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谋士,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138节

流程审批制度,并非后世才有,皇权社会早就有了流程审配制度。

如今的刘协,越来越有刘禅的范儿了。

朝廷一应诸事,都按部就班的在执行,刘协每日的政务其实是很少的。

曹操给予了刘协足够的尊重,刘协也给予了曹操足够的信任。

身边又没有小人在撺掇刘协,这君臣和谐的局面远胜于四百年汉室的任何一朝皇帝。

没有外戚专权,没有宦官乱政,没有皇帝在玩帝王心术。

朝政的风波几乎很少,最近的一次还是孔融。

但孔融却是自己作死,没事非得刷存在感,要替许都朝廷建立孔融自以为该有的规矩。

“让刘备当宗正吗?”

“刘备是谁?”

刘协看了一眼袁绍和刘表的奏表,两个奏表的内容大致相同。

但曹操的批阅也很简单,都只是签署了日常的“可”字。

“算了,不想了。司空说认个皇叔,那就认个皇叔吧。”

刘协签署了意见,然后盖上了印玺,随即给司徒府的赵温下诏令,令其遣人去青州征辟刘备。

赵温一瞧曹操和刘协都签署了,当即也没多想,于是将诏令和征辟文书一准备,就遣人去北海。

整个过程十分的简单。

如果袁绍知道是这个反应,估计心理贼难受。

各种算计想让曹操吃个瘪,甚至都有了曹操不同意强攻青州的想法,结果曹操的反应,平淡如水!

..

在这期间。

许都城中,却上演了士子之间的辩战。

几千个士子因为工部的石碑和檄文,整天的辩战不休。

而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弱冠青年和两个少年。

太尉杨彪的嫡长子杨修,来自襄阳名门庞氏的庞统,和自称南阳布衣的诸葛亮。

这三人是工部石碑和檄文的坚定拥护者,败在三人之手的士子不知多少。

其中还有不少的名仕大儒!

到了今天,除了郑玄外,已经没人能抵挡杨修、庞统和诸葛亮的强悍攻势了。

有关于工匠的经文典籍,在三人口中如数家珍,其中很多还出自于儒家的经书之中,这让大部分学儒的士子们都怀疑这些年读书是不是白读了!

临近的茶楼上。

曹操、荀、荀攸、郭嘉、戏志才和李牧六人,都身着常服,跟大部分的士子一样,都坐在茶楼上静看下方士子的辩论。

今天几乎可以说是几千士子辩论的最后一场了。

杨修、庞统和诸葛亮三人以晚辈的身份齐上阵,跟郑玄辩论。

这不是以多欺少,而是以郑玄的年龄、身份和地位,三人齐上才是尊重。

否则即便郑玄赢了,也会胜之不武。

“这辩论已经持续半个月了吧〃‖。”曹操端着茶杯,越来越享受这喝茶的感觉了:“杨修是太尉杨彪的儿子,自幼聪慧,他能跟郑玄对辩,我是一点不意外。但庞统和诸葛亮这两个少年,却也能跟杨修同列,一同辩战郑玄,令人惊讶。可知道这两个少年,都出身何处?”

荀道:“我听说这庞统,是襄阳名仕庞德公的儿子,但传闻中庞统自幼朴钝,襄阳的士人都认为庞统不怎么聪明。跟这半个月来的表现,完全不符啊。公达,你在襄阳待了多年,对这庞统可有了解?”

荀攸摇头:“我对庞统的了解,跟叔父差不多。襄阳人士大抵都认为,庞德公的侄儿是个愚钝的少年,时常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戏志才这时开口道:“明公,你问公达和荀若,还不如直接问显谋。”

说着,戏志才的语气有些幽怨:“显谋说有两个天纵奇才要来军师学院,结果我等了半个多月,硬是没见到人。结果显谋将这两人忽悠去跟反对工部的士子辩论去了。”

郭嘉轻笑:“戏院长!我早跟你说过,显谋是那么好心的人吗?让你来军师掾助我,你还不信。”

戏志才瞪了郭嘉一眼:“郭祭酒!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岂不闻‘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待在军师学院,至少比看着你悠闲的舒服。哼哼,待这两个奇才来军师学院,那我可就清闲了。”

郭嘉眼睛一斜:“戏院长哟,你确定你有本事教这两位?”

戏志才傲然道:“就凭我上过战场!对付两个没上过战场的后生,岂不是任意拿捏?”

曹操不去看郭嘉和戏志才之间的斗嘴,扭头看向李牧,轻笑一声:“显谋,介绍下这两位奇才吧。你这不谋不问的规矩能不能改一改,这样的奇才你怎么不早点引荐?”

李牧轻摇折扇,优雅而笑:“明公,我对这两人的了解,也不是很多。”

“士人之间,多有互相轻视的,尤其是学业不精的,最喜欢指点评论,随意给人下评论。”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庞统年少的时候,就在思考成年人思考的内容,在同龄人眼中,自然就是朴钝了。”

“以庞统目前的学识,若能给予历练的机会,让其担任治中和别驾,也只是刚刚施展骥足罢了。”

曹操吃了一惊:“显谋对这庞统的评价竟然如此的高!虽然是襄阳士子,但也不能便宜了刘表。那这诸葛亮呢?”

