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谋士,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29节

蔡文姬疑惑询问:“李郎,你让昂公子下马,未免有些失礼了。”

李牧不以为意,轻笑一声:“我还嫌昂公子过于拘礼呢,虽然彬彬有礼,却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受,这一点,昂公子比起明公而言,差太多了。”

“让他慢慢体会吧。”

或许是身为长子、曹操又常年不在身边的原因,受到丁夫人的影响,又要照顾弟弟妹妹,曹昂的性格偏向于敦厚。

如果是盛世,曹家兄友弟恭,曹昂的性格倒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如今乱世,偏偏曹操还有扫清寰宇的大志,曹昂这敦厚的个性,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李牧谨遵谋士三诫,谋而不交,不愿意跟曹昂过于亲近。

但李牧又不希望曹昂死在宛城,这才故意跟曹操言及‘背嵬’的训练法,而且还将‘背嵬’的主将,严苛到了只能由曹操的‘子嗣’来担任。

其目的就是让曹昂用训练‘背嵬’的名义,组建一支敢效死命的亲兵!

去改变宛城战死的命运。

恪守谋士三诫,是李牧明哲保身的道,但乱世之中,想要明哲保身又谈何容易?

谋而不交,不等于李牧不去布局!

【觉得没写好,删了五千存稿,可怜】.

第53章 徐州情报,曹操再问策(求鲜花求评价)

李牧驱车抵达宴会点。

除却秘密去长安的毛阶外,曹操麾下的文武,几乎都已经到齐了。

文如荀、戏志才、程昱、满宠等,武如夏侯、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于禁、乐进、任俊、枣祗、韩浩等。

皆是久随曹操的能人志士。

除此之外,曹操的妻妾儿女,以及文武的家眷都来了酒宴。

不论文武,敬酒的敬酒,叙旧的叙旧,一片热闹。

但李牧跟这些文武平日里的交集比较少,到了大殿,就寻了个偏僻的位置,跟蔡文姬闲聊。

如果可以推却,李牧是不情愿参加这种大型聚会的。

这觥筹交错的应酬,让李牧觉得麻烦。

还不如守着小娇妻蔡文姬在清泉小筑弹琴鼓瑟,吟诗作赋呢。

正聊间,一阵清香飘来,正是寻了李牧许久的荀:“显谋,你怎么躲这里?主公等你多时了,蔡夫人也一并去吧。”

李牧跟蔡文姬起身,跟着荀绕过屏风,来到雅间。

左边的雅间都是女眷,蔡文姬会意,来到女眷的雅间入席。

右边的雅间,只有曹操和戏志才。

“文若和显谋都来了,入座吧。”曹操招呼着,但显然有些心不在焉。

待得李牧和荀都入座,曹操这才徐徐开口:“刚得到的情报,陶谦已经病故,病逝前让徐州给刘备,刘备已经当了徐州牧,迁治所到下邳。小沛的吕布,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支持刘备当徐州牧。”

戏志才分析道:“吕布的反常,定然跟去小沛的陈宫有关,吕布和刘备言和,极有可能是担心明公再征徐州。”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两只狼崽子,就算联合起来,又能奈我何?不如举兵灭了这两只狼崽子。”

吕布和刘备,没有预想中的掐架,这让曹操颇为不爽,又想出兵徐州了。

我这边等着看戏呢,你们居然握手言和?

吕布你的雄心壮志呢?

说好的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怎么又认可刘备当徐州牧了?

“明公不可!”荀劝谏道:“倘若出兵徐州,吕布和刘备就会精诚合作,这对明公是不利的。不如用计分而化之。”

戏志才摇了摇头:“陈宫才在兖州吃了亏,现在用离间计,难以奏效,倒不如静观其变,待天子东归洛阳,再做计较。”

曹操蹙眉:“孝先去长安好几个月了,如今尚未有消息传回来。倘若天子迟迟不肯东归洛阳,就看着吕布和刘备在徐州休养生息吗?”

戏志才不能答。

毕竟一开始,戏志才就是赞成攻打徐州的。

这个时候开口,多少有些言不由衷。

“显谋,你有什么应对之策?”曹操看向静静饮酒的李牧。

吕布,是李牧诳去小沛的。

陈宫,同样是李牧撵去小沛的。

曹操想听听李牧对徐州局势变化的应对。

“徐州小事,牧有三策,供明公挑选。”

李牧依旧一副云淡风轻,仿佛没有任何事能让李牧惊慌一般。

“下策,尽起兖州之兵,沿泗水入郯城,同时招降琅琊臧霸、孙观,以步步为营之计,得一城则治一城,压缩吕布和刘备的势力范围,诱两人主动求战。”

“此策虽然绵延时日,但胜在战果稳固,吕布和刘备若是据城死守,明公就治理一方,吕布和刘备若出城求战,二贼一战可灭!”

曹操意动:“需要多久?”

李牧生出三根手指:“三年!三年时间,徐州民心尽归明公,吕布和刘备只能在徐州惶惶如丧家之犬。”

“太久了!”曹操摇头:“三年时间,天下大势的变数太多了,最多一年。”

李牧同样摇头:“明公两征徐州,杀戮军民近十万,一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让徐州民心依附,不能安抚民心,明公兵马一走,徐州立马就会有人反叛。”

戏志才吓了一跳,连连给李牧使眼色。

这种指责的话,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吗?

