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世纪:从建立哈布斯堡开始 第303节

俗话说的好,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火力覆盖。

对于奥地利王国如今的经济水平和工业产值来说,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后,造出大量火枪火炮来进行火力覆盖,完全不是问题。

当无数火炮的轰鸣声在战场上咆哮了三个小时之后,奥地利军队排成线列进行冲锋时,布列塔尼军队,自然毫无例外的崩溃了。

这样的场景,是法兰克尼亚公爵和慕尼黑王子战前根本不可能想到的。

当大军溃败,侍卫们拖着法兰克尼亚公爵和慕尼黑王子跑路的时候,他们都还没回过神来,耳边依旧嗡嗡耳鸣,似乎奥地利的火炮声还未停止一般。

直到此刻,他们都没反应过来自己为什么败了。

布列塔尼军队,可是经历过重重战火,已经相当精锐的老兵,怎么会就这样呢?

法兰克尼亚公爵想不通,慕尼黑王子也想不通。

但在奥地利一方的将领来看,这太正常了,第一次面对火炮的士兵,在不知道火炮的杀伤力和原理的时候,自然是对此毫无抵抗能力,士气大降的。

别说是在这信奉神明的西方中世纪,哪怕是到了近代,火炮的轰鸣依旧能让乌合之众们溃散。

当火炮的轰鸣声不断响起的时候,信奉诸神,迁城的布列塔尼士兵们,甚至不少都跪在了地上,认为这是诸神对他们的惩罚,根本不顾一旁指挥的军官呵斥声。

事实上,那个时候,他们也听不到军团的呵斥声。

奥地利王国虽然由刚刚拿下帝国东部,需要休养生息没有开战的打算,但为开战做的准备可一直都在进行,大量的武器生产正是这种准备的一部分。

这一次,腓特烈足足带了五百多门火炮,直接就将法兰克尼亚公爵的军队击破。

布列塔尼军队溃败之后,腓特烈立刻命令洛林军队跟着追杀,力图全歼这支布列塔尼军队。

装备火枪的奥地利军队虽然正面对决很强,但在追击战中,还是使用冷兵器的洛林军队更靠谱一些。

毕竟线列步兵嘛,阵型一旦乱了,以目前的火枪射程和精准度,对于敌人的威胁就小了。

仅仅在战役开打不到半天的时间,腓特烈就顺利的进入了雷根斯堡,让当地民众夹道欢迎。

直到坐到加洛林家族的别宫中时,腓特烈都还有些不真实感,不敢相信布列塔尼军队败得这么快。

“不应该啊?”

腓特烈喃喃自语道。

“在安斯巴赫地区,奥地利军队虽然火炮数量少,但也有火炮啊,布列塔尼军队应该见过才是,怎么会这么简单的就被火炮击败呢?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韦德伯爵怎么还没把布列塔尼军队赶出奥地利呢?”

腓特烈的疑惑,他身边的人根本没有办法解答,能解答他问题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在安斯巴赫地区防守的安斯巴赫侯爵和韦德。

韦德如果听到腓特烈的疑惑,一定会露出苦笑。

因为,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腓特烈刚刚说的,火炮数量不足。

事实上,奥托对于安斯巴赫侯爵还是相当不错的,给了对方不少的火炮。

只不过,安斯巴赫侯爵出于种种原因,使用火炮的方法嘛,和奥地利军队有些不大一样。

安斯巴赫侯爵收到了奥地利王国送来的这么多火炮,并不是像奥地利军队一样组建一个单独的火炮军团,而是将他们都分别放置于一个个城堡要塞的城头,将其变成了固定的炮台。

至于能随时移动的火炮数量嘛,就剩下不多了。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安斯巴赫侯爵想要利用火炮,将自己的老巢打造得如同金汤一样坚固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安斯巴赫侯爵手底下,可没有那么多的炮兵。

炮兵的培养,哪怕到了近代,也是一件不算很简单的事情。

即使是如今是个时期,炮兵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不需要计算距离,角度啥的那么多数据,无需保证火炮到底有多精准,但这仍然需要不少训练。

在奥地利,由于兵役制度的存在,其实每一个预备役的士兵,都有机会成为一名准炮兵,在日常训练中学会如何操作火炮,学会将火炮的炮弹发射到一个差不多的范围内。

当然,这其中肯定有打炮打得精准的人材,这些人才,自然也会被征用,成为奥地利常备炮兵中的一员。

但是,安斯巴赫侯爵肯定没有这种条件,他手底下没有那么多足够的炮兵,也就只能用这种办法了。

就在腓特烈感慨热武器的时代要终结冷兵器时代时,在北方,他的兄长亚历山大却用自己的彪悍战绩,证明了这依旧是冷兵器辉煌的时代!

