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脑疾,你还让我当皇帝 第14节

太子:???

马皇后:???

徐达:???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啊!

本以为这小子张嘴胡咧咧。还真让这小子说出来点门道了?

别的不说,单单这小子总结出史上人口两次大增长。就算是有些学识。

要不,静下心好好听听?

第17章 我坑爹,是为了大明天下啊,

朱元璋挺直了身体,脸上出现了一抹认真,正色道。“爱卿以为如何?朕洗耳恭听!”

朱长舒一口气儿。命保住半条,只要好好说,今儿就能糊弄过去。

“秦汉时期,中原经济中心多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大多都很贫困。所以,人口徘徊在千万左右。很难增长。

到了汉以后,南方逐渐被开发。南朝史书有载,“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适合产粮的地多了,人口自然就上去了。

重点是宋朝!宋朝时期,南方逐渐成为重点,史书有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甚至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嘶……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被朱几句话惊呆了。

虽然他起于微末,读书少,可各朝各代的史书他是读过的。

以往看史书,多注重为君之道。就算他注意到各朝各代的数据,也不过是瞄上一眼。

哪会细细思索其中的奥妙?

朱这小子坑爹归坑爹,胡闹归胡闹。可思索问题的角度的确令人大开眼界。

这小子有大才啊!

朱元璋默默收起了斩首的令签,正色问道。“宋朝怎么了?有什么值得你特别注意的?”

朱呵呵一笑。“据我所知,宋以前,甚至宋朝前期,中原南北两方都没什么差别。直到宋仁宗时期引进了占城稻!”

“父皇应该知道,占城稻比其他的稻种好上太多。它有三大优点,耐旱,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

自从有了占城稻。大宋粮食产量短时间内获得巨大增长。粮食多了,人口增长就简单了。

也正是因为占城稻的推广,大宋逐渐将农业重心转为南方。大宋成为史上第一个人口破亿的朝代。”

朱元璋摸着下巴,满脸不解。“占城稻很厉害朕知道,你说的朕也都懂。不过朕想不通的是,这些和你坑爹有什么关系?”

最关键的时候到了,只要这一关过了,老朱头不仅不能罚他,还得赔礼道歉,请他喝酒!

想到此处,朱扯着喉咙大喊。“陛下,天下之大,谁能保证只有占城稻这一神物?

臣从小立下宏远,哪怕寻遍天下,也要找到比占城稻产量更高的良种,造福我大明。

可您一声令下,严令皇子出宫。宫里屁大点的地方。我上哪寻良种,为大明做贡献?

所以,为了出宫,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我大明百姓从此不再饥饿。我只能使尽一切手段出宫。

我坑爹,是为了大明天下啊!”

朱元璋:(益)

你坑爹是为了大明天下?

你这么说,还是劳资的错了?

占城稻何等神物?我中原几千年历史也就出这么一例。

你小子出宫就能找到?

你真以为良种是路边的石头,等着你去捡吗?

你小子坑爹就坑爹,还他么往朕身上泼脏水。

砍了,这兔崽子必须砍了!

朱元璋看向马皇后:“皇后怎么看?”

马皇后眼神躲躲闪闪。“陛下,最起码孩子的初心是好的,可能手段不是那么合适。可这孩子有脑疾,他……”

朱元璋撇撇嘴,不等马皇后说完看向朱标。“太子怎么看?”

太子昧着良心。“父皇,老五运气好,说不定真找到了呢?父皇,亲生的,揍一顿就成了,没必要打打杀杀。”

朱元璋又看向徐达。“天德,你认为呢?”

徐达揉着脑袋。“老哥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许,大概,可能……真有这么一件神物?”

朱元璋仰天长笑。“哈哈哈……大明多少人才?多少将士?多少百姓?

堪比占城稻的神物,劳资做梦都不敢想!

这么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被一个坑爹货给找到了?

这可能吗?”

朱梗着脖子。“那我要是找到了呢?”

朱元璋撇嘴不屑。“你要是能找到,我管你叫爹!”

朱缩缩脖子。“那怎么好意思?再怎么说你是我爹,不用跟我这么客气。”

朱元璋:(|||)

你管这叫客气?