如戏志才担心的一般,曹操眉宇之中,也闪过一丝恼意。

但很快,曹操又平复了心绪:“中策呢?”

“出兵豫州,以迅雷之势先解决掉驻扎在梁郡国的豫州刺史郭贡。”李牧语气一凛:“然后兵进汝南、颍川,扫荡两郡的黄巾,取黄巾钱财以充军资,南取宛城,占据南阳。”

“此策可配合荀司马分而化之的计策,诱使吕布和刘备反目。”

曹操眉头一皱:“刘备和吕布,如今对我颇为忌惮,见我出兵豫州,保不准也会来抢豫州。可有速胜之策?”.

第54章 形胜之地,李牧言颍汝(求鲜花求评价)

李牧轻笑:“上策,即为速胜之策。明公可求助于袁绍,引袁绍之兵,入琅琊郡,切断刘备跟公孙瓒之间的联系,明公取小沛,袁绍取下邳,不出三月,吕布刘备二贼皆灭!”

引袁绍之兵..

曹操起身踱步。

袁绍和公孙瓒争锋多年,界桥之战、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双方互有胜败,谁也奈何不得谁。

去年,袁绍将黑山军打残,冀州休养生息了一年。

如果能引袁绍之兵入琅琊郡,的确能在断时间内击败吕布和刘备。

但如此一来,等于将徐州送给袁绍当嫁衣了。

击败吕布和刘备,又来了个袁绍,偏偏袁绍还是盟友,打又打不得,这岂不是给自己画地为牢?

沉吟良久,曹操驻足摇头:“这的确是速胜之策!但若让本初的兵取了下邳,这徐州,本初是不可能让给我的。”

“显谋,你还是喜欢谋必三策,这上策非上策,你更中意的是中策吧?”

李牧没有否认:“明公英明!速胜徐州,徐州会被袁绍窃取;缓胜徐州,又绵延费时,难以应对这天下大势的变化。”

“既然如此,明公又何必执着于徐州呢?”

“吕布和刘备,再怎么言和,终究不可能一条心。”

“明公屯兵兖州,吕布和刘备惧怕明公兵威,结盟自保;明公出兵豫州,吕布和刘备没了外患,必生嫌隙。”

“兵者,诡道!”

“苏秦有合六国相印之能,张仪也有破六国合纵之计。”

“区区吕布刘备,不值得明公费心!”

“反倒是颍、汝形胜之地,北界黄河,西控虎牢关,南通江淮,明公今日不取,他日必受人掣肘。”

荀和戏志才都是颍川人。

见李牧提到颍、汝二郡,两人的心思都活络了。

荀想到另择都城的事,进言道:“明公,洛阳颓败,即便天子东归,已经不适合再当都城了。不如在颍川择一富饶之地,修建城郭殿宇,迎天子入颍川。”

在这之前,曹操跟戏志才和荀讨论过可以迁都的城池。

陈留城和鄄城,都是备选。

这两座城池,都是兖州的重镇,用来建都再适合不过了。

但现在,又多了一个选择。

颍川!

戏志才也道:“明公之患,不在于吕布和刘备,而在于袁绍和袁术,袁术弱而袁绍强。”

“若能以颍川之地为根基,南可征讨袁术,北可抵御袁绍,颍川人杰地灵,倘若能在颍川建都,各郡贤士必然会争相依附,明公将立于不败之地。”

“我赞成显谋和文若的看法。”

曹操扫了一眼荀和戏志才,对于颍川的热忱,这两个颍川本地人,自然显得比往日亢奋。

颍川、南阳、汝南,这三郡,自光武帝以来,一直都是大汉的学术中心。

简而言之,这三郡俊杰多,其中又以颍川是三郡之最。

这三郡又是河南富饶之地,适合耕种,是最适合聚集人口的位置。

袁术初登场的时候,就是南阳太守,又有汝南袁氏本家相助,几乎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只可惜袁术才不配位,占了南阳和汝南这两个大汉数一数二、堪比州的郡,却只能在九江郡苟延残喘。

见麾下三个谋士,都将重心转移到了颍、汝之地,曹操也忍不住有些心动。

打徐州,吃力不讨好。

但打颍川和汝南,那简直跟平推没什么区别。

曹操一直没向豫州推进,不是因为豫州难以攻略,相反,恰恰是袁术在匡亭战败后,豫州没个像样的对手,曹操才着眼于徐州。

陶谦是头猛虎。

曹操跟袁术争锋的时候,陶谦就敢兵寇泰山郡,踹曹操的老窝。

对于陶谦这种敢挑事的,不把陶谦打个半死,曹操都是心不甘的。

而如今,天下局势变了。

陶谦这头猛虎死了,陶谦的势力,分别由吕布、刘备、泰山贼寇瓜分,短时间内难以对曹操构成威胁。

哪怕如今吕布和刘备结盟,同样如此!

良久。

首节上一节29/2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