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139节

  毁伤之罪,我今复罹,剥肤之痛,人皆患之。

  羡子之秃,不见刀锥,无烦髻结,不用辫垂……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调侃秃头,实际是在哀叹天下人在鞑清剃发令面前的无可奈何。

  “生逢斯世,有发而不能保,月一之。”

  为了避祸,屈大均干脆剃光了头,出了家,起了个斋名叫死庵,示意永不臣服。

  不过,当了和尚以后,他没有放弃反清!

  他以化缘为名奔走各地积极参与反清活动,并曾遣人送情报给抗清名将朱成功,欲引导国姓爷的舟师沿海路进攻南京。

  只要谁反清,恢复大明衣冠,他就支持他,除了吴三桂。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以蓄发复衣冠为号揭竿反清,屈大均奔赴广西参与其事,被委为广西按察司副司监督孙延龄的部队。

  不久,他因洞悉老汉奸吴三桂借反清之名而行争霸割据之实的用心,于是托病辞职返回广东,继续云游四方。

  后来,原来的历史线,发生东宁事变,朱克臧被杀死,明郑小朝廷投降了鞑清,一生抗清屈大均终于心灰意冷。

  而最令人钦佩的是,晚年,他不顾清廷的禁令,撰写了《皇明四朝成仁录》,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颂德,在明末的遗民中引起较大的反响!

  此时,这个一生抗清的屈大均盯着真儒弟子感慨道:“如此打扮,应该是在摹仿春秋战国之时那些仗剑布道、周游列国的儒家弟子,如此儒家,才是有战斗力的儒家,看来这大明神武皇帝,是真有点想法的。”

  就在他准备下船时,在码头视察工作的陈永华注意到了这个和尚。

  陈永华年轻时,跟着国姓爷和朱锦走南闯北,也结识了不少南来北往的朋友,其中就包括了这个出名的屈大均。

  一认出是他,陈永华便带着侍卫们来到屈大均的面前:“翁山兄,一别十载,总算见到你了!”

  屈大均也认出同样名满天下的陈永华,拱拱手道:“复甫,虚长你几岁,惭愧惭愧,没想到你已经扶持大明收复广州了,了不起!”

  都是同时代的抗清同志,陈永华很是高兴:“翁山兄,别这么说,快随我去见皇上,皇上现在就缺你这样的大才!”

  陈永华说着,便不由分说地拉起屈大均,去广州衙门找朱克臧,给他讨个一官半职。

  ......

  “大明生员屈大均恭请皇上金安!”

  在广州衙门朴素的会客厅之内,名满天下的名士屈大均,激动地躬身向朱克臧行礼。

  他这声“大明生员”饱含深情,无不透露着他这一路过来的艰难!

  喊着这一声“大明生员”,太容易了,如果没有朱克臧异军突起,他这辈子都没机会堂而皇之这么自称。

  “原来是屈先生,失敬,失敬!”朱克臧当然知道屈大均是什么人了。

  就算前世的朱克臧不太清楚,今生走上反清道路,花了不少力气去探听各方面内部的情况。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而抗清义士,当然是朱克臧探听情报的重中之重!

  所以当朱克臧得知来人居然是屈大均时,他的反应当然是喜出望外,这充分说明抗清形势越来越好了!

  朱克臧马上从椅子上起身,大步向前,亲手将屈大均扶起,并且扶着他在就近的一张太师椅上落了座。

  看到朱克臧当了皇帝依旧是礼贤下士的模样,跟着他一块儿接见屈大均的岳父陈永华,也轻轻点了下头。

  这孩子没有膨胀,老岳父很是欣慰。

  一见到朱克臧,屈大均便和他大聊真儒的事情,看得出来屈大均很认可朱克臧的真儒理论。

  他也认为那些投靠鞑清的读书人都是该死的假儒!

  “岳父,正好今儿你也在,朕准备把内阁会议,改成真儒大学士会议!由真儒大学士行使内阁的职责!”朱克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旦这样改,以后夺了天下,读书人都得跟着朱克臧信真儒!

