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30节

  “监国,近卫军军纪严明,操法独树一帜,如此强军,难怪可以击溃万正色。”邱辉虽身在潮州府,但万正色的名声他也听说过。

  打铁还需自身硬,手雷终究是辅助之物,只有强大的军队配上犀利的武器,才能无往而不胜。

  “监国,请派遣几名近卫军士卒给臣使用,臣想用他们训练一下部下。”邱辉这次战略转进,算得上是全身而退,还带了两千士卒过来。

  看到近卫军的操法,他见猎心喜,想要引进到自己的邱家军。

  “自然可以,忠勇伯,看看,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见面礼。”说着,便从属下手里接过《东宁步兵操典》,郑重其事地递给邱辉。

  久经战阵的邱辉稍微翻阅了几页,惊为天人,差点就献出自己的膝盖给郑克臧跪了。

  但他也有自己的疑问,向郑克臧问道:“殿下,臣也算是知兵之人,此操典举世无双,但问题是训练强度太大,将士们受得了吗?”

  听了邱辉的话,郑克臧倒背着手道:“忠勇伯可曾了解过我朝名将戚少保的选兵之法,我招募的近卫军就是按他的标准来的,首先是身体要健康,其次是良家子弟,而且我每个月给他们二两银子,保证他们一天二餐,几乎顿顿有肉吃,因而训练虽苦,但将士们都能坚持下来。”

  之前是给一两银子,这次竹港大捷,豪爽的郑克臧给他们都涨了工资,这是上过战场的待遇。

  邱辉听完目瞪口呆,这条件真不错,要是他年轻的时候给这条件,他也愿意跟郑克臧打天下。

  “对了,忠勇伯,你可以派一些你的部下来我的东宁军校学习,让他们好好学习一下《东宁步兵操典》。”

  “乐意之至,殿下,其他无所谓,东宁神雷可要给我配齐。”邱辉请求道。

  “那是自然,忠勇伯是我延平王府的肱骨之臣。”

  郑克臧继续带着邱辉参观近卫军营地,惹得他惊叹连连。

  ......

  一场小雨之后,清风拂面,鼻尖嗅着泥土的芬芳,远方的柳树、杂草在迎风飞舞,不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鸟叫声,周边的一切,处处散发着新生的气息。

  眼下是春耕时节,立春之后,东宁府的百姓们在播种前需要耕耘土地,此时许多人在田地里忙着,番地、浇水、运肥、一派忙碌的景象。

  正所谓,秋耕深,春耕浅。

  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耙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

  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今天是春耕的日子,郑克臧早早的就起床了,和陈妃吃完早饭之后,他便跑到东宁府郊外的耕地里去主持春耕的祭祀仪式,顺便种一下红薯和马铃薯。

  没错,之前他跟系统兑换的十亩地红薯苗和十亩地马铃薯苗已经提货了!

  都是未来的高产品种,亩产几千斤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郑克臧的挖鸟粪船队已经回来了。

  为了保证春耕的质量,郑克臧派出了大量船只,从南海小岛上运回来了将近五百吨富含氮磷元素的海鸟粪肥。

  海鸟粪的种种好处已经登在了《东宁日报》上,东宁府每户人家都可以来免费领取一百斤鸟粪,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殿下,总制使陈永华和户官杨英已经等候多时,您是骑马?还是坐马车?”

  侍卫毛兴见郑克臧过来了,便出口问道。

  郑克臧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今天就坐马车吧。”

  “是,殿下!”

  近来,东宁府基建道路建设得很不错,非常适宜马车出行,今天他就偷偷懒,不骑马了。

  郑克臧和陈永华等人来到王府之外,一驾四匹雄壮白马拉的高大马车停在这里,车厢是上等的檀木,高2米,宽2米5,长3米……

  马车的外形大气奢华,精致的雕刻和车壁的鎏金装饰处处透着典雅与尊贵!

  马车的门是对开的,设计非常的人性化!

