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69节

张武几乎咬碎了牙齿,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屈辱的双腿弯曲:“跪下没有问题,只要我跪下了,你就不要找胡爷的麻烦了。”

徐辉祖满脸嗤笑:“你算老几。”

第129章 塘骑听谁的

“咚!”

还没等徐辉祖嘲笑完张武,一只脚落在了他身上,‘噔噔’后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在了衙门地面。

徐辉祖的脸都绿了,感觉遭受到了极大的侮辱,锦衣玉食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顶撞过他,更不要说当众给他一脚。

真是.......活腻歪了!

徐辉祖瞪大了眼睛,气个半死:“我爹是徐达!”

拼爹?

胡庆余在这方面还没怕过谁,握住了张武的手臂,给了他支撑不用给魏国公长子下跪,满不在乎的说道:“我爹是胡惟庸。”

徐达是五军都督府的总督,掌握大明边军。

胡惟庸是左丞相,党羽遍及朝野内外,还有十六名淮西侯爷的支持。

徐辉祖头疼了,无往不利的家世居然还有不顶用的时候,只能换上另一种身份了:“我妹婿是燕王。”

王宗睿等勋贵少爷松了一口气,报出了燕王的关系,胡庆余肯定要服软了。

虽然不明白胡庆余怎么会看重一个小小的四藩王,以他的家世有着更好的选择。

只要看重,就对了。

为了维持与燕王、燕王妃的内臣关系,肯定要低眉顺眼的给小国公认错。

徐辉祖在旁人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再一次恢复了趾高气扬:“你现在低头认个错,本小国公就既往不咎了。”

“不然的话.........”

“咚!”

又是一脚,刚刚站起来的徐辉祖,再次被踹倒在了地上。

王宗睿等勋贵少爷茫然了,不是说胡庆余极其看重他与燕王朱棣的关系,怎么看样子一点也不像啊。

这哪里是上赶着巴结朱棣,分明是想得罪朱棣。

一点也不在乎朱棣的看法啊。

徐辉祖手足无措了,欲哭无泪的坐在地板上,不知道怎么才能挽回面子了,忽然瞧见了塘骑,颐指气使的命令道:“给我抓了胡庆余。”

这句话说的掷地有声,震的在场勋贵少爷们振聋发聩,想到塘骑可是燕王朱棣的亲卫,又一次振奋了。

感觉徐辉祖又行了。

这一次准能让胡庆余服软。

结果等了半天,塘骑没有一个人挪动半步,还都是满脸鄙视的看着燕王妃兄长。

衙门里陷入了沉默。

此番过来,本以为是一次手到擒来的教训纨绔子弟,京城里谁也没有他徐辉祖纨绔,唯一有那个背景的人还是太子朱标。

谁能想到,接二连三出现了意外。

徐辉祖心里苦啊。

胡庆余这个混账顶撞他也就算了,他爹毕竟是左丞相胡惟庸,那帮泥腿子出身的塘骑,还是燕王最信任的亲卫,怎么不帮自家人。

等了半天,塘骑百户终于说话了,在徐辉祖期盼的眼神里,语气不善的说道:“胡爷,需不需要末将把他扔出去。”

“王爷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一个混吃等死的败家玩意,只会败坏王妃家里的福荫,胡爷今天好好教训了他,说不定王爷和王妃今晚高兴的都要加一道菜。”

胡庆余要说不怕是假的,这个世道把弟弟看的比丈夫还重要的妇人可不少,不过,就算得罪了燕王妃,他也不是受气的人。

胡庆余听了这番话,心里一喜,觉得十分的合情合理,这才是十年如一日吃斋念佛只为了帮燕王争取皇帝皇后好印象的燕王妃。

误打误撞又顺应了朱棣和燕王妃的心思,胡庆余打起来其他的主意,笑吟吟的说道:“你说今天把这个二世祖给废了怎么样。”

“反正魏国公还有其他的儿子,要是把徐辉祖给废了,以后只能躺在家里不能出去作恶,没法败坏魏国公府的门风,王妃说不定还会赏赐几匹宁绸。”

