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谋士,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123节

张绣的几千大军就踏上了回宛城的归途。

来的时候如蜗牛一般,回去的时候却矫健如兔!

唯有孔融还在城下,如失魂落魄一般,不断的低声喃语:“陛下怎么能让曹贼‘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曹贼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官道。

信使一骑绝尘,来到寿春。

“陛下有旨!”

【求全订啊求全订。】.

第124章 星汉灿烂,曹操定大势(求全订)

“陛下有旨!”

“司空曹操,征讨伪帝袁术有功,特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赠青龙玉璧一对。”

“朕,盼司空早日回朝!”

“星汉灿烂,君臣共济!”

..

“能得陛下如此信任,我心甚慰啊!”

虽然圣旨是信使直接送到曹操手中的,而不是遣人宣旨。

但曹操明白刘协的心意,这是听说孔融跟张绣军兵一事,担心曹操内心不安,故而遣精骑绝尘送来。

“显谋,多亏了你在关中的部署,否则孔融这一举兵,朝中必定有人对我构陷中伤。”

曹操看向李牧,心中对李牧在关中的部署,再次感慨。

若无李牧筹谋,借刀杀人诛杀了大部分的公卿,即便没有孔融事,也会有其他的事引起朝中公卿对曹操的构陷。

若无李牧筹谋,让刘协对曹操有足够的信任,这耳濡目染的,身边的公卿时不时构陷曹操,亦或者劝刘协制衡曹操,这君臣之间也难以信任。

更别说让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了。

李牧轻摇折扇,折扇上的鹤鸣九皋图,不畏苍天。

在曹操和刘协的关系处理上,李牧设想过多种方案。

如昔日谏言曹操,宪君言行,以法立国,以仁辅世就是其中一种方案。

但曹操并未采纳。

李牧曾听闻过一个有趣的想法:如果将刘禅换成赵构,南宋能驱逐胡虏吗?

汉末三国,诸雄并起,刘禅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蜀汉之主。

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盛传于世,都以为刘禅昏聩无能,才导致蜀汉灭亡。

但亦有人认为,刘禅虽然称不上雄主,但论其才能,用昏聩无能可太冤枉了!

单单是跟诸葛亮君臣不疑这一点,就已经赢过了大部分的帝王!

诸葛亮在时,对诸葛亮十分信任。

诸葛亮去逝,不仅对出师表的人才十分信任,还将诋毁诸葛亮的李邈给杀了。

要知道刘禅是不轻易杀人的,但却因为李邈诋毁诸葛亮就起了杀心。

什么权臣?

在刘禅心中,诸葛亮就是相父,哪来的权臣?

再瞧姜维,本是降将,诸葛亮去世之后朝中多少人跟姜维不和?

哪怕是诸葛亮的儿子都对姜维颇有微词,甚至将其比作宦官黄皓,但刘禅却依旧让姜维当大将军,支持姜维北伐!

看似庸碌之主,实则大智若愚。

毫无疑问,刘禅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君王。

虽然自身才能不足,但刘禅知道该信任谁。

虽然后期有宠信宦官一事,但宠信宦官的目的,本身是在权衡朝中的士人。

姜维又不似诸葛亮,军政全通,压根不明白宦官其实是刘禅扶持起来权衡各方势力的。

否则朝中文臣大部分反对北伐,刘禅又如何能力排众议?

如果姜维能跟诸葛亮一样,军政都有能力一手抓,那刘禅可就太高兴了!

而李牧的另一个方案,就是将刘协培养成刘禅!

没错,是培养成刘禅,而不是培养成如刘彻一般的雄才武帝。

汉武帝刘彻虽然雄才伟略,但当臣子的却容易受到猜忌。

晚年的汉武帝刘彻,那几乎可以说是忠臣噩梦!

连太子都能杀,这样的帝王如果真的培养起来了,最终将成为李牧的敌人。

但如果将刘协培养成刘禅就不一样了!

曹操有能力!

其权谋军政比诸葛亮不会逊色多少。

如果刘禅跟刘协一样,那么诸葛亮可能真的会践行刘备临终之言了!

刘备死后的蜀汉,跟如今的汉室,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这个时候,皇帝有能力则罢;没有能力就得有如曹操、诸葛亮一般,能军政全抓的全才来稳住大势。

三国演义的主角,前半部是曹操,后半部是诸葛亮。

除了两人的人生轨迹不同,仔细揣摩就会发现,曹操跟诸葛亮是何其的相似!

善权谋,善军,善政,军政一手抓,一个是让没人在意的汉室,再次屹立在群雄之中,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败袁绍,给汉室续命几十年。

而诸葛亮同样如此,在天下大势大半在曹、小半在孙的局势下,硬生生的开辟了个天下三分的局面!

