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74节

  他和荷兰人的谈判不算顺利,荷兰人以前吃过大清的亏,因而他们的要求是,一旦打败郑克臧,夷州岛必须分他们一部分。

  这就为难了,陈昂知道施琅的任务是大清独吞夷州岛,怎么还能分别人?

  谈判到最后,陈昂便对荷兰人表示需要汇报施琅大人。

  然后就在回程路上,被明郑抓住了,因为事关紧要,陈昂被一路从吕宋押回东宁府看守。

  “我等对他严刑逼供,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荷兰和西班牙勾结到了一起,很有可能会来攻打吕宋。”陈永华严肃说道。

  “所以和鞑子和谈也有好处,腾出手来应付荷兰和西班牙的联军。”鉴于当前的形势,陈永华认为和谈是更好的选择。

  “没想到荷兰和西班牙勾结到一块去了!”郑克臧作为欧陆风云老玩家,自然是玩过三十年战争的剧本,对这两国的恩怨一清二楚。

  “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先跟鞑子和谈,然后全力对付西荷联军,我对巴达维亚觊觎已久,早就该是我们的了。”郑克臧分析道。

  巴达维亚是东南亚目前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它垄断了香料贸易,拿下它和香料群岛,郑克臧就发财了!

  “至于怎么和,需得让鞑子出出血,否则不和也罢。”陈永华笑着说道,显然让鞑清屈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岳父,那和谈由你全权负责!”郑克臧趁机说道。

  抚抚胡须,陈永华略加思索:“自然可以!”

  .....

  十月而十五日,在康熙的压力下,纳兰明珠不得不展开真正的谈判。

  但明郑那边不愿意将谈判地点放在内陆,没得办法,为了大清,他这把老骨头值得以身涉险,亲自去走一遭。

  经过双方友好协商,最后在厦门岛上一个小渡口上进行谈判。

  双方在小渡口上唯一的双层建筑物,一间小客栈上进行谈判。

  郑克臧也亲自到达现场,但主要谈判事宜还是由东宁总制使陈永华全权负责,郑克臧更多的是掌握大方向。

  第一轮谈判,双方很快就不欢而散。

  代替郑克臧主持谈判的陈永华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并要求纳兰明珠在三到四日内答复,主要包括:

  第一,大清必须停止内迁沿海百姓,恢复正常边界。

  第二,承认高丽不再是大清朝贡国。

  第三,大清每年必须向东宁进贡一百万两白银和一万石大米,如大米不够,折银进贡。

  第四,大清交出战犯施琅给明郑处置,并一次性赔偿军费一千万白银。

  第五,大清向明郑开放广州、杭州等两处通商口岸,同时开放长江、黄河在内多处内陆河航行权。

  第六,大清归还南澳岛、东山岛、平谭岛、舟山群岛等,这里是归还,因为明郑继承了大明的法理,这些都是明郑的核心领土。

  第七,大清停止屠戮大明皇室成员。

  明郑这边还不知道施琅已经被赐死了,将其列为头号战犯,准备千刀万剐的,可以说,交出施琅是纳兰明珠唯一能接受的条件。

  搁下条件后,也不管纳兰明珠脸色变得有多么难看,陈永华转身就离开了,根本不给纳兰明珠讨价还价的机会。

  纳兰明珠虽然不爽,但也没说什么,因为现在主动权在明郑那边,他被怎么对待没事,关键是不能让皇上太丢面子。

  十月二十七日,第二轮的谈判开始,纳兰明珠终于有机会说话了。

  但无论怎么说,明郑都咬死了归还岛屿和赔偿军费不松口。

  见协商无果,纳兰明珠脸色变幻不定,过了良久,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说话。

  这些条件,要是答应了,就成大清的罪人了。

  自己回去一定会被文武百官的唾沫星子淹死,因而他始终不敢应承。

  上午的谈判,就达成一条共识,赔偿军费六百万两白银。

  当天下午重新开始谈判,这次谈判非常激烈。时间从下午大约两点时间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天黑,才暂时结束这一轮谈判。

  但正因为如此激烈,也侧面说明了,明郑作出了一些的让步,让纳兰明珠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这谈判就进展不下去了。

  十月二十九日,经历了数天激烈谈判后,中午的时候,双方终于在厦门岛一间无名客栈上签下了初步条约,其名《厦门条约大纲》。

  《厦门条约大纲》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大清归还南澳岛、东山岛、平谭岛三座岛屿。

  二、大清一次性赔偿军费六百万两白银。

  三、大清停止迁界禁海,但不恢复原有边界。

  四、大清承认此次战争中,厦门、金门、琼州岛为明郑核心领土。

  补充:双方不得对外宣传此次谈判结果,密不外传。

  这一点是纳兰明珠特别要求的,为了康熙的面子。

  纳兰明珠用颤抖的手签完这份条约,喃喃自语道:“皇上,这个耻辱,臣背了!”

  纳兰明珠含泪将献给康熙看的条约收了起来。

  只见那条约上写的是七百万两白银,自己含泪收了一百万两银子回扣,真是纯纯的忠臣!

  这个回扣郑克臧是默认的,毕竟这合约能成,有他明珠几分功劳。

  明珠肥天下瘦!

  不知道多少百姓会因为这份条约被横征暴敛,这个郑克臧暂时管不了,但没关系,百姓受的苦,郑克臧以后会补偿他们的。

第135章 美利坚的猪,坚强!

