆,这是当今皇太孙殿下,竟敢对储君不敬!”

“晃荡!”

厨子手中的木棍瞬间掉在地上,立马跪了下来,颤颤巍巍的说道:“不知皇太孙殿下驾到,冒犯储君,罪民万死!”

其他厨子也反应过来,同样吓得跪在地上叩首。

罪民?

朱雄英眉头一皱,颇为好气的问道:“何故自称罪民?”

宋麟拱手说道:“殿下有所不知,这些人都是衙门的重犯,被罚到国子监当苦工,每日为太学生做饭!”

果然,朱雄英发现这些厨子脚上都带着锁链呢。

这又是洪武朝的一大特色,你死了不要紧,但你死之前要把该干的活干完才能死,压榨最后的剩余价值。

“都起来吧!”

朱雄英指着锅里的饭菜问道:“这里面都是何物?”

那厨子掰着手指头,小心翼翼的说道:“回殿下,这锅里有肉沫,青菜,豆腐渣,还有敷糠,混合米饭……”

朱雄英听后顿时一惊,这可比普通百姓吃的还要好啊!

“每日都是如此?”

厨子说道:“米饭和肉类每日都有,青菜,豆腐之物有时会用其他菜类代替!”

朱雄英又看了一眼泛着白眼的大锅,又问宋麟道:“不是因为孤和皇帝要来特意安排的吧!”

宋麟一惊,连忙说道:“国子监不敢隐瞒,殿下可随意调查询问,臣愿拿脑袋担保!”

也是,这种事随意一查就出来了,实在没必要弄虚作假。

“拿碗来!”

朱雄英拿起灶台上的勺子伸进锅里随意舀了一勺放进碗里,离近些确实可以看到米饭,菜叶,肉沫等物,货真价实,这点没毛病。

一口喝进嘴里,朱雄英瞬间愣住了,瞪着眼睛感受饭菜的味道。

能吃到肉味和菜味,不过更多的还是咸味,就像咸菜肉粥一样,只是没有什么调味品,油,盐仅此而已。

好吃当然算不算,虽然有些拉嗓子,但也不至于到无法下咽的地步,至少朱雄英能吃下去。

实话实说,味道确实不咋样,但料却很足,用于果腹和需求没什么问题。

朱雄英擦了擦嘴角,问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做饭的?”

“从家父担任祭酒之时!”

宋麟的父亲就是上一任国子监祭酒宋讷。

宋讷主持国子监八年,为大明朝培养了一大批廉吏,干吏,直至洪武二十三年,七十九岁宋讷已经病重到无法起身的地步,这才辞官回乡,没多久朝病逝,老爷子听闻宋讷死讯深为痛惜,亲自撰写祭文祭奠。

又派官员到宋讷家中祭奠,并为他修治葬地,四品文臣死后,朝廷派人祭奠安葬,就是从宋讷开始的。

朱雄英听后没有说什么,他无法批判宋讷的治学方式对不对,但有些地方确实苛刻了。

就拿这饭菜规定来说,实在没什么意义,学子能不能安心读书和吃什么饭菜几乎没什么关系。

朱雄英走出厨房,只见一名国子监的官员匆忙跑来,这人他认识,洪武二十四年科举殿试榜眼张显宗,现在是国子监的助教。

“殿下,陛下把二十多名参与闹事的太学生全部抓了起来,要把为首的赵麟枭首示众,悬挂于国子监学堂之上!”

老爷子真的怒了,不然也不会把刀指向自己视为宝贝的天子门生。

朱雄英听后心中顿时一惊,这个朱老头真是不让人省心,怎么动不动就要杀人,就算非要动刀子也不能在国子监啊,这是读书学习的地方。

朱雄英快不来到监前,只见所有太学生全部站在一起,周围全是持刀而立的锦衣卫,前面跪着二十多名颤抖的太学生,都是违反监,参与闹事之人。

“皇爷爷,您这是要闹哪样啊!”

朱雄英大步走了过来,劝道:“这些可都是天子门生啊,哪有动不动就杀自己孩子的!”

“这些混账东西,咱的一片苦心算是喂狗了,既然他们不愿意给咱当门生,那还留着做甚!”

老爷子冷哼一声,继续说道:“杀,都杀了,不能让这些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第32章 恩威并施

老爷子深知国子监对国家的重要,所以很是重视,尽管自己这日子过的紧巴,可对太学生的待遇却越来越好,从没有任何亏待。

但今天这事确实惹怒了这位洪武大帝,同时也动了杀心,这事不杀人很难善了。

老爷子这辈子杀的人实在太多了,朱雄英也不希望他再大动干戈的杀人。

在宫里的这些年,他保下的人实在太多了,一场蓝玉案就挽救三万多人的命!

从心里,朱雄英是不希望老爷子手上再沾血,特别是为自己而杀人。

“皇爷爷,此事锦衣卫已经调查清楚,孙儿亲自看了,一切都是赵麟所为,其他人只不过是受他蒙蔽,还请皇爷爷开恩,饶恕被牵连的学子!”

朱雄英开始替这二十多位国子监太学生求情。

“不成!”

老爷子摆手道:“他们既然以绝食对抗监规,那就把他们全部关起来,饿死他们,洪武一朝绝不惯着他们这些毛病!”

国子监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不拿出点雷霆之威是绝对不能罢了的。

“皇爷爷,这些人即便有错,那也罪不至死,按照监规,赵麟当杖责一百,发配云南,其余学子杖责三十!”

朱雄英劝道:“但话又说回来,他们只是文弱书生,这三十重棍下去,等于要他们的命啊!”

“国家培养学子不易,如此杀了实在可惜,请皇爷爷给他们一次改过的机会,小惩大戒!”

老爷子眉头一皱,随后摆手道:“既然太孙为你们求情,那咱就饶你们一次,改为每人杖十棍,回头都去厨房做一个月的苦工,每日抄一遍大诰!”

“哗啦……”

二十多名学子跪在地上,死里逃生让他们惊喜万分,齐声拱手道:“学生叩谢圣恩!”

老爷子却说道:“咱是看在皇太孙的面子才饶了你们,要谢就去谢皇太孙!”

学子们立马转朝朱雄英叩首,高呼皇太孙是堪比汉文帝的仁德之君。

朱雄英只是苦笑一声,老爷子这是收买人心呢,朱雄英救了他们,这些学子一定会对皇太孙感恩戴德,将来誓死效命。

首节上一节400/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