  毛兴看到郑克臧出来,赶忙拿出一个矮凳摆在地上,然后还十分殷勤的打开了车门。

  相对于外部来说,车厢的内部更加豪华,舒适的座椅全是真皮制作,所见之处全部都是圆润的弧度,没有一丝棱角。

  内壁上挂满了明黄色的丝绸,厢底是柔软的地毯,一张花梨木的桌子恰到好处的放在座椅旁边,桌子上有一个小巧的香炉,其上断断续续的冒出袅袅白烟,那是上好的檀香!

  “驾!”随着马夫的鞭子挥打而下,豪华的马车滚滚向前,驶向东宁府的议政殿。

  来到议政殿后,郑克臧首先检查了官员准备的种子,然后便领着官员,带着农具和种子,乘坐着豪华马车,于鼓乐声中,来到东宁府郊外肥沃的土地。

  春耕一般而言,都是皇帝亲自主持,以示对农事的重视,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往常都是郑经来住持。

  只是延平王郑经最近身体不适,这次就由监国郑克臧来代劳了。

  这时,郑克臧来到夷州岛兴建的先农坛,户部官员已经摆好祭祀神龙氏的五谷三牲,郑克臧便在鼓乐声中,上香祭祀先农,行三叩九拜的大礼,朗读祭文,祈求风调雨顺,粮食风收。

  在祭祀完后,郑克臧便区换了身进行春耕的衣服,然后被户官杨英引至一亩三分地的中间,面南而立,参与亲耕礼的其他大臣,则站在高欢两侧。

  这时礼官刘殿,给郑克臧递上鞭子,朗声道:“请监国亲耕,以教百姓。”

  郑克臧接过鞭子,一手持鞭,一手扶犁,赶着耕牛开始犁地,以示开始春耕。

  这时郑克臧来回耕了三次,大臣们耕九次后,围观的百姓点燃鞭炮,顿时一阵欢呼。

  在春耕仪式结束后,东宁府格村紧张的春耕,便开始了。

  郑克臧随即下令,让各部官员抓紧春耕,敦促百姓精耕细作,同时鸟粪也要发放到位,以保证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随后,郑克臧便带着陈永华和杨英去他准备种红薯和马铃薯的地方,那里在东宁府北部,也就是安置铜山城百姓的地方。

第58章 让逝去的英魂看到每一次胜利

  马车一路向北,郑克臧也一路观看,农田里已经灌满水,老农门挥鞭赶牛,田间地头里,到处都是弯腰忙碌的身影。

  田埂上一群孩童,一边奔跑嬉闹,一边唱着诗词童谣,“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

  马车一路飞速行驶,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是铜山城百姓和朱天贵部下的驻点。

  朱天贵等人早已带着红薯苗和马铃薯苗在此等候多时。

  推广红薯和马铃薯最大的阻力其实还是老百姓。

  百姓没有听说过红薯这个作物。

  他们都不愿意种植,害怕这种东西没有收成。

  种植水稻和小麦,农忙时候,恨不得早晨天不亮就干活。

  百姓也没有余力,加之他们又别的选址,也不会冒着风险,去种植一种陌生的作物。

  因而红薯和马铃薯的种植只能暂时靠军屯了,等这批高产作物成熟了,再在《东宁日报》大肆推广,有了成功的案例,推广才能水到渠成。

  郑克臧望向朱天贵:“尊士,红薯和马铃薯就拜托你的部下种植了,你们平时就在这边训练吧,正好可以照看农田。”

  朱天贵在回来路上就被郑克臧告知,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他,事关千秋万代。

  原来,是种红薯呀!

  红薯很早就流入福建,但没有大规模种植,他这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是有见过的。

  没想到郑克臧让他种这种名不见经传的玩意,一开始他还有点抗拒。

  直到郑克臧说配合海鸟粪,亩产能五千斤以上。

  这一说,朱天贵直接服了,说种就种。

  “殿下,请放心交给属下。”朱天贵拍着胸口保证道。

  “尊士,能不能改变夷州岛缺粮少食的局面,就看你们军屯的情况了,请务必认真对待。”郑克臧语重心长道。

  很快,在郑克臧的监督下,十亩地的红薯和马铃薯不一会就种好了,剩下问题的就交给时间了。

  预计1680年8月左右第一批高产作物成熟,等就好了,他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了。

  ......