徐辉祖慌张了,这次出门本以为十年九稳,没有带上几名狗腿子,谁能想到胡庆余这么的不按规矩办事。

想到胡庆余的混账,要是其他人说这话可能是吓唬人,胡庆余真敢这么干。

徐辉祖整治不了京城里有名的混账,怨恨起了把他请来的王宗睿,恼怒的瞪了他一眼。

急忙从地面上爬了起来,一溜烟跑出了衙门。

用尽了吃奶的劲,生怕跑的慢一点真被胡庆余逮了回去,打断了他双腿。

“该死的王宗睿,本小国公与你没完!”

王宗睿长大了嘴巴,突然想哭了,心里在呐喊,不给你面子的是胡庆余,怎么到头来怪罪道我头上了。

紧接着,王宗睿心里一哆嗦,经常说自己摆烂的胡庆余可以不怕小魏国公,他可不行,哪里得罪的起。

以小魏国公在京城里的地位和人脉,想要收拾他,还不得把他折磨的死去活来。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胡庆余先得罪他,怎么到头来变成了他吃亏倒霉了。

王宗睿咬了咬牙,事情到了这一步,只有打倒了胡庆余让小魏国公找回面子,才能重拾他们之间的乡党情义了。

“这一次算是王某栽了。”王宗睿都有些哽咽了,可不只是栽了那么简单,是得罪了小魏国公,莫名的感觉身子有些颤抖:“不过,你拿着淮西勋贵的东西谄媚浙东文官这件事。”

“已经犯了众怒,别以为一味的混账就能躲过去,等到朝廷清查税收以后,你就等着问罪吧。”

王宗睿不敢在这里多呆了,他怕挨揍,张武一拳拳凶悍打人,让他到现在还隐隐作痛,只能义愤填膺的赶紧遛了。

勋贵少爷们一个个慌忙鸟兽散了,回到各自的衙门里,没有了处理公务的心思,时不时惶恐不安的瞥一眼门口。

就怕塘骑冲进来,劈头盖脸的把他们打一顿。

以胡庆余的混账,真敢干出来。

“混账的名声还真是好用。”胡庆余继续坐在衙门里喝茶,这次彻底的轻松了,王宗睿折腾不出来什么幺蛾子了。

张武听了这话有些哭笑不得,混账可是个骂人的话,怎么到了胡庆余这里就成了一个好词。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自从认识胡庆余以来,凭借着混账可是没少占便宜,更是没少让徐辉祖这样的勋贵少爷吃亏上当。

混账,可不就成了一句好话。

第130章 朱棣病了

王宗睿气得食不下咽,几名交好的勋贵少爷找他去教坊司喝花酒都没心情去了,一个人生着闷气去了东宫。

已经一天没有进食了,饿的头昏眼花,王宗睿还是吃不下任何东西。

“王兄,你这是.......”方孝孺困惑的看了一眼王宗睿,已经快到用晚膳的时间了,怎么还往东宫跑。

方孝孺四人可不一样,他们是太子朱标的近侍,得到的恩宠足够让所有官宦子弟嫉妒到发狂。

王宗睿步履蹒跚的走进了琉璃瓦亭阁,看到石桌上摆着几样精致茶食,还有冒着热气的一壶上等贡茶,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先是在胡庆余那里受到了打击,亲眼目睹了储君对方孝孺四人的宠信,更受打击了。

王宗睿肚子饿的‘咕咕’叫,没有一点食欲,悲愤的大吐苦水:“还都是胡庆余造的孽,钞关的税收关系着很多官宦子弟的吃穿用度,要是没了钞关,很多官宦子弟连小妾都要养不起,只能送人了。”

王宗睿故意没说水西门钞关,只说了钞关。

方孝孺四人心里跟明镜一样,水西门钞关的官员大多是淮西勋贵,通济门钞关的官员大多是浙东文官。

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潜心经营,现在遭难的是水西门钞关,可不是通济门钞关,与他们扯不上关系。

