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358节

  不过他并不担心,因为雪域高原只要熟悉了环境,好打地够呛,横推就完事了。

  他这个皇上啊,只要全心全意在皇宫里面奶娃就行了。

  话说回来,年幼的年羹尧面对如此的赛固山口,心里也直打哆嗦,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他觉得,不用和硕特攻击他们,光爬上去都有点艰难。

  年羹尧没见过近卫军打仗,有这种感觉是可以理解的。

  他只觉得自己滑得脚心发痛,满头大汗,屁股蛋都疼得要命。

  要不是好面子,年羹尧早就喊出声来了。

  就在年羹尧吃痛的时候,潘阿强已经下达了进攻的命运。

  “全军听令,进攻!”

  潘阿强上将认为,现在速攻,可以趁守军准备不足,一波将他们推平了。

  即便环境恶劣,有潘阿强上将带头冲锋,近卫军的官兵毫无怨言!

  小屁孩年羹尧也是倍受鼓舞,他看着潘阿强上将健步走在日月旗下,顿时又充满了力量,紧紧地跟上。

  潘阿强作为新大明高级武将,深受大明士兵敬仰,是在尸山血海里打出来的新大明军人,堪称大明军人的偶像,他的带头,直接让疲惫的近卫军士气直接拉满。

  走了小半天,终于看见了隘口处的一道防线,先前在山下时,哪怕有高倍的望远镜,也被云雾掩映看不清楚。

  不过,可别小瞧大明的高倍望远镜,这是大明绝对的军事机密!

  只有校级以上的军官,才能拥有高倍望远镜。

  因为这个高倍望远镜已经是一战级别的望远镜了。

  欧洲人至少在中世纪中期就开始研究透镜,大约在1300年意大利就开始使用眼镜,1450年前后,矫正近视用的近视眼镜得到运用。

  制造眼镜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业,荷兰人在制造透镜方面很有技巧,眼睛制造商的店铺里陈列各式各样的透镜,将两片透镜叠加窥看是或早或晚总会发生的事。

  就像科技历史上其他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取得成果的发明一样,望远镜究竟是谁发明的,可能并没有答案。

  当1608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在荷兰发明之后,这种情况开始得到改观。相传那位名叫汉斯利普荷的荷兰人,将这项发明进献给当时的荷兰领导人拿骚的莫里斯。

  莫里斯为此奖励了他900弗洛林,并委托他制作更多的望远镜尽管他并非是当时唯一一个宣称自己创造了望远镜的人。

  作为荷兰人对手的西班牙总司令安布罗西奥斯皮诺拉立即明白望远镜的军事意义,对此大为惊叹:“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安全了,因为你们会远远地看到我。”

  出于军事机密考量,莫里斯曾试图对望远镜进行技术封锁。

  但是望远镜的原理实在是太简单了,以至于听说过它的人都能想出怎么制作。

  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闻荷兰人发明望远镜的消息后,便着手打造和完善自己的设计版本,他的望远镜可以将观测物放大三倍。

  在1609年8月25日,他将望远镜呈献给威尼斯元老院,结果是名利双收,他的工资被增加了一倍。

  我们现在都还以他的名字将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的望远镜命名为伽利略望远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伽利略在望远镜的天文学运用上贡献良多,但威尼斯对他的褒奖是出于看重望远镜的军事用途,多过其本身的科学价值。

  就连伽利略自己对此也不作掩饰,声称:“在海上我们能早两个小时比敌人先发现他们的舰船。通过对他们数量和种类的观察,能够判断他们的力量,从我们自己的实力出发而决定是逃跑还是出战。同样,在陆地上我们也能观察敌方堡垒的部署和装备,所以即使在地面上也能早做决定。”

  因此,早期的军用望远镜都是伽利略结构的,此种望远镜虽然结构简单,透光率高,但倍数和观测视场都很小。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军用望远镜已用普罗棱镜结构成功解决了倍数和视场的问题!

  朱克臧正是花费了30点辉煌点数才换来的普罗棱镜结构!

  比如,潘阿强手里的就是6×30双筒望远镜,能把百米远的人的脸蛋看得近在眼前。

  相当于朱克臧花30点数,给大明军官开“透视”挂。

  先前在山下,被云雾遮挡,现在潘阿强可以看到和硕特的士兵在上面安营扎寨。

  他们竖起了各式各样的旗帜,修筑了一道简陋的藩篱,还搭建了一些简陋的草木棚。

  在和硕特兵看不见的角落,战争一触即发。

第632章 非洲人附体(求订阅!)

  现在的情况看,对和硕特汗国更加有利,因为他们只要呆在草木棚里避雨,就能用远程居高临下抛射。

  而且不用担心弓箭在雨雪中使用会损坏和火器打不着。

  想来他们以弓箭居多,以和硕特的垃圾鸟枪,下雨天直接废掉的。

  由于有斜坡,原本150米射程的弓箭,可能能达到250米以上的有效射程。

  而大明这边的掣电式步枪(米涅枪),但这种天气依旧会受到影响。

  大明的无烟火药定装纸壳子弹确实能防水,但是枪械本身进水了,那依旧难搞。

  加上低打高,射程和视角都受限,还有雨水干扰,进攻确实不容易。

  潘阿强觉得既然来都来了,打一枪进攻看看,兴许能赢呢?

