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催促老爹就藩 第24节

‘臣知罪,请皇帝责罚’汉王这时没有用父子之礼,而是行正儿八经的君臣之礼。

‘你’朱棣愤怒的指着跪在地上的朱高煦。

眼看朱棣就要发火,太子朱高炽赶紧上前劝谏道;‘父皇,二弟已经知错了,这事也事出有因还请父皇三思啊’

第72章 被屠杀的汉民村落

太子上前的一番劝谏,让一旁等着看汉王受罚的赵王朱高燧,皇孙朱瞻基满脸的失望。

朱棣‘下旨;汉王朱高煦无故殴打朝廷阁员,有违皇室尊严,府中禁足等南援军回京,罚亲王俸禄一年。殴打阁员的侍卫全部杖责三十’

‘爹,打杨傅的事是我让侍卫们做的,他们是听从我的命令不管他们的事,要打就打我吧’朱高煦还争执道。

‘二弟你就少说两句吧’太子朱高炽赶紧劝道。

‘滚,滚,滚都给朕滚出去,老二你要是再肆意妄为看朕怎么收拾你’

太子赶紧拉起朱高煦行礼,带着众人退出大殿。太子还准备给汉王说点什么。但是朱高煦头也不回的走了。

“爹,你就别费心思了”

朱高炽看看一旁说风凉话的朱瞻基,没再说话也返回东宫了,朱瞻基则撇撇嘴跟了上去。

而远在交趾的朱瞻壑则不知道南京城发生的这一切,现在他是一门心思的在交趾各地找财富,不断被发现的矿产资源让朱瞻壑流下了幸福的口水。

没过几天还在岘港指挥手下人建设码头为后续的水师建设做准备的朱瞻壑,接到英国公张辅的消息赶紧回顺化接旨。

朱瞻壑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只是一路偏师,张辅都没有圣旨,自己的圣旨却先到了。

风风火火的赶回顺化张辅的大帅府中。

只见一小太监带着锦衣卫正在恭候自己。

“这位公公面生啊”说罢朱瞻壑不经意间将一锭金子送到小公公手中,小公公稍微一掂量,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世子殿下,小的黄鹤干爹是黄严黄公公”

黄鹤一下子让朱瞻壑想起了那首歌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殿下还是先接旨吧”

朱瞻壑规规矩矩的一下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 曰:交趾总兵官朱瞻壑在交趾平乱期间居功甚伟,然造成交趾百姓伤亡巨大,特旨调朱瞻壑领太平营所属各部回京休整另行赏赐,南援大军其他各部暂归英国公张辅指挥,钦此。

‘臣朱瞻壑遵旨,臣张辅遵旨’朱瞻壑,张辅两人赶紧谢恩。

跟宣旨的太监寒暄几句将他们送走后,朱瞻壑和张辅一起在大堂议论起来。

朱瞻壑喝了一口茶,脸色凝重的说道;‘老国公,跟黄公公聊过了。此番回京主要是我没有请示皇上就私自处置了马琪,我爷爷很生气,所以这交趾大局还需要你一力维持啊’

‘世子,要不是你千里驰援,我大军还不知要耗到什么时候,我这就写折子上奏陛下,说是我下令要处置的马琪’

看着张辅担忧的面色,朱瞻壑微微一笑摆摆手,;‘老国公说笑了,一人做事一人担,更何况你以为皇帝的锦衣卫是吃干饭的呀,好了不说,眼下我走后你需要注意几件事’

‘世子请讲’

‘第一,交趾南北各有一支仆从军有章北海,魏德源指挥清剿各处小股叛逆,负责驱赶清除人口,清理出土地方便日后大明移民归来安家定居生活,你这边要多给与支持,放心我会给你留下二十门大明十四年式5斤滑膛野战炮,加强军队战力。,

第二,我在鸿基港,岘港都修建码头作为日后水师停靠之用,还请你派人监督建造

第三,交趾人武山带着两万多叛军逃窜到占城国,至今占城国主还有一点反应,你这边要加紧防备以免出现意外。

第四,我大明交趾的领土要用石头做成界碑做好国界线的标识,以免周边的占城,澜沧等国趁机蚕食我交趾领土,’