方孝孺四人一直担心胡庆余会来东宫争宠,始终把他当做眼中钉,义愤填膺的帮着淮西勋贵说话了。

“虽说这事与方某无关,但是浙东学社要是有了这样吃里扒外的败类,方某肯定要召集所有的举人们,当众驱逐了那人。”

“不说黄某说你优柔寡断,换作了是黄某,一定请来魏国公府的嫡长子,好好压一压胡庆余的气焰。”

“齐某赞成,胡庆余总是自诩混账,要是请来了京城里头一份的二世祖,还能治不了胡庆余。”

王宗睿找了一个绣墩坐下,满脸苦涩,重重叹了一口气:“已经请过了,谁能想到胡庆余居然是混账到当众羞辱小魏国公。”

“小魏国公在他面前没能讨了好,还折了面子,只能灰头土脸的离开了水西门钞关衙门。”

方孝孺四人惊了,突然都把身子转了过来,脸上全是难以置信。

方孝孺嘴皮子都不利索了:“你....你....确定,那可是魏国公徐达的嫡长子,大明军伍第一人,胡庆余连小魏国公都敢得罪?”

王宗睿点了点头,提到这件事就郁闷,小魏国公居然记恨了他,上哪说理去。

黄子澄穿着一件洗了又洗的发白儒衫,拿着小算盘,不知道市侩的在珠算些什么,听说了胡庆余混账到就连小魏国公都敢羞辱,坐不住了:“不应该啊。”

“小魏国公身边的长随可都是边军出身,都是见过血的精锐,怎么连一个小小的胡庆余都降服不了?”

方孝孺的脸色有些难看,话里话外怎么有暗讽他的意思,忍不住腹诽了一句。

就像你能降服了胡庆余一样。

王宗睿奇怪的看了一眼黄子澄,又瞧了一眼方孝孺,吐露了实情:“小魏国公的想法和你一样,就没带长随过去。”

“结果,胡庆余仗着身边有燕王府的塘骑,给了小魏国公两脚,让他着实是丢人现眼了。”

方孝孺四人更是感觉怪异了,甚至有些糊涂了。

小魏国公可是燕王朱棣的小舅子,燕王妃的亲哥哥,按照亲疏关系来说塘骑也是小魏国公的家奴。

怎么是自家的家奴,帮着外人教训了自己。

难道胡庆余手里的银子就那么有威望?

方孝孺对于淮西勋贵的内讧,乐见其成:“就算胡庆余不怕小魏国公,还能不怕当今的皇帝陛下。”

“别说是他胡庆余了,就是他爹左丞相,一样是承受不住陛下的龙颜震怒。”

“方某可是听说了,胡庆余在白天的时候收取了大把的银子,听说多到用麻袋放着,你也是知道陛下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了,你不如趁机写个奏章递到宫里。”

黄子澄及时的帮腔作势:“哎,这可倒好了,你们没地方捞银子了,胡庆余自己捞的是盆满钵满。”

这些话说完,方孝孺四人目光炯炯的盯着他,眼睛里全是期望。

王宗睿的脸色逐渐铁青,越想越气,郑重的朝着四人拱了拱手:“王某这就回去写奏章,定要参他一本。”

说完,气冲冲的离开了。

方孝孺四人望着离开东宫的背影,压制在心里的喜悦绷不住了。

举杯共饮的庆贺了起来,他们正在这里商量怎么弹劾胡庆余的贪赃枉法,一把好刀就主动送上门了。

淮西勋贵亲笔写的奏章,可比浙东文官的可信度高多了,起码不会往党争方面去想。

胡庆余这一次,大概....应该....栽了。

王宗睿的奏章送到宫里的时候,朱元璋正在偏殿与太子朱标、朱棣一起用膳。

今天的晚膳只是叫上了朱棣一人,找他商议关于船引的事宜,朱元璋这次是从未有过的上心,毕竟只要船引这件事成了。

每年就能多征收一个布政司的税收。

首节上一节69/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