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世纪:从建立哈布斯堡开始 第274节

最终,方案敲定。

奥地利方面将派出一部分军队协助巴登作战,共同进攻萨克森地区。击败慕尼黑主力的任务,就交给巴登军队了。

而奥托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一个协助教会,帮助教会继续在意大利战场推进。

另一个,则是帮巴登方面收复波美拉尼亚地区。

波美拉尼亚的土地虽然开发程度较低,经济价值不高,但在内战的情况下,波美拉尼亚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旦拿下波美拉尼亚,就能切断萨克森地区和慕尼黑核心区域帝国东部的联系。

并且,由于波美拉尼亚这些年历经战乱,且是帝国法律明文规定的皇室领地,布列塔尼国王和巴登方面也不担心奥托会侵占波美拉尼亚。

拿下波美拉尼亚对于奥地利的实力并不会带来多少提升,反而会让奥托的名声变差,对于巴登方面来说更加有利。

何况,波美拉尼亚被奥托收复之后,慕尼黑援军就不能源源不断的支持萨克森大公,那么巴登主力面临的压力也会小不少。

看似这份妥协的方案,对于奥托还是不太公平,但奥托却十分无所谓,因为其中有一个点,其实可以大做文章。

那就是,奥地利协助教会方面在意大利战场作战。

这个协助,就很有说道了。

单纯提供物资,也算协助,出兵支援,也算协助。

而就算奥托占领了整个意大利全境,那也是协助,巴登方面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考虑到在帝国核心区域,也就是原东法兰克王国区域扩张,很容易引起巴登君臣的警惕,奥托觉得拿下意大利也不无不妥。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奥地利王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加,还能借此限制一下教会的实力膨胀,为日后和教会翻脸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奥托将手底下贵族的军队,也就是所谓的杂牌军,一股脑的丢给了布列塔尼国王,让他作为巴登统帅去指挥调度。

毕竟这下杂牌军,根据维尔蒂的报告,用起来确实不顺手。而且,奥托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一清二楚,对于自己册封的贵族,奥托倒是限制不小,但那些投靠奥托的贵族,许多都有着很高的自治权,不打压一下他们的力量,奥托也不放心。

至于意大利战场和波美拉尼亚战场,奥托则交给了奥地利王国目前的两位年轻猛将,就是维尔蒂和亚历山大。

维尔蒂负责带着瑞士部分主力进攻波美拉尼亚,而亚历山大则去往意大利,用意大利当地贵族和米兰大公国的军队对抗慕尼黑军队。

由于两个战场最终的目的不一样,奥托也私下和两个人进行了交流。

即使知道打下了波美拉尼亚,无疑会让巴登方面的军队减少损失,但考虑到后续的影响,奥托还是决定让维尔蒂速战速决。

现在,奥托看似在巴登方面地位很高,但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实权,奥托需要一个契机,去和布列塔尼国王抢夺巴登的权力。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罢了。如果能用政治的手段,让奥托大权独揽,让奥托能解决掉布列塔尼国王,那何必要到战场上分个生死呢?

而意大利战场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结束战争,而是为了扩张领地,那么,就需要亚历山大去坑一坑教会的军队,让对方表面上无话可说的情况下,心甘情愿的看着奥地利扩张。

这种工作,奥托相信自己的儿子兼继承人肯定能完成得很好的。

事实上,也没有出乎奥托的意料,他新任的两员猛将,确实干得不错。

在奥托从巴登返回鹰堡城不到两个月之后,维尔蒂就已经顺利突破了慕尼黑军队的防线,深入到了波美拉尼亚境内,引发了慕尼黑朝堂的震动。

一度,慕尼黑方面还从和奥地利的边境,抽调军队支援波美拉尼亚地区,防备减弱了许多。

如果不是奥托没有长驱直入打到慕尼黑的想法,恐怕内战早都结束了。

即使慕尼黑方面数次调兵遣将,但依旧不是维尔蒂的对手,在法兰西战场失败,克罗地亚王国主力全灭之后,慕尼黑方面的兵力兼顾这么大的地盘已经是严重不足了,根本无力抵挡维尔蒂的推进。

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维尔蒂就顺利拿下了整个波美拉尼亚地区,还顺带着把想来趁着神圣罗马帝国内乱打秋风的波兰王国支持的那些蛮族部落全都教训了一遍。

之后,维尔蒂就严格按照奥托的指示只是坚守波美拉尼亚地区,不再发动任何进攻,完全无视了巴登方面无数次要求他继续进攻萨克森,和巴登主力共同夹击慕尼黑主力的命令。

在意大利战场,这一次倒不是亚历山大表现好了,而是慕尼黑方面自己表现优越。

当初亚历山大和维尔蒂击败了克罗地亚军队为首的慕尼黑军队,陈兵巴伐利亚边境的时候,一度引起了慕尼黑宫廷的恐慌,那位和奥托多年不和的慕尼黑皇帝差点孤注一掷,想要调集主力和奥地利军队决战。