  谈判事了,郑克臧再度回到夷州岛。

  短时间内没有战事,郑克臧开始专注于东宁府的政事。

  人多的爆炸性增长,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粮食生产问题。

  担心粮食不够用,郑克臧唤来户官杨英,询问一下今年的秋收情况。

  “王上,今年粮食生产情况非常可喜!且听微臣细细禀告。”一听到这个,杨英笑开了眼。

  原来,夷州岛的耕地面积根本不少,在郑经时期,夷州岛的耕地面积已经高达60万亩地,如今人口增长了16余万,耕地开垦面积也翻了一番。

  据户部统计,1681年8月开始大规模增加移民,耕地也开始增加,算上官田,大概有140万亩地了。

  不过有80万亩地新开垦的,还没来得及种植作物,因而主要的生产力还是原来那60亩地。

  “大致情况本王了解了,那有多少亩地是种水稻的?”郑克臧问的比较细。

  好在这些数据杨英都晓得,道:“回王上,原来60万亩农田里面,有大约10万亩地是种植水稻的,因为红薯、土豆、玉米等作物产量大,老百姓都乐于去种。”玉米这种作物万历年间便在大明推广了,因而百姓会自发的种植玉米。

  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高达15万亩农田,完全超过了稻田。

  夷州岛民众对玉米的喜爱,如果赫鲁晓夫知道了,一定会非常欣慰,含笑九泉。

  得益于夷州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加上郑克臧兑换的好品种,以及东宁转粪使的不懈努力,今年的粮食产量又是新的高峰。

  户部粗略算了一下,今年粮食生产量大约有27000万公斤。(为了统计方便,以后都用斤和公斤)

  按照每个成年人每年口粮需求150公斤计算,这些粮食足够养活180万人口。

  听完户官杨英的汇报,郑克臧发现自己太保守了,看来还是得移民,这粮食生产过剩呀!

  虽然这里面水分比较大,红薯、土豆、玉米这些产量多一点。

  夷州岛以南方人为主,白米饭才是他们最爱的食物。

  要不是红薯生产量大,他们才不会那么积极呢!

  粮食不愁了,那就得搞肉食呀!

  天天啃红薯、土豆,摄入的营养就不会不均衡,老百姓的身体素质会变差的。

  特别到了清朝之后,华夏人的身高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清朝中前期,华夏人的身高约为165厘米,与之前的朝代相比有一定下降。

  到清朝中晚期,中国人的身高又进一步下降,达到了历史上的低谷。

  斯蒂芬摩根根据19世纪澳大利亚中国籍囚犯的资料,整理分析得出当时中国人的身高变化,最终身高趋势结论是,19世纪的华夏人平均身高已经跌到161.5厘米。

  郑克臧意识到,现在已经是大航海时代的末期,占据大部分资源的西方人,将会在身体素质这方面全面领先东方人。

  这可不行,为了兵源的身体素质,以及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郑克臧决定在系统商城逛一逛,看看有什么好品种的牲畜。

  郑克臧思来想去,觉得给明郑百姓兑换一些品种好的小猪仔,是最实惠的。

  系统商城里面,有两种小猪仔郑克臧最喜欢,分别是杜洛克猪和长白猪。

  长白猪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缺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这可是十七世纪,能给小猪仔提供的生活环境明显更差。

  那就只能整点好养活的杜洛克猪,来自后世美国!

  杜洛克猪产仔数较少,大群平均仅为9~10头,但生长快,瘦肉率高,体质较好,适应环境能力强,不易患病。

  它们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由美国纽约红毛杜洛克猪、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毛猪以及康乃狄格州的红毛巴克夏猪育成的。

  现在郑克臧的明郑有点乱了,德国的军服,法国的枪,英国的炮,现在来了个美利坚的猪坚强!

  50点数,1000头小猪仔,咬咬牙,郑克臧换了,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扣除50点数,余额690点】

  后世的国人多多少少有点土猪情节,一看到市场挂着土猪的名号,就心动了一半。

  不过呢,其实杜洛克猪身上多多少少有华夏土猪的基因。

  在手工业时代,华夏无疑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猪种资源。

  只不过华夏畜牧业科技发展太慢,育种水平始终上不去,才被西方人用华夏家猪改良本土猪,形成了一系列优质的肉猪。

  现在,有了这批高质量的小猪仔,夷州岛富余的粮食除了支援琼州岛,还能用来喂猪,特别是玉米、红薯叶,杜洛克猪的最爱。

  当夜,东宁府的郊外,又一个新的地标建筑准备拔地而起,那就是东宁养殖场!

  由他最亲密的李忠节老太监掌管,户部派驻官员监督。

  当这些红黑红黑的杜洛克小猪仔出现的时候,户部的小官员们惊为天人,这夷州岛怎么有新品种的小猪仔,他们这帮管农业的怎么不知道。

  太离奇了。

  郑克臧也解释不清楚他们的来历,干脆对此三缄其口。

  “此猪看起来很皮实。”一位对小猪仔上下其手的小官员评价道。

  “别小看它们,你们要是养得好的话,半年就能出栏了,到时候老百姓肉都吃不完了!”郑克臧摸着一头光溜溜的小猪仔兴奋道。

  “半年!这也太快了,寻常猪怎么也得9个月到一年,此乃神猪!”一名官员震惊地说道。

  其他官员也是议论纷纷。

  “你们要照看好这些小猪仔,老百姓能不能天天吃猪肉,就看你们了!”郑克臧挥拳鼓舞众人。

  为了增加他们的参与感,郑克臧便让官员们给这批小猪仔起个名字。

  这些小官员们,不知道从哪里得知,新任延平王特别崇拜祖父国姓爷,因而起名叫:成功1号。

首节上一节74/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