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313节

  他斟酌了一会儿,用低沉的声音问:“可是孟加拉是莫卧儿的粮仓和钱袋子,没了孟加拉,莫卧儿还是莫卧儿吗?”

  阿米尔汗却道:“陛下,臣近日找了些大明商人学习了一下外语,大明有句古话‘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们只能二选一,您觉得西北重要还是东北重要!”

  这话的潜台词,奥朗则布懂。

  阿米尔汗就是想问奥朗则布,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想清楚后,奥朗则布只得点点头道:“督促沙伊斯塔汗尽早与大明和谈,我将会亲自前往拉合尔,并且在那里等待康熙汗的大军,真主将会保佑我取得最后的胜利!”

  ......

  此时,奥朗则布想要死磕的康熙,正飘飘欲仙。

  臭名昭著的八旗军也体验了一把当王师的感觉。

  不仅是守城的天竺将领米尔查开城相迎,连白沙瓦城内和四周的老百姓都一起来欢迎他们。

  有些人还载歌载舞,搞得康熙和他的蒙八旗、清八旗都有点不习惯了。

  明明是来入关的,怎么就让人当王师了呢?

  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以至于跟着康熙汗一起进入犍陀罗盆地的大蒙古各旗精锐都不好意思放开手脚抢劫了。

  面子得到极大满足的满足,赶紧下了一道圣旨:先等一等,白沙瓦城的帐先欠着,等大家伙儿到了拉合尔、德里、阿格拉那边再放开手脚抢劫!

  底下人,特别是汉八旗、清八旗的那些人,跟着康熙颠沛流离了那么多日子。

  之前路过的都是刮地三尺都没油水的穷苦地方......

  现在好不容易看见一个能和甘肃相比的富饶之地,还真有点下不去手。

  那么好的地方,不如留着当老巢吧,留个对大清忠心的地方也好。

  也确实,大清初期在江南乱杀

  以后年纪老了,抢不动了,也能有个归宿。

  要是来个扬州、江阴这样的屠戮,以后也不敢回来这养老了。

  上到康熙汗,下到普通的汉八旗、清八旗兵丁,都手下留情,还努力约束着突厥版蒙八旗,不让他们放抢。

  至于来自阿富汗的盟旗兵因为和白沙瓦这里大部分的百姓都是同族,所以也没放抢的心思。

  于是人数超过十万的侵略军,在白沙瓦这里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王师。

  这可把奥朗则布这个暴君治下的天竺人民给感动坏了!

  不过让天竺人民感动的事情还多着呢!

  康熙汗那是真的吸取了丢失中原的惨痛教训,满人要搞得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方能长久。

  于是,还没入天竺,康熙就已经想好了要搞满、蒙、汉、天竺、锡克五族和睦共存了!

  这康熙还不是随便想想,而是未来大清的基本国策。

  以后大清活多久,这条政策就会活多久。

  而且也不等打进莫卧儿首都阿格拉,在进入白沙瓦后,康熙汗就急匆匆开始以“五族和睦共存”的口号,号召犍陀罗盆地的名门望族,都来开会了!

  这次会议有来自旁遮普的锡克教领袖,阿富汗的各部族首领,白沙瓦当地的天方教教会领袖,还有一些在白沙瓦颇有名望的婆罗门僧侣。

  一起到白沙瓦的巴拉希萨尔城堡的代表们,还有蒙、清、汉等八旗头头们。

  大殿内,熙熙攘攘,共商国是就在此刻!

第556章 为了弘扬伟大八旗精神

  今儿一大清早,聚集到白沙瓦的五族领袖,就和大蒙古的官员们一块儿进入了巴拉希萨尔城堡。

  在城堡内的广场上根据满、蒙、汉、天竺、锡克,排列成了五个大纵队。

  而康熙手底下的满汉官员左右看看,也觉得新鲜。

  大热的天气当中,他们可都是顶戴花翎、袍褂俱全,脖子上还挂着朝珠。

  而站在他们左右天方教、天竺教、锡克教的官员或是僧侣们的穿着打扮可就五花八门了。

  信天方教和锡克教的都包上了大头巾,有些是红的,有些是白的,有些是蓝的,还有些是绿色的......

  脑袋上绿光直冒啊!

  当然,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是有几个婆罗门的苦行僧,打着赤膊就进来了,而且身上也不知道多少日子没洗澡了。

  颜色看着都不对,都能搓出泥巴了,脸上还画花了,也不知道啥意思?

  已经被康熙拜为汉官陈廷敬摇摇头,这么奇葩的天竺人是怎么做到跟中原一样富有的?

  不过也正是奇葩,才会一直被征服吧。

  “大汗驾到!”

  “大汗驾到!”

  “......”

  这个时候,一个小公公扯着嗓子喊起了大汗驾到!

  喊一次不够,得多吼几嗓子。

  第一次是满洲话,第二次蒙古话,第三次是汉话,第四次是印语,第五次是梵语。

  梵语是锡克人的语言。

  五声吼完,也是为难这个小太监了。

  底下的臣子和各方势力的代表们才一起向康熙汗行大礼。

  然后就听见康熙用满洲话、蒙古话、汉话、印语、梵语说五遍“平身”了。

  康熙汗现在的态度比多尔衮入主中原的时候端正太多了!

  要是当年多尔衮能温和点,也不至于让朱克臧穿越过去,专门把他们给撵出华夏,搞得康熙连老家东北都回不去了,甚至还要硬碰蒙古的瓷,取名大清蒙古国。

  康熙一脸谦逊的表情,心里却在琢磨下面一群奇奇怪怪的婆罗门天竺和尚。

  天竺不是很富吗?

