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第68节

李承乾便道:“老师觉得有什么问题?”

李重回道:“这倭国来的,可都不是什么好人啊,真想现在就乃一组特他。”

然后跟李承乾介绍道:“这倭国,在大唐东北边的海上,是孤悬在海上的一个小国,国土大小,差不多……这么大。”

李重徒手给李承乾画了一张地图。

然后继续讲解道:

“其国人长得像侏儒,高个子的不多。由于其国内没有像我们大唐这么完善的各种礼仪与法度,因此,从隋朝时起,他们就不止一次派遣使者,来向中原学习。”

“这一次,应该是第一次想跟大唐建立关系?”

李重问鸿胪寺的官员。

鸿胪寺的官员,鸿胪寺卿也是回道:“这确实是第一次!”

李重便道:“我就知道。这是尝到了甜头,现在又想派人来学习来了。”

然而李重这话,就让李承乾,以及鸿胪寺卿这样的古人很是不能理解了。

什么叫做尝到了甜头?

我中原的礼仪、风俗文化,传到了蛮夷之地,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即便是放到不管那一个朝代,这都是一件十分值得歌功颂德之事。

因而李承乾便道:“老师好像不太喜欢这个小国?”

李重回道:“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这对大唐,将来是一种威胁。倭国这种小国,跟突厥这些草原上的民族,其实没什么不同,都是畏威而不怀德。要是真的让他们学到了好的东西,他们回去把自己的朝廷一建好,到头来,等他们实力壮大了,他们必然就会反过来攻打我们。那么将来,大唐的东南沿海,就会产生倭患。因而,让他们来学习我们好的礼仪、风俗,其实,就是给对方来攻打我们的机会。”

鸿胪寺卿此时却仿佛有着不一样的看法,道:“我有点不是很赞同太子太师的想法。”

“你说。”

“难道我们教化他们,让他们明礼仪不好?他们明了礼仪以后,自然也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所以我以为,恰恰是让他们明白了礼仪,他们才不会对我们有什么想法。”

李重便道:“你这么说,其实也没错。教化,对于蛮夷来说确实是最好的。但是,我担心的是,他们所学到的,不仅仅只是教化那么简单。他们可以从大唐学走最新最好的兵器、铠甲的制作方法,学习到最先进的天文、耕种上的知识,甚至带走大唐优良的粮食种子,拿回去耕种,以养活更多的人。”

“你以为他们来真的只是为了学习礼仪?”

“他们是为了学到对他们有利的东西,回去强国强兵。”

“而且倭国与突厥还有些不同,突厥就算是想学,他们那草原上,就只有草跟马羊,因此学了也没用。而倭国则不同,他们跟我们差不多。并不缺土地耕种粮食,也不缺各种打造兵器用的矿石。”

然后两人便沉默了。

李承乾:“那老师你的意思是?”

李重:“唔……”

第七十五章 勿谓言之不预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正文卷第七十五章勿谓言之不预李重回过头来,才又忽然醒悟,现在是乾儿监国。

那就先让他按照自己说的,去想想该做什么。

“你先想。”

说完,李重又坐了下来。

之后……

丽正殿内,便仿佛针落可闻。

史书当中对李承乾监国的评价是颇识大体,颇能听断。

其实如果不是他附加了这些附加条件的话,李重觉得,李承乾做得最有可能的事,就是让鸿胪寺卿对倭国所进贡的东西,进行估值和分等,然后再按照相应的上等国、中等国、下等国的待遇,对倭国进行接待,至于说对方想面见陛下,也只能是等李二回来以后再说,或者当然也可以直接安排人带着倭国的使臣去找到李二,不过这怕是倭国的使臣要贿赂一下才行了,毕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不然李承乾凭什么要帮倭国的使臣,这都是些很常规的操作了。

其实所谓的监国,监的不就是这个。

只要李承乾能把这一套流程熟悉了,就可以说,他这一次的监国基本上是合格的。

而且……

使臣要见陛下,李承乾最多能做的决断就是让见与不让见。

然而基本上,都是让见。

在这里,李承乾其实没什么太大可发挥的空间。

不过……

怎么才能把这些倭国的使臣处理得得体,不至于丢了大唐的脸,比如说,不让他们回去说大唐的坏话,甚至还能让这些使臣由衷地赞美大唐,那这就是判断李承乾这一次的监国是否足够优秀的更进一步的考核了。

然后便只见李承乾道:“这一次倭国的使团来了几人?”

鸿胪寺卿便回道:“一共二百余人,不过目前被允许进入长安的,只有七个人。在这二百余人中,其中,有一半是渡海的船工,一半是画师、乐师以及各行各业的工匠,还有剩下的,则是准备将来留学大唐的学子。”

李重差点想把嘴里的枸杞红枣茶给喷出来。这小日子还挺会过日子啊!带这么多人来,这是想要带多少东西回去?

照鸿胪寺卿这么一说,光是各行各业的工匠,估计没有一百,肯定也有五十。

李重此时也是插嘴道:“工匠,都有那些工匠?”