  春耕落下帷幕,郑克臧给自己放了三天的假期,不管国事,只管家事,每天就和陈妃游山玩水,好不乐哉。

  天气好了,便去东宁军校看看球赛,二期学员把足球联赛这个美好的传统保持了下去,有第一期学员言传身教,他们的技术普遍都还不错。

  看到兴头上,郑克臧还会亲自下场比划比划。

  校长亲自下场,这些小学员也懂事,只要有好机会就给郑克臧塞过去。

  那么问题来了,郑克臧的射门对守门员的演技考验就很大。

  遇到郑克臧射得比较差的球,他又要表现自己尽力在守门了,又要给郑克臧射进,太考验演技了!

  郑克臧也看出来了,他能理解,没法子,他这个校长兼监国,对这些小学员的压力太大。

  三天快乐时光一晃而过,郑克臧终于去上朝了。

  还是像原先一样,郑克臧姗姗来迟,之后坐上主座,众文武行了跪拜礼之后,各自在两旁侍立。

  郑克臧这段时间征战在外,众大臣一个一个上前来,向他禀报这段时间东宁府所发生的事情。

  这阵子风调雨顺,没什么大事情,在底下的众位大臣禀报完了之后,郑克臧站了起来,对着下边的文武百官说道:“这次特别军事行动,虽然说是取得了大捷,但近卫军和勇卫镇也付出了不少将士的生命。”

  “孤在想,恢复华夏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千千万万将士在战争中死去,有的找不到尸首,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

  郑克臧继续说道:“一想到这,孤就彻夜难眠,因此孤决定,在东宁府修建忠烈祠,所有战死的将士的牌位,都要在忠烈祠中供奉。”

  一众文武听完郑克臧的话,都在下面窃窃私语,随后都在称颂郑克臧的仁德。

  郑克臧看着下边不停歌功颂德的文武大臣,满意地点点头。

  “既然建了忠烈祠,那么就不能让这些逝去的将士们没有香火可用。这件事礼部要负责起来,派遣专门人员,每天三次给众将士们上香。”

  礼官杨英急忙站出来:“臣杨英领旨。”

  郑克臧点点头,接着继续吩咐:“每到了年节的时候,朝廷必须举办一次大型的主祭活动,每年除夕,就由我亲自带着文武大臣去祭祀逝去的将士。”

  众文武听完,再一次称颂:“监国圣明!”

  这事情的阻力不大,谁家里没有战死沙场的亲戚朋友,如果连这都要反对,那站出来反对的,一定会被骂死,谁也不敢做这个出头鸟。

  陈永华倒是站了出来,不过他是支持郑克臧:“监国仁德,千古罕见!有了忠烈祠,那些死去的将士算是有了归宿,有了忠烈祠,何愁将士忠骨无人问。”

  陈永华的高谈阔论,引起了文武百官的一致共鸣,大家对忠烈祠越发认可。

  “修建忠烈乃是关乎社稷国本之大事,工部务必认真对待,不容拖延。”郑克臧语气坚决。

  工官谢贤听完之后,赶紧答应。

  看到氛围还不错,郑克臧图穷匕见,说出了今天朝会最重要的事情:修建凯旋门。

  这个同意和不同意的就一半一半了,许多大臣都表示国库余钱不多,不宜大兴土木。

  而同意的多半是武官,这玩意建完之后,他们有面子。

  还好郑克臧上朝之前,已经把图纸给陈永华看了,陈永华只能表示支持。

  看到一时难以决定,陈永华便道:“这是好事情,就将凯旋门修建在忠烈祠附近,让每一次胜利都让逝去的英魂知悉,让他们看到,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明无往而不胜。”

  这话说的有水平,文武百官纷纷转变了立场,支持郑克臧修建凯旋门。

  “还有一个事情,户部不需要担心征召民夫的问题,这次竹港大捷我们不是抓了两千俘虏吗,就把他们调配给工部,让他们去干苦力去。”郑克臧说出了杀手锏。

  这下子,支持的人就更多了。

首节上一节30/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