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催促老爹就藩 第41节

纪纲赶紧接话:“世子放心,我回京之后,就立刻着手安排一下。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锦衣卫的势力都布置到朝鲜,扶桑南洋等地。

另外锦衣卫暗探也会随着商队密切打探蒙古各部各地区的情报。保证世子行动的顺利实施”

“嗯嗯不错。以后辛苦你们了,来我一茶代酒敬你一杯”朱瞻壑举起手中茶杯敬起来,纪纲也赶紧举着茶杯回敬。两人一起喝完茶水。

第二天,朱瞻壑正在查看盱眙县城外的太平营军队训练的时候。一名骑马赶来的士兵跑到朱瞻壑面前翻身下马行礼说道:“报告将军,三千营的数万骑兵由东侧的洪泽县全速北上,汉王殿下带着调令马上就道”

“嗯好我知道,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朱瞻壑带着方怀还有纪纲站在大营门口迎接,不久一队骑兵极速跑来。为首的正是自己的老爹朱高煦。

“驭”汉王勒住战马,看着不远处站着的朱瞻壑,方怀纪纲三人。下马后朱瞻壑快步上前行礼“孩儿拜见爹,末将拜见汉王”

汉王仔细看看自己面前弯腰行礼的朱瞻壑,满意的点点头。

“好了都起来吧”

“壑儿你看看这个”

朱瞻壑恭敬的拿过朱高煦从怀中掏出来的圣旨和兵部的调令。

朱瞻壑打开后,仔细看了起来。然后抬头问道:“爹怎么回事,情况这么严重吗,还要出动三千营的兵马”

“应该没事,就是去配合一下”

方怀赶紧上前对着朱瞻壑小声的说道“世子让王爷进营啊”

朱瞻壑立刻醒悟,赶紧说道:“还请爹进营”

“走去看看你手下的精兵良将,后面的日子你的骑兵营还要跟三千营共事呢”

朱瞻壑赶紧领着自己老爹看看大营各处步兵,炮兵,骑兵的训练情况。一排排步兵遂发枪的密集射击,寒光的刺刀拼刺,大炮不间断的轰隆声。骑兵密集阵行的冲锋。让久经沙场的汉王也眼前一热。

回到主帅营帐,汉王坐在主帅之位,朱瞻壑赶紧自己端来茶水敬上,朱高煦喝了一口放下说道“壑儿,一遍看来你的手下的兵马都是精壮队伍啊,不错训练的不错”

“谢爹夸奖我还要继续努力”

“你说说,我大明军队其他的骑兵部队都是用的棱形冲锋队形。你的骑兵为什么训练的是一排排的整齐冲锋啊”

朱瞻壑解释道:“爹。因为我手下目前的骑兵比较少。就一个团两千余人,再加上他们每日都在训练严格遵守纪律。

这才能做出墙式冲锋的行动。骑兵营的墙式冲锋是一种以横队进行的,各个连队营队当中没有间隙的冲锋。

我们在训练中发现密集阵型的骑兵,比松散的阵型的骑兵更适应战场,更能发挥我们大明骑兵作用。

我太平营的这种骑兵这种结成密集横队排着队着慢跑接近敌人等达到冲刺距离后加速用最大速度撞击敌阵”的战术,对付阵型松散的骑兵和步兵的时候杀伤力很强。

骑兵并肩冲锋,我这样训练的根本战术意图就是通过大量的训练将所有的士兵变成一个整体,用集体的力量去击败各自为战的敌军。

蒙古骑兵的冲锋就像一群战马胡乱跑过来没有一点规律很可能会把骑兵挤在一起浪费战力,而我们的骑兵的冲锋就是一堵墙砸过来,让敌军无法躲避各个方向的攻击。

训练并排冲锋的骑兵,即使是我明军的骑兵将士骑术枪术都不怎么样,也能遵守纪律然后在一个整体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更加有效的杀伤敌军。

