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18节

不信?

胡庆余又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党争的结果,左丞相就一个,胡丞相想要坐上去,李丞相就得下来。”

“啪!”

胡庆余呼吸粗重的说了一句:“走,回官邸看好戏了。”

两顶绸缎蝠纹官轿刚离开青词院的附近,营阳侯的官轿就像胡庆余预料的那样,抬着营阳侯赶往了左丞相官邸。

胡庆余先一步回到左丞相官邸,这才心有不舍的前往了香荷院的正堂厅阁里坐着。

端起官窑茶杯还没喝上几口,前庭的垂花拱门被人用力砸响了。

“砰!”“砰!”

“胡庆余赶紧给老子开门,不然本侯就冲进去了。”

自从胡庆余有了一妻一妾,香荷院只留下了丫鬟和女俾。

作为管事大娘子的柳吴氏扭着丰腴身子,打开了垂花拱门的院门:“你这汉子真是无礼,大白天的敲别人家门。”

营阳侯饶是见过很多美人,见到了丰腴诱人的柳吴氏,还是不由得呆了一呆。

想到是过来兴师问罪,营阳侯只能强行把目光移开,怒斥道:“胡庆余这个小畜生,害的本侯从子没了一条命不说。”

“现在居然害的本侯全族削职为民,还要发配到苦寒之地辽东。”

胡庆余慢悠悠的走了过去,手里还牵着斑锦彪,找抽的说道:“那是你长子自己找死,与本少爷有什么关系。”

京城里谁不知道斑锦彪的凶猛,这条恶犬是真的咬死过一头豹子,甚至传闻还吃过应天府衙门的死囚。

营阳侯见到斑锦彪以后,下意识后退了半步,感觉掉了面子,心里的怒气更是没地方发泄了。

营阳侯转过身去,看向追赶着过来的几位侯爷,还有从衙门里匆忙赶来的胡惟庸。

说出来一句让胡惟庸和几位侯爷都大惊失色的话。

“从今以后,本侯与淮西乡党彻底划清关系,咱们以后在官场上见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说完,营阳侯头也不回头的离开了。

柳吴氏看到胡惟庸那张铁青的脸容,赶紧把垂花拱门的院门给关上了,安慰了几句:“老爷已经有了一妻一妾,有着男女大防的礼法在,太老爷就算是老爷的父亲也不能进来。”

柳吴氏为了安慰胡庆余,走近了几步,丰腴身子一不小心碰到了胡庆余。

闹红了脸,慌乱的离开了。

第29章 王爷的一条好狗

胡庆余暗骂了自己一句曹贼,望着扭来扭去逃走的丰腴身子,心情更好了。

胡庆余走回正堂厅阁,掏出了一张名贵的鹅黄虎皮宣纸,美滋滋的划掉了一个名字:“胡党一共有十八名侯爷,去掉一个营阳侯还剩十七名侯爷。”

“虽说人数还是多的吓人,凡事总有过个过程,现在终于能够一步步的剪除胡党羽翼了。”

胡庆余把这张鹅黄虎皮宣纸折好,放回挂在腰间的鲤纹荷包里,又拿出来一张鹅黄虎皮宣纸,在上面加了一个名字:“李党啊李党。”

“等到你有十八名侯爷了,本少爷这一家老小的命就算彻底保住了。”

胡庆余看了一眼正堂厅阁内摆放的铜胎嵌银灯漏,已经辰时末要去燕王府点卯了:“来人,伺候本将穿戴甲胄。”

刚刚逃走的管事大娘子柳吴氏,只能红着脸带着几名丫鬟过来,伺候胡庆余披挂。

胡庆余只不过是个看门的仪卫,哪里有什么虎头兜鍪、银镜罩甲。

东厢房内的一面铜镜前,胡庆余望着身上的鸳鸯战袄,红袄鞋,雁翎刀,怎么看怎么好看:“给个上十二卫都不换呦,这可是燕王府上的看门卒。”

