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215节

  康熙不来,但战争还得继续。

  八月二十七日,左路军统帅皇兄福全在吐力根河安营扎寨,营盘四十座,连营六十里,首尾联络,巍巍壮观。

  噶尔丹听到清军来袭的消息后,也受到亲率准噶尔骑兵四万余名,深入到乌兰布通,在山脚下安营,布下“驼城”,指挥大帐设在乌兰布统峰顶。

  乌兰布通是一座红色的小山,泡子河与哈而哈河从乌兰布通的西北汇入萨里克河,再向北注入西拉木伦河。

  乌兰布通山南坡是无法攀登的峭壁,北面则是一个可以攀登的陡坡,但易守难攻,噶尔丹的军队布阵于山上林内。

  所谓的“驼城”,就是将数千峰骆驼缚足卧地,背上加箱垛,上边蒙上湿毡,环形排列,形成临时城池,摆开阵势,誓与清军决战到底。

  驼城战术,脱胎于欧洲名将扬杰士卡发明的车堡战术,曾经被匈牙利、神罗、土耳其等欧洲强国效仿,威力绝伦。

  只不过这么远传了过来,无论是配置还是熟练度都没法和正牌的车堡相比,这个山寨货的实战水准要打个大大的折扣。

  火力方面,清军拥有铁心火炮、子母炮、红夷大炮、威远将军炮,火力不俗。

  然而,噶尔丹军结阵严密,还有密林掩护,沼泽地阻拦,士兵们隐藏在驼城之内用罗刹国支援的少量火绳枪和弓箭据守。

  然而,噶尔丹小看了大清的火力,经过三天三夜的轰炸,噶尔丹的驼城就不行了,没办法,噶尔丹只能和清军硬拼了。

  野战骤然打响!

  “吾皇万岁!”

  大清巴图鲁、满洲镶蓝旗甲喇李二狗高举长矛,身披棉甲,率领一千枪骑兵营为大清前锋,正准备替大清撕开准噶尔军队的防线。

  “吾皇万岁!”

  枪骑兵营爆发出阵阵山呼,他们每人都身披豪华的棉甲,背上还有一件华丽的蓝色斗篷。

  李二狗,原宣化府贫民,以替人收麦、扛活为生,身强力壮,因为作战勇猛,不怕死,一路官至骑兵标统,统带一标两营骑兵。

  就如此时,身为标统,亲自率领枪骑兵营冲锋在前。

  吾皇万岁的喊声四起,一千高举镶蓝旗旗帜的蓝色枪骑兵策马奔腾冲锋,却有万马奔腾不可阻挡的势头。

  深受康熙皇恩的他们一往无前。

  在宽阔平坦的草原上,一千骑并不多,甚至显得有些单薄,在他们面前是十余倍他们的人马。

  马踏大地。

  一千蓝色枪骑兵高举骑枪,斗篷飞扬,蓝旗飘飘。

  他们高大而又勇武,都是军中骁勇擅骑者,相比起这支精锐的枪骑兵,在他们前方的准噶尔前锋骑兵,虽然十余倍大清骑兵,但明显就显得装备差远了。

  准噶尔骑兵中,披甲者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武器更是五花八门,长矛、马刀、流星锤、骨朵、斧头,也有拿火枪的,有拿鸟铳的这种清军早淘汰武器的。

  面对清军骑兵的冲锋,噶尔丹选择了迎击。

  头顶剃秃两边留了辫子的大汗噶尔丹,拔出马刀高声呐喊,身后准噶尔士兵也都纷纷大吼。

  他一夹马腹,奋勇向前。

  无数准噶尔骑兵跟随向前,战马群跑马起来,犹如一朵移动的巨大云朵,铺天盖地。

  这八千骑前锋跑起来的气势确实惊人,烟尘四起。

  噶尔丹骑术了得,甚至直接站到了马鞍上,举刀高呼,引的身后准噶尔人齐齐大叫喝彩,准军士气大振。

  准噶尔骑兵们,自负骑射了得,也不怂大清的骑兵,何况自己人数还比大清多。

  “吾皇万岁!”