就算敌军可以打破一排两排的骑兵。面对后面一排又一排仍然整齐划一冲锋过来的骑兵时。他的勇武也无济于事,最终也会淹没在骑兵的一排排攻击下。

这种墙式冲锋战术,是依靠大量训练和严格的纪律,让士兵形成习惯,这样就能发挥我们的优势。

“带走你的骑兵营心疼吗”汉王说道。

“爹瞧你这话说道,他们是士兵,是士兵就要遵守命令,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责任。我完全服从命令”朱瞻壑严肃的说道。

汉王拍拍他的肩膀,“嗯孩子你长大了,记得多回家陪陪你母亲,她很是想你。来之前还在我面前念叨你呢。”

“是,我知道。爹我回京后会多回去陪陪母亲。”朱瞻壑狠狠的点点头说道。

“爹,这次蒙古人在边境有十几万人的话。就甘肃陕西和你手下的三千营骑兵能防得住吗。”

汉王摆摆手说道“这次就是配合着太原等地的边军防御;没有与蒙古人决战的打算。消灭他们还是需要准备一段时间的。”

“你营中的大炮能够随骑兵行动吗”汉王想起刚刚视察过的炮兵部队说道。

“目前大明十四式10斤滑膛野战炮重量太重,只能伴随步兵主力行动。但是大明十四式5斤滑膛野战炮可以。

它就需要两匹马托运。而且轮子高大用铁木和钢架制造可以抵挡长时间的剧烈奔跑,跟着骑兵一起行动没有问题。”朱瞻壑思考片刻说道。

汉王也没有在朱瞻壑的大营待多久。就带着太平营的骑兵营和二十门5斤滑膛野战炮离开,从洪泽县方向追赶已经过境的三千营的三万骑兵部队。

第 117章 皇帝知道的秘密

朱瞻壑站在营门口看着自己老爹带着部队远去的背影。心中对北方战局更加关心,他看着远处骑兵离去的扬起的尘土,对着身旁的纪纲说道:“纪指挥使,以后你们锦衣卫关于九边我爹的情报也给我送一份。我们该回京了”

“是殿下”纪纲赶紧回答道。

随后朱瞻壑转身进入大营,通知手下的一个团整理打包物资,返回句容。

优秀的士兵加上频繁的训练让大军开拔的速度很快。等盱眙县的吴县令得知汉王世子的太平营要走的时候,就急忙带着人到大营送别。等吴县令到的时候,太平营的二团已经收拾完毕,全军在陆续开拔,先头开路的一个营已经出发出几里地了。

而朱瞻壑和纪纲等人则站在路边看着部队行军时。

“世子殿下,纪大人,你们回京怎么也不通知一下下官。我盱眙县上下好全体为两位大人送别呀”吴县令跑的满头大汗的来到两人面前说道。

“吴县令,我们回京你消息也挺灵通啊”纪纲说道。吴县令用袖子擦擦额头汗水,说道:“纪大人说下笑了。你们都是我盱眙县的大恩人,理应好好招待世子和纪大人的。”

朱瞻壑摆摆手说道:“好了吴县令,现在洪泽湖的水贼已经清剿干净了。现在骑兵已经北上。步兵也要回句容训练了。不再叨扰你们地方了。好了吴县令后会有期,不用送了我们走了”

“恭送大人,”吴县令见朱瞻壑态度艰觉就没在多言挽留。

朱瞻壑,纪纲在马上向吴县令拱拱手用马鞭打了战马屁股一下,战马嘶鸣一声开始加速奔跑起来。

出发时一个团加上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等正常行军两天后返回句容大本营时。缺编一个骑兵营。朱瞻壑安顿好军队后。纪纲便跟他告别:“世子殿下。卑职就先行一步回京复命了。后续我会安排锦衣卫加大对海外各地区的情报刺探工作的。”

