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世纪:从建立哈布斯堡开始 第306节

但是,布列塔尼皇帝也很清楚,在动乱的局势下,想要一步步攀登到权力的最高宝座,他又不能不掌握军权,不能不亲自领兵作战。

于是,知道了自己能力上限在哪里的布列塔尼皇帝的作战风格,就选了一个最平庸最合适的,那就是稳健。

我指挥能力不如你,我对战机的把握不如你,这都没有关系,那我就打有更高胜利把握的仗,那我就用绝对的实力碾压你即可。

毕竟,只要我实力比你强,我在确保自己不犯下大错的情况下,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布列塔尼皇帝的想法是没错的,当时占据着实力优势的他,确实可以这么做。

而这样打仗,也为布列塔尼皇帝带来了接连不断的胜利,他击败了萨克森大公,干掉了慕尼黑皇帝,平定了内部叛乱,挫败了日德兰国王。

正是因为他这样和对方比拼实力的作战风格,让他击败了一个个敌人。

是的,这样打仗,确实不够传奇,不够让人印象深刻。

但对于布列塔尼皇帝来说,这却是最好的选择。

也正是因为布列塔尼皇帝这样的风格,当布列塔尼军队已经包围了弗里西亚,并有意拦截亚历山大之后,亚历山大面对布列塔尼军队的防线,也只能叹气,一筹莫展。

这不是亚历山大不够强,而是双方之间的手上的筹码差距太大了。

弗里西亚附近,布列塔尼一方军队人数逼近二十万,亚历山大只有四万,其中两万还是日德兰军队。

四万打二十万,对方只管防守拦截你,别说是亚历山大,就算孙武韩信在场,也无能为力。

人家主力就是不和你决战,就是依托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让你救不了人,亚历山大手上又没有数量足够到改变战场格局的火炮,自然也就无法前进。

连续四五日进攻没有取得效果之后,亚历山大收到了来自汉萨地区,也就是奥托传来的消息,不甘心的领着军队撤了。

相较于亚历山大还在为弗里西亚的战局担心,坐镇鹰堡城的奥托,已经把维尔蒂手上的军队完全算作了战损,根本不再去计算了。

法兰西王国参战,在奥托的预料之中,但也比奥托预想的要早了一些。

当然,之所以法兰西国王这么沉不住气,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两个儿子表现优异导致的。

奥托为自己两个儿子的表现感到高兴,却忍不住为整体的战局感到担心。

在法兰西参战之后,开战以来一直困扰奥地利王国的最大问题,兵力不足,此刻变得更加严重了起来。

此刻,奥地利王国的兵力,不是被包围,就是在安斯巴赫-符腾堡战场上对峙,剩下的军队,则完全没有集中起来,还是用不了。

现在,洛林地区被进攻,洛林军队又已经支援了奥地利,国内空虚,奥托必须要救,却短时间内找不出军队去救。

因此,奥托才会让亚历山大放弃救援维尔蒂,先抽一些部队去支援正面战场,以防奥地利抽调军队支援洛林后正面战场出现变故。

提到正面战场,奥托也有些头疼。

此前在雷根斯堡,腓特烈利用火炮的强大火力,确实取得了一场大胜,但代价是让布列塔尼一方对于火炮有了一定的防御准备。

之后,当腓特烈继续领兵投入正面战场,妄图利用火炮再次创造奇迹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不灵了。

火炮的作用,没那么好使了。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布列塔尼一方,选择了防守,不再和奥地利王国野战。

依托大量的城堡和要塞,火炮虽然可以持续不断的轰击,对城墙城门什么的造成巨大的损伤。

但到了最后,火炮和火枪也不能替代攻城的肉搏战,还是需要拿着冷兵器冲上城墙或者冲入城门和敌人作战。

并且,由于依托防御设施,火炮造成的直接杀伤也小了许多,

再加上已经知道火炮这种武器的存在,对于布列塔尼一方的士气打击没有那么大了,黄金万两的炮声在后续的战场上取得的战果并不算多,各种攻城战打下来,奥地利方面的伤亡也不小。