胡庆余穿戴整齐以后,手托着红笠军帽,趾高气扬的走向了厩房。

瞧他这气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十二卫的指挥使。

胡庆余为了给朱棣留下一个好印象,骑上一匹辽东大马赶往了燕王府,冻的他腮帮子发青。

一路上马不停蹄,终于是来到了燕王府。

崇饰富丽的燕王府大门,用的全是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口的镇宅狻猊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四周是高大的红墙,一直延伸到看不见尽头的深处。

胡庆余跃下辽东大马,把缰绳扔给了看门的门房,啧啧称奇:“王府到底是王府,比左丞相官邸富丽堂皇多了。”

“给本少爷的马喂上最好的青豆,记得往里面加一些蛋清,本少爷的马金贵的很,要是有一点不适,本少爷打断你们的腿。”

胡庆余前脚刚到,燕王府仪卫司千户李祺骑着辽东大马赶到了,老老实实的把马拴在门口。

李祺听到这么嚣张放肆的话,还以为是燕王世子:“不对,燕王哪有这么大的世子,前面这位是谁。”

更让李祺看不明白的还在后面,平时见了小侯爷们都爱答不理的燕王府门房,竟然客客气气帮那人把辽东大马牵了进去。

李祺可是韩国公的长子,却也不敢在燕王府这么放肆,打听了一句:“刚才那位是哪家的少爷?”

倒座房里有好几名门房,其中一名门房爱答不理的回答道:“左丞相的儿子。”

李祺听到左丞相三个字,第一反应想到了自己,紧接着又自嘲的笑了:“原来是胡庆余,难怪在燕王府都敢这么的放肆。”

门房知道曾经的左丞相长子是在讥讽他们畏惧左丞相的权势,他哪里知道,这位爷是真的混账。

只要不顺了胡庆余的心意,直接拿着鞭子抽人,他们这是吃过亏了。

朱棣刚好要出门,瞧见了胡庆余嚣张放肆的样子,眼皮跳了跳:“你这个小混账,看本王......”

责罚的话还没说完,胡庆余腆着一张脸跑到了朱棣面前:“王爷,您说怎么责罚,末将就怎么受着。”

朱棣看着胡庆余的一副无赖样,笑骂道:“行了,真是拿你没有办法,本王刚好有事要去一趟四夷馆,你跟着一起来吧。”

“得嘞。”胡庆余赶紧挤到了朱棣身边,一屁股挤开了牵马的仪卫,亲自给朱棣牵马。

朱棣有些惯着胡庆余的意思,就是因为他虽然无赖,但做事总能让朱棣感到舒心。

胡庆余堂堂一位左丞相的嫡幼子,居然给人牵马,即便是这人是一位藩王。

足够让朱棣在太子朱标和各位藩王面前,大大的涨了脸面。

李祺看着亲自为朱棣牵马的胡庆余,心里不是滋味:“换成本世子肯定做不到胡庆余这般低三下四。”

“或许,这就是本世子在燕王府不受待见的原因吧。”

前往四夷馆的路上。

朱棣或许是真的有些欣赏胡庆余了,踌躇了片刻,准备说一些不该说的话:“你觉得小国公李祺升任燕王府的仪卫副将怎么样。”

胡庆余本来还在美滋滋的给明太宗朱棣牵马,听到这一句闲谈,心情瞬间就不美了。

胡庆余毫无顾忌的说道:“千万不能啊王爷,他可是一位小国公。”

“嗯,换句话说,他可是淮西勋贵里最显赫的小国公,淮西勋贵已经掌握了大明上百万官兵,可不能再让下一代的淮西勋贵子弟,继续掌握藩王府的兵权了。”

朱棣坐在辽东大马上,看着正在那不遗余力挖自己根基的胡庆余,眼睛里的欣赏越发浓重了:“你怎么会给本王说这些话,你可是淮西勋贵里最显赫的少爷之一。”

“这些话可不是你的立场所能说出来,这些话要是传到勋贵少爷们的耳朵里,你就不怕被孤立。”

