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谋士,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173节

就离谱!

“我竟然在跟这种人为敌?”吴景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消散。

不多时。

张辽、臧霸和孙观,押着孙策来到衙署大堂。

见到孙策,吴景豁然坐起来:“伯符,你怎么也,你们不是才赢了吕布吗?”

孙策见到吴景,又惊又喜又羞愧:“让舅父笑话了,是策贪功冒进,想生擒吕布,但却反中了埋伏。”

吴景想到了自己被埋伏的战绩:“若非我中了埋伏,丢了丹阳郡,伯符又岂会中计!是我对不住伯符。”

“舅父不用担心,我早已交代后事,我若出了意外,公瑾等人会拥立权弟的。”孙策故意看了一眼主位的李牧:“权弟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权弟不如我。但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权弟。”

祖郎见孙策这般狂妄,不由冷笑:“还保江东呢?庐江和丹阳都没了,你自个儿都被生擒了,就你弟弟,还想保江东?”

孙策见是祖郎这个旧敌,冷笑不理:“区区山民,你也就能在山中逞能。”

“孙策小儿!”祖郎大怒,就要上前厮打,但被赵云拦住:“祖帅,先生在此,不可鲁莽!”

祖郎顿时消了气,抖了抖新战袍:“哼,看先生面,不跟这小儿一般见识。”

琴弦拨动声,铿锵之声响彻大堂。

李牧轻轻按住琴弦,目光和煦如风,言语之中自有一股优雅仙气:“江东孙郎,久仰了!”

孙策不想丢了锐气:“久闻曹操麾下有一谋士,善于运筹帷幄,今日被你生擒,孙策无法可说,可速杀我!”

李牧轻抖袖口,折扇一展:“杀袁术,是因为他夺玺僭帝,理当诛九族;可杀你,又该用什么理由呢?友情提醒,想清楚了再说!”

【三更】.

第155章 快哉李牧,谈笑定江东(求全订)

孙策诧异的看向李牧,仿佛出现幻听了一般:“是你要杀我,你还问我用什么理由?”

李牧轻轻拨动一根琴弦,琴音微微清脆:“你的理由,决定了是朝廷只诛你一个,还是三族,亦或者是九族。这很难理解吗?”

孙策感到有些愤怒:“难道我说祸不及家人,你难道还会答应?我说你不能杀我,你也能答应?”

“当然!”李牧清然应诺:“都可以答应!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想要有所求,必然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你可以给自己估个价,用什么样的代价来让你的九族、三族、亦或者你自己留存性~命。”

孙策咬牙:“昔日袁术许诺我荣华富贵,但代价是收我当义子,我尚且不答应!你觉得我可能对你-摇尾乞怜吗?”

“看来我说的不够明白。”李牧将折扇一合,轻轻敲打左手掌心:“有一句很古老的谚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你有四个弟弟,三个妹妹,还有一个母亲,一个庶母,一个正妻,一个幼子,两个小妾。十三个亲族,十三份战功。”

“你若能付出这十三份战功,那这十三个人就能活命。”

“很公平吧?”

孙策眼一沉:“你凭什么认为,我被你生擒了,我的亲族可以任你摆布?我弟孙权,今年年底就十六岁,足以继承我和父亲的基业。即便不能鼎足江东,亦能保护家眷,何须用我的战功来换。”

“孙权?”李牧似乎想到了一件趣事,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或许,再过几年孙权的确有这本事固守江东。但你似乎忘记了,你还没死呢!”

“你未死,你的义弟周瑜,你的堂兄孙贲,你的堂弟孙辅,你的叔父孙静,还有你父亲留下来的家将韩当、程普和黄盖,以及追随你的文武张昭周泰蒋钦之辈,有多少人会同意孙权继承你的基业呢?”

“让我猜猜,你的义弟周瑜,肯定第一个不同意!”

“而你的堂兄孙贲和堂弟孙辅,想必认为比孙权更有继承的资格。”

“至于那群江东士族,他们啊,见利忘义的事可没少做,就比如你器重的陈宫。”

“跟曹公的时候,叛曹公;跟吕布的时候,叛吕布;跟袁术的时候,叛袁术;跟你的时候,又想着另谋明主;你就怎么知道他不会投刘表呢?”

“对外,刘表跟你有杀父之仇,曹公你又不肯臣服,吕布刚跟你打过一场,三面环敌。”

“对内,兄弟阋墙,文武不和,又跟山中之民关系恶劣。”

“如此内忧外患之局,孙权拿什么来保护家眷?”

“我尚未出手,孙权就已经一败涂地了。”

李牧语气不快,但字字玑珠,词词都敲击在孙策的心坎上。

那初见李牧时的傲气火焰,已经被李牧阐述的现实打击得只有微弱烛光了。

李牧未出手,权弟就一败涂地了。

拿什么保护家眷?