这也是正面战场,到目前为止双方僵持住的最大原因。

奥地利军队人数少,但有着火炮和本土作战的加持。布列塔尼军队人数多,但也不敢和奥地利军队野战,只能依托防御工事减少火炮的伤害。

双方一个有心无力,一个有力无心,自然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了长久的对峙之中。

哪怕明知道布列塔尼方面拖时间是为了解决维尔蒂,但奥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因为,奥地利目前能调集的军队确实数量不够,拖时间对于奥地利来说,也不是坏事。

哪怕,维尔蒂手上的军队全军覆没,对于现在的奥地利王国,会很肉痛,但也不会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只可惜,法兰西王国的插手,明显是不准备再给奥地利王国时间了。

“半年!陛下,我们还需要半年的时间。”

波西米亚大公恭敬的向奥托禀报,在他身边,跟着一众元老宿将,如金特、戈尔等。

奥托自然知道金特等人来的目的,却装做没有看见的样子,继续听波西米亚大公的禀报。

“目前王国已经全面动员了起来,东部边境也只留下了少量精锐防守。

两个月之后,陛下手上可以调动六万人左右的常备军。

半年之后,我们动员的大量预备役训练和武器装备也能完全就位,届时王国将多出二十万的兵力。”

六万,这是东部还能抽调的军队数量。

二十万,是预备役征召兵的数量。

这个数字,是经过奥地利王国高层充分讨论之后的结果。

再多抽调一些东部边境的兵力,不仅将失去对于帝国东部那些不怀好意的势力威慑力,更将会让东部连边境都守不住,犯不着这样做。

至于二十万征召兵,则是大家觉得一次性对付布列塔尼和法兰西,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帝国内战,奥地利需要保证的军队数量。

如此一来,奥地利接近三十万的军队规模,完全可以直接碾压一般的将敌人碾碎,统一帝国。

当然,这个数字,奥托是有些不太认同的。

动员二十万青壮年,对于奥地利王国的经济生活势必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会给奥地利好不容易恢复一点的财政状况带来的极大的负担。

但思考了好几天后,奥托还是同样了。

长痛不如短痛,早点扫平布列塔尼和法兰西,完成帝国实际上的统一,奥地利和整个帝国,也就能越早的恢复元气。

平民百姓,也能更早的回到和平安定的生活。

只是,这么庞大的军队规模,哪怕是奥地利王国的体制,也需要半年的时间。

预备役士兵确实每年都会接受训练,但真的想要发挥出常备军的战斗力,这训练时间根本短不了。

更何况,征招士兵可不是像哟西中点一个按钮那么简单的,每个地方征集多少人,需要出多少物资,在哪里集结训练,物资怎么发放,后续怎么为军妒提供补给,这是一整套的系统性工程。

奥托可不想看见,这二十万大军组建完毕之后,奥地利王国这么多年的发展成果也没了,那可就是真正的得不偿失了。

只是,哪怕奥托有心理准备,听见半年的时间,依旧是有些难以接受。

半年太长了,此刻的局势,维尔蒂半年之后肯定就没了。

没有奥地利的支援,洛林大公肯定也是撑不住半年的。

至于正面战场,就算多了六万常备军,奥地利在分兵洛林之后,还能获得突破吗?显然很难。

那么,半年过去,很有可能出现一个十分糟糕的局面,那就是布列塔尼皇帝吃掉了弗里西亚,再顺手重新拿回萨克森,之后进入正面战场,凭借着绝对的优势兵力和法兰西两面夹击奥地利。

说不定,半年的时间没到,敌人已经在鹰堡城会师了。

“太长了!”奥托摇摇头,面色严峻。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总体局势我们还是处于不利阶段,半年的时间,我担心局势会恶化到来不及收拾的地步。

你们要清楚一点,我们的战争花费,是比敌人更多的。

一旦奥地利核心地区遭到进攻或者我们丢失了大量土地,那二十万大军不是赢下战争的利剑,反而是压死王国的稻草。”

