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催促老爹就藩 第9节

“国库出二十万两,内帑出五十万两,句容铁厂再出十万两,让沐国公沐晟领云南兵3万,封南援大军主帅”朱棣在朱瞻壑朱瞻基两人身上来回扫视,看着自己两个跃跃欲试的孙子很是欣慰。

“京营兵一万七千人,东宫幼军三千人。征虏副将军,安远侯柳升为南援大军副帅,太子世子朱瞻壑为大军先锋在二月初一,入南安配合英国公张辅平叛”朱棣霸气的命令道。而积极请战朱瞻壑朱棣认为太平营刚刚组建战力不足,虽然朱瞻壑有信心但是身为帝王还是不得不谨慎行事。

朱瞻基第一次领兵出征兴奋的不行。急忙谢恩领命生怕一旁的朱瞻壑再抢了自己的功劳,而一旁的太子朱高炽却眉头紧皱,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儿子现在年轻气盛,几千条性命在手里握着不得不察呀。

‘胡爱卿,你觉得如何’朱棣问道

‘谨遵圣命,内阁全力做好后方配合工作’老狐狸内阁首辅胡广还是紧跟皇帝的脚步。

问题解决后,朱棣重新带着众人参加宴会到深夜才结束。

一边;

太子与朱瞻基返回东宫。就在朱瞻基想要回去休息的时候,却被自己老爹叫到书房坐下,朱高炽严肃的对着朱瞻基说;‘儿子,此次出征平乱,你可知事情的凶险’

‘爹,这有什么,沐国公沐晟身经百战在安南经验丰富作为主帅没问题三万云南兵,再加上我的三千幼军共两万京营兵马,还有老将安远侯柳升,这还怕什么。更何况在南安布政使司还有英国公张辅的近十五万大军,此次平乱绝对是易如反掌’朱瞻基自傲的说着。

朱高炽无语的看着自己的好儿子,要不是自己身体胖真的想蹦起来打他一顿。

他怎么这么不省心啊,自己知道的事情还不比自己儿子多吗,好心劝他却无动于衷,眼睛已经在房间中乱瞄了,想找个趁手的工具先好好打一顿再说。太气人了一旦军队失败性命咋办,自己儿子作为好圣孙的威望咋办。皇帝一定会失望透顶的。

第22章 太平营军歌精忠报国

‘还有你不知道的,目前整个南安全乱套了,由于布政使司衙门的人横征暴敛,老百姓已经全反了,除了靠近广西的(南安地名)太原宣光谅山几个笛梵因为广西驻军的帮忙镇压,其他的交趾各地都狼烟四起,张辅的大军在南部的顺化,升龙府一带苦战与自称是日南王的简定的数十万乱民苦战,有情报显示自封的大越皇帝陈季广则带着自己的心腹亲信大军返回了三江府地区作乱,南征大军后路不保所以才赶紧求援的,你这次面对的可能是很多的叛军,你们五万人马杯水车薪啊,记住到时候一定要听两位主帅的话,敢给老子乱来,严惩不贷’

太子忧虑的说道。

‘但是朱瞻壑丝毫不放在心上,他觉得只要大明军队一到交趾,所有人都会摄于大明天威,不战而下。

另一边;

朱瞻壑跟着自己的老爹汉王回到府中,也没有立刻休息在书房交谈。

‘爹,这次出征为什么不让你带兵啊,以前爷爷不是还想让咱们家去云南就藩的吗’

‘臭小子你知道什么,老子也想去啊但是交趾多山多雨,三千营是骑兵在交趾根本没法打仗,再说了我要陪着你爷爷随时去北京防御瓦剌南下呢,’

‘好吧,这次要是让我去就好了我’

‘你去,你就两千人组建不足三个月,交趾可是数十万叛军的,你打得过吗’

爹你小看人,你可知道我这两千人可是全火器部队,即便是火枪也不怕下雨天也可以发射,而且前几日我的工坊还成功的造出了一门十斤野战滑膛炮,一门五斤的野战滑膛炮‘’当然这都是朱瞻壑利用自己签到得到的拿破仑炮图纸仿制出来的。

