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脑疾,你还让我当皇帝 第96节

红土,要从江浙,福建一带取土。

不仅产地有讲究,取土的时间也有讲究。甚至取来的土在路上行走的时间都有规定。

只一祭坛的土都如此的讲究,可见朱元璋对凤阳皇宫的建造有多上心!

此刻已经洪武六年,凤阳皇宫已经建造了四个年头。

虽没有彻底建完,但大体也建造的差不多了。

二虎他们收拾一番,收拾出个符合朱身份的偏殿还是很简单的。

“二虎啊,”朱瞅着眼前人高马大的二虎,忍不住发点小牢骚。

“我说你平时也挺得力的,怎么这会儿蔫了呢?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还让我父皇大老远的将我发配过来?”

“我爹他不是给你先斩后奏的权力了吗?有问题你拔刀啊!咋滴?你的刀杀不了人?”

二虎唯唯诺诺,扭捏的像个小媳妇。低头道。

“五皇子,先斩后奏不是这么用的,就算砍,也先得有对方违法犯罪的证据。”

“这跟你堵大臣门揍大臣不一样,不是板砖一亮,想咋干就咋干……”

朱:(|||)

你是在说我蛮不讲理?

朱瞬间就恼了,抡起巴掌“啪啪”照着脑门就是两巴掌。

“小爷我揍人,只揍大奸大恶之人,我揍的那些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我都有证据在手里!”

“你以为我是胡作非为吗?我那是为民除害!”

对对对!

二虎不住点头。

礼部侍郎官风不错,就因为人家强迫一罪臣之女为妓(符合大明律法),你堵人家门堵了三天。

刘伯温算好官吧?就因为他稍稍照顾一下浙东集团同僚,你非说人家算命算的不准,躺人家家门口让人家赔钱。

应天府尹也干的不错,就因为他想巴结李善长,暗中帮李善长“合法不合理”处理几件事儿,你揍的人家半个月下不了床。

还有吏部,刑部,兵部,户部……

二虎狠狠甩甩脑袋,将脑海中那些不好的回忆甩出去。讪笑道。“五皇子,凤阳不比金陵,这是陛下龙兴之地。这里有许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关系。”

“哪怕陛下和太子爷到这儿,也得谨慎三分。”

“呦呵……”朱来兴趣了,板砖拿在手上,状若无事的把玩着手里的板砖。“大明还有我爹不敢惹的人?来,说说,让我看看他的脑袋有没有我的板砖硬?”

二虎低头想了想,给朱举了几个例子。

“城东的刘员外,当年凤阳闹瘟疫,陛下父亲大哥去世没钱安葬,是刘员外于心忍,‘借’给陛下些许钱财,让陛下办完后事儿。”

“城外的皇觉寺,当年陛下无粮可吃,是皇觉寺老方丈在陛下最困难的时候,收留陛下入寺当一行童。让陛下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城西的老拐头,是陛下行乞……呃……化缘时候的大哥。当年他拿出棺材本请陛下去青楼,参军之前了了陛下一桩心愿……”

“还有城南……”

“城北……”

朱瞪大了眼睛。“所以说,凤阳有许多我爹的恩人?”

二虎皱皱眉,点头道。“恩人谈不上,但当年的确不少人帮过陛下,陛下起于微末,家里连地都没有一亩,没人帮助,他也不会有这么一番事业。”

“陛下念旧情,登基之后不仅大大奖赏了他们,还明里暗里交代此地知府要多多照顾。”

“所以,我们对付他们的时候必须得证据确凿,不能让人说陛下忘恩负义。”

呃……这么说的话,这就不能胡来了。

朱将板砖收了起来。

朱元璋地位再怎么高,他骨子里还是一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身上的那股子劲儿,他一辈子都摆脱不了。

比如说,按道理金陵不适合当首都,多少大臣劝朱元璋往北迁都,或迁都西安,或迁都中原,帝都居中,有利于朝廷控制大明南北。

可朱元璋偏偏想迁都凤阳,不为别的,就为“衣锦还乡”四个字。

比如说,朱元璋对马皇后的万般疼爱。自大明立国以来,宫里搜罗了不少绝世美人,可她们加一块儿,都比不上马皇后的一根手指头。

为啥?

为的就是“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可弃。”这句老话。

再比如,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

还活着的,跟着朱元璋已经混成大明勋贵。

不幸牺牲的,他们的家人朱元璋照顾的很好。

朱元璋也许有时候很坑,但绝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很靠谱的。

别的不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四个字被他牢牢记在心里。

但凡是当年对他有过帮助的人,他都十倍千倍奉还。

“……不对啊!”朱猛然反应过来。疑惑的问道。

“我爹他派我过来是什么意思?我虽然嫉恶如仇,但不擅长探案找证据啊!”

“我惩恶扬善都是靠着黄金板砖打天下。正儿八经找罪证,我根本没那个本事!”