奥托说了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奥地利的军费开支,真的很高。

一来是常备军,奥地利的常备军不像布列塔尼和法兰西那样,充斥着什么不要钱的贵族私兵。相反,由于严格限制贵族私兵,奥地利的常备军真的就是职业军人,那是需要领工资的。

二来,则是后勤导致的开支。

不同于法兰西和布列塔尼阵营那边武器装备参差不齐,部分征召兵发个破长矛都能驱赶上战场,奥地利的军队是要整套装备的,包括征召兵。

这是奥地利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也是后勤的巨大负担。

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装备火炮和火枪,这后勤成本和每天的开支,都是指数级的上升。

奥托算过一笔账,奥地利王国动员这二十万征召兵两年,基本上奥地利这些年积攒的财富都要花光。如果动员三年,奥地利将欠下一屁股债。如果是四五年,呵呵,奥地利王国可以破产了。

所以,有时候奥托也很羡慕布列塔尼和法兰西他们那些便宜不要钱只要基础装备的农奴征召兵,那维护成本真的太低了。

如果只是给口饭吃就能让他们打仗,奥托恨不得能将全国青壮都变成士兵。

可惜的是,奥托做不到。

听到奥托这么问,波西米亚大公苦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解释,半晌才开口。

“陛下,如果时间不够的话,我怕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堪忧,也许不能达成参谋部此前推算的效果,那才是最大的风险。”

“陛下,我有一个想法,或许无需动员这么多军队,也能改变战局。”

奥托还没说话,一个声音响起,一群人看向声音的来源。

第317章 还有兵力可用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一向在这种类似的会议上都不会有什么声音的戈尔。

奥托也朝着戈尔的位置,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今日奥托找波西米亚大公来询问战备情况,波西米亚大公却带着奥托的一众元老宿将到来,目的奥托自然非常清楚。

都是自己带了多年的人,奥托哪里还不懂他们的心思。

他们,坐不住了!

是的,在目前奥地利王国形式不是太好的情况下,这些跟着奥托南征北战的下属们,哪里还能安心的坐在后方,当什么只能纸上谈兵的参谋呢。

他们此刻,肯定一个个都想去前线战场。

捞不捞军功先不说,起码不至于在这后方干着急。

至于波西米亚大公为什么愿意带他们来,按照奥托的猜测,多半也是因为波西米亚大公想要融入奥地利王国的贵族圈子,和这批与奥托关系不错的将领搞好关系,也有利于他融入这个环境。

其实,在知道了私下调动军队这背后,是亚历山大一手谋画之后,奥托的心中对于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亲信,已经没有那么多戒备了。

换做是东方的皇帝,知道自己手下的太子和将领勾结,说不定会更换太子,清理将领们。

但是,一来这是西方,对于贵族们来说,效忠奥托,效忠哈布斯堡家族的同时,也就必须要效忠亚历山大,这不是太大的罪过,也算不上背叛。

二来,这次的调兵,也不存在什么阴谋,也只不过是对外战场。就算按照什么皇权至高无上的逻辑,亚历山大和将领们的所作所为也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亚历山大本来就在奥托的支持之下,掌握了奥地利王国的大权,这些都是在他权力范围之中的事情。

奥托唯一不爽的一点是,自己的亲信们,看法居然是和亚历山大一样的,而自己的儿子,有想法居然不是和自己沟通,而是选择先斩后奏。

所以嘛,奥托当时的举动,虽有敲打这帮将领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对于自己儿子的一些不满,也是他彰显自己权威的一种方式。

虽然打心眼里不愿意承认,虽然内心深处依旧有着儿子独当一面之后可以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他的想法,但奥托还是不愿意在自己还是奥地利国王,还是奥地利的统治者的时候,被人挑战权威。

哪怕,那个人,是他的儿子,是他钦定的接班人。

有的时候,决定脑袋的,不完全是心,还有屁股。

到了此时此刻,随着自己手下亲信将领们老实了,随着两个儿子在战场上表现不错,奥托心中的疙瘩也没了。

他是一个君主,但也是一个拥有完整前世记忆,接受过现代价值观塑造的人,自然也对这些陪伴了自己那么多年的亲信们产生了感情,也不忍在大家的壮年将他们放置在后方,束之高阁。

所以,才会有当时波西米亚大公汇报的时候,看见这群人,奥托没有说话。

首节上一节306/3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