  他叫来了两个近卫军小队长,让他们各带一个百人队,试着进攻一下。

  为了确保子弹的命中率,近卫军的步兵选择多层次立体进攻。

  一部分向上攀登吸引火力,一部分在后方狙击对面冒头的弓箭手。

  那些勇敢向上攀登的士兵们都得到了指示,加多一层护甲,臃肿的身躯,顶着稀薄的雨夹雪就上前去。

  果不其然,在进至一百五十米左右,但听得奇怪的啸叫声,那是弓弦声箭啸声和风雪声混杂在一起,在山间回荡。

  和硕特的弓箭手们志得意满,难得有这种优势仗打,拉弓都比以前有劲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弓箭头根本没破甲!

  潘阿强的亲兵为其撑伞,他叼着烟斗,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敌情。

  他看到了己方的狙击手正在瞄准敌人的弓箭手,而敌人的弓箭手不知死活,时不时就直起腰来射箭,箭还没射出来,人就应声倒下。

  要是天气好,这个弓箭手说不定连举起弓箭的机会还没有,就被秒杀了。

  在狙击手的掩护下,前排步兵的前进什么十分顺利。

  前排步兵拿着近战神器霰弹铳,他们脸上浮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显然平时用到近身的机会太少了。

  当他们继续靠近些,发现和硕特人的草木棚里火光闪动,声音宏响,那是他们的鸟枪在响。

  和硕特人不是笨蛋,既然外面有雨,那就躲在有遮掩的地方开枪。

  从高倍望远镜里看出其实是长形的鸟铳,点火打着,不是燧发枪。

  最骚的是,和硕特士兵发现明军的子弹准得吓人,他们打枪都不冒头的。

  他们就把火绳枪举过头,看也不看就盲射!

  只见子弹不见人,有一种非洲的感觉。

  对于和硕特底层士兵来说,参与战争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对自己的生命相当珍惜,将举过头顶横着举过头顶既能够对敌人造成一定的火力压制以及杀伤,还能够尽可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何乐而不为呢。

  在和硕特兵的盲射下,明军前排兵的情况还是不错,敌人的火器打得热闹,但有声势没有实际,命中率十分感人,近卫军还是稳步向前,没有受到一丝影响。

  接近五十米!

  近卫军开始加快速度,百人小队想要集中力量一鼓作气,歼灭敌军。

  就在这时!

  和硕特汗国拉出了杀手锏:石头。

  扔石头这种原始的方式,到二十一世纪都是管用的。

  比如东方某大国和某阿三国的高原边境冲突,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用石头互相投掷。

  很快,敌人的营盘处投掷出大量的石头,象冰雹般地落入了前进的近卫军身上,虽然没法造成大伤害,却有效阻碍了近卫军的前进。

  然后和硕特兵打开了营盘多处地方,向着山下推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大滚石!

  这些滚石约莫有百来斤重,四脚棱边被凿掉,接近球形,一个个顺坡而下,滚动速度越来越快,声势浩荡,属实吓人。

  面对巨石,军官果断大声下令:“撤!找掩护!”

  不少士兵被巨石吓得脚下一滑,整个人滚落山坡。

  一时间人仰马翻,第一次进攻宣布失利。

  见事不可为,潘阿强上将放弃了进攻的打算,当即下令:“收拢队伍,今日先鸣金收兵。”

  混战结束以后,进攻队伍开始清点人数,万幸的是,近卫军普遍跑步速度一流,没死一个,全都跑回来了。

  不过有三十多个人被石头砸伤了,最严重的是腿骨折了!

  潘阿强看着地图,按照侦察士兵的说法,周围只有这条路能走,不打下赛固山口,恐怕不行。

  那就等呗,不可能天气一直如此。

  好在一天之后,那山口处天晴,阳光猛烈地射向地面。

  潘阿强不愿再等,命令迫击炮对前方山口进行全覆盖炮击!

  轰轰轰!

  大明的火炮终于开始发威了,对着山口上的草木棚狂轰滥炸。

  将和硕特的营地炸的四分五散。

  在迫击炮的掩护下,近卫军步兵举起盾牌,在军乐队的鼓声中,缓缓向山坡前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和硕特汗国居然有不少士兵硬顶着炮火,向山下推下一颗颗巨石!

  面对巨石,近卫军罕见地有点束手无策。

  一看到巨石,他们的迫击炮阵地都得赶紧换地儿,不然白白被石头压坏了。

  “麻烦,真是麻烦!”

  潘阿强有点头痛,近卫军还有一个武器,就是黑旋风火箭。

  可是山口处山风如此凛冽,万一黑旋风火箭弹被风吹回来,炸到自家的营地,岂不是损失惨重?

  在潘阿强身边有一个年轻的军官,名叫徐宪武,就是那个从鞑清逃过来的武状元。

  之前跟着黄庆在甘肃作战勇猛,现在到第一镇来当官了。

  徐宪武从望远镜看过了全过程,向潘阿强进言道:“潘上将,此地险要,没法一蹴而就,大明天兵之所以进攻不利,在于路滑,将军何不等路被晒干再进攻?”

  潘阿强也晓得这一点,沉声回复:“雪区天气莫测,我担心明天又来雨夹雪,不如趁今日晴朗,今早拿下才是!”

  “将军所言极是!”

  徐宪武继续观察着关隘,说道:“不知此地守将是何人,守得倒是稳当!”

  其实,今天近卫军进攻之时,也曾经采取试探方法,将士们现学现卖,把刚学的藏语脏话用铁皮喇叭对山顶不断输出,结果对方没有中招,纹丝不动。

  徐宪武拿着望远镜,突然灵光一现,手指一处道:“潘将军,您看,此地或许可以利用!”

第633章 山地步兵立大功(求订阅!)

  潘阿强定睛一看,原来是山口斜坡两头,到处山岩密布,怪石嶙峋,山径崎岖,看来不像是能走的路。

首节上一节358/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