但最终,考虑到整个战场的情况后,还是只是加强边境的戒备,将攻破了波美拉尼亚的主力系数调往意大利,妄图东边不亮西边亮,欺负一下巴登势力中最薄弱的一环教会。

事实证明,慕尼黑大臣们的判断没有任何的问题,教会确实是巴登旗下最大的软柿子。

在慕尼黑方面注意力没放在意大利战场的时候,凭借着奥地利方面提供的帮助,教会还勉强能稳步推进。

但当慕尼黑将目光投向意大利战场,将主力部队投入意大利前线之后,教会完全就不是慕尼黑方面的对手了。

亚历山大还没到赶到米兰的时候,教会军队和慕尼黑军队就已经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会战,结果嘛,教会惨败。

两场会战结束之后,教会方面别说再次发起进攻了,哪怕是守住此前的战果,都成了问题。

巅峰时期,教会在意大利战场总共有差不多五万人的军队,比对面的慕尼黑军队数量高出一大截,是当之无愧的意大利地区霸主。

但这些年的战争以及两场会战大败之后,教会剩余军队数量,竟然已经不足八千人了。

就这,还要算上保卫罗马及其周边地区的武装。

实际上在前线的教会军队,恐怕只有两三千人了。

所以,亚历山大一赶到意大利战场,面对的就是六万慕尼黑军队来势汹汹的进攻。他们已经夺回了此前被教会占领的全部土地,并朝着奥地利王国控制的维罗纳地区发动了攻势。

面对慕尼黑军队气势如虹的进攻,金特和伊沃两个人哪怕军事才能不弱,但手中只有不到万人的他们,依旧是难以抵抗,不过是借助着各种要塞和堡垒苦苦支撑,勉强拖慢敌人进攻的步伐罢了,急需支援。

但此刻,在意大利战场,奥地利能动员的军队数量也不多。

毕竟,这段时间,奥地利的注意力同样不在意大利战场,奥地利本部的军队,也都抽调走了,所剩无几。

在这样的情况下,亚历山大凭借着奥地利王国继承人的身份,还是从意大利地区的贵族手中要到了五千军队,直接调拨给了维罗纳的金特和伊沃。

但除此之外,亚历山大也编不出更多的军队了,除非,从奥地利本部调兵。

可是,由于和布列塔尼国王达成了一致,原本刚刚动员起来的奥地利战争机器,又被奥托再次关闭,此刻如果想要重新动员军队然后支援意大利战场,起码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这几个月的时间,恐怕金特和伊沃完全挡不住。

就在这个时候,伦巴第公爵站了出来,向亚历山大提议道:

“殿下,您是不是忘了意大利地区,还有一支军队啊。”

第283章 内战尾声(二)

伦巴第口中的军队,正是内战爆发以来,被几乎所有人遗忘的一支帝国军队。

他们就是,当初卡尔大帝征伐巴里王国组建的大军。

这支军队的统帅,是洛林公爵,如今的洛林大公,算起来,和哈布斯堡家族也算有些渊源。

且由于伦巴第公爵也是军队的副统帅,在这支军队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在卡尔大帝死后,洛林公爵急匆匆的返回国内,并不敢带着这支不算知心知底的部队,便将其留在了意大利地区,之后,便被安顿在了帝国的自治市之一的热内亚地区。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支军队肯定会被巴登方面解散,然而或许是因为事情太多忙忘了的原故,所有人都把这支军队忘在了一边。

之后,虽说巴里军团接受了奥托的好意,表示愿意和奥托一样,在帝国内战中保持中立,但奥托也一直没敢用这支军队。

就这样,巴里军团就在热内亚已经逗留了三年多的时间了。

此刻,奥托既然已经在内战中做出了选择,并且对于这支军队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关键的时候,伦巴第公爵自然就想到了这支军队。

亚历山大没有犹豫,此刻对于他来说,这支军队确实十分关键,等奥地利王国调集军队支援,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当即答应了下来。

