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世纪:从建立哈布斯堡开始 第323节

哼,那位法兰克尼亚公爵,不趁着这个机会在那边搜刮一下财富,都对不起对方面对的风险。

不行,回去之后,要想办法让陛下给我换个领地了。

布列塔尼皇帝不知道手下人的小心思,此刻的他早就不在考虑战局了。他将自己最小的儿子交给法兰克尼亚公爵,是为了让法兰克尼亚公爵带着小儿子,离开帝国,一路向东。

东边还有如此广袤的土地,且东方的那些斯拉夫蛮子和奥地利王国的关系都不好,大概率会放法兰克尼亚公爵进入。

有着一万多的精锐部队,法兰克尼亚公爵完全可以在东边重新建立一个小王国,保证他的儿子平安长大,免于遭受奥地利的清算。

至于他,则准备带着自己的次子一路向西,投奔科尔多瓦。

这是他经过仔细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奥地利统一帝国之后,神圣罗马帝国周边,基本上找不到能和帝国对抗的势力了,哪怕是法兰克尼亚公爵,也是一路向东,不知道要跑多远才能安定下来。

法兰克尼亚公爵能往东,是因为对方只是布列塔尼阵营中的一个贵族,布列塔尼皇帝但凡想从波兰王国过境,肯定是不可能的。

出于忌惮奥地利的考虑,波兰王国大概率会将布列塔尼皇帝他作为礼物,送给奥地利,以缓和双方之间并不算愉快的关系。

一位战败的皇帝头颅,换来数年乃至更长时间,谁是波兰国王都会心动的。

因此,布列塔尼皇帝想要求生,就只有科尔多瓦一个选择了。

因为,科尔多瓦和帝国之间的关系,是没有任何缓和的可能的。

且不说双方之间对立的宗教信仰,当帝国的附庸国,伊比利亚的阿里斯图亚斯王国被科尔多瓦灭国的时候,双方就基本等同于宣战了。

所以,即使布列塔尼皇帝跑到了科尔多瓦,科尔多瓦苏丹也犯不着干一件让奥地利高兴的蠢事,将布列塔尼皇帝交出去。

更重要的是,科尔多瓦的实力也不弱,或许能庇护布列塔尼皇帝。

这些年帝国在内战,科尔多瓦也在扩张,据说目前已经成功拿下了整个埃及,并在中东的叙利亚等地的争夺中占据了上风。

很有可能,那个占据半个地中海的伍麦叶王朝,又要回归了。

在这种局势下,说不定去科尔多瓦之后,凭借着个人能力,布列塔尼皇帝还能摇身一变,成为科尔多瓦的贵族。

不过,去科尔多瓦唯一的问题就是,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这一路上不知道要突破多少封锁,穿过多少敌人的土地才能到达。

他需要做的,不仅是骗过奥地利,还需要骗过手下的这群贵族和士兵。

没有多少人,愿意和他背井离乡去投奔异教徒的。

即使困难,在求生的希望下,布列塔尼皇帝也没有放弃,依旧相当冷静做出了相对周密的谋划。

比如放弃奥格斯堡等地,集中兵力到贝尔格,吸引奥地利主力的注意力,就是第一步。

现在,布列塔尼皇帝需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再将自己和手底下的贵族们再分开一下,最好能让他有独自统领1-2万军队的机会。

至于怎么做嘛,布列塔尼皇帝考虑的是逐步将其他战场的消息慢慢放出来,通过分兵的形式,最后成功跑路。

但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有人帮了布列塔尼皇帝的忙!

布列塔尼大军才重新进入安斯巴赫侯国境内,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让布列塔尼贵族们恐慌的时候,却让布列塔尼皇帝险些笑出了声。

看来,诸神并没有抛弃他,运气再一次眷顾了他。

尼德兰国王,反了!

