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丫鬟竟然是长孙皇后 第160节

毕竟,江南距离长安城甚远,而且那里水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只从有资料记载以来,历朝历代,几乎是三年一大水,每年都有水患发生。

如今云公子竟然给出了治理江南水患之法,这太让李世民喜出望外了。

于是他仔细的,往那些小蝌蚪一样的,密密麻麻的字迹看去。

突然,李世民一拍大腿。

啪的一声。

清脆而响亮。

“玄龄,这是云公子主动送上的?”

李世民激动的开口询问道。

“陛下,这是房相当面恳请公子献策。”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同时开口说道。

“哦,玄龄果然最体谅朕的心意,朕心甚慰啊。”

“朕以为,此法可行,若是按照修围,浚河,置闸。三种方法,三管齐下,江南水患治理,不再是异想天开之事,实乃江南百姓之福也!”

李世民手持图纸,站起身来,激动的来回踱步。

“陛下圣明,我们三人一路研究此法,越探讨,越觉得此法妙不可言,还请陛下立即下诏,让江南各地官员都立即行动起来。”

“修围,浚河,置闸,无论那一样,都是很大的工程,好在江南粮食富足,必要时,臣以为可派将士们,前去江南帮助百姓一起修围,浚河和置闸。”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房玄龄的建议,确实非常有道理。

如今关中水渠已经渐渐成型,对于抗旱,李世民现在充满了信心。

若是,江南水患也能彻底治理,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来人,立即传诏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告诉他们立刻马上,赶到御书房。”

李世民一声令下,内侍总管高明亮,立即再次安排人去传诏了。

“玄龄,这张南方水系图,云公子所谓何意?”

李世民看着密密麻麻的细线和圆圈,双眼都有些模糊。

“陛下,若想彻底治理整个南方水系,公子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许要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时间,水是江南之福,也是江南之患,所谓的福祸相依就是这个道理。”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陛下若是能一直治理下去,必将深得民心,千古留名!”

呼!

房玄龄的话,让李世民长出一口气,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御书房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工部尚书和两位侍郎来了。

内侍总管高明亮,在门口启奏道。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让他们三人进来。

李世民将云墨的学院图纸,让工部尚书和侍郎观看。

果然是隔行如隔山。

两位工部侍郎,看到图纸,瞬间眼睛闪闪发光起来!

“陛下,莫非要在城北,修建宫殿?”

侍郎张达开口说道。

第119章 我的,都是我的!

“哦,爱卿何以见得,朕要在长安城北,修建宫殿?”

李世民听到张达的话,内心是欣喜的,毕竟来了一个明白人。

可是,脸上却是不悲不喜,一如平常的开口询问道。

“回陛下的话,此处乃是石阶,比皇宫的石阶可要多太多了,拾阶而上一直到这里,非半山腰不可达。”

“此处乃是河流,距离建筑物,按照图纸所绘,不过数百尺的距离。”

“长安城内没有此地,城西,城东和城南,也绝无此地。只有城北十里左右的玉山,符合这图纸上建筑物的要求,陛下,不知微臣说的对不对?”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也是频频点头。

张达所言,句句符合云公子要求。

如此,此事交给张达,大事可成也!

“张达,此事若是交给你去办,多久可以完成?”

张达仔细查勘图纸,眉头紧皱思索起来。

御书房里一片安静,都在等待张达的回答。

良久,张达开口说道。

“陛下,此建筑构思巧妙,建筑物又全部在半山腰上,实在是费时费力的工程,若是一百名工匠施工的话,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

张达的话,李世民心情瞬间不美丽起来。

老子,左等右等,等到花儿都谢了,你他娘的整个三年出来。

啪!

李世民一拍大腿,声音之响亮,让工部尚书和侍郎都齐齐吓了一跳,张达也是菊花一紧。

哎呀,这是惹得龙颜大怒了。

“三年太长,朕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张达,你需要多少工匠,朕都给你。工匠不够,士兵来凑。总之工期一定要快,越快越好。继续给朕算算,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李世民说完,直接耷拉下脸,冷冷的注视着张达。

他相信重压之下,张达肯定会大大缩短工期的。

张达再次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面对陛下的威严,张达手指头都快掰断了。

“陛下,若是工匠足够,施工材料也跟的上,没有恶劣天气影响等,臣以为,一年可以完成工期!”

啪!

张达话音落地,李世民再次一拍大腿。

这一次动静更大,惊的张达眉毛胡子跟着一起跳。

“张达,朕,不管你想什么办法,你要人朕给你人,要物料朕给你物料。”

“半年时间,朕就给你半年时间,一定要把学院给朕按照图纸上的规划,完整的建设好。”

“你们两个,全力协助张达,退下吧!”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张达只能恭敬的领命而去。

“陛下,是不是太难为张达他们了,凡事不可操之过急。”

房玄龄的话,让李世民神色缓和了不少。

“玄龄,朕也知道有些难为他们了,可是,事到如今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既然张达说一年可以完成,朕给他施加点压力,肯定还会有所提前。”

“放心吧,朕心里有数。”

外面再次响起脚步声,声音参杂不齐。

三省六部的主政官员,全部到齐了。

“今日急诏你们前来,都是好消息啊,玄龄,克明和辅机,如今凯旋而归,至于将士们的封赏,明日朝堂再议。”

“玄龄,克明和辅机,还为朕办成了一件大事。”

李世民之所以不说是两件大事,因为云墨来长安城授课的事情,暂时不宜公开。

李世民把江南水患治理之策,让房玄龄再次讲了一遍。

如此利国利民之事。

在座的国之重臣,自然是无人反对。

当下经过商议以后,决定让尤俊达挂帅,带领五千将士,紧急驰援江南。

同时李世民还授予尤俊达一项特权。

那就是代朕南巡。

随时监督江南道各地官员是否作为。

一旦发现有欺上瞒下,消极怠工,对治理水患之策不配合,不履行者。

尤俊达有先斩后奏的特权!

此权利不可谓不小,也是李世民相信尤俊达的人品。

毕竟众多将军里面,真正贫苦出身的,屈指可数。

尤俊达,便是其中之一。

商议完毕,李世民便让内侍,去紧急传诏尤俊达。

而御书房里,议事还在继续。

“朕还有一事,要告诉诸位爱卿,朕打算在城北十里处,修建一所学院。”

“此事已经交给工部侍郎张达去办了,若是张达有任何需要找到你们那里,那就是朕的意思,必须给予方便和配合!”

李世民都如此叮嘱了,众人自然齐齐点头答应下来。

尤俊达,突然被陛下传诏。

立即骑着快马,直奔皇宫而来。

内侍带着尤俊达来到御书房。

李世民郑重的对尤俊达交代一番。

激动的尤俊达热泪盈眶。

尤俊达一生最难过的事情,便是全家人除了他自己以外,全部活活饿死。

这是他一生永远的痛苦。

即便如今身居高位。

尤俊达一直也是省吃俭用。

首节上一节160/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