孙策傲气一泄,颓然的跪坐下,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吴景正欲开口,但被李牧的目光一扫,顿时感到背脊的汗水都下意识的流下来了。

“吴景,你可以劝劝你的外甥。”

“我李牧平生不好杀人,最喜欢的就是化解矛盾了。”

李牧再次拨弄琴弦,似乎对吴景只是在陈述一见很平常不过的事实。

虽然说的是劝,但却没有半点儿期待吴景能劝说成功的意思。

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又似随口而说。

“伯符。”吴景欲言又止。

劝?

吴景不知道怎么劝。

因为吴景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选择。

琴弦声起,李牧调试音色结束,十指轻弹,却是曲调《长河吟》。

《长河吟》曲调低沉,抒发的是胸怀大志,却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感。

正如老版本三国周瑜兵败时的台词一般:

深感人生之艰难,就像那不息之长河。

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却流程缓慢,征程多艰。

然,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而人生之志,却常常难以实现,令人抱恨终生。

此时此景,正映照了孙策的内心。

如果郭嘉在场,定要调侃李牧一句用心险恶,孙策都这个模样了还要谈《长河吟》这样的悲曲来消弭孙策的意志,未免太过于心脏了。

但李牧是谋士,谋士不心脏那还叫谋士吗?

学宋襄公跟你谦谦有礼?

果然,在这低沉的曲调中,孙策的内心防线进一步被瓦解。

宏图大志,伴随着自己被生擒、亲族陷入险境而渐渐消弭。

一曲终罢,李牧再次拾起折扇,轻轻一摇,鹤鸣九皋图再次显现。

“孙郎,考虑如何?”

依旧是和煦如风的声音,令人耳目一顺。

“啊”

孙策低声长叹,又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放下了骄傲。

“孙策,愿请先生指点迷津!”

吴景瞪大了眼睛。

虽然刚经历了李牧三言两语让祖郎等人欣喜若狂,但看到孙策在短短的时间内被击溃了心志,吴景还是难以置信。

曾经不可一世的孙策,如今在李牧面前竟然没有了半点儿傲气。

请李牧指点迷津?

你们现在是敌人啊!

“孙郎,你父亲孙坚,乃当世英雄,我亦颇为钦佩。”

李牧一言,让孙策有些惊讶:“先生认为家父是英雄?”

李牧笑道:“我曾闻,孙破虏曾征讨会稽伪帝许昌、随中郎将朱破黄巾、随车骑将军张温讨边章乱兵、剿灭长沙叛党区星、又挥师讨董,战功卓著。”

“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我来江东之前,陛下曾对我说:先将军坚,念在平讨,雅意未遂,厥美著闻。”

“故而陛下希望我,能念在破虏将军昔日功劳,饶你一命。”

“当今陛下虽然年少,但却也器量宽宏,颇有宣帝之风,即便是袁术夺玺僭帝,也未曾牵连无辜。”

“我先前给你留信:人生天地之间,以忠孝为本!破虏将军孙坚,讨伐篡逆董贼,已尽人臣本分,虽死犹荣;但其子孙策,祖辈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实乃无父无君之人。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子犯错,父受责。生前受万箭穿心之祸,死后受刀剑加身之苦,不知孙破虏后悔有其逆子孙策否?”

“本想以此信,让你能幡然醒悟,却不料你却误以为我是在羞辱你。”

“汉室未灭,学什么项羽啊。”

孙策满面羞愧:“策不知先生对家父,竟然如此推崇,亦不知陛下还念家父往日功劳,如今造下杀戮,孙策愧对家父。”

李牧挥了挥手,张辽上前,将孙策和吴景的束缚解开。

又命人取出锦袍印绶,递给孙策。

孙策一看锦袍印绶,大惊失色:“先生,这是?”

李牧坦言道:“扬州刺史印!还有陛下赠你的锦袍,锦袍上有伏皇后亲自绣的精忠报国四个字。”

“穿上锦袍,拿上印绶,就意味着你今后就是大汉的扬州刺史!”

“尊王令,讨不臣!”

孙策踉跄一步,双眼赤红的看着眼前的扬州刺史印和锦袍。

猛然间。

孙策面许都而跪,恸哭道:“孙策愚钝,愧对大汉,愧对先父,愧对陛下圣恩!”

吴景此时已经惊呆不能了。

扬州刺史印?

陛下赠的锦袍?

伏皇后还亲自绣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这穿了锦袍,谁敢再言伯符自立,孙策能第一个能斩了他!

“我到底,在跟什么人为敌啊!”

如果说让祖郎等人欢天喜地送质子,是给了祖郎等人难以拒绝的名利。

但孙策这次,李牧是直接将孙策整个人都给重塑了。

你不是要江东六郡吗?

扬州刺史印给你,不仅给你刺史印,还有天子赠的精抛,皇后绣的字。

首节上一节173/2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