唯一的问题是,现在亚历山大想用,但这些巴里军团的士兵,愿不愿意服从亚历山大的统帅,去攻击慕尼黑的军队呢。

在这一点上,热内亚的商人们帮了大忙。

长时间驻扎在热内亚,有钱的热内亚商人们,自然也对这支庞大的军队巴里军团进行了拉拢和渗透,和其中不少贵族将领关系很好。

热内亚名义上是帝国的自治市,被帝国所庇护,但热内亚商人们都清楚,庇护他们的,可不是什么远在天边的帝国皇帝,而是近在咫尺的奥地利国王奥托。

所以,既然是奥地利的王子殿下想要调动巴里军团,去和慕尼黑皇帝的军队作战,热内亚的商人们自然都是相当支持的,还帮亚历山大展开了游说。

这其中,除了本身和奥地利王国的从属庇护关系之外,还有热内亚商人们自己的利益考量。

要知道,自从帝国内战爆发以来,虽说有着奥地利的庇护,热内亚不至于遭到战火的侵扰,但生意可不是难做了一点半点。

路上的东方商路和西方商路,几乎就处于中断的状态,让许多商人苦不堪言。

要不是帝国海军已经组建,热内亚商人还能通过海上进行贸易,恐怕此时此刻,热内亚别说供养庞大的巴里军团,恐怕自己都要填不饱肚子了。

饶是如此,这些年热内亚商人抱怨的声音也不少,巴不得内战早点结束,至于谁获胜,他们根本不关心,只要没有战争,他们能继续做生意就好。

所以,眼下奥地利国王奥托站到了巴登阵营,眼看巴登就要取得内战的胜利是必然趋势,这些热内亚商人自然会提供支持,帮助内战早日结束。

就这样,得到了巴里军团帮助的亚历山大,很轻易的就在战场上击败了慕尼黑军队的主力。

这也自然,巴里军团虽说赋闲了几年,但这些士兵和将领,可都是经历过多年战阵的老兵,战斗力和战斗经验都不是在波美拉尼亚虐菜的慕尼黑士兵能比的。

几次并不激烈的大战之后,亚历山大一路平推,将整个意大利半岛收入囊中,将奥地利王国卡林西亚地区收复之后,就不再前进,只是陈兵双方边境,虎视眈眈。

之所以亚历山大不继续进攻,主要还是奥托的命令,在萨克森战事结束之前,奥托不想这么快结束内战。

而在今天,随着巴登的信使和林恩的讲述,奥托等待了一年多的消息也终于到来了。

“赢了,但是伤亡巨大?”奥托听到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不信,狐疑的反问道。

“消息来源确定可靠吗?”

这不是奥托不相信布列塔尼国王会赢,而是不相信巴登方面的损失会有如此巨大。

在获得了法兰西战场的军队支援,以及不再面临奥托威胁,能抽调大量施瓦本军队之后。

萨克森战场上,巴登军队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十五万人。

虽说其中不少是滥竽充数没有战斗力的部队,比如奥托和其他贵族塞进去的“观光团”,但对面的萨克森大公麾下的军队,在波美拉尼亚被维尔蒂收复之后,恐怕也就五六万的水平。

就这,他们还要分出一部分防御汉堡的奥地利军队,实际手上能动用的军队恐怕五万人都不到。

五万人面对十五万人的进攻,哪怕占据地利优势,也不可能打了耗了这么长时间,结果还是惨胜啊。

那位布列塔尼国王如果真这么菜,那事情就简单了。

“是布列塔尼国王向皇帝陛下汇报的消息,洛林大公在一旁听到之后,将消息送过来的,目前消息还没公开。”林恩立刻说道。

“我想,洛林大公不太可能会在这种事情上欺骗我们吧。”

“洛林大公不会,但那位布列塔尼国王一定会。”

奥托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如果真的像他汇报的那样,巴登军队损失大半,那以布列塔尼国王的性格,绝对不会如此汇报,肯定会说自己大获全胜。

这不单纯是对方用兵风格的问题,更是对方身为一个权臣的顾虑。

这么大的优势,他要真打成这样,他在巴登宫廷中的地位一定会受到影响,不可能如实汇报。

那么,既然对方敢这么告诉巴登的小皇帝,很显然结果肯定就不是情报中的这样,巴登军队应该损失相当有限。”

“陛下的意思是,对方可能是在故意放假消息欺骗我们?”林恩也不蠢,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呵呵,那倒不尽然。”奥托正准备解释,其中一个孩子突然尿了出来,让奥托打断了思绪,连忙叫来侍从和仆人帮忙,手忙脚乱的清理。

很快,就有侍从拿来了干净的衣物给奥托更换。

奥托一边更衣,一边回想刚刚的话题,对在一旁等待的林恩说道:

“布列塔尼国王放这个消息,可不仅仅只是为了针对我们,而是针对他所有潜在的政敌。

由于帝国内战和皇帝年幼,巴登朝堂大事基本都是由布列塔尼国王一手操控,大家虽然有怨言,但也需要依靠他的能力和声望帮助巴登方面赢下内战。

如今,内战胜利在望,小皇帝的年龄又增长了几分,你猜巴登的皇宫中,有多少人盼着布列塔尼国王从权力高峰跌下来。”

说到这里,奥托无奈的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在为布列塔尼国王叹气,还是在为巴登的内斗叹气。

首节上一节274/3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