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94节

好歹毒的计策。

马匪掌盘子以前好歹是个武官,要不是上头的千总贪污腐败,吃不上饭了,也不至于沦落到这步田地。

马匪掌盘子不由的有些同情郑亨,忍不住再说了一句:“武举在这几天就要结束了,万一郑亨中了武举如何是好。”

“武举人比起一个礼房掌案有前途多了,少说也能成为一个中层武官,郑亨这人有些真本事,立功应该不难,到时候升任了一卫指挥使,可就得不偿失了。”

赵乡绅脸上出现了一丝不安,又高深莫测的笑了:“这一趟辛苦兄弟们,前院准备的好酒好肉是否顺口。”

“尤其是那一坛坛的好酒可不简单,是本乡绅珍藏了多年的佳酿。”

马匪掌盘子皱起了眉头,两人分明在说郑亨的事情,怎么没着没落的说起了酒水。

难道......马匪掌盘子脸色骤变,抽出腰间的佩刀,就要给赵乡绅来上一刀。

还没等他靠近赵乡绅一步,只听‘咻’‘咻’一阵尖啸,七八支箭矢穿透了他的身子。

马匪掌盘子栽倒在地上,抹了一把嘴里的鲜血,反倒是笑了:“没想到合肥县有名的大善人,做事如此的狠辣。”

“这次是我栽了,那就预祝乡绅.......”

还没等他说出后面令人厌恶的咒骂,管家一刀割破了他的喉咙,抹了抹溅在脸上的血水,杀气腾腾的说道:“老爷,马匪全都药翻了,全都扔到后山埋了?”

赵乡绅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笑呵呵说道:“那多浪费,府里一直在悬赏这股悍匪,头疼很久了。”

“本乡绅为乡里除害,当然要去领赏了,那可是一百石粮食。”

第173章 正面击溃朱棣

丘福等四名弟子衣锦还乡了,不过还有已经开始崇拜恩师的王景弘,龙江船厂第一次下南洋的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有了将,现在只缺少兵了。

这也是胡庆余立即撵走几名门生的原因,尤其是郑亨所在的梁乡,可是出了名的武术之乡,只要郑亨乡民感激涕零的愿意跟来,就解决兵的问题了。

龙江船厂的造船码头,胡庆余抬头望着五艘福船,激动的头皮都快发麻了:“本千户等这一天等很久了,水师招募了多少人了。”

王景弘接手了龙江船厂的出海水师,对于各种冗杂的难题有了清晰了解:“目前只招募了一百多人,只有大师兄那部分的宗族兄弟可以信得过。”

“根据弟子的洞察,其他船工大多都是大江里的白龙挂出身,应该是眼馋船工稳定的月钱,偷偷改换了身份,应征了龙江船厂的船工。”

一...一百?

胡庆余几乎是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给了来福那么大的支持,居然只招募到了一百多人。

没有个几千水师船工也就算了,起码得有几百。

谁知道,居然只有一百。

还不如一名土财主家里的奴仆多。

要知道江南富户家里的奴仆,各种婆子、婢女、家丁等等加起来,少说也有一百多人了。

他居然只有一百船工。

胡庆余虽然很失望,但好在有总比没有要强的多。

这时,来福惊慌失措的跑了过来:“老爷不好了!第二批从山东布政司运来的滇石棺材全被一伙海寇给抢了。”

胡庆余听到这句话,立刻就怒了,竟然有海寇敢断了他的财路。

胡庆余气不打一处来的骂道:“去他娘的,走,去校场。”

“老子非宰了这些海寇不可。”

说完,胡庆余龙行虎步的走出了龙江船厂。

龙江船厂附近的烂湿田已经全部归了胡庆余,逐渐变成了大片的水浇田,在这些水浇田的地头时不时的会出现黄土糊成的土屋,居住着一百船工的家眷。

来福不是傻子,白龙挂可以招募,但必须要把家眷迁移过来当做人质。

胡庆余望着一眼不见尽头的大片水浇田,心情壮阔了很多,脸上的怒气却是没有消减多少。

这个时候,他这个千户需要表现出愤怒的情绪。

田庄相当于边关的一座墩堡,占地不小。

外围是一圈黄土混合青砖建造的小型城墙。

从外面看去,是一个圆形的堡垒。

千户宅子在中间,校场在田庄的北门附近。

胡庆余用了半炷香时间,走到了田庄校场。

走进辕门。

一名身穿长衫的少年,正在操练着船工。

看起来不像是一位武将,更像是一位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气质颇为儒雅。

但怪异的是,这名长衫少年的手里,却拿着一柄春秋大刀。

这名长衫少年正是这支船工的统领,也是来福的侄子,名字叫做平安。

本来考上了前几科的武状元,前途无限,许多权贵都向他伸出了招揽。

一位六部高官甚至许诺他一路总兵的位子,那可是掌握着重兵的实权高官。

不知道多少武官梦寐以求的官途顶点。

迫于叔父来福的命令,跟着胡庆余这个京城里有名的混账。

胡庆余想起他的身份,眼睛都要瞪出来了,他可是靖难之役里正面击退朱棣的猛人,还斩杀了张玉谭渊等几员公侯:“平安?”