这个重磅消息,顿时引起了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尼德兰国王会在这种时候选择反叛。

毕竟此刻,布列塔尼皇帝已经带着主力后撤了。

就在大家义愤填膺的指责尼德兰国王,纷纷请命前去讨伐的时候,布列塔尼皇帝趁机公布了一下亚琛被围的消息。

如果是之前,听到老家都要被偷了,恐怕贵族们早已军心涣散。

但此刻,大家都在对尼德兰国王进行批判,而布列塔尼皇帝又把亚琛被包围一事渲染成是尼德兰国王当内应导致的,围城的只有小股奥地利军队,其余都是尼德兰军队。

这下,手下的贵族们不仅没有惊慌,反而更加愤怒了。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中,既然只是尼德兰军队包围了亚琛,那么干掉尼德兰国王,亚琛自然就解围了。

趁着这个机会,布列塔尼皇帝立刻做出了安排,开始调兵遣将。

等到贵族们离开营帐的时候,布列塔尼皇帝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的好亲家,我真应该谢谢你,帮了一个大忙啊!

第334章 史诗级转进

巴登,亚历山大并没有闲着。

在切断了布列塔尼王子的退路,不算很轻松的赢下了那一战,之后,轻松拿下了空虚的巴登城。

这段时日里,亚历山大一边派出小部队去周边区域坚壁清野,一边派出大量斥候打探布列塔尼军队的动向,更是已经在修整巴登城防,等待着布列塔尼军队的到来。

原本按照计划,亚历山大无需攻打巴登,只需要继续向东进攻,等着和韦德的军队会师即可。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布列塔尼王子突然来到巴登,并对布雷斯高发动进攻,让亚历山大不得不改变了计划。

一旦让布列塔尼王子攻占布雷斯高,以及打探到了洛林战场的消息,那么势必会影响奥地利王国制定的作战计划。

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一向作战风格十分激进的亚历山大又怎么会放弃呢?

每提前消灭敌人军队,之后面对的敌军反扑就会小很多,这个道理,亚历山大怎么可能不懂。

在拿下巴登之后,亚历山大也只能先将信息送回国内,并先驻守巴登。

消灭了布列塔尼王子率领的军队,占领了巴登,势必会引起布列塔尼一方的震动,之后法兰西王国的相关消息,再想瞒过敌人就难了。

况且巴登不仅有极强的政治意义,也是敌人前方的物资补给基地之一,占领了巴登,也能让敌人的补给出现问题。

放弃巴登,将这些物资全部毁坏,亚历山大也舍不得。

索性,便准备留在这里坚守一段时日看看,毕竟奥地利还有其他几路军队。

如果亚历山大能在这里吸引大量的敌人注意力,那么也能让友军进展更加顺利。

大量的斥候,很快带来了关于敌人的消息。

雷根斯堡被攻陷,奥托险些被俘的消息,让亚历山大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不过随后,听到腓特烈带着奥地利和纳瓦拉军队发动进攻,尼德兰国王投入奥地利麾下后,亚历山大已经相当放松了。

布列塔尼一方,大势已去。

这是亚历山大做出的判断。

在巴登丢失,尼德兰国王反叛之后,布列塔尼主力大军通往亚琛的道路,只剩下了一条,并且随时可能能切断。

再加上亚琛被包围,萨克森地区奥地利在反攻,可以说,布列塔尼一方已经完全丧失了获胜的希望。

虽然布列塔尼皇帝反应很快,当即兵分几路,看上去做出了应对,但也不过是最后的挣扎罢了。

贝尔格会战,亚历山大相信自己的弟弟腓特烈肯定会获胜。

来攻打巴登的敌军,亚历山大觉得没有任何机会。

至于布列塔尼皇帝亲自带着精锐前往亚琛,那就更有意思了。等他到了亚琛,面对维尔蒂和洛林大公的军队,恐怕会傻眼吧。

惟一奥地利方面有点劣势的,无疑就是尼德兰国王所在的安斯巴赫了,毕竟安斯巴赫当地由于长期被围困,奥地利和尼德兰军队损伤都不小。

面对布列塔尼军队绝对主力,或许会吃到一场败仗。

不过,这并不全是坏事。

尼德兰国王目前看来,哪怕加入了奥地利的怀抱,依旧掌握着庞大的力量。如果能利用这一战,削弱一下尼德兰国王的力量,那么对于以后哈布斯堡家族掌控帝国,是非常有利的。

此刻的亚历山大,心思已经有点不在眼前的战事上,而是飘到了战后的治理帝国上。

长久的战争,将原本卡尔皇帝时期,由奥托等人辅佐强大起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几乎打了个一团糟,国力耗损严重。

