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脑疾,你还让我当皇帝 第33节

朱亮祖追朱敢追的那是上窜下跳。

朱敢嘴都磨破了也没打消朱亮祖揍他的心。

俩人在东宫的花园里你追我赶。

历经一场惊世大战。

“朱叔,行了,别生气了,丹书铁券没了就没了。那玩意儿在手里不是啥好事儿,早点用了早点省心。”

朱亮祖和朱敢晃的朱眼晕,朱忍不住出声劝阻。

朱亮祖:(益)

“丹书铁券还能是祸事?那是劳资全家的一条命!”

朱标也在一旁呵斥。“老五别瞎说,丹书铁券是我大明最高的荣誉。怎么可能是祸事?”

“你们不信?”朱抬抬眼,“不信我跟你们分析分析。”

“假设啊,假设有一天你有一个特别想杀的仇人。杀了他有一半儿几率无人知晓剩下的一半儿几率能用丹书铁券抵罪。你杀不杀?”

朱亮祖毫不犹豫。“杀!”

“那要是一半儿几率无人知晓,一半几率以命相抵。你杀不杀?”

“那就得考虑考虑了。”

“再假设,你准备强占几百亩农田。还是一半几率不被发现,一半几率用丹书铁券抵。你抢不抢?”

“抢!”

“那要是,一半几率不被发现,一半几率以命相抵呢?”

“这次不抢,为点钱财不值得。”

“同样的,让你为利益冤杀一位清官。不同条件还是有没有丹书铁券,你怎么选?”

“有丹书铁券就冤杀,没丹书铁券就不杀,还是那句话,为点钱财拿命冒险,不值当。”

“这次让你倒卖军粮,这是朱叔你身上发生的真实案例。假如你没丹书铁券,你还会冒险倒卖军粮吗?”

“我疯了?钱不够可以再借,没婆娘可以再找。命没了,可真就什么都没了!没丹书铁券,我傻了才去犯死罪!”

“好!现在,你运气不好,倒卖军粮,冤杀清官,强占良田,杀人害命……你所有的罪名全被捅到我父皇那。”

说到这儿,朱漫不经心的瞅了朱亮祖一眼。

幽幽的提问。“朱叔,你觉得,你那一本丹书铁券,能抵你几条命?”

朱亮祖愣住了,

瞬间明白了朱的意思。

按陛下的脾气。

那绝对是死定了。就算陛下再怎么顾念袍泽之情,他为了以正法纪,也得砍了自己。

朱亮祖渐渐明白了。

本来他好好的,只要压制心中的贪念,什么事儿都不会发生。

可丹书铁券却是一个恶魔,一次次引诱他跳出律法的束缚。

一次还好,

两次也行,

可三次四次甚至十次八次,丹书铁券真的可以替他赎罪吗?

就像他这一次,要是没有丹书铁券,他就不会倒卖军粮,

不倒卖军粮,就不会输光家产,

不输光家产,他就不会被蛤蟆张等人盯上,

不被蛤蟆张等人盯上,也就没有今天用丹书铁券抵命的事情。

所以说,

成也丹书铁券,败也丹书铁券。

这丹书铁券,不要也罢。

朱标懵逼了,

这丹书铁券还是个祸害?

朱呵呵笑道。“大哥,你还不信?”

朱笑呵呵的打开一本奏章,上面是对这次贪污官员的处置。

【刑部侍郎黄俊,剥皮充草,夷三族。】

【御史周瑞,剥皮充草,夷三族。】

【礼部侍郎王维忠,剥皮充草,夷三族。】

【户部主簿刘毅,剥皮充草,夷三族。】

……

奏章上用红笔勾画的一个个人名。全都是剥皮充草,夷三族。没有一个例外的。

这么大规模的杀人,尤其是杀官。

闹大了可能官场动荡官员人人自危,动静最小也是在史书上落个残忍暴虐的名声。

可朱元璋还是毫不犹豫的动手杀人。

可见。

对于此次案件。朱元璋是多么的愤怒。

“其实按父皇的脾气,这次朱叔死定了。父皇之所以放过朱叔。”

“一是看朱敢检举有功,帮我一个小忙,也替父皇间接打压了李善长。算是给朱敢的奖励。”

“二是看朱叔你坦荡忠诚。面对父皇的询问,您丝毫没有一丁点隐瞒的意思。哪怕像倒卖军粮这样的无赦之罪,您依旧坦然告知。”

“救您的不是冷冰冰的丹书铁券,而是你们父子的所作所为。”

朱亮祖:()

我捡回一条命,我儿子那坑爹货还有功劳?