“嗯嗯谢了。辛苦你了,以后你们锦衣卫还要多多帮忙才是啊”纪纲赶紧摆摆手说“是应该的。”随后带着锦衣卫其他人马返回南京城。

而朱瞻壑则一边视察军营士兵训练情况,一边在铁厂,煤厂奔波。还要时不时的到兵工厂查看武器制造,和一大批的工人一起探讨武器赶制方案。投入大批资金加快各类武器研发的进度。

而回到南京的纪纲第一时间就进入皇宫向朱棣禀报此次锦衣卫配合太平营官军围剿水贼的具体情况。

朱棣仔细听完之后,思考片刻才说道:“这次你们锦衣卫做的不错,起来吧”

纪纲额头上满是汗水,赶紧擦了一下起身老老实实站着。

“经过这次的战斗,你觉得太平营的战斗力怎么样”朱棣问道。

“回禀陛下,如果是一对一的话。世子殿下的士兵可能在武艺上面是完败。但是百人千人或者是更多的人数情况下。太平营的战斗力可以同时对付两倍的对手,或者更多。我认为锦衣卫中也应该有一部分这样的士兵一样的训练,和太平营一样的武器装备”纪纲小心翼翼对自己回答。

“还有呢”

纪纲心头一怔,脑子有点蒙不知道朱棣问到是什么了。“这次围剿大军还缴获了约十万两白银。但是有一半都给了洪泽湖四周的贫苦百姓。我锦衣卫有两万两。太平营有三万两”纪纲说道。

“朕问的不是这个,你知道的”

纪纲心里全是惊恐,他以为朱瞻壑跟他说的让锦衣卫海外秘密发展情报组织的事情,只有两人知道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知道了。看来皇帝陛下还有不少不为人知的底牌没有亮出来啊。

“就是,就是”纪纲有些说不出口,他感觉自己前脚刚答应朱瞻壑派人到海外发展,后脚就在皇帝面前把事情说出来,有些背叛的意思。

“有什么说什么你结巴什么。这不是你大名鼎鼎的锦衣卫指挥使的风格啊”朱棣调侃道。

纪纲只得深呼一口气,说道:“陛下汉王世子殿下希望我们锦衣卫以后也要往蒙古;朝鲜,扶桑,天竺,南洋土著诸国甚至有可能等话往天涯海角的欧罗巴派遣密探收集各种情报。为世子殿下日后发展海外提供情报支持。”

朱棣听完也是沉默了许久,纪纲站着一动也不敢动。

好大一会之后,朱棣开口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你按照朕这个小孙子的话去做吧。努力做好不要辜负朕还有朕的孙子对锦衣卫的期望”

“遵命,卑职一定誓死完成任务,不辜负皇帝陛下和世子殿下的期望”纪纲庄重的说道。

“嗯,下午吧”

“遵命”纪纲慢慢的退出大殿,就在纪纲要走出殿门的时候,朱棣开口叫住了他。

“等一下”

纪纲赶紧转身行礼静候皇帝陛下的命令。

“这件事不要让壑儿知道,朕已经了解他的计划了”

纪纲赶紧行礼“遵命,卑职保准一个字也不会透漏”随后朱棣挥挥手让纪纲退下了。

朱棣又拿起御案上的折子看了起来。这些折子有兵部要求调拨军费完善武备的。有吏部申请补俸禄的,有工部要求北京城建设拨款,礼部修永乐大典需要增加经费的。刑部要求押送犯人流放交趾增加押送费用的。就剩个户部天天上折子哭穷没钱,求向皇帝借皇宫内帑银子的。朱棣越看越生气。六个部门没有一个是不要钱的。户部管着钱没钱还有脸向皇帝借,这明白了不是有借不还的节奏嘛。

“岂有此理,我大明朝廷都是养了一群酒囊饭袋嘛,所有人都向朕要钱。无耻,无耻的很”