朱棣一切尽在掌握的看向了胡庆余,接下来应该就能从他脸上看到懊恼和后悔了。

朱棣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胡庆余居然是没有半点后悔,甚至还有些期待:“传出去就传出去,末将巴不得传出去。”

胡庆余正在发愁自家在淮西勋贵里的名望,当然巴不得传出去。

朱棣却以为他是不惜得罪所有的淮西勋贵,也要对他说实话,这份投诚的重量让朱棣都感到了沉重。

朱棣伸出右手,拍了拍胡庆余的肩膀:“你的这份忠心本王知道了,早晚有一天会有回报。”

提到一句会有回报,朱棣莫名的有些自嘲,他自己都知道这辈子没有希望继承皇位了,何况是其他人。

整个京城,甚至是整个大明没有一人相信吧。

胡庆余的反应再次出乎了朱棣的预料,脸上出现了感激涕零,就像是真的是得到了大明天子的赏赐:“胡某以后就是燕王殿下最忠诚的狗。”

第30章 谁才是真正的

狗?

这一个字把见过大风大浪的朱棣给说愣了。

权倾朝野的左丞相胡惟庸嫡幼子要给他当狗,换成了是谁都会始料未及,朱棣毫不例外。

“咳...咳...”

一个忠犬,让正准备说话的朱棣,呛到了口水。

朱棣怀疑胡庆余是在说笑,看着他那感激涕零的认真表情,恐怕是真的了。

朱棣深深的感动到了,手掌用力的按在胡庆余肩膀上,久久沉默不语。

后面还跟着一队仪卫。

仪卫们看见这一幕,赶紧把红缨帽儿盔偏到了一边,

心里不停的打着嘀咕。

“从来没见过王爷与谁这么亲密过,莫不是好男风?”

“哎,本官要是有胡二爷那么俊朗就好了,虽说是兔儿爷,但那也是燕王的兔儿爷。”

“男宠到底是男宠,王爷的手掌按在上面都快一盏茶了。”

胡庆余感受到手掌使了很大的力道,疼的呲牙咧嘴,暗暗嘀咕:“朱棣不愧是向北打到罗刹国的捕鱼儿海,向南一直打到西洋的千古一帝。”

“这弓马骑射的本事比起很多开国公侯都要厉害的多。”

朱棣瞧见他那呲牙咧嘴的模样,笑骂了一句:“你个小兔崽子刚来燕王府寸功未立,本王不好直接提拔你。”

“不过,能够把本王哄的这么舒心,整个京城就属你独一份了,不能不赏。”

“这样吧,从今天起你从五军千户所,调到仪卫司。”

胡庆余心里大喜,这一连串的表忠心没有白费,居然获得了天大的好处。

燕王府有五个千户所也就是五军千户所,仪卫司相当于朱棣身边的锦衣卫,亲近程度可比胡庆余所在的五军千户所密切多了。

胡庆余感恩戴德的都快哭了,挤了半天眼泪没挤出来,尬尴的赶紧说些吉祥话:“多谢王爷赏赐,祝王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早日荣登大...额...大破北方鞑子,开疆拓土到捕鱼儿海。”

胡庆余差点没给自己的嘴来上一下,怎么还把荣登大宝的实话说出来了。

朱棣知道胡庆余悻悻收回的最后一句话说的是什么,是在说他早日荣登大宝登基称帝。

简直说到了心坎里。

朱棣的更舒心了,骑在辽东大马上哼起了昆曲。

远远追在后面的李祺,咬牙切齿的低声骂了一句:“佞臣。”

附近的仪卫们最是看不惯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样子的小国公李祺,免不了要噎他几句。

“李爷长的也十分清秀,不如多去王爷面前搔首弄姿,说不定就能把胡二爷给挤下去了。”

“哈哈,到时候咱们兄弟一定给李爷随上干礼。”

“可惜啊,兄弟我没有李爷长的清秀,不然早就去了。”

首节上一节18/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