张辅郑重的说道;‘世子请放心,这几件事我都会派可靠之人监管,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朱瞻壑叫来,方怀,魏无忌,魏远方,等人让他们将三千营,五军营,京营人马的指挥权与张辅的属下交接好,去跟朱大一准备明天启程从陆路回京。

对于放弃现在的军队指挥权他们几人都没有意见,因为通过在交趾的作战,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了朱瞻壑手下新军强悍的战斗力,先进的武器装备。对此他们早就垂涎三尺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瞻壑带着手下两千五百人的军队在张辅依依送别中,启程北上。大军经过新平,义安,进入三江府地界。

坐在马车里看了一会书眯眼休息的朱瞻壑,被一阵枪声吵醒,大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他隔着马车询问护卫的朱大一出什么情况。

不一会朱大一带着负责前锋开路的方怀来到马车前。

‘报告世子,前锋受到一小股叛军袭击有三人受伤,我军开枪击毙十余名土著抓了三名受伤的俘虏,其余叛军则逃入深林之中。此外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说,怎么吞吞吐吐的’

‘此外我前锋发现前方的一个汉人小村子被交趾人给袭击了,全村老幼无一幸免’

‘什么’朱瞻壑一把掀开马车帘子,没等朱大一上前搀扶,自己就跳下马车,让方怀带路,在大军前方不到三里的地方。

一个仅几十人的小村子里,房屋上的木头和茅草还在冒着缕缕白烟,地上躺满男人,小孩的尸体均都是被乱刀砍死,血流了满地都是,一些衣不遮羞的女子尸体也蓬头垢发,明显的生前遭受到惨无人道的凌辱。一股极重的腥味弥漫在空气里,让人闻之欲呕。所有的士兵都怒发冲冠,愤恨不已,纷纷嚷嚷着要为死去的同胞报仇。

朱瞻壑红着眼睛脱下自己的披风,盖在眼前已经死去的女子身上,其他人也用备用布料衣服将女子尸体遮盖住。

‘将那三个俘虏带上来’

很快三个交趾人土著捆绑着被士兵带上来,他们都是被燧发枪击中大腿或者胳膊,无法逃跑才被抓的。

‘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你们杀的吗’朱瞻壑冷冷的问道。

一个明显是头领的土著,挺着脑袋不说话,一旁的明军士兵上去就是一枪托,直接从他嘴里打出几颗牙齿,嘴角流着鲜血。

那名土著可能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就从嘴里吐出一口血后,慢慢的说道;是我们杀的,你们明人女子就是好,还不断的挣扎,那感觉真美妙啊’

第73章 敢当舔狗的徐滨

朱瞻壑愤怒无比,没等他说完就抽出唐刀,一刀将土著头领的脑袋砍了下来,鲜血喷在脸上的朱瞻壑立刻下令将死去的汉人尸体好生安葬,将这个人的头颅当做坟前的贡品。一部分明军士兵开始进村安葬死者。

其他两个俘虏都吓尿了,在地上不断的挣扎但是无济于事。

朱瞻壑厌恶的看了两人一眼,就让人制作好十字架插在官道两旁,用木钉将两人四肢死死的钉在木架上,任由他们凄惨的哀嚎声响彻山谷。斥候出动追击逃跑的土著,拿他们的头祭奠亡者。

随后大军继续启程后,朱瞻壑下令明军斥候侦查方圆五十里的叛军动向,一旦发现立刻出兵围剿尽量抓活的,俘虏全部沿着官道两排用木架钉起来,任何人不得收尸。借此警告那些作乱的土著,杀害汉人必遭到猛烈的报复。

北上的一路上,太平营官兵不断的出击疯狂的杀戮土著村落,女人全部抓走,其他人只要是活的就全部钉死在官道旁的木架上。

从三江府到广西一路的官道上插满了钉着土著叛军尸体的木架,一时间这条官道上变的人烟稀少,鸟兽绝迹。朱瞻壑也在交趾成为了土著闻之色变的人物,被土著称为‘人屠’