整个帝国,除了奥地利核心地区,尼德兰王国,纳瓦拉王国等少数地区外,其他地区全部遭到了战火的波及,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其中,被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无疑是法兰西北部和帝国北部的萨克森了。

萨克森和法兰西北部,一度是帝国经济发展相对良好的地区,人口众多。

但是,在经历了数次战火摧残之后,这些地方虽然不至于十室九空,但也基本上人烟稀少了。

更重要的是,长久的战争,对于帝国的整个经济生产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卡尔皇帝统治时期,由于帝国内部相对和平,卡尔皇帝本人又受到奥托的影响,重视商贸。

因此,那时候的帝国,基本上是商队络绎不绝,各个地区的商品和物资都能进行充分的交换,也是帝国民众生活最好的一段时间。

在卡尔皇帝死后,这样的局面就改变了。

由于战乱,大量的商人不敢再继续前往帝国做生意,哪怕是帝国内的商人,也往往是局限于某个大贵族的势力控制区,做本地贸易。

神圣罗马帝国一度十分繁荣的商贸,就此断绝。

之后,由于内战的时间逐渐变长,各方势力面对着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那些富庶的商人们,便变成了羔羊,成了贵族们的盘中餐。

更关键的是,由于战争的规模是在逐渐扩大的,受到奥地利的影响,帝国的战争形势也从最初的小规模精锐士兵对战变成了几乎全民皆兵的形势。

尤其是布列塔尼阵营,从内战开始到如今,布列塔尼阵营的军队规模,几乎就没有下过二十万。

哪怕布列塔尼阵营从最开始,就手握帝国最繁华的几个地区,哪怕卡尔皇帝在世时的几支主要常备军都被布列塔尼阵营掌控,但如此庞大的军队规模,势必也是征招了大量的农民填充的。

即使这个时期的军队,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饷去维护,但人吃马嚼以及各种武器装备,也通通是需要民众进行生产补给的。

但问题是,由于维持了庞大的军队规模,布列塔尼一方的劳动力实际上是严重不足的。

一个脱产士兵,需要多少人进行供养呢?

在这个时代,哪怕不算军费的情况下,起码也要四到五人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长期维持二十万到三十万区间军队的布列塔尼一方,人口有多少呢?

按照战前奥托的估计,哪怕施瓦本、法兰克尼亚是帝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但人口的数量也不会超过最初的瑞士公国太多,也就2-3倍的水平。

再对比一下双方之间的生产力差距,那么就能很轻易的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布列塔尼一方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军队,这只是在最后维持罢了。

如果不是加洛林家族留下的巨额财富,如果不是卡尔皇帝时期攒下的家底,或许布列塔尼一方早就崩溃了。

即使有着这么多的积累,布列塔尼阵营百姓们的生活情况,也是让人有些看不下去的。

亚历山大作为亲自深入布列塔尼腹地的人,很清楚布列塔尼一方普通人的生活质量。

他还记得内战刚刚爆发之前,在施瓦本法兰克尼亚等地,当地的民众哪怕依旧生活得不算太好,但起码能勉强维持温饱。

可上一次进入法兰克尼亚,亚历山大却发现绝大多数普通农民的脸上,已经是面露菜色,不少人已经饿的骨瘦如柴了。

要知道,这几年虽然帝国一直处于战争时期,但整体的自然环境还算风调雨顺,布列塔尼的领地,大部分也没被战火波及。

就这样的情况,民众都吃不饱饭了,那么经常被战火蹂躏的地区,当地的民众生活是怎样呢,亚历山大都不敢想了。

此刻,亚历山大的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当初奥托在评价帝国东部长期的战事时的那句叹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什么丰功伟业,比得上让人吃饱穿暖!”

当时的亚历山大不理解,但现在,掌控奥地利政务多年,如今过不了多久或许就要掌控帝国政务的亚历山大,却已经明白了。

此刻的亚历山大,和奥托是反过来的。

亚历山大认为这场战争布列塔尼一方是没有任何机会,所以注意力不在战局上了。

奥托虽然也是同样的判断,但此刻却格外的紧张。

首节上一节323/371下一节尾节目录