第313章 亚历山大的表演(一)

亚历山大去日德兰王国借兵的过程,比预想中的还要顺利。

此前日德兰王国就已经和奥地利方面双方定下了密约,而奥地利方面也确实履行了盟友的职责,除了派出军队帮忙之外,之后也更是直接跟布列塔尼方面开战,变相的减轻了日德兰王国的压力。

虽然日德兰王国最终在战场上被布列塔尼皇帝击败,但这锅无论如何也甩不到奥地利王国头上。

更何况,直到此刻,日德兰国王还觉得自己这一仗输得莫名其妙,是运气不好。

再加上,经历了这一战之后,日德兰王国也清楚自己已经得罪了布列塔尼皇帝,一旦布列塔尼皇帝在这场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力角逐中笑到最后,肯定不会放过日德兰王国。

日德兰王国在整体实力上,怎么可能和神圣罗马帝国相比呢。

所以此时此刻,日德兰王国一方,反而会比之前更加重视和奥地利王国的关系。

毕竟,奥地利王国和布列塔尼一方,已经完全是敌人了。

因此,当亚历山大,这个奥地利的王储去到日德兰王国,说出自己想要借兵的提议之后,日德兰国王自然十分热情的回应了。

由于日德兰王国刚刚遭遇大败,此刻手上的兵力也不算太多,这一次,并不难满足亚历山大狮子大开口的五万人。

此刻的日德兰王国,残兵败将收拢回国也就五万出头,怎么可能全部交给亚历山大呢?

最终,在亚历山大和日德兰国王的讨价还价和协商下,最终双方以密约的形式达成了新的协议,并给了亚历山大两万精锐。

其中,还有不少跟着日德兰军队撤退到日德兰王国的奥地利军队。

当然,拿到这两万军队,亚历山大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而是作为王储,代表奥地利王国给出了承诺。

那就是如果日后奥地利王国重新一统神圣罗马帝国,将不会进攻日德兰王国。而日德兰王国,则会对被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的神圣罗马帝国称臣,一如此前的克罗地亚王国一般,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下属的附庸国。

一切谈妥之后亚历山大带着这两万军队,上演了一场绝对的个人秀。

从日德兰王国出发之后,仅仅五天时间,亚历山大连续七场大小战役全部获胜,将整个布列塔尼阵营萨克森地区都打烂了。

七场战役,布列塔尼在萨克森地区的军队损失四万多人,连进攻汉萨地区的兵力都不足了。

不同于亚历山大的弟弟腓特烈是依靠强大的火力直接揍懵了敌人,亚历山大的路数完全不一样。

如果说腓特烈在雷根斯堡的大胜是奥地利综合国力的体现,那亚历山大的胜利,则完全是他超高的个人能力展现了。

第一战,面对布列塔尼的两千守卫日德兰边境的士兵,亚历山大率领自己的亲兵,也就是百人的白马侍从冲锋,仅仅一波冲锋就击溃了敌人。

第二战,是鲁平地区的围城进攻战。

面对有着近千守军守卫的要塞,这一次亚历山大没有带着自己精锐的亲兵冲锋,而是从日德兰士兵中挑选了五百人,和他一起攻城。

结果此战,又是亚历山大的个人秀,他登上城墙之后,又是活生生的杀得布列塔尼守军胆怯。面对亚历山大,无人敢上前接战,最终鲁平要塞被亚历山大攻陷,也就成了必然。

据说战后,布列塔尼守军在形容亚历山大的时候,都是用沐浴鲜血的战神再世来形容的,可想而知当时在城头上被一身盔甲被鲜血染红的亚历山大是多么恐怖。

如果说前两战,体现了亚历山大的个人勇武,那么之后的几场战斗,则完全体现了亚历山大的军事指挥能力,证明了他为什么能在奥地利王国被誉为是和维尔蒂不相上下的优秀将领。

打下鲁平之后的亚历山大,继续向南进攻,此时他收到了消息,大约五千人的布列塔尼军队听闻维京人再次发动进攻,准备前来支援,其中有着三千骑兵。

这一仗,也就是亚历山大的第三战,则是经典的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战术。

亚历山大通过将派出小股部队引诱,将大部队埋伏在树林中等待对方上钩的形式,轻松解决了这五千前来支援的布列塔尼军队,几乎全歼了对方。

亚历山大连胜三场之后,布列塔尼方面的两个指挥官布伦瑞克公爵和诺德高公爵再傻也发现不对劲了,便决定集中兵力,歼灭这支数万人的日德兰军队。

就在两位公爵调兵遣将的时候,亚历山大的第四战开始了。

这一次,是亚历山大进攻布伦瑞克东边重镇,马格德堡。

马格德堡地区,是联接萨克森、波美拉尼亚以及诺德高的重镇。在马格德堡地区,驻扎了一万多人的守军,用来守卫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此处除了是几个公国的连接处之外,更是两条帝国大道的交汇点,战略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