朱元璋这次连斩首的令签都不扔了,亲自走到龙头铡面前,准备亲手铡了朱这颗狗头。

马皇后,太子又一次扑上前来,准备阻拦。

正值双方混乱之际,朱疯狂挣扎。趁俩侍卫不备,一个“金蝉脱壳”溜之大吉。

“兔崽子,你站住,劳资今儿要砍了你!”

“父皇,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朱腿都跑出幻影了,以最快的速度跑进农庄仓房。

他这么多年坑爹为啥?不就是为了系统奖励吗?

两个月前他在这农庄里藏了上百担粮食。本以为几个月过去,系统会给他翻上百上千倍。

没想到今儿一打开仓门。还是孤零零的一百担粮食堆在那里。

朱打开一看,50担土豆,50担红薯,一小包辣椒、西红柿之类的种子。还有一些《种子培育大全》,《农家肥的制作方法》,《杂交水稻的理论研究》,《小麦增产注意事项》之类的书籍。

朱不信只有这么多,翻遍农庄,除了农庄旁边两亩快熟的红薯土豆,其他什么也没发现。

本来朱还嫌弃呢。

这些东西好是好,可种植要时间啊。等到这些东西堆满他的粮仓,还不知道要多久。

还不如直接奖励他上万担粮食,让他狠狠赚一笔。

可现在看来。这他么哪是没用啊。这是有大用。

要是没这些东西,他小命说不定就没了。

今儿要不糊弄住老朱头,愤怒的朱元璋肯定把他剁碎了喂狗!

朱不敢怠慢。扛起一包红薯窜了出去。

“父皇,比占城稻还好的粮种我找到了!”

“占城稻算什么?最多亩产300斤。我这粮种随随便便能亩产3000!”

“有了它,你就等着享福吧。只要把它推广全国。大明从此再无饿死之人!”

朱元璋:(|||)

真找到了?难道我真要改口叫这小子叫爹?

太子:()

卧槽!真有这等神物?老五不会骗人吧?

马皇后:()

老五胆子怎么又大了?他爹气头上还敢说瞎话?

算了,累了,毁灭吧,还是吩咐王景宏,早点准备棺材吧!

第18章 我特么问你这个?

朱一声大喊,朱元璋,太子,马皇后等人全都凑了过来,伸长脖子看“神物”。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一红彤彤,胖墩墩,看着就特别讨喜的东西印入眼帘。

模样长的怪里怪气,跟寻常的五谷根本不一样。

朱元璋当即就把刀拔了出来。“这他么是粮食?你们见过这样的粮食吗?

兔崽子,你别以为随便拿点什么东西就能糊弄住劳资。今儿你死定了,劳资说的!”

朱元璋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朱掰了一节红薯扔到嘴里。“咔,咔”吃的开心。

“爹,这真是粮食,特别甜。生着吃,煮着吃,蒸着吃,烤着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寻常大汉一两个就能吃饱,特扛饿!”

说着朱将手中的红薯掰成几节儿,分别递给太子,马皇后等人。

太子咬了一小口,双眼放出了光。“父皇,甜的,真能吃……”

马皇后尝了尝味道。“味道不错,比草根树叶强太多了。甚至比一些野菜的味道都要好……”

徐达“吭哧,吭哧”造了一大块儿。“嘿……这玩意儿扛饿呀嘿!俺那么大的饭量,吃一块儿就五分饱了。这玩意儿当军粮好使!”

朱元璋瞪大眼睛:这是真的?真让这小子找到了?

这怎么可能?这小子运气怎么这么好。

那岂不是说,不仅不能罚这小子,还得请这小子喝酒?

朱元璋瞅瞅手中的刀,再看看朱那张可恶的脸,

这小子有脑疾,真让他逮着机会,他真敢不顾场合,强迫自己兑现承诺叫爹。

要真那样,他活不活了?

想到此处,朱元璋别过脸。违心的说道。“就算这玩意儿是粮食,谁能证明红薯能堪比占城稻?”

“兔崽子说这玩意儿能亩产3000斤,你们说这可能吗?”

朱翻白眼。“那我要是能证明呢?”

朱元璋眼睛瞪的像铜铃。“你要真能今天证明,我真管你叫爹!记住了,只能是今天!”

“你说的嗷……”朱拔腿就走。不多久领着众人来到农庄外面的一块地上。

地里绿油油的红薯藤长势颇为喜人。一阵风吹来。植物的清新混合着泥土的芳香特别令人沉醉。

首节上一节14/1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