‘切,什么野战滑膛炮不就是我们明军装备的将军炮吗又在忽悠老爹’

‘什么将军炮,我这滑膛炮威力大着呢。十斤野战滑膛炮炮管长1.7米,炮身重550斤射程1500米,有先进的炮架,配备1.5米的车轮,全重1100斤。火炮加炮架加配属的轻型弹药车全重不过1700斤。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5斤滑膛野战炮身管长1.52米,全部炮重也不过600斤射程达1000米,配上挽马跟随步兵可以到任何地方,还有我们研制的大明十四式燧发枪,在火铳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而我们大明的火铳使用火绳点火,有很多缺点,遇到风雨的天气,火门里的火药不是被风吹走,就是被雨打湿,以致不能发射;有时还没有瞄准好,就过早地误放了。这在战场上可是致命的,有多少将士为此而丧命啊。’朱瞻壑自豪的显摆着自己的火器的研发成果。

军事观察力敏锐的汉王朱高煦立刻抓住了自己儿子话语中的重点。5斤野战滑膛炮加上炮架炮弹全重不过600斤,两匹战马绝对可以拉着轻松追赶骑兵。以前的明军将军炮不仅重量大射程还近低矮笨重的炮车也限制这火炮移动速度。只能用步兵艰难的运输。野战时火炮根本跟不上战场上的行动。他知道自己以后要多加注意自己儿子的研究成果,这可是对付北方游牧骑兵的利器啊

‘再说我们太平营士气高傲,还有自己的军歌’朱瞻壑说着就在深夜唱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

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

血泪满眶,马蹄南去

人北望,人北望

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一曲精忠报国也是唱的朱高煦热泪盈眶。就火枪,火炮的使用和战术跟朱瞻壑这个穿越人士几乎讨论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两人没精打采的各回各屋好好睡一觉。

朱瞻基这边则更加的蛮力训练幼军,朝廷官员也拼命的将铠甲兵器粮草送到幼军军营,这可是大明未来储君的军队,这次是赚军功的,一定要保证大军的后勤是所有太子党官员的想法。

与此同时隐藏在南京城中的靖难遗孤刺客虽然给锦衣卫兵马司人马死命追查,有多处据点被摧毁几十名人员被抓被杀,但是徐滨孙若微指挥的精锐刺客却在朝廷中一些内心愧疚与建文皇帝朱允的官员藏匿起来,没有被发现。

过年期间南京城的宵禁取消,老百姓都高兴的在街上游玩吃喝。而经过简单化妆的徐滨孙若微两人也走在街上一边欣赏过年的夜景,一边交流。

‘徐大哥,最近朝廷的那些鹰犬似乎没有那么疯狂了’

‘嗯,根据情报显示,在交趾的英国公张辅的十数万大军在平定叛乱的时候,被交趾乱贼威胁后路,现在南京已经在筹备物资组建南援大军支援交趾了,沐国公沐晟的三万云南兵和京城的一万七千人,还有东宫的三千幼军有狗贼朱瞻基指挥’

‘什么朱瞻基,就他刺杀当天他都差点吓尿了,让他指挥这么多的军队简直是让将士们去送死’孙若微愤怒的低语道。

虽然徐滨孙若微是靖难遗孤,但是他们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的部下。只要是大明的疆土也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的疆土,虽然现在大明已经被朱棣篡夺了,但是他们相信一定可以通过刺杀将江山给建文皇帝夺回来。

‘徐哥,我想去交趾’

‘什么孙姑娘你开什么玩笑,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想去看看交趾的情况,这毕竟是我们建文皇帝的疆土,它出了乱子我想去实地考察看看’孙若微说道

第23章 跟皇帝户部一起做生意

孙若微想去交趾,徐滨是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先不说现在这时候的整个交趾都处于战火之中,即便是去路途千里一个女孩子这不是明白找死吗。但是不管徐滨如何劝说,孙若微都下定决心要去交趾看看,为自己的皇帝看看这块大明的新疆土为什么会战乱起来。为此两人还大吵一架。