  不是盛产棉布吗?

  为什么有一些衣不遮体的......

  而且这种衣不遮体的叫化子怎么就变成了婆罗门的高人呢?

  康熙这就不懂了吧。

  这叫苦难修行,婆罗门中的苦行僧希望通过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来获得心灵的解脱,得到神的庇护和恩赐,从而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

  只不过,多少有点不雅了。

  以后大清蒙古帝国开朝会的时候朝堂上都是些不穿衣服的叫花子,岂不是变成丐帮大会了?

  心里有点难受,但是康熙还冲着这些叫花子微笑点头,似乎很在乎他们这些苦行僧......

  大清刚开始创业,必须低调一点,天竺不比哈萨克、希瓦、布哈拉,他们人多,要是一心一意要反抗大清,那就难搞了。

  所以,只要他们肯支持大清,别说不穿上衣,就是底裤都不穿也没关系。

  康熙照样当他们当大学士、入翰林院!

  似乎感觉到康熙的善意,不穿衣服的婆罗门裸衣派们也都还以合十礼。

  好一副君臣和睦的样子。

  随后康熙汗又将目光投向了一包着巨大头巾,戴着钢手镯,长衣短裤,佩着短剑的年轻人。

  由于怕此人突然发疯,行刺康熙,又照顾此人的信仰,于是侍卫们给他的铁剑换成了木剑。

  看,大清就是包容呢!

  对了,这个年仅25岁的男人名叫哥宾德辛格。

  他是锡克教第十代祖师,建立“卡尔萨(纯洁)”,即“辛格”之神权政体,其男教徒称“辛格(狮子)”,女教徒称“考儿(公主)”。

  入教仪式称“帕胡儿”,意为“剑之洗礼”,即用双锋剑搅匀之水洒身,而后信徒必须蓄长发、加发梳,上衣至膝,右手戴手镯、佩剑。

  听起来有点像真儒主义。

  不得不,年轻人就是年轻,从教义上看,就十分中二,且武德充沛。

  然而,哥宾德在靠近白沙瓦的旁遮普一带拥有大量的信徒。

  而且这些信徒大多好勇斗狠,他们为了捍卫锡克教,被哥宾德武装了起来,成立了卡尔萨军队,是莫卧儿版的白莲教造反专业户。

  如果这位的锡克教祖师可以在大清天兵攻打拉合尔的时候在旁遮普煽动锡克教徒起义,那拉合尔可就十拿九稳了。

  对了,拉合尔是莫卧儿的故都,阿克巴大帝的都城,可以类比为大清的盛京。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拉合尔在历史上曾是天竺大陆的屏障,这座城市曾多次被来自西亚和中亚的强悍军队占领,拉合尔的居民见证了无数军队的到来,无论是波斯人的步兵,还是游牧民族的骑兵,都曾在拉合尔驻足。

  拿下拉合尔,德里和阿格拉也就不远了。

  看着哥宾德辛格,康麻子心里笑开了花,一定要拉拢为他所用。

  别说,锡克人可是天竺大陆的战斗民族,大清有他们帮忙,康熙就偷着乐吧。

  紧接着,康麻子又把目光移到一群天方教的部族首领和教长身上去了。

  在如今的天竺、阿富汗、河中和哈萨克草原上,天方教的势力研究不容小觑。

  这股力量虽然和清八旗、汉八旗、蒙八旗(准噶尔)这三个大清的核心盘不大对付......

  但是康熙想要在天竺建立自己的新大清,就必须利用和团结这股力量。

  万万不能把天竺之战变成大清和天方教之间的对决。

  但是康熙也不能皈依天方教,因为那样就会让他失去团结各大教派的超然地位,而且信奉黄教的准噶尔人,信儒教的汉人,同时信佛信儒的满人也会和康熙离心离德。

  康熙觉得,自己的信仰还是儒教吧。

  儒教最好的,包容性高,还能融合其他宗教,不能丢弃。

  想到这里,康熙汗开始用蒙语讲话了,也只能用蒙语,这个还能多点人听懂。

  “为了弘扬伟大八旗精神,让兄弟们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共同书写了推翻莫卧儿残暴统治的辉煌历史,朕,也就是神圣大清蒙古帝国库里台选汗会议所推选的蒙古大汗......”

第557章 《大清蒙古帝国临时约法》

  康熙笑着说:“诸位,天竺人口稠密,是其他国家所不能,版图辽阔,除大明、罗刹两国外,没有其他国家能和他相比。

  然而大明地方虽然大,但百姓刁恶,将来难免不分裂,罗刹土地贫瘠寒冷,可以生产的肥沃土地不多。

  只有天竺的土地肥沃,物产繁华,占天然的优势,加上婆罗门智者头脑聪慧,天竺百姓听话安生,实乃福地也!

  从前衰弱,实际上是莫卧儿的淫威所导致!

  朕乃是大蒙古国的大汗,而自称莫卧儿皇帝的奥朗则布乃是帖木儿汗国的后裔,莫卧儿汗国的可汗,其祖辈就是我大蒙古国的藩臣。

  朕在哈萨克时听闻他在天竺实行暴政,欺负天竺教的婆罗门智者,还强迫非天方教徒缴纳人头税,并且让天方教徒和天竺教徒还有锡克教徒都陷于无休止的战争。

  实在是暴虐至极!

首节上一节313/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