这也成为一桩后世史学家了解古代交趾历史研究大明圣宗皇帝朱瞻壑的一个历史事件。

进入大明内陆的地界,军队的警戒程度放松下来,朱瞻壑也没有要求加快行军速度反而特地减慢速度让士兵有机会看看大明的好山好水好景色,就当这次返程用来放松士兵们紧张的神经。

朱瞻壑知道经历残酷的战争,士兵很容易得上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就是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过分恐惧、紧张,对外界特别是对创伤相关的刺激信息过分敏感,引起惊跳性、急性、焦虑性反应的症状。而悠闲的行军放松可以缓解治愈这种症状。

被太子禁足半个多月不停读书的朱瞻基,经过自己的软磨硬泡,太子妃张氏的助攻之下,朱高炽终于同意解除他的禁足指令。朱瞻基如同笼中放飞的小鸟一般,惬意的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快乐。

他出来东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约定好的悦来酒楼找孙若微。

虽然不知道朱瞻基怎么回事不能出宫了,但是孙若薇仍然每天都在悦来酒楼的雅间等着。由于孙若微半个多月都去酒楼喝酒吃饭,同是靖难遗孤的徐滨有些不放心,这几日也陪着她在酒楼等待。

朱瞻基兴奋的推开雅间,看到孙若微呆呆的坐在那里,一旁还坐着徐滨。

‘孙姑娘,我来了,徐公子也在啊’

‘朱公子,你来了这些日子出什么事了’孙若微看到朱瞻基有些兴奋的问道,一旁的徐滨也有些疑惑,堂堂大明的皇太孙要出宫谁敢阻拦。

‘朱瞻基坐下郁闷的拿起酒杯猛地喝了一大口;‘别提了,我那二叔家的朱瞻壑在交趾屡立战功,这前前后后歼灭了快五十万大军了,现在交趾基本上已经平定了,我爷爷对他很是满意。

就是因为英国公张辅在战场上身负重伤,朱瞻壑自作主张炮决了监军马琪,结果我爷爷震怒就把他调回南京了,估摸着这会已经过了广西了吧,但是我爹非认为是我跟阁员杨傅私下联络弹劾的朱瞻壑,于是把我禁足了,我也是费了好大力气才说服我爹解除禁足令的’

‘噢,怪不得前些日子都在传汉王在皇宫门口暴打了阁员杨傅,原来这事是真的啊’一旁的徐滨开口说道。

朱瞻基可不敢在孙若微面前说就是自己跟杨傅计划好的弹劾目的是打消朱瞻壑的功劳,毕竟做小人很容易让人反感,所以朱瞻基就拼命撇开自己的关系。

‘哼原来是那个滥杀无辜的朱瞻壑啊,估计在交趾杀人不少’孙若微说道。

‘没错,朝廷的情报上说,我那弟弟在将二十万战俘,选出来30000人做大明的仆从军,再用十一抽杀的方式挑了20000战俘,让这些仆从军全部坑杀,给大明交投名状’

‘现在他要回来了,估计我的位置就不牢固了,现在我发现爷爷越来越喜欢他了’朱瞻基失落的说道。

‘怎么可能,你爹是当朝太子,你是皇太孙啊’孙若微惊讶的问道

朱瞻基又喝了满满一杯酒,我爹身体不好,爷爷本来就不喜欢他,只是碍于嫡长子继承的传统才维持到如今,可是现在朱瞻壑突然崛起,我爷爷对我二叔也另眼相看了,你说我地位不是岌岌可危吗’

孙若微从小尝尽人间冷暖,体验过生离死别,见惯了杀戮与鲜血。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她的内心是十分恐惧的。所以她励志要成为掌握天下权柄的女人,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她的的生死,让她不再恐惧任何人。