鸿胪寺卿道:“按对方所提供的名单,有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

李重:“我就说他们想来偷学东西。而且据我所知,他们那边目前还处于很多东西都极其简陋的阶段,很多百姓,甚至都衣不蔽体。”

李承乾:“老师不想让他们从大唐学走东西?”

“当然不想。”李重换了个姿势,挨着凭几道:“一来,对我们没有半点好处,二来,将来说不定还会变成隐患。你说要是能找到一点好处,那倒还可以考虑一下。”

李承乾在想了想后,便似乎有了主意地对鸿胪寺卿道:“陛下他如今也不在长安。倭国只不过是一偏远小国,没必要以太大的礼节去对待,就按照最低的用物来接待,先把他们安置着,同时,让人好好地看着,等陛下回来了,我再向陛下禀报。”

“是!”

紧接着,鸿胪寺卿便退了下去。

而李重则是道:“这句‘我再向陛下禀报’说得很不错!太子殿下考虑得很周到。”

李承乾:“老师你再给我说说这倭国的事。”

李重:“他们那里,经常地震。女人嘛,由于都是侏儒,肯定也不好看。男人大部分都长得很恶心,没有我大唐男儿好看。他们那边的马匹,也都是侏儒马,只适合走山路、驮运物品,并不适合冲锋打仗。当然,你硬说,那也不是不可以。但差不多就跟骑着驴去冲锋打仗一样。南北朝时,还有隋朝时,有不少汉人到了那边,否则,如今估计他们还活得跟野人差不多。在倭国的北边,有一种蛮夷,叫做虾夷,是倭国最大的敌人。只不过这些虾夷的脑子普遍不好使,而倭国又从南北朝开始,就源源不断得到中原大量的文化制度以及工匠技术的支持,如今,可以说是打虾夷丝毫没什么压力。”

“对了!这倭国跟百济,还是亲戚,好像是亲戚吧,就是有联姻过还是什么的,还是祖上曾经有过一定的血缘关系,反正,百济的使臣跟国民去到倭国的人也不少,两国外交来往还挺密切的。”

“如果将来有机会、有能力的话,大唐一定要把这个地方打下来,并且控制这里。因为这个种族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就注定了他们必须要向其他地方侵略。就跟突厥是一样的,但是,突厥打完了,人可能还得返回草原,而他们则不同,他们则是完全鸠占鹊巢。其实,当年虾夷才是这岛上的原主人,我好像想起来了,这倭国,好像就是百济那边的人,到了倭国以后,跟倭国本土的一种人种联姻结婚,然后生下来的后代。并且这个种族,在几百年间,还一步步不断地发展壮大。因此,这百济跟倭国的联系才会如此地紧密。”

“……”

一边说着,李重一边举起他的枸杞红枣茶,喝了一口,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要把这个种族给灭绝了,不过这一次,他可不背锅,那找谁呢?

紧接着……

李重便思考了起来。

一个月后,李二终于都回来了。

在这期间,这日本的使臣还曾多次想找李承乾商量,可不可以让他们直接去找大唐皇帝陛下。

那李承乾当然是拒绝的。

毕竟,这对李承乾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事。

对方着急,那就让对方接着着急。

你区区一个小国,凭什么教我做事。

就把对方给一直晾着。

李二回来后,也是很快便了解到了情况。

“既然这个倭国这么不好,那就让他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李重也是提议道:“陛下!臣还想再加一句!”

“?”

李重:“下次,再踏足大唐国土,抓到就杀。”

房玄龄:“……”

长孙无忌:“……”

魏征:“……”

说完了这句话,李重终于是有点心满意足。

这一次……

不好下手。

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下次,你们可没有这么好运。

第七十六章 分封

李二对于这种小国,自然说不上上心。

随后倒是问起了李重这个太子太师道:“这一个多月,太子监国监得怎么样?”

李重先是看了一眼乾儿,对方也回以眼神,这才道:“还行吧,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

李承乾只想说,有老师你这么说话的吗。

你就不能至少夸一下乾儿?

然而,李重那不是怕他骄傲么。

“毕竟……这一个多月,也没遇到什么大事,或者是棘手的事。”

李重后面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李二琢磨着李重的话的意思。

当然!也没有深究。

之后李重又道:“我的奏疏写好了。”

说完,便起身把他的论文奉上。

用的是后世论文的格式。

从几百字的前言当中,李二便可以直接看到结论。

最后得出在五十七年后,关中的人口将会达到饱和,与此同时,还算出了一个正常的五口之家,维持最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耕地是二十六亩。超过二十六亩,就代表了今年有余粮,还可以留到下一年接着吃。

只能说,这算出来的,跟史书上说得差不多。

李二翻了翻,看前言基本上还能看得懂。

看到后面的分析跟计算,那只能说头都有点大。

只能是拿回去慢慢地一点点看了。

“父皇,儿臣也有东西要献上。”

“哦?什么?”

然后李承乾就把他让孔颖达、陆德明等人作的注疏给献上。

不过说起来,今年去世的人还挺多的。

就比如说这里面所提到的陆德明。

首节上一节68/2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