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118节

  这种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常珍贵的重金属元素。

  东吁别的不说,就是盛产黄金和玉。

  还有里面的玉器也是被大明全部带走,完全将勃固城给扒光了,不留下任何一点值钱的东西。

  朱克臧不由得感慨,还是佛寺里面有钱啊!

  他决定,这次以后,要把整个中南半岛那些富可敌国的寺庙都扒一遍!

  东吁的蒲甘,号称万佛之城,等弄完勃固,一定得去抢一波,勃固城只是开始,东吁那么大,还得费费手脚。

  燃烧的勃固城,燃烧的佛塔里,有一名东吁佛陀似乎也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自己人生最后的时刻。

  他是曾经参加过咒水之难的东吁老兵,依靠搜刮大明君臣仅有的一点财富,获得了荣华富贵。

  十多年以后,他假惺惺放下屠刀,皈依佛门,然而内心的魔鬼依旧存在。

  在大明报复东吁时,他在苟且偷生和面对自己内心的魔鬼的较量中,选择直面内心,一死了之。

  他在想,或许这就能赎罪了吧?

  这座东吁王国的中心,此时完全变成了一座鬼城,到处黑漆漆的。

  至于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东吁人,此时大抵上都已经消失了,整个勃固城几乎没有一点生命的痕迹。

  如果在后世,报纸肯定得来一句:又有一大批地图作废了!

  这座被河水环抱的东吁国都,此时,只剩下一片片残破的黑色瓦砾堆。

  而在这一片片的瓦砾废墟之中,原本不知躲避于那里的东吁人走了出来,他们浑身漆黑,好似那孤魂野鬼似的行走着。

  他们无不是绝望的站在瓦砾废墟之中。

  他们身上的黄色僧袍已经变成了黑色僧袍,但依稀能认出来。

  他们的身份无疑是僧人。

  如果,他们不是僧人的话,或许,他们也会死于昨夜的仆从军手中。

  毕竟仆从军有同样信奉佛祖的暹罗人,手软放过一点僧人可以理解。

  然而,这些僧人没有一点劫后余生的样子,却像是死人似的。

  他们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神里满是绝望。

  他们茫然而绝望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哪怕周围有大明军队的动静,他们也仅仅抬一下眼皮,然后就站在那里。

  他们见证了勃固城如何变成了一座废墟!

  除了他们,所有的人都死了!

  砰!砰!砰!

  他们如同人形活靶,被发现他们的近卫军远远用掣电式步枪,就地击毙。

  朱克臧隔着河,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宛如地狱般的场景,心中感慨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勃固王城被焚之后,这些东吁人应该能够为之醒悟了!”

  现在勃固城已经被焚,东吁王国的主力基本消灭,征服东吁已经变得很简单,只要让第一镇和第二镇去搞就好了。

  他做为大明天子,差不多也该回夷州岛。

  干干主责主业了,比如建设一下奇观,爬爬科技树什么的。

  在出发之前,朱克臧特意叮嘱潘阿强和汪显武,东吁王国地处雨林,雨林中多瘴气,大军于此地待太久,防止因为水土不服患病或对气候不适应而大量减员。

  所以为增强作战力量,大明必须在此地采取“东吁人打东吁人”也就是“以夷治夷”的策略。

  对于敢于反抗的东吁人,除恶务尽,对于愿意投靠的东吁人,就利用起来。

  每占一地就招募当地壮丁组成东吁守备军,直接用他们参加作战或防守占领区。

  毕竟大明对于这里人生地不熟,而且放眼望去尽是热带雨林的情况下,招募东吁人协助作战,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选择。

  即便是有人文理念,这些东吁人的反抗意志,还是比柔佛人更加强烈。

  东吁也比柔佛大太多了。

  如果明末的鞑清,如果没有绿营兵的话,又怎么可能能在短时间内夺得大明的天下。

  大明的天下与其说是满清八旗打下来的,倒不如说是绿营的打下来的,正是绿营,鞑清才能轻易占据了中原。

  快交代完的时候,汪显武突然说道:“皇上,东吁守备军这个名字,恐怕不妥!”

第212章 负荆请罪的东吁军队

  “皇上,永乐年大明在此地设置了缅甸宣慰司,为了和东吁王国区别开来,末将建议改为缅甸守备军!”

  汪显武显然做过一番功课。

  不过他这里有点小小的错误。

  1403年,朱棣时期,为了以夷制夷,设立缅甸宣慰司。

  隶属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辖地就是缅甸阿瓦王朝。

  1406年,设立大古剌宣慰司,统治缅甸南部的勃固王朝。

  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国,大明也设置了宣慰司。

  比如底兀剌宣慰司,日后建立起缅甸最强大的王朝东吁王朝。

  所以东吁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宣慰司名字。

  勃固城应是大明设置的大古剌宣慰司。

  大明设置宣慰司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达到以夷制夷的效果。

  但是,册封的宣慰使就是当地国王或首领,官职世袭,因而大明并没有实际统治这些地区。

  按照大明的规定,各个宣慰司之间也不能相互开战,但这些约束并没有太大成效,各宣慰司之前依然相互攻击。

  朱克臧肯定是不会重建宣慰司制度的,但缅甸这个名字可以拿来用。

  “显武,主意不错,打下整个东吁,就设立缅甸行省,守备军自然冠以缅甸之名。”朱克臧笑着答道。

  “不过,缅甸行省还没打下来,你得加把劲了!”