她知道徐滨也喜欢他她也喜欢徐滨,但是为了不再当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她要紧紧抓住朱瞻基,借助朱瞻基的地位慢慢成为这个天下谁也不能威胁她的人。成为皇后成为太后藐视天下人。

‘徐大哥你就帮帮朱公子吧’孙若微可怜的说道。

徐滨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史记列传,兵法韬略,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面对自己喜爱的女子为另个男人的请求,他不忍拒绝。在现代就是一个妥妥的舔狗。

朱瞻基一听这个靖难遗孤中军师般的人物能帮助自己,也是欣喜不已。

‘对对,徐公子。你说我该怎么办’

徐滨喝了一杯酒他知道孙若微的理想是什么,所以他也愿意帮助她实现。

‘朱公子,你可知洪武年间大将军蓝玉之事’

朱瞻基有些尴尬,自己的老爷洪武皇帝朱元璋,大杀功臣,这蓝玉就是其中一位。

这蓝玉还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作为太子妃舅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要不是太子朱标死了,蓝玉没有价值也被杀了。不然只要蓝玉活着,自己爷爷这靖难之役估计刚开始就被剿灭了。

‘嗯,知道,蓝玉, 我大明开国名将。有胆有谋,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破北元名震天下。洪武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称"蓝玉案"。’

‘不错,但是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太祖皇帝对蓝玉起了杀心吗’徐滨淡定的问道。

第74章 被逼死的班长

‘是因为他功高盖主’

‘不是’

‘故太子死了,没人维护他’

‘也不是’

徐滨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朱瞻基不明所以,赶紧向徐滨敬一杯酒寻求答案。

徐滨喝完酒说道;‘蓝玉名将也,但是他骄横跋扈不仅霸占北元皇帝的妃子,最重要的是他在北征南返途中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迎接,蓝玉就直接纵兵毁关,破门而入,太祖皇帝闻知,不喜,这才对他起了杀心。’

听完徐滨的话,朱瞻基恍然大悟。‘徐先生的意思是,可以想办法激怒朱瞻壑让他也来个纵兵毁关。’

‘没错,朱瞻壑年纪轻轻就领着大军剿灭这么多的交趾人,一定会骄傲自大,到时候在路上出现一点招待不周的事情激怒他,这样一来这数千虎狼之师混乱起来必定委祸地方,你想想皇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说完徐滨怡然自得的喝了一杯酒。

‘不行,这样对我的弟弟祸害地方百姓,我下不去手’

‘朱公子,你要想想以后啊,你是大明未来的储君,不能让他威胁到你的地位,自古以来争夺皇位失败者的下场你可想而知啊,你要考虑清楚啊’一旁的孙若微赶紧添一把火说道

朱瞻基低着头思考起来。良久他抬起头眼神开始变的冷漠;‘请徐先生助我’

随后三人开始谋划起来,借助朱瞻基老爹太子的身份,地方上很多的官员巴不得为朱瞻基肝脑涂地呢。

这边一路上慢慢悠悠行军的朱瞻壑,还不知道京城的朱瞻基已经做好了对付他的计划。

近三千大军靠着沿途各个州府的粮食物资补给,经过广西的南宁府,广东的肇庆府,北上江西的赣江府沿着赣江顺河而下路过南昌城时被迁封南昌的宁王朱权宴请几日。

(宁献王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是杨妃所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宁王,二十六年,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大宁在明初期为军事重镇,朱元璋为防关外蒙古势力,洪武时将许多皇子封在关外,并给予重兵。永乐帝夺得帝位后,为进一步削弱诸王的势力,将许多关外的亲王移藩关内。宁王就是其中之一。永乐元年(1403年),改封到江西南昌。)朱瞻壑无法拒绝被迫脱离大军赴约,自随后赶到。

由指挥朱大一,副指挥方怀带领太平营继续前进。没想到在路过饶州府出事了。原来一路上朱瞻壑对于手下士卒约束的并不严,路过大的州府安营扎寨的时候,都会允许一部分军士不带武器去城中逛逛买东西放松放松。

首节上一节24/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