  李二狗再次高呼。

  相比犹如野马群奔腾的准噶尔骑兵,大清枪骑营一千人马如同锋失射出,一直保持着那个阵形,速度也控制的很整齐划一。

  这些康熙百里挑一的精锐。

  没有人可以阻拦他们。

  再多的敌人,除了大明军队,他们都能冲破。

第383章 大清的哥萨克骑兵(求订阅!)

  “吾皇万岁!”

  两军接近,完全不怕死的大清枪骑营没有半点减速,反而爆发最后的潜力,加速冲锋,着实有点吓人。

  他们是大清新军里的重骑兵,连战马也披了甲,在这个火器时代,尽管重甲骑兵已经走在淘汰的边缘,但收拾准噶尔人依然了得。

  缺少火炮火铳的准噶尔人,顶多是游牧部落轻骑兵而已。

  两支对撞在一起,犹如一滴水落入一锅热油,立马沸腾了。

  蓝色枪骑兵奋勇向前,如同蓝色风暴,去势依旧不减。

  大清巴图鲁李二狗悍不畏死,在亲兵的保护下,更是一直蒙头往前冲,近了用枪刺,用骑兵刀砍,远了就用火绳枪射。

  准噶尔人想要一口吞掉这区区一千骑兵,他们拿箭射,拿刀砍,可很快发现他们挡不住这支骑兵,蓝色重骑兵一直在往前冲。

  犹如烧红的刀子刺进了牛油里,非常丝滑,准噶尔骑兵的阵型差点就被直接捅穿了。

  大清的一千重骑兵也不断有人倒下,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逃跑。

  挡在他们前面的准噶尔人被撞飞、砍倒,有些准噶尔骑兵被这样不要命的架式吓坏了,不敢硬刚,居然悄悄后退想要逃跑。

  一名身披蓝色棉甲的清兵腰间被长矛捅中,坐骑马蹄也被钩中,他却从容的高呼吾皇万岁,临死前还把敌人从马上刺落,丝毫不畏惧死亡。

  直到又一名准噶尔人策马杀到,一刀从他脖颈砍下,总算是将这名清兵给了结了。

  噶尔丹看到这一幕,是目眦欲裂,他看到那名士兵至死,都没有露出畏惧的表情。

  他感觉这一战要遭,这清军好像有点不一样。

  其实,每个新军士兵都预料到可能会有这天,他们每次上阵前都有心理准备,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康熙不会辜负他们的牺牲。

  他们都被抬进了满八旗,他们的父母妻儿会有保障,即便他们战死了,皇帝也会发给他们的家人足够的抚恤银,还会分田地。

  就在战场不远处,数名大清的将领和王爷福全在冷静的观察着战场。

  他们看到前锋的枪骑兵营像一把尖刀,杀得准噶尔人人仰马翻,都非常开心。

  “该哥萨克骑兵接上了,顺便看看他们对大清的忠心如何。”

  枪骑兵已经把八千准噶尔骑兵的阵型打乱,以马刀、火枪为主的哥萨克轻骑兵是时候上阵了。

  重骑兵冲锋破阵,轻骑兵接上砍杀。

  最后才是步兵接上,这是打游牧民族的标准套路,打仗得有章法,不能一拥而上。

  “李二狗不愧是皇上都看重的悍将,确实彪悍,难怪被提拔为甲喇。”福全感慨地说道。

  一千人冲八千,还能这么干脆犀利,这李二狗确实有点勇猛。

  “那是,能被阿玛看上眼,自然不一般,你看他这年纪,他这破出身,现在就是骑兵标统,这能是一般人吗?”皇长字胤如此点评道。

  其他清将也是对李二狗赞不绝口,看来,此战之后,李二狗不升官都不行了。

  几员大将对战局很有信心,这次大清新军全军出动前来打准噶尔,不会有任何意外的,除非大清新军造反了。

  看到是一切都尽在掌握中,他们还有闲心点评下李二狗。

  ......

  被大清收编二千多名哥萨克骑兵养精蓄锐,早就想出战了。

  “哥萨克的勇士们,让我们一个冲锋就击垮准噶尔人的斗志吧。进攻!”斯特罗甘诺夫兴奋的咆哮一声。

  “进攻!”

