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谋士,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141节

“非也!非也!”庞统笑道:“刘表愚钝之辈,又岂能跟曹司空相比?在曹司空眼中,需要谨慎对付的敌人,只有河北的袁绍。”

“若非张绣将军之前跟着孔融来打许都,曹司空甚至都不想对刘表多花心思。”

“但张绣将军有落花之意,曹司空也不能流水无情啊。”

“这邀贾军师去许都军师学院,就是曹司空的诚意,张绣将军难道不能领会吗?”

张绣有些愠怒:“军师去了许都,我如何能抵挡刘表?”

庞统笑道:“刚才也说了,张绣将军若需要有人相助,庞统,愿意效劳。”

胡车儿见张绣欲言又止,忍不住道:“你有什么本事,敢狂言替代贾军师?”

庞统轻笑:“论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贾军师;但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胡车儿摸了摸脑袋:“这说的什么,听不懂。”

张绣却是读过书的,凝声道:“庞统,你也太狂妄了。”

庞统笑而不语。

贾诩此时,终于睁开了双眼,将鱼竿一甩,起身笑道:“你未曾见过老夫,却以‘陶冶世俗,与时浮沉’来评断老夫,想必背后另有其人了。”

庞统心中暗惊,拱手一礼:“贾军师明察秋毫,我正是奉军师学院戏院长之命而来,这评语,亦是戏院长所说。”

贾诩摇头:“不,戏志才不认识老夫,他也不了解老夫。”

庞统笑道:“贾军师果然智慧不俗,是我说谎了,我奉的是司空军师掾军师祭酒郭奉孝之命而来,这评语,亦是郭祭酒所说。”

贾诩双眼看似浑浊却又有精明之色:“你又诳老夫!郭嘉此人,放浪不羁,可不会关注老夫这种隐于世俗的。”

“老夫可以去许都,但有一个条件。”

“老夫年事已高,经不起折腾。”

“不知清泉小筑的那位先生,能否也给老夫准备一处冬暖夏凉,适合养生的场所呢?”

庞统吃了一惊:“贾军师跟李先生以前认识?”

贾诩轻笑:“李牧这人藏得太深,在关中惹出那么大的动静,老夫连他的面都没见过。”

“不过此人曾经遣人来给老夫传话说:我既然能猜到你的位置,就能设法生擒你,但我不想与你为敌,所以也别坏了我的布计!”

“上次来的人叫毛阶,如今是长安令;这次又让你来,想必又有让你留在宛城的打算。”

“老夫虽然不想坏了李牧的布计,但也不能轻易的去许都啊。”

“你一个襄阳名仕庞德公的侄儿,这般年龄去许都,定然是去游学而不是出仕的;游学游学,如今却来了宛城,还要替李牧办事,想必也是被李牧给吓唬住了。”

庞统眼神变得复杂,再次恭敬一礼:“来的时候,李先生曾介绍过贾先生的生平,说贾先生是当世一流的策谋之士,有料敌机先、算无遗策之能。”

“庞统自傲不服,故而请命来宛城。”

“今日一见,是庞统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了。”

“请受晚辈一拜!”

拜了一礼,庞统将一封密信递给贾诩:“李先生说,贾先生若有他求,就将此信给贾先生观阅。”

贾诩有些惊讶:“这是蔡侯纸?李牧竟然用蔡侯纸给老夫写信,有意思。”

庞统摇头:“贾先生误会了,这不是蔡侯纸,而是工部改良了左伯纸,然后由陛下命其名为‘工侯纸’,用来表彰工人的功绩,以纸封侯。”

“看来是老夫孤陋寡闻了。”贾诩拆开密信,浑浊的双眼瞬间变得清明,不由惊道:“这字体,跟熹平石经近乎一致!是谁得了蔡伯喈的真传?不,不对,这不是笔墨写出来的,倒像是拓印的。”

庞统笑道:“这是工部新出的工艺,印刷术,用熹平石经上的‘蔡邕体’为字体,将文字拓印在工侯纸上。”

“这‘蔡邕体’同样是由陛下命名的,如今跟工侯纸一样,都已经正式下达诏令檄文宣布了。”

“今后所有的书文印刷,都会用‘蔡邕体’。”

贾诩惊叹:“李牧倒是重情义之人,蔡伯喈虽然死了,但这‘蔡邕体’却能名垂千古啊!”

“蔡伯喈有女婿如此,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扫了一眼密信。

密信的内容,除了感谢贾诩昔日替蔡邕收敛尸骨并立碑一事,就是邀请贾诩入许都担任军师学院讲师。

另外最重要的是,信中承诺了军师学院的讲师,可以免费分到一处冬暖夏凉少蚊虫、能垂钓能弈棋能弹琴的小筑。

贾诩放声大笑:“李牧倒是将老夫算得死死的啊,这许都是不去都不行了啊!”

张绣焦急道:“军师,你走了我怎么办?”

此时的张绣,就跟一个即将要被抛弃的孩子一般,可怜兮兮的。

以前有张济在,张绣不需要动脑子。

后来张济死了,张绣对贾诩如对待张济一般,言听计从,同样不需要动脑子。

现在,贾诩要去许都,张绣慌了。

求鲜花

“将军,有庞统在宛城,诸事无忧!”贾诩笑着宽慰道:“正如庞统说的,他是庞德公的侄儿,刘表多少也得给面子的。再有老夫在许都,你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张绣还是担心:“可万一刘表执意来攻宛城呢?”