  “如此也可以!”陈永华自然不会反对。

  “屈先生,朕就委屈你先成为真儒大学士的一员了!”朱克臧看向一旁的屈大均。

  屈大均也是感动,虽然以前在吴三桂那里封的官更大,可老汉奸封的官,他不稀罕。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天子封官,虽然看起来没有实权。

  “微臣拜谢皇上恩赐!”当即屈大均老泪纵横,就跪下谢恩。

  “屈大学士,快请起。”朱克臧和陈永华两人连忙把他拉起来。

  谢完恩以后,屈大均很快就代入了角色,“皇上,微臣听闻大明天兵已经赶赴广东北部,准备收复韶州府,向东准备收复惠州府,微臣建议赶紧开科举,以得客家人之民心。”

  这个建议和朱克臧的心思不谋而合。

  他也早就准备要在广东办科举了!

  考试做官嘛,这是读书人的最爱!

  而且治理广东,各地衙门缺官员的现象很严重。

  另外以朱克臧对广东三大族群的了解,这客家人,一直比较喜欢读书当学霸。

  即便在后世也是,朱克臧记得他的广东同学里面,客家的,往往更好刻苦。

  所以历史上客家士大夫经常会为了科举考试的问题和广府人打架!

  他们对这事儿有执念,比如身为客家人的洪秀全不就因为连续三次在广州院试落榜,直接走火入魔顿悟出了天国之道。

  后面打进广东以后,就搞了一场自娱自乐式的科举考试,之前圆不上科举梦的洪秀全自己出题考自己,十足过了一把学霸瘾!

  广府人一波分田地以后,肯定跟着他走,潮州人跟他几乎同根同源,都是讲闽南话的嘛,胶己(自己)人。

  那就剩搞定客家人,开一场科举的事情,安排!

第249章 昆明攻防战(求订阅!)

  朱克臧在广州大搞文艺复兴,云南这边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了。

  近卫第五镇的进军速度远远比赵良栋想的速度更快。

  在赵良栋收到大明大兵压境消息的第三天,黄庆所率的前锋部队便已经出现在了昆明城的外围。

  赵良栋毕竟是大清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战士,虽然遭遇大败和变故,但是仍旧有不动如山的能力。

  他不是不知道大清在云南处于一个相对劣势的状况,但是赵良栋自信凭借昆明坚城,至少他能够拖住那帮强大的伪明余孽。

  昆明城尚有清军两万多人,基本上就是赵良栋最后的底子了。

  他已经知道伪明余孽的火器利害,以后是绝不会再跟对面进行野外浪战了。

  但赵良栋的手下将领王文昌可不这么认为,他轻视明军先头部队,欲趁其人数不齐,将其歼灭,结果反倒被近卫军一举击破。

  有了这一战之后,尽管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昆明的清军总算不敢贸然行事了,看到近卫军军远远地安营扎寨,也只是假装没看见,不敢出击求战。

  黄庆在第二天抵达昆明城外的时候,也是相当的意气风发、顾盼生姿。

  对他而言,缅北会战是非常提气,是他独立指挥决策的第一场大仗,歼灭五万清军,自身只损失了一万缅甸人和两千多暹罗人,近卫军本身伤亡少数,这战损比,换在上一任延平王时期,想都不敢想。

  “也不知皇上在广东打得怎么样了!”黄庆在战前却并没有想如何作战,反而是在想朱克臧御驾亲征的事情。

  一旁的皇训员陈梦纬道:“按照我的猜测,皇上指定已经拿下广州城了!”

  还真是,他们这一路进度相对慢很多。

  猎猎风卷大明龙旗(军旗),老将黄庆眺望昆明城,声音慷慨激昂:“且收复云南,生擒赵良栋,献给皇上!”