过年几天南京城热闹非凡,当上大军先锋官的朱瞻基难得给自己放天假,这几天三千幼军士兵真的是让他怎折腾餐了。

朱瞻基带着小厮在游玩时,不经意的发现酒楼中独自坐着一个喝酒的女子,那女子的身影好像抓捕自己的那个刺客。他第一反应是找人赶紧抓刺客,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脚步硬生生的止住了。随即他让身边的小厮护卫站着不动,自己慢慢走进酒楼。

孙若微因为跟自己大哥徐滨吵架,生气的从藏身的据点跑出来,自己独自喝酒。

‘姑娘,小生有礼了’

孙若微抬头看去,眼神中透露着惊讶,四顾一看没有发现其他的可疑之人所以没有立刻动手。

‘呵呵呵原来是狗皇帝的孙子啊怎么你的手下呢,是不是准备自己亲自动手报仇啊’

‘你太小看我了吧,没有的事只是刚好碰巧看到你的身影我来看看。怎么不请我坐着喝两杯’

看见孙若微没有拒绝,朱瞻基厚着脸皮坐下,看着女子闷闷不乐的样子开口问道‘还没问姑娘芳名呢,因何事生气啊’

‘孙若微,怎么想抓我家人啊,我家人都被你爷爷杀光了’

突然的一句话,让朱瞻基很是尴尬不知再说些什么好。

‘你是不是去交趾啊’孙若微突然问

‘对啊,交趾叛乱,我是南援大军的先锋官领3000幼军呢’看着朱瞻基神气的样子。

‘还3000幼军,这可是你爷爷朱棣给你留的精锐,你领着去打仗不怕失败啊’

‘怕什么我大军五万,交趾还有十数万大军,只要我们一到所有交趾叛军必定望风而降。’

‘能带上我吗,我想去看看大明的新疆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朱瞻基看着自己女神的要求,立刻答应下来安排进入幼军随行跟着自己,就不会暴露身份了,他想着自己在战场上一定我勇猛睿智,这样才能赢得孙美女的放心,虽不知这次远征却使得大军损失惨重。

朱瞻壑没能去成交趾也十分无奈只得继续鼓动自己的生意,和军队,为了让运输更为方便。

朱瞻壑进宫求见朱棣。

‘说说吧准备干嘛’朱棣平静的问道

‘爷爷最近孙儿感觉这道路太差了,而且坑洼不平马车运输导致玻璃破碎不少’

听到玻璃破碎朱棣的心都是一揪,这可都是自己的钱啊。

‘说吧你到底想干嘛’

‘我想修路,修建句容到南京的水泥路’

南京到句容距离不远只有不到40公里,可是这是古代啊,修建这么长的路不仅要征召很多百姓的徭役,还要朝廷出资不少啊,以现在的国库实力,根本不可能修路的。

‘不行,现在南援大军是第一位,朕的内帑,朝廷的国库都优先供给大军物资,不可能再给你钱修路的’朱棣立刻打断朱瞻壑的话。

‘爷爷我的打算是这条路我自己出钱修路,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朱瞻壑说道。

朱棣知道自己的这个孙子短短几个月时间不仅修建了几个规模巨大的工厂还赚了数百万两的银子,多亏自己当时要来那六成的股份,不然现在只能看着自己孙子吃肉了。这说明朱瞻壑赚钱的想法很多,他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反应过来的朱棣,立刻让黄严找来内阁制版大臣和户部尚书金忠大人。

不一会内阁值班的大臣杨荣,和户部尚书金忠赶到皇宫之中,两人对视一眼都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只能先拜见皇帝陛下再说。

‘都起来吧,世子朱瞻壑准备修建句容到南京的官道,你们说说都有什么想法啊’

只要是朱瞻壑的提议,本着支持太子拥护朱瞻基的原则,内阁大臣杨荣立刻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现在大军南下,北方警备,各地都在继续银两这时候在修路,国库真的负担不起,还请陛下三思’