“死战!”贾诩言简意赅:“只要死战,你在宛城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刘表虽然是荆州之主,但荆州却是由刘表和蔡蒯两家共治,所谓的单骑定荆州,在老夫看来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将军越是惧怕刘表,刘表就越是觉得将军好欺负;可若将军露出獠牙,那刘表就只能跟狐狸一般躲在蔡蒯两只老虎身后。”

“然而,蔡蒯在意的是荆州的利益,又岂轻易会来碰宛城,跟曹操结仇?”

“又有庞统相助,诸事无忧。”

张绣见贾诩如此,只能放弃继续劝说,如晚辈一般跟在贾诩身边:“绣替军师准备出行之物,还往军师能看在往日情谊,不要忘了绣!”

宛城。

庞统立在城楼,看着贾诩逐渐远去的车马,眼神中多了一丝兴奋。

当日在离开清泉小筑后,诸葛亮和庞统只用了两个时辰,就完成了军师学院的入学和毕业,将戏志才给惊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又用了半天时间,熟悉了军师掾。

第二日,庞统就带着李牧的书信来宛城了,同样将郭嘉惊得一愣一愣的。

不论是戏志才还是郭嘉,都以为诸葛亮和庞统需要待一段时间才会真正的出任务,如此一来,俩人就可以偷偷懒了。

... .. ...

结果俩人在军师学院和军师掾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一天!

庞统去宛城,诸葛亮直接跟着曹操当了司空书佐官,负责记录曹操的言行

李牧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诸葛亮和庞统真的接受什么指导。

庞统已经十八岁了,诸葛亮已经十六岁了,还需要什么指导?

直接拉出来历练,历练中发现问题才是最快的方式!

“游学的目的,是能跟各郡的贤才交流,探讨,印证自己所学。”

“但游学,又哪里比得上跟诸位前辈交流,直接处理这些军政事务的强啊!”

诸葛亮和庞统能答应李牧的条件,并非是受到威胁,真要觉得李牧那是威胁,两人即便走不掉也不可能屈服的。

真正的原因,还是李牧给得太多了!

李牧创造了诸葛亮和庞统无法拒绝的条件,这是让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真正成为天下奇才的条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天赋再好,潜力再高,如果得不到历练的机会,最终也只能泯然众人。

.

许都,朝殿。

太尉杨彪和司徒赵温等人,惊讶的看着跟着曹操进入大殿的书佐官诸葛亮。

按理,司空的书佐官是没资格进入大殿的。

但曹操直接给刘协说,诸葛亮天赋不错,以后可能有机会成长成相国之才。

刘协一听就开心了。

虽然现在有曹操,但曹操比刘协大了三十多岁,而诸葛亮却跟刘协是同一年龄!

以后曹操若是不在了,刘协还真不知道谁能接替曹操。

但如今多了个同龄的诸葛亮,刘协心思就活了,不仅同意了曹操的奏请,还赐给了诸葛亮一道御前行走的令牌。

“这是当日跟郑玄辩驳的三位俊杰之一,怎么会跟在司空身后。看这架势,是要记录司空的言行吗?”赵温悄悄跟杨彪低语。

杨彪凝声道:“这可是奇事,司空这是准备培养门生了吗?能被司空看中的,还是外姓人,必然有杰出的天赋和才能。”

赵温感慨道:“我本以为,司空要培养的肯定是自家子嗣,要么就是夏侯和曹氏的子嗣,没想到却是一个外姓。光这魄力都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啊!”

不论是杨彪还是赵温都明白。

曹操虽然没有如董卓一般篡权,但基本上这朝殿上都是说一不二的。

只不过曹操比董卓聪明,知道如何让刘协信任,也知道如何让朝殿上的反对声消失。

譬如孔融!

按常理,不论是昔日的袁氏,还是现在的杨彪,都肯定是想让自己的子嗣进入朝殿,担任三公九卿的。

但如曹操一般,不用子嗣,却用诸葛亮,已经大大的超出众人的预料了。

“司空用人,唯才是举。”

“倘若此事广而宣之,今后投在司空门下的才俊会越来越多。”

“崛起之势,势不可挡了。”

杨彪已经在犹豫,要不要让杨修提前步入朝殿。

否则这今后,岂不是一直被曹操压一头?

诸葛亮虽然素来沉稳,但今日却也忍不住有些忐忑。

十六岁入朝殿,谁不忐忑?

【求全订啊哥哥们】尸.

第137章 十里迎贤,刘备入许都(求全订)

对于曹操而言,得到诸葛亮,简直跟捡到宝一样。

曹操如今的智谋之士不少。

如李牧、荀、荀攸、郭嘉、戏志才、毛阶、满宠、钟繇、刘晔等。

李牧能谋大势,但恪守谋士三诫,有李牧在,曹操不用担心看不准大势,但想让李牧鞠躬尽瘁几乎是不可能的!

荀有王佐之才,官至尚书令,兖州、豫州、江淮、关中各地的士族都是由荀来负责协调的,但因为事务太过于繁重,除非大事曹操有时候几天都见不到人。

而荀攸、郭嘉和戏志才,都长于奇略军阵,要谋战的时候自然是如有神助,但没有战事的时候..

首节上一节141/2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