  二千哥萨克骑兵迅速的策马加速,一个个神情狂热,看到敌人害怕、求饶是他们最喜欢看到的场景。

  哥萨克骑兵是罗刹的特殊兵种,随着罗刹的扩张,哥萨克逐步被纳入他们的统治。

  哥萨克骑兵的移动力相当快速,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

  这一点优点非常重要,在冷兵器时代,哥萨克的骑兵凭借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杀伤力大、骁勇善战的轮番攻击威震欧洲,欧洲国家也常招募哥萨克作为雇佣军。

  可以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之一,如果说吉普赛人是大篷车上的民族,那么哥萨克就是战马上的族群。

  哥萨克正是凭着一匹战马、一柄军刀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广阔疆场上,驰骋数百年,纵横千万里,在罗刹社会发展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世吹得震天响的罗刹天兵,正是被哥萨克的后代,乌二毛破掉了名不副实的“强大”名头。

  哥萨克人的骑兵刀又被称为”鹰之利爪“。

  在东欧历史上穿着黑色披风,挥舞哥萨克骑兵刀冲锋的哥萨克骑士被成为“顿河流域的雄鹰”,他们挥舞的令对手胆寒的哥萨克骑兵刀,就是鹰之利爪。

  传统的哥萨克骑兵刀长约九十厘米,采用中亚铁矿石冶炼出的精钢打制,厚背宽刃,橡树叶状的刀尖。

  刀入鞘后整体的朴实感,让人不会多看第二眼。

  但是,钢刀出鞘,任何人挥舞起来,其自身弧度带来的劈砍威力可以轻易砍断小树,辟开木桩,这种威力体现在哥萨克骑士中流行的一句俗语:

  “像劈田菜一样的砍掉对手的头,当你跃然马背,手持哥萨克骑兵刀迎风挥舞的时候,你可体会到如雄鹰展翅,冲向猎物的感受。”

  随着哥萨克骑兵统领斯特罗甘诺夫的一声令下,他手下的两千多名骑兵部队全部将悬挂在腰间的骑兵刀抽出。

  紧接着,他们胯下的战马也在其主人的督促下狂奔了起来,原本缓慢流动的空气猛的加速了起来,轻柔微风也随着轻骑兵部队的逐渐加速而变得狂躁起来,八千多只马蹄践踏在地面,使得大地也微微的颤动了起来。

  渐渐地,骑兵部队的速度越来越来,马蹄践踏在地面上扬起的尘土形成了类似于烟幕一样的现象飘扬了这支骑兵部队的身后。

  这就是噶尔丹见到的景象,如果不是凭借罗刹人支援的望远镜的话,他甚至无法捕捉到这支骑兵部队身影。

  因为太快了!

第384章 我大清也有掷弹兵了!

  在福全等人的注视下,哥萨克轻骑兵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刺入了即将溃败的准噶尔骑兵的胸腔中。

  原本就被李二狗枪骑兵营打得士气低落,又冷不丁地遭受到哥萨克轻骑兵的突袭,有一些慌乱的准噶尔士兵开始向四周逃窜。

  看到扛着蒙古八旗旗帜冲锋的哥萨克人,噶尔丹直接懵圈了,他不禁想道:准噶尔被罗刹人背刺了?

  “本汗就知道罗刹人不可靠!”噶尔丹怒斥道,他不清楚情况,真觉得自己被罗刹给卖了。

  “快!防御,防御啊!”

  准噶尔骑兵军官拼了命的想要维持整支军队的稳定,然而对手太过凶悍,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从他们的话。

  几位试图组织人员就地防御的军官甚至被自己想逃跑的准噶尔士兵击杀。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有将近五百名准噶尔骑兵死亡,其中绝大多数的死亡并不是哥萨克轻骑兵造成的情况,而是准噶尔人相互踩踏所造成的问题。

  连番冲杀过后,这支八千的骑兵队伍被大清的轻骑兵和枪骑兵强行分割成两段。

  看到局势不妙,噶尔丹也知道不能再犹豫了,便想一万余名骑兵生力军派上战场。

  再不派援兵,只能看着那八千名骑兵溃败了。

  短暂地接触过后,原本对骑兵十分自信的噶尔丹,对于接下来战场局势的变化也是摸不清了。

  好在,据他观察,大清的骑兵并不算多,他还有机会。

  ......

  吴显勇再次检查了下火铳和身上的手榴弹,这位来自山西平阳府山区里的贫家子,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层军官,为大清新军步兵营正五品分管佐领。

首节上一节215/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