  而赵良栋缅甸一败后,加上云南整个情势倒转,使得他现在昆明能够调动防守的兵马只有二万人左右,面对城头外的明军,除了固守也基本上做不到什么了。

  从贵州或广西调兵前来支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赵良栋有信心,能够拖到援兵到来。

  黄庆也判断出了赵良栋的想法,摆在黄庆面前,该如何拿下昆明,方案也多了起来。

  黄庆选择的是围困昆明,因为大明有中南半岛作为大后方,又有广东攻势,可不断地消耗清军力量。

  围困昆明的同时先可以先控制周边州府,进一步巩固经营云南。

  虽然昆明意义重大,但倒并不一定非要那么快攻下来,黄庆心中有了定计。

  作为大明皇立军校的优秀学员,他已经越发领会到枪炮武器的使用,在他安营扎寨之后,立即就命近卫军炮兵架设阵地,他决定先轰昆明几轮再说。

  昆明虽然是云南府城,但整体的城墙防御布局都是中世纪时代的产物,防炮能力很弱。

  大明近卫军的炮兵部队在城墙的两面,分别设置了炮兵阵地,两面排出了总计一百六十门的火炮。

  见炮兵即将发起攻势,皇训员陈梦纬出于安全考虑,建议道:“老黄,直接与鞑清的红夷大炮对射,对我们来说,风险不小!”

  黄庆却并不太在意,说道:“昆明的火炮本就不算多,因为滇贵之地道路崎岖难行,从中原而来的大炮很难抵达。而且,城墙上的红夷大炮射程虽然对我们有威胁,但是我却看不上绿营炮兵,我们的阵地就算设在前沿,但也有1200米距离,鞑子的炮能够打过来都不易,不要说再打准了。”

  不得不说,上过军校以后,黄庆已经初步成为一名有近现代军队作战思维的将领了

  大明近卫军的炮兵有效射程都在1500米左右,清军红夷大炮也就差不多是1000米,虽然理论上最大射程还可以提高,但实际上再考虑弹点散布,威胁到近卫军炮兵阵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先上实心弹!射!”

  轰轰轰!

  大明炮兵终于开始了对昆明的炮击,上百门火炮按照自己的节奏,完全没有停歇地向这座西南重镇开始倾泻着炮弹。

  这炮声是如此凶猛,乃至黄庆都不会叫骑兵和缅甸人、暹罗人的象兵接近炮兵阵地,怕炮声惊了动物。

  一颗颗实心弹砸在昆明那并不算厚实的城墙上,造成了城墙上一个个的坑洞和墙体的剥落。

  虽然并不算严重,但轰得多了,也绝对吃不消。

  “现在上迫击炮!”黄庆下令道。

  轻便的迫击炮早已被炮兵们架好了,只需调整一下炮口仰角,便能送可爱的开花弹去与清军近距离接触。

  很快,在炮兵们的精准计算下,迫击炮开始朝着城墙上发射开花弹。

  本来昆明城墙上已经饱受实心弹的攻击,变得摇摇欲坠,只有零星的红夷大炮能够继续运作,但是却根本没办法对近卫军炮兵阵地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而迫击炮这种曲射武器用于攻城作战,所要实现的目的也根本不是破坏城墙,而是杀伤城墙上的有生力量。

  当开花弹爆开,大量的破片到处飞溅,直接扫倒了一片城墙上的人。

  由于是在城墙上方爆炸,所以这些清军士兵根本没有躲避的机会!

  原本赵良栋是站在墙头坐镇,观察近卫军的动向的,但是清军根本就没想到明军的火炮竟然如此厉害,将昆明城的城墙轰得摇摇欲坠,甚至还能越过女墙,对他们进行定点轰炸!

  墙头清军一时损失惨重,甚至不敢继续再再墙上操弄火炮进行反击的尝试,纷纷撤离墙头,甚至同袍的尸体也管不了了。

  陈梦纬也是在黄庆身旁感慨道:“皇上之前就在军校开学典礼说过,炮兵如果用得好,比步兵的排枪阵还要厉害,今日一见,此言非虚啊。”

  黄庆见轰得差不多了,便摆了摆手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先撤回来吧,明日再炮击。”

  传令兵立即传达了黄庆的指令,居于前沿的炮兵开始向后撤退。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昆明城的城门打开了,从城门中迅速地冲出了一队队骑兵,立即就朝着大明近卫的炮兵去了。

第250章 骑兵对骑兵,铁血对冲(求订阅!)

  黄庆看到这一幕,不由地笑道说道:“赵良栋还不算傻,知道大明炮兵对昆明城威胁太大,所以不惜派出精锐骑兵出城一战,也要打掉我们的炮兵。”

  确实,不打掉大明的炮兵,昆明城的沦陷不过是时间问题。

  大明这边,黄庆和陈梦纬等军官都没有任何害怕,完全不担心清军的骑兵会对大明炮兵造成伤害。

首节上一节139/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