朱棣一把将这些折子推下御案,一旁伺候的太监宫女吓得赶紧跪在地上低着头瑟瑟发抖。

朱棣无力的靠在龙椅上,用手指按了按自己的额头。

“黄严,现在内帑还有多少钱”朱棣转头看着身旁跪在地上的黄严说道。

黄严赶紧抬头回答“启禀皇帝陛下,现在内帑还有白银两百八十五万余两,黄金三十余万两,其他珍稀宝物无算”

“怎么就剩这么多了”朱棣平静的说道。

第118 章要回南京了

“回陛下的话。今年从句容铁厂送来的分红有近两百余万两。汉王世子殿下在平定交趾的过程中,还向宫中内帑送了两百万两。前段时间又送了一百万两,给户部了三百万两。”

“这么说内帑应该有五百万两白银了。”朱棣有些惊讶的问道。

“是的陛下”

“为什么现在就只有两百八十万两了”朱棣死死盯着黄严问道。

黄严咚咚咚的磕了几个头说道“陛下奴婢万万不敢贪内帑的钱啊。内帑的钱一部分跟户部支援花费在移民交趾上了。还有北上蒙古异动你拨出了一部分军费。

各地旱灾水患你下令拨款救济。还有一部分跟功臣勋贵一起合办大明交趾皇家糖厂了。所以现在内帑还有两百八十余万两白银”

听完黄严关于内帑白银的用处之后,朱棣知道自己误会黄严了“好了,你也辛苦了起来吧”

黄严感激涕零的说道“为陛下死而后已”说完赶紧起来。

“朱瞻壑负责的那个宝钞提举司情况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皇宫近卫,王府亲兵,还有太平营的士兵组成严密的防线。锦衣卫的密探应天府的衙役也不断在提举司周围巡查。

加上提举司高墙深院,很少有人外出,所有奴婢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进出提举司的话抬头皇帝的圣旨和世子殿下的手令才行”黄严小心得说完自己了解的情况。

朱棣哼的一声“这个臭小子,回京了还不来皇宫看看自己爷爷就知道一头扎在句容的工坊里。太不像话了。他忘了京城还有一个提举司需要他工作呢”

“陛下世子殿下身兼数职,忙的不行这个有情可原啊”黄严听着朱棣的玩笑话,说道。

朱棣斜着看了黄严一眼:“怎么着啊,这朱瞻壑给你了多少银子啊。你这么替他说话”

黄严吓得赶紧跪在地上磕头,扇自己的脸,边打边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奴婢没有收世子殿下殿下的钱就是说一下实情而已,请皇帝陛下明察。”

啪啪啪的打脸声充斥着整个大殿。朱棣看着跪在地上把自己脸扇的红肿嘴角流血的黄严。

看着这个伺候自己二十余年的太监心里也有些心疼,就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朕知道,朕也没说你什么啊。看你把自己打成什么样了,赶紧去太医院抓点药治疗一下”

“谢陛下开恩,谢陛下隆恩”黄严一步一退的走出大殿去了太医院。

朱棣对着大殿角落的中书舍人说道“拟旨:汉王世子朱瞻壑军功卓著,战绩斐然特赐盔甲一副,太祖宝剑一柄。”

然后他叫来负责去宣读旨意的小太监给他交代了一些皇帝的口谕,让他到时候说给朱瞻壑听,小太监仔细记下皇帝口谕带着圣旨前往句容向朱瞻壑宣旨。

还在兵工厂跟工匠一起研制给枪管刻膛线的机床。搞的满脸黑油,双手油污,就在他跟工匠讲解自己的机器设想的时候。

一脸焦急的小鼻涕跑进工坊看到蹲在地上围着一圈工匠讲解问题的世子殿下。赶紧走上前去说道:“世子殿下,有旨意”

但是正在满嘴喷口水的朱瞻壑没有听到小鼻涕的声音,看着正在激动讲解的朱瞻壑。小鼻涕无奈只好上前拉拉朱瞻壑的衣服。

朱瞻壑这才反应过来,“小鼻涕干嘛啊,没见我正忙着吗”朱瞻壑一脸不耐烦的看着小鼻涕。

首节上一节41/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