朱棣没有回话而是转头看着户部尚书金忠。

‘诚意为如今国库存银不过几十万两,要随时应对大明各地的灾情突发状况,实在无法抽出过多的资金修路’金忠老臣气喘嘘嘘的说着

‘这次不用朝廷出钱,世子准备自己出钱修路,但是有个条件需要朕答应’

‘壑儿说说吧,你有什么条件’

‘爷爷两位大人,我的条件就是在新修好的官道上设置收费站,收取过路费赚回我的成本,收费期限为20年’

‘不行,臣反对,世子这是与民争利,陛下二斗小民生计何其艰难,世子修路还要让他们走路都要交钱,这是横征暴敛是昏庸之举,臣请陛下严惩世子,切不可姑息’杨荣大声急呼,好像朱瞻壑的做法是要搞得天下大乱一般。

‘杨大人我什么时候说要收老百姓的钱了’

‘那世子的意思是’户部尚书金总询问道

如今句容已经哟好几个工厂每天有大量的超平要运送到郡城,再加上句容现在很多的商人店铺。每天来往于南京句容之间的货运马车络绎不绝。我的意思是老百姓不收钱,货运马车按照重量收钱。

朱瞻壑的话音刚落,朱棣和金忠大人立马眼睛放光,还没等朱棣说道,户部尚书金忠抢先一步拱手发言;‘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这样既方便了百姓商人的出行和货物运输还增加了收入臣以为当由户部掌控的国库出资修建。’

‘这个,朕以为有内帑出资也是可以的’

朱瞻壑无语的翻翻白眼,真的是逃不过真香定律啊。见有利可图户部尚书就连皇帝都不顾面子亲自下场争夺利益了。

朱瞻壑尴尬的咳嗽一声,‘爷爷,金大人这条路全长38公里,需要招募10000名民工,加上材料工钱伙食等一共需要白银30万两’

‘’什么这么多,世子这路拿什么修的、30万两都够五万大军开拔平叛了。‘’杨荣说道

第24章 未雨绸缪做着战争准备

‘爷爷,杨大人,金大人此次修路,第一不要征召百姓徭役,实行招工每天发工钱管饭,第二使用我们厂制造的水泥,可以使路面平滑整洁下雨不泥泞积水,仍可通行运输’

最后几人在皇宫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协议,此次句容南京的水泥路,分别由朱瞻壑出资10万两,内帑出资十万两,户部出资十万两,三方派人监督使用,收费站的效益都三方平分各三成,留下一成作为人员工资和道路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朱瞻壑事情忙完也不想回句容了,就先回自己的王府家中。

回到府中后,朱瞻壑发现自己的老爹跟忧郁的三叔一起在池边亭子中煮酒喝。朱瞻壑没有出声悄悄靠近一点想听听自己爹跟三叔准备干嘛说些什么。

‘二哥,你到底怎么,现在事事也不想跟老大争了,你看看多好的出征机会被朱瞻基那小子占去了。我真的搞不懂你在想什么,你不会真的放弃跟老大争位子了吧。等老大上去他还能容得了咱两吗,他要是当皇帝小弟我第一个不认’三叔朱高燧有点喝高了,所以话开始说的飘了起来。一旁听得朱瞻壑撇撇嘴,这三叔煽风点火的本事真是玩的炉火纯青啊,

朱高煦见状赶紧制止了自己弟弟的胡言乱语,‘三弟少说一点,小心被别人听到,让老爷子知道没有你好果子吃’

‘怕什么,咱们这位大哥在朝中有大批的文官支持,现在又指挥朱瞻基这臭小子又把手伸向了军队,这是打算包圆啊,我就是不服气’

‘三弟,你先消消气,这次南援交趾你以为是好事吗’

‘哦二哥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我指挥是锦衣卫但是主要还是纪纲在负责,对于交趾边疆的战况我还是不清楚,你怎么觉得证词援助南征大军的事情不好说,赶紧说说怎么回事,毕竟你在军队中的消息灵通的很,’

朱高煦淡定的拿起温酒器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自顾自的喝了起来。这可给一旁的朱高燧急得抓耳挠腮的,就连一旁偷听的朱瞻壑也支起耳朵仔细听着。

首节上一节9/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