朱敢:( )

妈耶。

我磨破嘴皮子也没让我爹打消揍我的念头。

大哥轻轻松松就让我成我爹恩人了?

我要是学会这招,以后坑爹的时候岂不是要起飞?

第38章 你会后悔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蛤蟆张事件也逐渐走进尾声。

此次事件,

朱元璋共诛杀刁民736,官员十八,受到株连的罪犯三族,接近上千。

那几天,刑场的人头哗啦啦的滚,血水如小溪般的流,血腥味儿三里地都能闻见,凄厉的哀嚎声昼夜不停。

可与以往不同的是,如此地狱般的场景不仅没让百姓感到惧怕。反而让百姓拍手称快。

百姓们一听是作恶多端的蛤蟆张,老叫花,鬼手刘,老龟公一行人,连三岁小孩儿都跑出来冲他们吐口水,扔臭鸡蛋。

那几天,金陵城臭鸡蛋的价格比新鲜鸡蛋贵上三倍!

金陵城,皇宫内。

朱元璋正笑眯眯的数着钱。

虽然看到蛤蟆张等人的恶行他是真气,可抄他们家的时候那是真爽。

要想发财快,还是得学坏。那群被砍的狗东西家里,竟然全部富得流油。

这个家里抄三万,那个家里抄五万,林林总总竟然抄出了上百万两银子。

这可是整个大明将近一个月的军费,要是多来上几次。那他扩军的钱不就出来了?

朱元璋正做美梦呢。

朱提着个食盒走了过来,“爹,数钱呢?”

朱元璋脸立马耷拉了下来。嫌弃道。“你这兔崽子不在你宫里呆着,来这儿干嘛?”

“滚滚滚滚滚……这儿没你饭,滚回去吃光禄寺的饭去。”

朱撇撇嘴,“爹,光禄寺的饭是人吃的吗?都是一些破菜叶,烂梗子。连点油腥都没有。最关键是啥?千篇一律,八百年不带换个样式的。让狗连吃一个月,狗都得吐。”

朱元璋:(|||)

啥意思?你啥意思?

那是劳资亲自定下的饭菜规格,想当年劳资要饭要能吃上这个,比过年都高兴。

这么好的条件你竟然还挑肥拣瘦?

你小子是不想再吃饭了吧?

朱元璋当下就把鞋脱下,抄在手里。“你小子好好说话,劳资今天高兴,别逼劳资揍人。”

朱缩缩脖子,突然脸上换上了笑容,指着手中的食盒,夹着嗓子说话。

“尊敬的父亲大人,儿子最近新得几样菜式,味道颇为独特。如此美味,儿子不敢独享,专门送来请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一起品鉴。”

“若是父亲大人觉得不错,请父亲大人施恩加入光禄寺菜单。也给咱们枯燥的餐桌,增添一分色彩。”

“嗯……准了。”朱元璋也摆好架势玩闹了起来。

迈着八字步,一步一晃,霸气十足走到餐桌前。“小五子,上菜。”

朱脸一拉。“上毛线菜,大哥和我娘还没来呢,想吃菜,等会儿!”

朱元璋:(|||)

我是皇帝,堂堂九五至尊。岂有我等人的道理?

朱扭头。“娘,我爹不愿等你吃饭,他想吃独食儿!”

朱元璋:d(д)

朱元璋一蹦三尺高,媚笑着朝小厨房跑去。

“媳妇儿,你别听臭小子胡咧咧,咱吃饭砸会不等你呢?咱是准备亲手帮你端饭。”

……

玩闹一场过后。

首节上一节33/1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