  “是!”

  ......

  因为得知大明舰队在仰光登陆,而陆路又有数万的明军攻打摩拉棉。

  东吁的大将道陀,正接受弥丽提的调令,领着六万东吁北疆士兵以及各土司土兵,号称十万大军刚刚抵达阿瓦城,即将进入东吁王国比较富庶的蒲甘地区。

  鉴于明军人数太多,道陀便命令大军停留在阿瓦城,以便养精蓄锐,休息几天,再准备南下勤王。

  只是,还没几天,国王被明人俘虏,王城被占领的这个消息传到他的耳中。

  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就这几天的功夫,明军居然已经攻破了王都!

  这可咋打?原本他还在研究如何在摩拉棉阻击明人,这下成了无头苍蝇了。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道陀惊恐不已,这换到任何一个将领身上,都会六神无主。

  不过既便如此,他仍然知道眼下应该做什么。

  “立即封锁消息,千万不要让这个消息泄露到军营!”

  道陀是东吁老将,行事一向极为果断,他在第一时间便意识到这一消息外泄,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只要勃固城的陷落、弥丽提被俘的消息泄露出去,那些摇摆不定,只在乎自己利益的土司就会明白,这是大明对东吁王国过去“大不敬”的惩罚。

  土司们可大多没有参与咒水之难那件事,所以他们为了明哲保身,即便不立即倒向大明,恐怕也会保持中立。

  过去大明还在的时候,那些土司便持守两端,于东吁王国与大明之间反复摇摆,这些土司早就习惯了臣服于大明,而不是东吁王国。

  现在对于东吁王国的臣服,不过仅仅只是因为大明消失了,可即便如此,那些土司对于大明的敬畏也是发自于骨子里的。

  没有了土司的支持,道陀这六万军队又怎么可能对抗大明?

  所以,一旦消息外泄,不说军中的那些土司土兵也有可能离开此地,就连东吁王国自己的嫡系部队,也可能士气大跌!

  然而,这种消息哪有那么容易封锁。

  这个消息仍然很快传开了,正像道陀所料想的那样,许多土司在得知弥丽提被明军俘虏、国都被焚之后,无不是立即带着本族兵丁逃离军营,逃回各自的土司所。

  不过只是短短半天的功夫,曾经浩浩荡荡,号称十万的大军,只剩下不过一万多人,全是东吁王国的中央军。

  即便还有一万人,道陀仍然能够感受军营中的空荡。

  现在随着大多数土司领兵返回他们的领地,原本没有多少战意的东吁士兵,自然把一切都寄希望于东吁王国的天气上了。

  曾几何时,他们的祖先就是用天气和疾病“击退”明军,现在,他们同样把最后一线希望放到了这些自然条件上。

  “诸位将士,不要担心,我们可以先在这里静观局势变化,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先撤进森林之中,明人畏惧森林,我们只需要在山林里躲避几个月,最多一年,到时候明人势必就会不战而退,到那时,东吁王国依旧是我们说了算!”

  道陀如此安慰自己的部下,说着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然而,他的属下却不吃这一套。

  “将军,我们若是躲进山林,反而会让明军稳占上风,让东吁各地土司以为我们已经战败了,到时候越来越多的土司投靠大明,我们如何敌得过?”

  “而且,现在不是当年了,这个所谓的大明可不是当初那个大明,过去的大明坐拥中原大地,根本不在乎东吁这点土地,现在中原被清国占据了,明人一定是想从东吁向清国进攻,谋求云南。”

  不得不说,道陀的这位幕僚,战略眼光很不错。

  他的话,顿时让营帐内部议论纷纷,道陀听着麾下诸将和幕僚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话语,坐于席上那脸色却发的消沉起来。

  逃入山林不行,在这里的死守同样不行,而进攻更是不可能。

  现在还有什么选择?

  站起身来,道陀看着诸人说道:“既然不能打,也不能退,那便降吧!我相信以大明皇帝的气度,一定不会将二十年前的咒水事件怪罪在我们头上!”

  道陀的一番话,让那些原本因走投无路,而心情惶惶的众人眼前无不是一亮!

  瞬间,原本还是满面愁容的众人,那紧锁的眉头顿时全都展开了。

  甚至就连道陀自己都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既然如此,那我等赶紧向南进发,向大明皇帝负荆请罪吧!”

  道陀的决策是不错的,这种自愿投降的东吁军队,按照大明皇帝朱克臧的旨意,会打乱整编为缅甸守备军,加以利用。

  当然,他们想要亲自向大明皇帝负荆请罪,那是不可能了,因为大明皇帝朱克臧早就回家了!

第213章 献俘仪式、胜利号竣工(求订阅!)

  夷州岛的三月春雨联绵,不过即便如此,也有天晴的时候。

  下了两天两夜的雨,到了第三天的清晨时分,终于停了下来。

  阳光从乌云背后透出,有如万道金茫似的,瞬间就将整个世界染成了一片金黄色。

  清凉的海风一吹,那乌云很快就被吹散了,放眼望去只看到一片蓝色的天空。

  而此时的安平港,一个个近卫军方阵在静静等待着。

  他们齐齐地站立在码头边上的空地,站在阳光下,那黝黑的脸膛上显得有些兴奋,脸上都写满了骄傲与自信,他们的眼睛甚至不由自主的朝着另一个方向看去。

首节上一节118/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