二虎缩缩脑袋,弱弱的回答。“不用您探案找证据,陛下让您过来,就是让你拎着板砖打天下的。”

“陛下说了,您是皇子,又有脑疾。哪怕您把天捅个窟窿,他也有能力替您堵上。最多……咳咳……最多也就罚您点银子,您商会赚的银子不少,罚的再多,您也能还的起!”

朱:(|||)

老朱头又让他背黑锅来了。

第119章 没有证据

朱元璋什么目的朱一下子就想清楚了。

先把他整到凤阳,让他查案。

如果查的到证据就派二虎带人秉公执法。

查不到证据,以他朱的性格,哪怕把天捅出个窟窿,也不会让那群违法乱纪的混蛋好过。

等朱收拾了那群违法乱纪的人之后,朱元璋再出来做好人。

抽朱一顿,把他商会没收,再关他几天……透露的就是一个公平公正,铁面无私!

总之就是一句话,脏活黑锅朱去,搂银子捞名声他朱元璋来,

里外里就是血淋淋的两个大字下贱!

“五皇子,名单我已经准备好了,您准备从哪一家入手?”

“您放心,您一动手我们在一旁“拦架”。按住他们的手脚,绝对把他们摆成您砸人最舒服的高度。”

二虎从怀里取出一张写满名字的名单,主恶是谁,帮凶是谁,犯了什么罪,砸到什么程度……写的那是清清楚楚。

要不是缺了最关键的人证物证,朱都认为这是递交刑部的文书了。

看来二虎这一阵没少做准备,就等着朱抡板砖砸人。

同样也能表明凤阳这群人把二虎逼到了什么地步,

要不是二虎真没办法,他一个堂堂亲军都尉指挥使能靠朱犯脑疾惩戒罪犯?

朱给了二虎一个白眼儿,摇头道。“我是那种没有证据就随便砸人的人?我朱砸人,讲究的就是一个证据确凿,铁板钉钉。没有证据的事儿,我绝对不可能妄动板砖!”

二虎脸都绿了:你五皇子何时砸人还讲证据?

宫里的守门侍卫和公公怕不是要哭晕在厕所!

“铉儿,铉儿……”朱大喊!“把小爷准备好的证据给二虎看看,让他看看有能用的上的没有?”

铁铉屁滚尿流的跑了进来,手中还拿着那个寸步不离的小箱子。

一脸幽怨。

“五皇子,这是我出生入死找出的证据!”

朱大手一挥。“这不重要!关键是你跟二虎对接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那些罪人的罪行给定死了!”

“如果能,回头我带你一起出气,头三板砖,我让你先砸!”

铁铉:“……”

好吧,

爱谁找的证据就谁吧,

只要能惩奸除恶,他认了。

铁铉毅然决然的打开小箱子,拿出一摞证人证言。

“这是一桩侵占民田的案子,南雄侯赵庸他大伯的连襟的侄子侵占小黄庄300亩上等田,为了掩盖罪行,残忍杀害三户人家。”

“我这儿有同村里正黄老的证言,300亩上等田在赵庸亲戚名下为佐证!”

二虎结果铁铉的证据看了好大一晌,嘬着牙问了一句。“你说的小黄庄可是城北二十里处的小黄庄?”

铁铉点头。“对!你去小黄庄一问就知道这个事儿,当时我跟他们里正说好了,他们本村不少人愿意出堂作证!”

“可是……”二虎长叹一口气。“可是城北二十里根本没有小黄庄这个村子,原本的村子已经变成了上好的良田,绿油油的麦子长势极好!”

朱:???

铁铉:???

什么意思?

二虎继续长叹道,“你箱子里的东西,我来凤阳前,陛下给了我一份儿副稿。我先前查案就是按你箱子里提供的线索来查的。”

“可是我查来查去半个月,连你口供中的小黄庄都没找到!问附近其他庄子的村民,村民都是讳莫如深。想办法套出话,才知道小黄庄一百多口人,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朱和铁铉的眼一下子就红了。

什么意思?

一百多口人全杀了?他们竟敢屠村?

看到朱和铁铉眼里的愤怒,二虎赶紧出口解释。

“屠村他们不敢,凤阳好歹是龙兴之地,再大的关系也压不住这么大的事儿!”

“我估摸着他们是找了关系修改了府衙黄册。小黄庄本就是从山西那边迁来的移民,找找关系再将他们户籍信息改了,迁到其他府,并不难!”

“小黄庄所有村民被改了户籍信息,根本无处可寻,连原本属于南雄侯他亲戚的地也划到城北一地主名下,周围所有可能知道情况的人像是集体得了失忆症,根本不记得有小黄庄这个地方。”

“别说人证物证了,就算小黄庄这个名字都在凤阳这地界神奇消失!要不是我认识铁铉,知道他不会开玩笑,我还以为铁铉和南雄侯有仇,在诬告南雄侯!”

铁铉快疯了,完全不敢相信原本证据确凿的案件,过了半年,竟然变成这样。

如果他能早点带朱过来会不会好一点?

首节上一节96/1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