李牧看向下方,虽然之有十六岁,但却自信斐然,举手投足间尽显豪迈之气的诸葛亮,不由轻笑:“诸葛亮,本是琅琊人,因为战乱而避祸荆州。”

“明公倘若想收弟子,诸葛亮是个不错的人选。”

这一下,不仅曹操惊讶,荀四人也忍不住看向李牧。

“显谋,你对这诸葛亮未免太高看了吧?”荀有些瞠目。

让曹操收为弟子?

要知道,曹操在许劭的点评中,那可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论权谋机变,军政胆略,几乎都是当世翘楚!

能聚人,能用人,本身又是能力超群!

让诸葛亮当曹操的弟子就意味着诸葛亮同样具备跟曹操相同的潜力!

为人臣则为相。

为人主则为君。

“有意思!”曹操看向下方的诸葛亮,并未因为李牧的评价而对诸葛亮有忌惮之心。

相反,曹操是真的有了收徒之意。

曹操对自己的能力和魄力是非常自信的,但曹操对自家儿子却没这个自信了。

长子曹昂虽然孝顺,能力也最像自己,但也因为最像自己而显得太平庸了!

曹昂就如同一个阉割版的曹操,各方面似乎都均衡,但各方面都不突出。

剩下的几个儿子,曹丕只继承了喜怒不形于色,曹彰只继承了武勇,曹植除了有辞赋天赋外其余看不出优点。

可以说,曹操的子侄辈就没一个真正能当大任的!

但如果有个得意门生,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代,一个得意门生跟儿子的地位其实是差不多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什么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了。

利益都是绑在一起的!

郭嘉和戏志才亦是对望一眼,看向下方的诸葛亮感到一阵不可思议。

“若我没记错,这个叫诸葛亮的少年,是显谋口中评价最高的一个了吧。”戏志才看向下方的诸葛亮,眼神有些热切:“这人必须来军师学院啊!再有潜力,也只是有潜力,还得经过深造才行!趁着他还没成长起来,我得先过过前辈的瘾。”

郭嘉鄙视道:“..志才,你就这点出息?按照显谋的构想,真正有才能的可以直接到军师掾担任散吏,是不需要一直待在军师学院的。显谋也说了,像庞统这样的需要得到历练,军师学院能得到历练吗?”

“肯定还是军师掾才行!”

“同理,诸葛亮也得来军师掾。”

“想想可真愉快啊,两个奇才在我郭奉孝的麾下,以后我就算躺在军师掾睡觉都不会影响政务了。”

戏志才一愣,随即换了副语气:“奉孝啊,我这里有珍藏十年的美酒。”

郭嘉向旁边挪了挪位置:“别想了,你十年前埋的那酒,我五年前就挖出来喝了。”

“郭奉孝!”戏志才眼睛都瞪圆了。

下方。

四人的辩战,渐渐的分出了胜负。

三个天纵奇才,轮番上阵,即便是郑玄也招架不住。

“后生可畏啊!”

郑玄向杨修、庞统和诸葛亮拱手一礼。

“这一战,老夫心服口服。”

“今后的世界,终将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郑玄看向工部的石碑:“匠人即工人,工人敢为天下先:兼天下、爱众生,赴汤火、蹈利刃。世道变了,我们对匠人的偏见,也是时候改变了。”

周围的上千士子,见证了这场精彩的辩论。

见最后连郑玄都败阵了,还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个都变得沉默。

就在郑玄准备离开之际,工部侍郎靳文捧着一个木盒,递给郑玄:“康成先生,这是工部赠给你的礼物,请笑纳。”

郑玄有些惊讶:“工部的礼物,我郑玄可不收俗物的。”

靳文笑道:“康成先生非凡人,工部又岂会赠送俗物?康成先生可当众一观,让这各郡的士子,也能看到工部的诚意!”

茶楼上,曹操豁然起身。

荀四人也纷纷起立。

“显谋,成品出来了?”曹操看向李牧,已经猜到了木盒中的礼物。

李牧轻摇折扇:“若无成品,工部又哪来的底气呢?”

下方。

(好的赵)

郑玄有些疑惑的将木盒打开,陡然间眼睛圆睁,双手也变得颤抖。

“这,这,这是”

靳文笑道:“康成先生是当世名儒,工部遣人收集了康成先生对先贤圣言的注解。用最优质的纸,拓印了蔡邕先生在熹平石经上的字体,印刷了这三本书。《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郑玄看着三本书那精美的纸张和可以称为“蔡邕体”的文字,忍不住擦了擦双眼,以为出现了幻觉。

“这是你们工部的工艺?”郑玄惊愕询问。

靳文点头:“康成先生,这三本书的注解毕竟只是工部临时收集的,其中的注解未必就是康成先生的原文。”

“倘若康成先生愿意留在许都,修改这注解的错误,工部承诺在一个月内,每本注文,都拓印五百本!”

“康城先生可赠给这许都你任何想要赠送的士人!”

首节上一节138/2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