平安听到胡庆余喊声,转过身去,平淡的喊了一句:“千户。”

一起跟过来的来福,瞧见侄子这个样子,立即吹胡子瞪眼的骂道:“你个小兔崽子,忘了太老爷是怎么对我们家的了。”

平安听到叔父的骂声,态度好了不少,但也没好到哪去:“叔父一家是左丞相的家生子,侄儿可不是。”

胡庆余对于平安的态度,没有一点介意,有本事的人才有脾气。

再是说了,这个平安正面击退永乐皇帝的猛人。

平安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一直在注意胡庆余表情,瞧见他没有半点的在意,不禁有些奇怪。

要是放在以前,胡庆余早就一鞭子抽过来了,他身上可是没少挨胡庆余的鞭子。

他一个总兵之才的武状元,不仅没有得到礼遇,反倒是受到了不少的折辱。

没了反了胡庆余就不错了。

平安奇怪归奇怪,有些话还是要说:“千户放心,我能有今天,全是叔父含辛茹苦的供我读书练武。”

“不然,平安作为一名武状元,哪里会心甘情愿的在左丞相官邸当了几年的护院。”

“另外提醒千户一句,那些海寇可不是一般的海寇,应该是浙东文官控制下的海商,以后龙江船厂出海可就难了。”

胡庆余听到这句话,明白他的意思了,这是要混吃等死了。

龙江船厂可是他最后的后手,如果放弃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胡庆余突然说了一句:“平安,你信不信本千户有办法解决这一次的危机。”

解决危机?

痴人说梦罢了。

浙东的官僚缙绅自从两宋年间就已经海贸兴盛,控制了不知道多少船队,只要出了海可就是法外之地了,想要捏死一支刚刚搭建的船队,不费吹灰之力。

胡庆余知道平安不相信,笑了笑说道:“不如这样,滇石棺材交货时间还有半个月。”

“如果本千户能够交出滇石棺材,你就真心实意的留在龙江船厂效忠本千户,如果不能,本千户就放你回大明的沙场前线。”

平安皱起了眉头,根本不相信胡庆余可以交出滇石棺材。

区区一百多船工还能从数千海寇手里抢走滇石棺材,水师海战与地上的战斗可不一样,没有有利的地形用来以少胜多。

海上的接舷战,哪一方的人数多,哪一方就能获胜。

不过,这倒是一个回到沙场的好机会。

武将就应该马革裹尸,而不是浑浑噩噩的病死在这里。

平安心里有了决定,还是没有说话,转身离开了校场。

胡庆余注视着转身离开的平安,忍不住笑了:“神仙做不到的事情,本千户可以。”

“因为本千户脑子里有的是未卜先知。”

第174章 射表

胡庆余拍了拍手,迈步离开了这里。

离开的时候信心满满。

自信的程度,让来福差点以为真能交给滇石棺材。

胡庆余走在黄土路上,询问旁边的来福:“庄子里有没有木匠。”

来福呲牙一笑,露出了满嘴黄牙:“千户算是问对人了。”

“小的祖上就是木匠,这些年手艺一直没有落下,别的方面不敢说。”

“就拿木匠手艺来说,小的在京城也算是数一数二的。”

胡庆余没想到来福还有这样的手艺,对于自己的计划放心了不少。

回到名义上的千户府,其实不过是一堆土墙和土屋。

胡庆余走进书房里。

整整一下午都没出来。

等到胡庆余再次出来,手里多了一张羊皮纸,纸上画了一种奇特的构造图。

来福还以为千户出了什么事了,站在门口的黄土地上,顶着蓝天白云焦急的走来走去。

瞧见胡庆余出来了,忍不住松了一口,满脸谄笑的迎了过去:“千户,该用晚膳了。”

胡庆余点了点头,把手里的桑皮纸交给了来福:“按照这张图纸打造射表。”

来福小心翼翼的接过来桑皮纸,仔细瞧了几眼,眼睛越看越亮:“妙啊!妙啊!”

“实在是太妙了!”

说着说着,来福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京城里的那些官员,都说千户是大明勋贵子弟里最不学无术的混账。”

“有了这种叫做射表的东西,老爷比所有勋贵子弟都要满腹经纶。”

来福说出这些话,满是真诚,再也没了以前溜须拍马的意味。

射表就是在火炮出枪炮厂前经过打靶得出具体射击参数。

比如在使用实心弹,装药一斤,上扬多少角度的情况下,炮弹可以打出多少距离。

福船火炮在海上对轰的时候,命中的可能极低,一百发炮弹能够命中五发已经属于祖宗保佑,因此海战最终还是要用接舷战来收尾。

有了这种叫做射表的东西,命中的可能最少能够增加数倍,完全可以慢慢用火炮耗死敌人。

首节上一节94/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