亚历山大选择进攻马格德堡,也是想要切断布列塔尼阵营的波美拉尼亚和萨克森地区的交通,从而方便日德兰王国进攻波美拉尼亚。

没错,这一次亚历山大出兵,日德兰王国也没闲着,同样也自己派出了一些部队发动进攻。

毕竟上一次的战争,对于日德兰王国来说实在是亏麻了,身为维京人,自然想借着战争的机会捞一笔,守备薄弱的波美拉尼亚地区自然就是日德兰王国想要去抢劫的地方。

对此嘛,亚历山大也只能祝他们好运了,因此波美拉尼亚地区虽然是帝国新征服地区,当地布列塔尼军队并不算多,但却有一支还算精锐的军队驻扎。

这支军队,就是教会的骑士团。

在帝国内战过程中,虽说教会当时是旗帜鲜明的站在了巴登,也就是现在的布列塔尼阵营,但由于双方不是从属关系,且波美拉尼亚地区的骑士团有着特殊的使命,因此一直都没有参与内战,仅仅负责镇守帝国东北边疆。

现在,日德兰王国想要去抢劫波美拉尼亚,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和骑士团发生冲突,亚历山大也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当然,亚历山大根本顾不上考虑日德兰王国的死活,他此刻难解决的是,如何拿下马格德堡。

由于此前几战的影响,马格德堡伯爵哪怕兵力还算充足,依旧没有选择出城和亚历山大野战。

而马格德堡地区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城防坚固,想要强攻付出的伤亡很大不说,还不一定能打下来,确实让亚历山大一时间没有太好的办法。

亚历山大也曾试过伪装商队或者布列塔尼的其他军队混入城的办法,结果马格德堡伯爵十分谨慎,识破了亚历山大的诡计,让他的这些尝试都没能得逞。

亚历山大也曾试图利用火药,悄悄炸开马格德堡的城门,在夜晚偷袭。

然而,不知道是因为亚历山大这一次火药携带的太少,威力不够,还是马格德堡城门太坚固,总之夜晚那足以让守军惊醒的爆炸声响起过后,准备突击进城的维京勇士们,却看见了完好的大门。

因为爆炸声惊动了守军,这数百精锐的维京勇士被城墙上的守军一顿箭弩招呼后,还损失了好几十,让亚历山大十分烦闷。

无可奈何之下,亚历山大只能选择放弃进攻马格德堡,选择在没有拿下马格德堡的情况下,继续向东进攻布伦瑞克地区。

当然,在走之前,亚历山大故意在城外的营帐中留下了大量的旗帜,装作自己主力还在这里的样子,还特意留下了小股部队每天假装试探性的进攻。

亚历山大原本的打算只是想绕过马格德堡,但没想到,恰恰就是这样的举动,给他带来了惊喜和好运。

因为就在亚历山大带着一万多人离开悄悄绕过马格德堡的次日下午,在路上,亚历山大却意外撞到了从布伦瑞克方向派来的援军。

这支援军的数量并不算多,只有两千多人,自然不是亚历山大的对手。

如果仅仅只是援军,那也算不得是亚历山大的好运了,因为这支援军赶往马格德堡,并不是为了帮忙守住马格德堡的,而是给马格德堡运送补给的。

在从俘虏口中得知马格德堡竟然缺粮的消息时,亚历山大第一反应这是假消息。

开玩笑,马格德堡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怎么可能会没有足够的粮草囤积呢。

然后多个俘虏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并得知了缘由之后,由不得亚历山大不相信这是真的。

原来,马格德堡作为萨克森地区的东部重要门户,本来是确实囤积了大量的物资,根本不存在缺粮。

不过,一来是当时布列塔尼皇帝率领大军和日德兰王国作战的时候,从马格德堡调运了不少粮草。

二来之后南下进攻奥地利王国的时候,又再次从马格德堡抽调粮草,让马格德堡本来堆积如山的仓库瞬间见底。

最后嘛,则是因为诺德高地区去年粮食欠收,诺德高公爵需要不少粮食,又从马格德堡手中“借”了不少粮食。

如此一来,马格德堡的仓库基本上就可以空得饿死老鼠了。

布伦瑞克公爵和诺德高公爵正是知道这一点,听闻亚历山大进攻马格德堡,才连忙让人运送粮食到马格德堡,以图让马格德堡坚守一段时间。

毕竟和平时期,马格德堡城中的守军是很方便从周边获得粮食的,但战时可就没有这种好事了。

两位公爵事先也根本想不到,本来已经被打趴下的日德兰王国,还会再次出兵。

这一波送往马格德堡的粮食被亚历山大截获之后,虽然不清楚马格德堡还剩下多久的粮食,更不清楚布列塔尼之后的援军什么时候能赶到马格德堡,但亚历山大依旧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引诱那位马格德堡伯爵出城作战的机会。

于是,简简单单的,亚历山大找到了好几个骑士,在亚历山大一通威逼利诱之下,让他们带着些许士兵,前去马格德堡报信。

报信的内容无非就是布列塔尼的运粮队,遭到了小股亚历山大军队的偷袭,需要马格德堡伯爵赶紧派人支援。

亚历山大认为,既然对方的统帅都认为马格德堡缺粮,那马格德堡伯爵自然也清楚这批粮食的重要性,在马格德堡伯爵还不清楚亚历山大大部队已经绕到西边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为了粮食派出军队支援。

首节上一节303/3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