有人说鲁肃的天下三分比诸葛亮提出的更早,但鲁肃的天下三分只是理论,未能实践。

而诸葛亮的天下三分,那是真正实践了的!

即便关羽兵败荆州、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在蜀汉人才凋零之计,还以一己之力,扶社稷于危难之中,甚至还在死后替刘禅留下了出师表人才以及大将军姜维,硬生生给蜀汉续命几十年。

唯一遗憾的是,诸葛亮没料到司马懿不仅贼能活还培养了个弟子邓艾,否则蜀汉没准就三兴了。

而在李牧诸多的方案中。

将刘协培养成刘禅,是当前最适合的方案!

之所以说是当前,那是因为李牧的出发点一直都是以曹操为主的。

曹操选择忠汉,那李牧就替曹操打造一个君臣不疑的局面,哪怕其代价是设计除掉两百余公卿!

这事要是传开,李牧的名声不会比贾诩强多少。

曹操选择代汉,那李牧就会替曹操打造一个“君王昏聩,一心要迫害忠〃‖臣”的局面,即便曹操不想称帝,也不得不替子嗣铺路。

.....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曹操击败袁术,留下大将曹仁和新征辟的佐世之才刘晔镇守寿春,负责治理江淮以及扫荡江淮一带盘踞的袁术余孽。

于十一月引大军返回许都。

徐州的吕布,致力于治理下邳,无暇他顾。

江东的孙策却是一路势如破竹,将吴郡的袁术势力一扫而清。

陈宫说降了会稽郡的王朗,依附了孙策。

王朗不愿依附孙策,选择前往许都。

孙策占了庐江郡、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后,到了十二月,又遣虞翻说降了豫章郡的华歆,将豫章郡一分为二,新置庐陵郡,委任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贲的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

又分海昏、建昌为左右六县,任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诸将共拒刘磐。

江东区域,悉数落入孙策之手。

孙策又遣人前往许都,希望能封自己为吴侯!

青州的刘备,因为战败,一直在北海舔伤口,又令孙乾去求访大儒郑玄,希望能得到可以替自己谋大势的人才!

张绣回到宛城后,在贾诩的建议下,严密监视刘表的动静,避免刘表忽然翻脸。

关中在毛阶的治理下,也渐渐恢复了生气,马腾韩遂有夏侯渊的震慑,暂时也很老实。

并州的张扬,因为白波贼的覆灭,这一年也积蓄了不少的钱粮,将河内郡和上党郡紧紧的抓住手中。

如弘农、河东以及并州北部大部分区域,如今依旧处于豪强并列的状态,不论是曹操还是张扬,都暂时腾不出手去掌控。

黑山军的张燕,依旧有事没事的去找袁绍这个老仇人的麻烦。

而在汉中和西川,许都朝廷同样鞭长莫及,于是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郡太守,令其监视四川的刘璋。

荆州的刘表,在张绣退兵之后,来了个贼喊捉贼,在襄阳斥责张绣擅自调兵,遣大将文聘进驻新野,用意不明。

幽州的公孙瓒,依旧在易京整日里买醉摆烂。

.....

而在邺城,淳于琼苦等的郭嘉,一直没来邺城,胞弟淳于浆也没个消息。

这让淳于琼越来越焦躁。

他可是信誓旦旦的在袁绍面前许诺过,最迟年关,郭嘉就会将传国玉玺给送到邺城!

眼看年关越来越近,郭嘉和淳于琼就跟消失了似的。

兖豫二州,也没听说有传国玉玺的消息出现。

“这郭奉孝,该不会死在半途,让山贼强寇将传国玉玺给抢了吧?”

淳于琼焦急踱步,心中越来越担心了。

想到山贼,淳于琼感觉自己有些托大了。

以郭嘉的智计,通过关卡不会有问题,但这世道这么乱,谁知道途中会不会有山贼流寇。

这些山贼流寇可不管你什么士人出游,有钱就抢你的,谁管规矩啊!

“可恶,早知道曹操的追兵追不上我,我就不该将传国玉玺让奉孝带走!”

“还是说,郭奉孝另外找了门路,但也不对啊,另外找门路,传国玉玺早该到主公手上了。”

淳于琼到现在都没怀疑过,郭嘉其实早就投效曹操了。

更没怀疑过,为什么李典和乐进的追兵,死活就是追不上!

“将军,大将军有请!”

就在淳于琼焦虑间,人报袁绍请淳于琼议事。

淳于琼感到一阵头皮发麻,袁绍这个时候来请,肯定是问传国玉玺的事。

首节上一节123/2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